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马尔科夫机制转换理论的中国乘数——加速数模型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纪尧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4-26,共3页
文章将马尔科夫机制转换模型引入传统的乘数—加速数模型,以解决系数时变性问题。利用1978年至2014年中国经济统计数据进行极大似然估计,并且利用Kim的平滑算法对中国经济机制进行了划分。研究发现,从1980年至2002年,中国经济并不存在... 文章将马尔科夫机制转换模型引入传统的乘数—加速数模型,以解决系数时变性问题。利用1978年至2014年中国经济统计数据进行极大似然估计,并且利用Kim的平滑算法对中国经济机制进行了划分。研究发现,从1980年至2002年,中国经济并不存在明显的内生周期性,从2003年至2014年,中国经济周期性明显,周期为10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乘数—加速数模型 马尔科夫机制转换理论 内生周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尔科夫机制转换谱正Lévy风险模型中的最优分红策略
2
作者 叶传秀 赵永霞 《应用概率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1-85,共15页
在马尔科夫机制转换谱正Levy风险模型中,研究最优分红问题.通过构造辅助的最优化问题,利用动态规划准则和Levy过程的漂移理论,证明了调节有界分红策略是最优策略,通过迭代方法得到了值函数和最优分红水平.
关键词 马尔科夫机制转换 Levy风险模型 最优分红 HJB方程 漂移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经济增长模式与动力机制转换 被引量:14
3
作者 王曙光 《党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17,M0003,共15页
新质生产力理论是人工智能时代经济增长理论的重要拓展,对我们理解未来新型经济增长及其动力机制提供了崭新视角,同时也必将对未来长期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改革红利(市场化红利)、开放红利(全球化红利)、人口红利、城镇化红利以及房... 新质生产力理论是人工智能时代经济增长理论的重要拓展,对我们理解未来新型经济增长及其动力机制提供了崭新视角,同时也必将对未来长期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改革红利(市场化红利)、开放红利(全球化红利)、人口红利、城镇化红利以及房地产红利,共同推动了四十多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然而未来中国必然要从粗放型增长(外延式增长)向集约型增长(内涵式增长)转型。新质生产力条件下新型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六大机制”或曰“六大效应”,即人力资本积累效应、技术扩散和知识溢出效应、产业结构优化效应、要素配置效应、组织变革效应和公共政策效应。未来中国要在经济增长模式转型和动能转换中采取“弹性模式”而不是“刚性模式”,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地推动中国产业转型升级,同时深化体制改革,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不竭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经济增长模式 动力机制转换 增长理论 二十届三中全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范式变革”引领与“信息转换”担纲:机制主义通用人工智能的理论精髓 被引量:10
4
作者 钟义信 《智能系统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15-622,共8页
世界人工智能研究至今一直沿用着物质科学的科学范式(科学观和方法论),因此被分解为结构主义人工智能(人工神经网络)、功能主义人工智能(物理符号系统/专家系统)和行为主义人工智能(感知动作系统/智能机器人)3个各自为战互不相容的学派... 世界人工智能研究至今一直沿用着物质科学的科学范式(科学观和方法论),因此被分解为结构主义人工智能(人工神经网络)、功能主义人工智能(物理符号系统/专家系统)和行为主义人工智能(感知动作系统/智能机器人)3个各自为战互不相容的学派。虽然各个学派都获得了一些精彩的局部性专用性成果,却没有通用性整体性的人工智能应用,更无法形成通用的人工智能整体理论,这成为人工智能研究与发展的最大痛点。目前,通用性整体性的人工智能理论越来越成为社会的紧迫需求。为此,本文依据作者四十多年研究的积累,总结和提出了“机制主义通用人工智能理论”,特别强调了“范式变革”和“信息转换”,希望引起学界的研讨和批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范式变革 信息转换 整体理论 通用理论 智能生成机制 显因素 隐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侧记
5
作者 温健 《理论月刊》 CSSCI 1994年第1期36-39,共4页
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侧记为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四大精神和国务院颁布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总结和探讨企业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贯彻落实《条例》、转换经营机制、增强企业... 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侧记为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四大精神和国务院颁布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总结和探讨企业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贯彻落实《条例》、转换经营机制、增强企业活力、提高素质和效益的经验、问题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换经营机制 理论与实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国有企业 产权制度 研讨会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现代自由 企业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理论与实践
6
作者 唐元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1期50-53,49,共5页
一、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是深化企业改革的重大进展经济体制改革发展到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这是自1984年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增强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以来,从根本上解决企业活力问题的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实质性进展。
关键词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理论与实践 经济体制改革 企业产权关系 改革发展 增强企业活力 市场经济体制 生产资料 深化企业改革 主体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行转换视角下水利工程精细化管理推进机制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简迎辉 王可迎 +1 位作者 沈菊琴 欧阳红祥 《水利经济》 2023年第2期41-46,94,95,共8页
