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唐代文学中的马意象 被引量:4
1
作者 王立 郝明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119-124,共6页
唐人爱宝马、写骏马 ,表露进取向上的时代风貌。病马、老马、瘦马意象 ,则表现了唐人豪气壮怀不得舒展的压抑心情。唐代文学中的马意象有所传承 。
关键词 马意象 唐代 豪侠精神 中外交流 主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杜甫诗歌中马意象的生成特点及审美特征 被引量:3
2
作者 杨再锋 《昌吉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68-72,共5页
意象的创造,贯穿于杜甫诗歌创作的全过程。本文旨在发掘杜甫诗歌中的马意象,通过勇马与衰马意象的分类,归纳分析其产生与形成的个性化、人格化象征,进一步探究杜诗中马意象形成的原因及审美特征,即自然美和德性美的历史传承以及异质同... 意象的创造,贯穿于杜甫诗歌创作的全过程。本文旨在发掘杜甫诗歌中的马意象,通过勇马与衰马意象的分类,归纳分析其产生与形成的个性化、人格化象征,进一步探究杜诗中马意象形成的原因及审美特征,即自然美和德性美的历史传承以及异质同构的审美转换。最后,通过对这熔铸着深厚时代情绪与人际遭遇的个性化、人格化意象的分析,从中体察观照出诗人的理想人格与悲剧命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诗 马意象 象征 原因 异质同构 审美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龙媒骏骨到石聿兀老马——杜甫诗歌中马意象的人生蕴藉阐释 被引量:3
3
作者 夏兆辉 《阴山学刊》 2005年第2期17-21,共5页
马是杜甫诗歌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意象,杜甫从“宝马英雄”和“骐骥不遇”的传统母题出发,运用中国传统文学特有的意象模式来抒写自己的英雄情结和“不遇情怀”。杜甫创作的各个阶段诗人心象与马意象存在内在联系。杜甫绘制的马意象图不仅... 马是杜甫诗歌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意象,杜甫从“宝马英雄”和“骐骥不遇”的传统母题出发,运用中国传统文学特有的意象模式来抒写自己的英雄情结和“不遇情怀”。杜甫创作的各个阶段诗人心象与马意象存在内在联系。杜甫绘制的马意象图不仅是自己人生的缩影,而且是自身价值追寻的过程。尤其是“病马”、“老马”、“瘦马”等描写丰富了马意象的主题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马意象 英雄情结 “不遇”情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弃疾的马群
4
作者 徐炼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3-15,共3页
辛词中的"群山-奔马"意象说明,由景物触发的诗人的联想是一种"心象",它不能用来"核实"景物的原型;奔驰的马群体现的是动荡的心灵;奔马意象反映着作者的一种深刻沉痛的情结。
关键词 辛弃疾词 心象 马意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歌地理的标识:“蒙古马”精神的隐喻——以远心诗集《我命中的枣红马》为例
5
作者 杨瑞芳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63-168,共6页
在女诗人创作已经丰富多元的时代,诗人远心以极具辨识度的地域文化书写,走进了大众的视野。“蒙古马”作为远心诗歌叙述的一个重要支点,体现出了蒙古高原深厚的地域文化。“蒙古马”精神熔铸了诗人的历史文化情结、英雄崇拜情结、朴素... 在女诗人创作已经丰富多元的时代,诗人远心以极具辨识度的地域文化书写,走进了大众的视野。“蒙古马”作为远心诗歌叙述的一个重要支点,体现出了蒙古高原深厚的地域文化。“蒙古马”精神熔铸了诗人的历史文化情结、英雄崇拜情结、朴素的自然生存观以及对自我生命价值的思考。诗人力求通过经典意象打通自然与精神的通道,以艺术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文明反思和生态理想,探寻回归自然、回归生命本真的诗学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精神 马意象 地域文化 诗歌地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帏幔与马──徐累作品释谈 被引量:1
6
作者 漠及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2001年第3期44-46,共3页
关键词 徐累 画家 艺术精神 绘画风格 美学观念 马意象 帏幔意象 创作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远山》中的“牛”与“马”
7
作者 蒋欣彤 《今古文创》 2021年第3期6-7,共2页
"牛"与"马"是日本作家三浦绫子的著作《远山》中主人公经营农牧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贯穿全篇的主导意象。它们既是主人公田岛耕作、民子和武志的形象化身,又充当着二战后对战争进行反思的一批日本国民,从基... "牛"与"马"是日本作家三浦绫子的著作《远山》中主人公经营农牧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贯穿全篇的主导意象。它们既是主人公田岛耕作、民子和武志的形象化身,又充当着二战后对战争进行反思的一批日本国民,从基督教文化中继承的"原罪"意识的救赎者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山》 “牛”意象 意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