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德拉斯运动神经元病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何若洁 石磊 +4 位作者 叶城辉 戴佳颖 梁银杏 卢锡林 姚晓黎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19-223,共5页
目的探讨马德拉斯运动神经元病(Madras motor neuron disease,MMND)患者的诊断要点、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提高对MMND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MMND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国外MMND患者在临床特点上进行比较,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组3例患者... 目的探讨马德拉斯运动神经元病(Madras motor neuron disease,MMND)患者的诊断要点、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提高对MMND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MMND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国外MMND患者在临床特点上进行比较,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组3例患者均中青年起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多组脑神经支配肌受损和肢体的无力、萎缩。其中双侧面肌无力和萎缩、构音障碍最为常见,2例出现舌肌萎缩及震颤,1例有吞咽困难。肢体无力和萎缩上肢较下肢常见。所有患者均有上运动神经元损害的体征。血清肌酸激酶增高1例。肌电图均表现为广泛神经源性损害。临床上MMND应与肌萎缩侧索硬化、肯尼迪病、Brown-Vialetto-van Laere综合征等相鉴别。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可能对MMND有一定疗效。与国外患者相比,本组患者以对称的面肌无力起病较常见而无听力损害。结论 MMND通常表现为累及四肢、面部及球部肌肉的无力萎缩、锥体束征和听力损害。我国MMND患者与国外患者在某些临床表现上略有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神经 马德拉斯运动神经元病 临床特点 肌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中国运动神经元病医疗规范和持续质量改进体系 被引量:3
2
作者 何及 樊东升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6-68,共3页
运动神经元病(motor neuron disease,MND)是一组神经变性疾病,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是其主要类型。目前ALS/MND缺乏特效诊疗手段,患者预后差。ALS/MND虽然较罕见,但目前我国该系列疾病住院患者有快速增长... 运动神经元病(motor neuron disease,MND)是一组神经变性疾病,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是其主要类型。目前ALS/MND缺乏特效诊疗手段,患者预后差。ALS/MND虽然较罕见,但目前我国该系列疾病住院患者有快速增长趋势,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存在ALS/MND临床医疗质量控制的迫切需求。国家神经系统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于2022年设立了MND质控专病组,启动了ALS/MND临床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建设。以“建立中国运动神经元病医疗规范、持续质量改进体系”为核心理念,MND专病组通过系统调研,利用德尔菲法制定了ALS医疗质量控制指标,从统一诊断标准、形成疾病全面管理概念、规范治疗方案等方面系统完善ALS的住院医疗质量控制。除制订指标外,专病组还进行了推进临床诊疗核心数据元、MND质量控制信息平台建设以及通过全国同质化教学系列活动保证临床实践一致性等工作。质量控制的方案应是动态的,专病组将结合实际,确保质量控制方案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未来,该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将为ALS/MND的临床医疗工作提供科学规范的质量控制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神经 肌萎缩侧索硬化 医疗质量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萎缩侧索硬化/运动神经元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被引量:29
3
作者 樊东升 张俊 +8 位作者 邓敏 康德瑄 郑菊阳 徐迎胜 鲁明 傅瑜 沈扬 张英爽 张华纲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79-281,共3页
This study includes three aspects:(1) we have reported some novel or rare mutations of SOD1(Cu/Zn superoxide dismutase) gene in Chinese families of ALS/MND,and found quite different features from Western patients in p... This study includes three aspects:(1) we have reported some novel or rare mutations of SOD1(Cu/Zn superoxide dismutase) gene in Chinese families of ALS/MND,and found quite different features from Western patients in polymorphisms with some candidate genes such as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 in sporadic ALS/MND in