精细化管理能有效保证水利工程安全、健康、高效运行,是水利工程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水利工程精细化管理推行过程中普遍存在知行偏差问题。从知行转换视角出发,在梳理水利工程精细化管理特点的基础上,从个体和组织两个层面分析了水利工程... 精细化管理能有效保证水利工程安全、健康、高效运行,是水利工程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水利工程精细化管理推行过程中普遍存在知行偏差问题。从知行转换视角出发,在梳理水利工程精细化管理特点的基础上,从个体和组织两个层面分析了水利工程精细化管理知行转换偏差的成因,利用动因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遵循“行为意向影响因素—行为意向—行为”的逻辑分析了知行转换的内在机理,构建了“利益、激励约束、绩效评价和协同”四位一体的水利工程精细化管理推进机制总体框架,并结合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与机制特点,对4个机制的运行展开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利益机制是精细化管理知行转换的内驱力,运行内容主要包括利益诉求信息的收集处理、合理利益诉求的满足和各方利益合理诉求的引导等;激励约束机制是精细化管理知行转换的外驱力,由于精细化管理自上而下行政推动的特性,其运行方式需从组织和个体两个层面考虑;评价机制是激励约束机制的前置环节,同时也是精细化管理知行转换的外驱力,运行主体内容包括结果或成效端口和管理要素端口两部分;协同机制是精细化管理知行转换的重要保障,包括外部政产学研协同和内部“三全育人”协同两个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程 精细化管理 知行转换 推进机制 计划行为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理论发展与学术认同机制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健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7-101,共5页
文学理论的发展,在一定意义上是以学术场中的认同机制为保障的。30年来,对西方话语的引进与改造、对传统文论的继承与创新、对当代现实的关切与回应,构成了中国文学理论自我发展的三重学术语境。以此为依据,学术认同机制可以被区分为四... 文学理论的发展,在一定意义上是以学术场中的认同机制为保障的。30年来,对西方话语的引进与改造、对传统文论的继承与创新、对当代现实的关切与回应,构成了中国文学理论自我发展的三重学术语境。以此为依据,学术认同机制可以被区分为四个相辅相成的层面。这就是学术认同的对话机制、转换机制、反思机制和再生机制。首先,学术认同的对话机制是文学理论走出自我封闭世界的基本前提。其次,学术认同的转换机制是文学理论自我发展的必要途径。再次,学术认同的反思机制是文学理论得以良性发展的重要保障。最后,学术认同的再生机制则是文学理论自我发展的内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理论 学术认同 对话机制 转换机制 反思机制 再生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制与机制转换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延超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0-62,共3页
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经常促使我们产生这样的感喟:机制不顺,凡事难成.怎样通过机制转换理顺机制?这是一个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也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研究和通过创新加以解决的问题.基于这样的思考,本文试图从理论... 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经常促使我们产生这样的感喟:机制不顺,凡事难成.怎样通过机制转换理顺机制?这是一个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也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研究和通过创新加以解决的问题.基于这样的思考,本文试图从理论的层面上对机制和机制转换加以粗浅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制 机制转换 构成系统 功能 运动规律 环境适应性 理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思路种种
10
作者 田夫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21-22,共2页
转换经营机制对增强企业活力的战略意义和重要性,人们在认识上已趋于一致.但什么是企业的经营机制.它的内涵是什么,以及如何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等,人们的认识并不一致.现将近期理论界和实际部门的研讨观点综述如下:
关键词 企业经营机制 转换经营机制 企业活力 观点综述 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金融对策性研究
11
作者 中国工商银行河南省分行课题组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20-24,共5页
新一轮改革一开始,便把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作为中心环节提了出来。作为与企业生产经营密切相关的金融部门,如何适应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新形势,搞好配套改革,支持和促进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新课题。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对金... 新一轮改革一开始,便把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作为中心环节提了出来。作为与企业生产经营密切相关的金融部门,如何适应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新形势,搞好配套改革,支持和促进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新课题。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对金融业的撞击一、现行信贷规模控制不能适应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信贷规模管理是高度计划经济的产物。在企业完全按国家计划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情况下,这种管理办法的积极作用不容置疑。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专业银行 中央银行 金融市场 企业经营机制转换 证券市场发展 金融机构 理论与实践 积极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给企业注入新活力
12
作者 吴征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4期56-58,共3页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迫切要求。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总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经济作出的科学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也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理论依据...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迫切要求。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总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经济作出的科学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也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理论依据。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既是当前推进体制改革的重点又是充满着各种矛盾的难点,因为这场改革涉及到企业内、外环境的改善;又涉及到各项工作的配套进行。思想观念的解放;机构、政策、法律的规定;党、政、工会、军队等部门的配合;习惯势力、利益与权力关系的深刻调整等,可以说政策性很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经济体制改革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权力关系 大中型企业 理论依据 配套进行 习惯势力 总目标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经营机制转换中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思考
