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马岭油田北三区延10油层注水开发中储层伤害研究
被引量:
21
1
作者
朱玉双
李庆印
王小孟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63-268,共6页
马岭油田北三区延10油层粘土矿物主要成份依次为伊利石、伊/蒙混层、高岭石、绿泥石,对储层的潜在危害依次为伊利石、伊/蒙混层和高岭石所造成的水敏和速敏。本文利用马岭油田北三区延10油层真实砂岩模型进行的伤害研究表明,1)马岭油...
马岭油田北三区延10油层粘土矿物主要成份依次为伊利石、伊/蒙混层、高岭石、绿泥石,对储层的潜在危害依次为伊利石、伊/蒙混层和高岭石所造成的水敏和速敏。本文利用马岭油田北三区延10油层真实砂岩模型进行的伤害研究表明,1)马岭油田北三区延10油层存在弱速敏,临界速度的大小与渗透率呈正相关,一般渗透率越小,临界速度也越小。由于实际注入水的矿化度较实验用地层水的矿化度要低,故注水开发中的速敏伤害较实验结果要强。2)马岭油田北三区延10油层存在弱一中等程度的水敏,K+的存在和注入水盐度的提高会减轻水敏伤害的程度,注入水的盐度以5-10 g/L为宜。3)水敏伤害条件下的驱油效率较无水敏伤害条件下的驱油效率低11.35%,宏观波及系数也明显降低,从而降低了油层采收率。建议加强对马岭油田北三区延10油层注水开发中的储层保护研究,在注水开发中采取更有效的储层保护措施,以提高油层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土矿物
储层伤害
速敏
水敏
驱
油
效率
采收率
马岭油田北三区延10油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马岭油田北三区延10_1~2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被引量:
11
2
作者
明红霞
孙卫
张龙龙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95-404,共10页
利用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压汞实验及物性分析等资料,系统研究了马岭油田北三区延1021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延1021储集层以成分成熟度、结构成熟度中等或偏低的岩屑长石砂岩及长石石英砂岩为主,为典型的低孔、低渗储层...
利用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压汞实验及物性分析等资料,系统研究了马岭油田北三区延1021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延1021储集层以成分成熟度、结构成熟度中等或偏低的岩屑长石砂岩及长石石英砂岩为主,为典型的低孔、低渗储层;储层内部构型以泥质夹层为主。储集空间以粒间孔为主,孔隙结构微观非均质性强,较大喉道控制储层渗流能力。沉积相带的差异导致储层物性的差异,并影响成岩作用的类型和强度。压实、胶结作用是储层致密的主导因素,溶蚀作用在改善储集空间的同时,还增强了孔喉连通性。微观孔隙结构可有效反映储层品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岭
油
田北三
区
延
10
21储层特征
物性控制因素
成岩作用
孔隙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马岭油田北三区延10_1~2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及其生产动态分析
被引量:
4
3
作者
明红霞
孙卫
+1 位作者
周清波
李冰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70-978,987,共10页
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常规压汞、恒速压汞及核磁共振等资料,对马岭油田北三区延1012低渗透储层开展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及其分类的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储层孔隙结构非均质性强,粒间孔、溶孔和晶间孔是主要的储集空间,片状或弯片状、...