China.Meanwhile,we have so for established a complete clinical database with more than 1 200 cases;(2) we have established some neurophysiologic techniques of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at early-stage for ALS/MND,which include trigemino-cervical response,sternocleidomastoid and rectus electromyography,contact heat evoked potentials,and motor unit number estimate;(3) we have attempted some experimental and clinical treatments for ALS/MND,which include gene and stem cell therapies in animal models,and a pilot clinical trial of granulocyt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CSF) for ALS/MND patients(NCT00397423).Abstract:SUMM ARY This study includes three aspects:(1) we have reported some novel or rare mutations of SOD1(Cu /Zn superoxide d ismutase) gene in Chinese fam ilies ofALS /MND,and found quite d ifferent features from W estern patients in polymorphisms with some cand idate genes such as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 in sporad ic ALS /MND in China.Meanwhile,we have so for established a com-plete clinical database with more than 1 200 cases;(2) we have established some neurophysiologic tech-niques of d iagnosis and d ifferential d iagnosis at early-stage forALS /MND,which include trigem ino-cervi-cal response,sternocleidomastoid and rectus electromyography,contact heat evoked potentials,and motor unit number estimate;(3) we have attempted some experimental and clinical treatments forALS /MND,which include gene and stem cell therapies in animalmodels,and a pilot clinical trial of granulocyt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CSF) forALS /MND patients(NCT003974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萎缩侧索硬化 运动神经 超氧化物歧化酶 肌电描记术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神经元病并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肺泡低通气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8
4
作者 周莉 欧阳若芸 +3 位作者 陈平 罗红 吴博 刘贵钱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6-112,共7页
目的:分析运动神经元病并发睡眠呼吸障碍、肺泡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例因"呼吸困难、气促、乏力4个月余"至当地多家医院就诊的疑难病例,最终... 目的:分析运动神经元病并发睡眠呼吸障碍、肺泡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例因"呼吸困难、气促、乏力4个月余"至当地多家医院就诊的疑难病例,最终诊断为运动神经元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肺泡低通气综合征的52岁男性患者的临床诊治过程,并以("运动神经元病"或"肌萎缩侧索硬化"或"进行性延髓麻痹"或"进行性肌萎缩"或"原发性侧索硬化")和("睡眠呼吸暂停"或"睡眠呼吸障碍")为关键词检索知网、万方,("motor neuron disease"or"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or"progressive bulbar palsy"or"progressive muscular atrophy"or"primary lateral sclerosis")和("sleep apnea"或"sleep disordered breathing")为关键词检索PubMed数据库,进行相关文献复习,检索时间为1990年1月至2017年5月。结果:运动神经元病以上下运动神经元受损所致的肌无力、肌肉震颤、肌肉萎缩、延髓麻痹、锥体束征为主要临床表现,慢性进行性进展,预后较差,生存率低,诊断疑难,肌电图对诊断意义较大。运动神经元病常合并睡眠异常,表现为睡眠结构破坏,总睡眠时间、快动眼睡眠相减少,睡眠效率下降,觉醒时间和次数增加,睡眠呼吸障碍以低通气、夜间平均和最低血氧饱和度下降最常见,其次为中枢型睡眠呼吸暂停、混合型睡眠呼吸暂停,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最少见。因呼吸肌、膈肌无力,也易出现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肺泡低通气,产生高二氧化碳分压,低氧血症;运动神经元病的主要死因为呼吸衰竭,故应尽早诊治,用力肺活量<预计值的70%或夜间血氧饱和度明显下降时建议使用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结论:运动神经元病易合并睡眠呼吸障碍,临床收治到此类患者应常规进行多导睡眠监测,及时发现潜在的合并症,尽早治疗。合理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神经 睡眠呼吸障碍 肺泡低通气综合征 诊治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裘昌林治疗运动神经元病的经验 被引量:14
