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蠋蝽两种不同释放方法对马尾松毛虫的林间防控效果评价 |
邓婉
黄科
胡倩
李罗秀
刘清
袁洁
李密
|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基于MaxEnt模型的石柱县马尾松毛虫害风险空间分布估测 |
杨馨媛
黄水生
胡心雨
蒋凤
蒙方鑫
俞琳锋
覃先林
|
《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
|
2024 |
0 |
|
3
|
云南昌宁县松毛虫发生情况及防治 |
赵艺淳
段洪
|
《园艺与种苗》
CAS
|
2024 |
1
|
|
4
|
皖南地区马尾松毛虫防治技术研究 |
胡红泉
|
《安徽农学通报》
|
2024 |
2
|
|
5
|
松树受害后一些化学物质含量的变化及其对马尾松毛虫种群参数的影响 |
戈峰
李典谟
邱业先
王国红
|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7 |
79
|
|
6
|
马尾松针叶中挥发性成分的鉴定及其对马尾松毛虫的触角电位反应 |
赵成华
伍德明
阎云花
李群
|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5 |
32
|
|
7
|
马尾松毛虫害等级的Fisher判别分析 |
许章华
李聪慧
刘健
余坤勇
龚从宏
唐梦雅
|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24
|
|
8
|
茉莉酸甲酯对马尾松松针萜烯类挥发物及马尾松毛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
王立春
任琴
许志春
李海林
李镇宇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27
|
|
9
|
松毛虫危害马尾松光谱特征分析与等级检测 |
许章华
刘健
余坤勇
龚从宏
谢婉君
唐梦雅
赖日文
李增禄
|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7
|
|
10
|
BP网络模型和LOGIT模型在森林害虫测报上的应用初报——以安徽省潜山县马尾松毛虫为例 |
张爱兵
陈建
王正军
李典谟
田洁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23
|
|
11
|
不同林相的松针对马尾松毛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
刘兴平
王国红
刘向辉
韩瑞东
戈峰
|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15
|
|
12
|
马尾松毛虫对马尾松和湿地松的选择与适应研究 |
何忠
曹红珍
曾菊平
梁玉勇
韩瑞东
戈峰
|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14
|
|
13
|
云南松毛虫蛹和成虫化学成分及其比较研究 |
何剑中
卢南
牛建华
黄茵
崔永忠
|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1998 |
22
|
|
14
|
马尾松毛虫防治决策专家系统 |
王淑芬
张真
陈亮
|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2 |
27
|
|
15
|
马尾松毛虫雄蛾触角毛状感受器的细微结构 |
张善干
马淑芳
付宏兰
陈德明
|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5 |
16
|
|
16
|
基于气象因子的马尾松毛虫发生率空间格局研究 |
王庆
毕猛
杜婷
廖怀建
石雷
|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9
|
|
17
|
马尾松毛虫性外激素的新成分:化学结构鉴定和田间试验 |
赵成华
李群
郭星宇
王序英
|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3 |
16
|
|
18
|
马尾松毛虫危害区植被指数时序变化特征研究 |
杨俊泉
陈尚文
沈建中
张远飞
莫伟华
林少雄
|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
1997 |
13
|
|
19
|
马尾松毛虫高毒力白僵菌菌株筛选 |
王义勋
王星冉
陈京元
黄俊斌
郑露
|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10
|
|
20
|
马尾松毛虫的光周期反应 |
李兆麟
贾凤友
侯无危
何忠
文志忠
温小遂
|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4 |
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