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常规压汞、恒速压汞及核磁共振等资料,对马岭油田北三区延1012低渗透储层开展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及其分类的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储层孔隙结构非均质性强,粒间孔、溶孔和晶间孔是主要的储集空间,片状或弯片状、点状喉道发育。孔隙结构可划分为大—中孔粗喉型、中孔中喉型及小孔细喉型3类;各类孔隙结构储层的储集空间类型、物性特征及产液能力不同,喉道大小是决定储层渗流能力、影响开发效果的关键因素;核磁共振和压汞实验拟合共同确定出该区储层的流动孔喉下限为0.232μm;孔隙和喉道特征共同决定了孔渗性的大小;较强的孔隙结构非均质性使得每类孔隙结构的相对渗透率曲线形态复杂多样,所建立的孔隙结构分类标准与储层的产油能力有很好的线形因果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岭
油
田北三
区
延
10
12储层
微观孔隙结构
分类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岭油田北三区延10油层注水开发中储层伤害研究
被引量:
21
1
作者
朱玉双
李庆印
王小孟
机构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地质学系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一采油厂
出处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63-268,共6页
文摘
马岭油田北三区延10油层粘土矿物主要成份依次为伊利石、伊/蒙混层、高岭石、绿泥石,对储层的潜在危害依次为伊利石、伊/蒙混层和高岭石所造成的水敏和速敏。本文利用马岭油田北三区延10油层真实砂岩模型进行的伤害研究表明,1)马岭油田北三区延10油层存在弱速敏,临界速度的大小与渗透率呈正相关,一般渗透率越小,临界速度也越小。由于实际注入水的矿化度较实验用地层水的矿化度要低,故注水开发中的速敏伤害较实验结果要强。2)马岭油田北三区延10油层存在弱一中等程度的水敏,K+的存在和注入水盐度的提高会减轻水敏伤害的程度,注入水的盐度以5-10 g/L为宜。3)水敏伤害条件下的驱油效率较无水敏伤害条件下的驱油效率低11.35%,宏观波及系数也明显降低,从而降低了油层采收率。建议加强对马岭油田北三区延10油层注水开发中的储层保护研究,在注水开发中采取更有效的储层保护措施,以提高油层采收率。
关键词
粘土矿物
储层伤害
速敏
水敏
驱
油
效率
采收率
马岭油田北三区延10油层
Keywords
clay mineral
reservoir damage
velocity sensitivity
water sensitivity
oil displacement efficiency
recovery ratio
YanlO reservoir of North-Ⅲ block in Maling oilfield
分类号
TE258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岭油田北三区延10_1~2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被引量:
11
2
作者
明红霞
孙卫
张龙龙
机构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地质学系
中石化胜利油田孤东采油厂地质所
出处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95-404,共10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2011ZX05044)资助
文摘
利用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压汞实验及物性分析等资料,系统研究了马岭油田北三区延1021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延1021储集层以成分成熟度、结构成熟度中等或偏低的岩屑长石砂岩及长石石英砂岩为主,为典型的低孔、低渗储层;储层内部构型以泥质夹层为主。储集空间以粒间孔为主,孔隙结构微观非均质性强,较大喉道控制储层渗流能力。沉积相带的差异导致储层物性的差异,并影响成岩作用的类型和强度。压实、胶结作用是储层致密的主导因素,溶蚀作用在改善储集空间的同时,还增强了孔喉连通性。微观孔隙结构可有效反映储层品质特征。
关键词
马岭
油
田北三
区
延
10
21储层特征
物性控制因素
成岩作用
孔隙结构
Keywords
northern Maling oilfield,Yan
10
12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controlling factors on physical property,diagenesis,pore structure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岭油田北三区延10_1~2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及其生产动态分析
被引量:
4
3
作者
明红霞
孙卫
周清波
李冰
机构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地质学系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研究院
出处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70-978,987,共10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基金资助项目(2013050035)
文摘
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常规压汞、恒速压汞及核磁共振等资料,对马岭油田北三区延1012低渗透储层开展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及其分类的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储层孔隙结构非均质性强,粒间孔、溶孔和晶间孔是主要的储集空间,片状或弯片状、点状喉道发育。孔隙结构可划分为大—中孔粗喉型、中孔中喉型及小孔细喉型3类;各类孔隙结构储层的储集空间类型、物性特征及产液能力不同,喉道大小是决定储层渗流能力、影响开发效果的关键因素;核磁共振和压汞实验拟合共同确定出该区储层的流动孔喉下限为0.232μm;孔隙和喉道特征共同决定了孔渗性的大小;较强的孔隙结构非均质性使得每类孔隙结构的相对渗透率曲线形态复杂多样,所建立的孔隙结构分类标准与储层的产油能力有很好的线形因果关系。
关键词
马岭
油
田北三
区
延
10
12储层
微观孔隙结构
分类评价
Keywords
northern Maling Oilfield
Yan
10
1^2 formation
micro-pore structure
classified evaluation
分类号
TE122.2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马岭油田北三区延10油层注水开发中储层伤害研究
朱玉双
李庆印
王小孟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马岭油田北三区延10_1~2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明红霞
孙卫
张龙龙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马岭油田北三区延10_1~2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及其生产动态分析
明红霞
孙卫
周清波
李冰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