5
作者 张丽萍 王珏 裘昌林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1期86-88,共3页
运动神经元病是指只累及脊髓和脑部的上、下运动神神经元的一组缓慢进行性变性疾病,属于中医"痿证"、"瘖痱证"范畴。裘昌林主任认为本病以虚为主,表现为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精血亏耗,气血亏虚,涉及到肝、脾、肾三脏... 运动神经元病是指只累及脊髓和脑部的上、下运动神神经元的一组缓慢进行性变性疾病,属于中医"痿证"、"瘖痱证"范畴。裘昌林主任认为本病以虚为主,表现为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精血亏耗,气血亏虚,涉及到肝、脾、肾三脏,络病是本病缠绵难愈的主要机制。其治疗应遵循"虚者补之"的原则,随证选方,肝肾阴虚型是本病的主要证型,首选地黄饮子加减;阴虚火旺型选用虎潜丸加减;脾肾阳虚型选用右归丸加减;气虚血瘀型选用补阳还五汤加减。裘老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用虫类药,且在70年代研制出炙马钱子胶囊,疗效显著,全蝎配对使用,可消除马钱子大量服用后引起的相关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神经 中医药疗法 名医经验 炙马钱子胶囊 裘昌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叉神经-颈反射对运动神经元病球部损害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6
作者 徐迎胜 樊东升 +1 位作者 郑菊阳 康德宣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0-12,共3页
目的 建立三又神经-颈反射(TCR)的肌电检测方法,探讨其对运动神经元病(MND)球部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受检测者取仰卧位,头部轻度抬高。刺激一侧眶下神经,于双侧胸锁乳突肌记录。结果 刺激对照者一侧的眶下神经,可于双侧胸锁乳突肌引出正... 目的 建立三又神经-颈反射(TCR)的肌电检测方法,探讨其对运动神经元病(MND)球部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受检测者取仰卧位,头部轻度抬高。刺激一侧眶下神经,于双侧胸锁乳突肌记录。结果 刺激对照者一侧的眶下神经,可于双侧胸锁乳突肌引出正/负波。MND组:7例正常(23.3%),8例未引出(26.7%),11例潜伏期延长(36.7%),4例双侧反射超常不对称(13.3%)。结论TCR能够可靠测定,作为颈-球区病变的一种辅助检查手段,有助于运动神经元病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颈反射 运动神经 球部损害 诊断 肌电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神经元病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7
作者 王会平 张晓宇 +2 位作者 李建 付海超 冷锦红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1-74,共4页
运动神经元病(motor neuron disease,MND)就是老百姓熟知的渐冻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选择性侵犯脊髓前角细胞、脑干运动神经元、皮质椎体细胞及椎体束的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MND由于病因尚不明确,临床表现多样,目前尚无有效的治... 运动神经元病(motor neuron disease,MND)就是老百姓熟知的渐冻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选择性侵犯脊髓前角细胞、脑干运动神经元、皮质椎体细胞及椎体束的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MND由于病因尚不明确,临床表现多样,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办法,生存期通常为2~6年。中医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辨证施治,取得了一定疗效,延缓了病情。故进一步探讨中医药对于MND治疗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神经 中医药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神经元病与智能障碍 被引量:5
8
作者 陈蓓 王耀山 +3 位作者 何祥 马维亚 胡瑞琅 谭梅尊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332-334,共3页
对20例运动神经元病(MND)采用WAIS-RC测验,其中17例进行WMS-RC测验的结果表明,MND病程中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智能和记忆障碍,其智商处于边界以下(79分以下)者的MQ、FIQ、VIQ和PIQ分别为29.4%、35%、40%和30%。与44例对照组对比,本组MN... 对20例运动神经元病(MND)采用WAIS-RC测验,其中17例进行WMS-RC测验的结果表明,MND病程中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智能和记忆障碍,其智商处于边界以下(79分以下)者的MQ、FIQ、VIQ和PIQ分别为29.4%、35%、40%和30%。与44例对照组对比,本组MND表现为皮质性兼皮质下痴呆的特征,按DSM-Ⅲ标准,其痴呆的程度为轻~中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神经 智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神经元病与颈椎病脊髓型的鉴别 被引量:6
9
作者 周珏倩 周列民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375-376,共2页
运动神经元病(MND)是一种原因未明的,目前仍无法医治的慢性进行性变性疾病,而颈椎病脊髓型(CM)则可以采取一系列手段加以控制或使症状减轻。在临床工作中,两者容易相互误诊。有学者认为将CM误诊为MND是主要倾向。本文... 运动神经元病(MND)是一种原因未明的,目前仍无法医治的慢性进行性变性疾病,而颈椎病脊髓型(CM)则可以采取一系列手段加以控制或使症状减轻。在临床工作中,两者容易相互误诊。有学者认为将CM误诊为MND是主要倾向。本文将我院近5年来的有关资料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神经 颈椎 脊髓型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端型遗传性运动神经元病家系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师蕊婷 周建文 +4 位作者 邓素雯 蒋嵩山 何姝婧 宋新明 陈争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09-214,共6页
【目的】报告1例远端型遗传性运动神经元病(d HMN)家系,对家系进行分子遗传学研究,探寻致病基因,并探讨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在临床诊断和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该家系进行临床及电生理检查,在排除与临床诊断相关已知基因的突变后... 【目的】报告1例远端型遗传性运动神经元病(d HMN)家系,对家系进行分子遗传学研究,探寻致病基因,并探讨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在临床诊断和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该家系进行临床及电生理检查,在排除与临床诊断相关已知基因的突变后,先对该家系的先证者和另一旁支的患者进行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生物信息学分析,然后对采集到血样的22名家系成员,包括10例患者进行突变筛查及突变与疾病共分离分析。【结果】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突变筛查及突变与疾病共分离分析结果显示该家系先证者和患者BSCL2基因3号外显子糖基化位点发生p.Ser90Leu突变,为国内首次报导。【结论】d HMN是一类临床和遗传异质性都很强的遗传病,外显子测序是诊断d HMN的有效方法。在研究具有高度遗传异质性的遗传病时,运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发现致病性突变比常规的PCR加产物测序更为简便、快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基因外显子组测序 远端型遗传性运动神经V型 BSCL2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0例运动神经元病的电生理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锐 陈光辉 荣沪光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5期608-610,共3页
通过对110例运动神经元病的电生理变化的分析,以探讨电生理改变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采用丹麦丹迪公司Neuromatic2000C型双导神经肌电位诊断仪及DantecKeypoint四导电生理诊断仪检测110例运动神经... 通过对110例运动神经元病的电生理变化的分析,以探讨电生理改变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采用丹麦丹迪公司Neuromatic2000C型双导神经肌电位诊断仪及DantecKeypoint四导电生理诊断仪检测110例运动神经元病的电生理变化,对所记录图像进行了分析。运动单元电位时限增宽(95.4%),运动单元数量减少(92.7%),波幅增高(77.3%),巨大电位(25.4%)。纤颤、正相电位与病程有关。束颤电位不是前角细胞病变的敏感指标。萎缩肌异常程度重于未萎缩肌。胸锁乳突肌阳性率(82.3%)高于舌肌(23.5%)。神经电图中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大多数正常,传导速度减慢(18.4%),表明部分病例前角细胞呈退行性变,并累及粗纤维的轴索。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正常。运动神经元病的电生理显示广泛性神经原性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神经 肌电图 神经电图 电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神经元疾病与脊髓型颈椎病的误诊和病因探讨 被引量:12
12
作者 潘旭东 韩仲岩 潘之清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SCD 1995年第4期145-148,共4页
对以往诊断为运动神经元疾病(MND)的24例患者做了重新检查。否定原诊断,确诊为脊髓型颈椎病(CM)11例(45.8%),9例诊断为CM与MND共存,4例维持原诊断。作者认为CM易误诊为MND,并分析了误诊原因,提出... 对以往诊断为运动神经元疾病(MND)的24例患者做了重新检查。否定原诊断,确诊为脊髓型颈椎病(CM)11例(45.8%),9例诊断为CM与MND共存,4例维持原诊断。作者认为CM易误诊为MND,并分析了误诊原因,提出新的诊断条件,以避免MND诊断的泛化。同时认为,CM和MND共存不是偶然的,CM是MND的重要病因,并提出依据,认为这种情况应称为继发性MND以区别于原发性即原因不明性M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 颈椎 运动神经 诊断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枷臂综合征:表现为上肢无力和萎缩的良性运动神经元病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巍 李颖 袁云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377-381,共5页
目的回顾总结3例连枷臂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电生理和骨骼肌病理改变的特点,并分析此类患者的护理策略。方法与结果3例患者均为男性,发病年龄分别为54岁、71岁和64岁,病程2~4年。主要表现为缓慢、进行性发展的双上肢肌无力和肌肉萎缩,例... 目的回顾总结3例连枷臂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电生理和骨骼肌病理改变的特点,并分析此类患者的护理策略。方法与结果3例患者均为男性,发病年龄分别为54岁、71岁和64岁,病程2~4年。主要表现为缓慢、进行性发展的双上肢肌无力和肌肉萎缩,例1和例3均于病程发展后期出现双下肢轻度无力;例2以认知功能障碍发病;例3于疾病后期出现认知功能障碍。3例神经系统检查均呈现双上肢明显肌无力,近端和远端广泛分布的肌肉萎缩,伴随肌张力下降和腱反射减退。例2和例3还同时合并下肢上运动神经元损害及认知功能障碍。对3例患者进行电生理学及病理检查显示:(1)肌电图呈静息状态下的肌纤维颤动和肌束颤动电位,胸锁乳突肌、上肢和下肢肌肉轻收缩时运动单位电位时限增宽、波幅增高或为宽大运动单位电位,重收缩时呈单纯相或混合相。例1双侧尺神经运动神经传导未发现传导阻滞现象。3例感觉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于正常值范围,诱发电位波幅有不同程度下降。(2)骨骼肌病理检查可见小角状萎缩肌纤维呈簇分布并累及Ⅰ型和Ⅱ型,伴随明显的肌纤维肥大;有肌纤维核内移现象,还原型辅酶Ⅰ四氮唑还原酶染色偶见靶样纤维,非特异性酯酶染色显示部分萎缩的肌纤维深染。结论3例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病变分布均符合连枷臂综合征的诊断,以双上肢的局限性损害为突出表现,同时可合并下肢的轻微损害或亚临床改变,与其他运动神经元病一样可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由于上肢严重病残,应当注意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避免发生意外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神经 肌萎缩侧索硬化 连枷臂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奄贯各家烛微茫 融会中西出新知——李如奎治疗运动神经元病的经验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毅 李文涛 +1 位作者 王慧新 李如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5-56,共2页
李如奎教授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神经内科的临床、科研、教学工作,在神经变性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对运动神经元病的中医治疗,他提出了痉痿同治,健脾益气与滋阴填精并举;攻补兼施,补益脾肾与理气化湿合参的特色诊疗... 李如奎教授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神经内科的临床、科研、教学工作,在神经变性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对运动神经元病的中医治疗,他提出了痉痿同治,健脾益气与滋阴填精并举;攻补兼施,补益脾肾与理气化湿合参的特色诊疗经验。彰显其治疗神经科疑难杂症重视辨证与辨病相结合,重视乙癸同源,调和肝脾的学术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神经 李如奎 临床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神经元病患者行腰椎穿刺干细胞移植术前焦虑心理干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史晶 陈秀荣 +1 位作者 马洪杰 张磊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2期167-168,共2页
目的探讨腰椎穿刺干细胞移植术前心理干预对运动神经元病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将入院接受干细胞移植术的40例运动神经元病患者随机分A组和B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均于入院后第1天、手术前1天进行干细胞移植术焦虑心理测试评分调查。... 目的探讨腰椎穿刺干细胞移植术前心理干预对运动神经元病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将入院接受干细胞移植术的40例运动神经元病患者随机分A组和B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均于入院后第1天、手术前1天进行干细胞移植术焦虑心理测试评分调查。A组患者不进行任何干预。B组患者第2次焦虑心理测评之前进行多次心理干预,并将两次评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入院后第1天,两组患者均存在焦虑心理;心理干预后进行的第2次焦虑心理测试评分,B组患者明显好于A组(P<0.01)。结论干细胞移植术前对患者进行相关心理干预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神经 干细胞 焦虑 心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论治运动神经元病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雪飞 李立 吴以岭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0-122,共3页
综述近年来国内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运动神经元病经验。主要从病名、病因、病机、治疗,展望等几大方面进行较详尽的述评。
关键词 运动神经 中西医结合疗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综合征合并运动神经元病1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健 陈玲 +2 位作者 曾进胜 裴中 范玉华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636-637,共2页
关键词 帕金森综合征 运动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神经元病患者脑脊液及血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与临床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拱忠影 高丽娜 +2 位作者 郭洁 卢轶 臧大维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5-59,共5页
目的探讨运动神经元病(MND)患者脑脊液及血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水平变化及其与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选择MND患者91例(MND组),其中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患者70例,进行性肌肉萎缩(PMA)患者9例,进行性延髓麻痹(PBP)患者7例,... 目的探讨运动神经元病(MND)患者脑脊液及血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水平变化及其与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选择MND患者91例(MND组),其中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患者70例,进行性肌肉萎缩(PMA)患者9例,进行性延髓麻痹(PBP)患者7例,原发性侧索硬化(PLS)患者5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MND患者血清及脑脊液FGF-2水平,另选择同期非炎症性神经系统疾病患者40例为对照组。采用改良版肌萎缩侧索硬化功能量表评估ALS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疾病进展率评估患者疾病进展水平,同时随访ALS患者的生存时间。结果 MND组ALS、PMA、PLS患者血清FGF-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MND组ALS患者脑脊液FGF-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319.2±105.9)ng/L vs(241.7±34.3)ng/L,P<0.01]。ALS患者血清和脑脊液FGF-2与疾病病程呈正相关,与疾病进展率呈负相关(P<0.01)。MND患者的生存分析结果提示,累积生存率PMA>PLS>ALS>PB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高FGF-2水平ALS患者累积生存率明显高于低FGF-2水平患者(P=0.002)。结论血清和脑脊液FGF-2水平在部分MND患者中增高,其可能是疾病分型及评估疾病进展、预测生存的生物学标志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神经 脑脊髓液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神经元病患者的智能、记忆及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燕 徐军 +1 位作者 史晓红 闫福岭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80-181,共2页
目的:了解运动神经元病(MND)患者认知障碍的特点。方法:采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临床记忆量表和体感刺激诱发的事件相关脑诱发电位,对18例MND患者和24例健康人进行了测验比较。结果:MND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智能、记... 目的:了解运动神经元病(MND)患者认知障碍的特点。方法:采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临床记忆量表和体感刺激诱发的事件相关脑诱发电位,对18例MND患者和24例健康人进行了测验比较。结果:MND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智能、记忆障碍。其中语言智商(33.3%)、操作智商(38.9%)、全量表智商(27.8%)和记忆商(38.9%)在边界以下。本组患者表现为皮质兼皮质下智能障碍的特征。其认知电位P300的潜伏期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延长(p<0.001),波幅明显降低(p<0.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神经 智能 记忆 事件相关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运动神经元病培养模型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肖向建 刘卫刚 +2 位作者 李敏 马征 李春岩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15期1254-1256,共3页
目的利用运动神经元病的脑片和脊髓片培养模型,观察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对运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取1日龄SD乳鼠的大脑做脑片培养,取8日龄SD乳鼠脊髓做脊髓片培养。脑片在培养2周后,脊髓片在培养1周后,随机分为对照组、... 目的利用运动神经元病的脑片和脊髓片培养模型,观察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对运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取1日龄SD乳鼠的大脑做脑片培养,取8日龄SD乳鼠脊髓做脊髓片培养。脑片在培养2周后,脊髓片在培养1周后,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100μmol/LTHA)、不同浓度GDNF组(1ng/ml、5ng/ml和50ng/ml),继续培养3周后,SMI-32免疫组化染色,分别计数脑片中皮层运动神经元和脊髓片中前角运动神经元数目的变化,测定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的含量。结果模型组SMI-32阳性的皮层运动神经元数目和脊髓运动神经元数目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GDNF各组神经元存活数目较模型组显著增多,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脑片组和脊髓片组中的模型组LDH含量均对照组显著增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GDNF各组培养液中LDH含量较对照组均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GDNF能保护运动神经元免受谷氨酸兴奋毒性的损伤,使得GDNF在临床上治疗MND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运动神经 谷氨酸 脑片 脊髓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