13
作者 程抱年 《湖湘论坛》 1992年第6期28-31,共4页
目前,企业在实施经营机制转换过程中,碰到了不少的阻力和困难,致使进展不快,取得的效果不十分明显。因此,深入地剖析企业经营机制转换中的制约因素,研究有效对策,最大限度地克服阻力和困难,以推动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这是经济理论界和... 目前,企业在实施经营机制转换过程中,碰到了不少的阻力和困难,致使进展不快,取得的效果不十分明显。因此,深入地剖析企业经营机制转换中的制约因素,研究有效对策,最大限度地克服阻力和困难,以推动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这是经济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同志的共同任务。本文试图对此作些肤浅探讨。企业经营机制转换中的制约因素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既是紧迫的任务,又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它不仅涉及到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经营机制 内部管理制度 机制转换 经济理论 市场导向 竞争条件 商品经济条件 生产经营决策 上下级关系 税后利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顾与展望——武汉市深化改革、转换机制座谈会纪要
14
作者 大森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92年第3期15-16,共2页
武汉素有“九省通衢”之称,作为古时重要商品集散地的中国四大镇之一的夏口(汉口),构成了今日武汉三镇的主体,现代工业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历来是中国工业、贸易、文化重镇。作为内陆的特大城市,武汉市的改革开放,不仅直接关系到武汉、湖... 武汉素有“九省通衢”之称,作为古时重要商品集散地的中国四大镇之一的夏口(汉口),构成了今日武汉三镇的主体,现代工业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历来是中国工业、贸易、文化重镇。作为内陆的特大城市,武汉市的改革开放,不仅直接关系到武汉、湖北经济的发展,而且对中部地区的崛起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新年伊始,本刊特组织武汉市有关部门的同志就这一问题进行广泛的讨论。市体改委副主任余茂才全面介绍了武汉市近年改革进展情况和经济建设成就,本刊主编郝孚逸、市社科院院长王保畲、市委讲师团副主任张述传、市体改委理论宣传处处长陈革、企业处副处长崔中泽等同志作了发言,在一些问题上达成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市 转换机制 深化改革 改革开放 中部地区 建设成就 回顾与展望 理论宣传 特大城市 副主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税收对策
15
作者 唐才斌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CSSCI 1993年第5期19-23,共5页
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是搞好、搞活国有企业的现实选择,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目标是通过理顺产权关系,实行政企分开,落实企业自主权,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的主体,并... 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是搞好、搞活国有企业的现实选择,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目标是通过理顺产权关系,实行政企分开,落实企业自主权,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的主体,并承担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责任。它的实现有赖于各项改革的配套实施。就税收而言,应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实践需要,加快自身改革,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国有企业经营机制顺利转换提供良好的税收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 企业经营机制转换 税收对策 企业自主权 税收环境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税收政策 分配关系 税收负担 国有资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换经营机制 提高管理质量
16
作者 陈邦安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96年第8期32-33,共2页
关键词 转换经营机制 扩建工程 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生产经营 销售政策 质量管理体系 销售人员 铝合金管 管理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要澄清两种模糊认识
17
作者 肖业忠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92年第6期44-44,共1页
当前实行劳动用工、人事和分配制度的改革需要有稳妥、具体的措施做保障,但更需要澄清人们认识上的两种模糊观点。一是怕违背社会主义原则。一些人认为,人人有饭吃、大家共同致富是社会主义的一个优越性,改革企业的劳动用工、人事和分... 当前实行劳动用工、人事和分配制度的改革需要有稳妥、具体的措施做保障,但更需要澄清人们认识上的两种模糊观点。一是怕违背社会主义原则。一些人认为,人人有饭吃、大家共同致富是社会主义的一个优越性,改革企业的劳动用工、人事和分配制度怕与此不符。诚然,社会主义最大的优点就是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为人人有饭吃,大家共同致富创造了条件。但是,我们必须弄清,“大锅饭”决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它与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的本意是相违背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曾批判过。平均主义、大锅饭之类是空想社会主义的衍生物。历史发展到今天,“大锅饭”的做法,无论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或是实践,都只能是滞后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告诉我们,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分配制度 共同致富 社会主义优越性 劳动用工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大锅饭 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运动 空想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股利理论对国有企业分红制度的启示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艳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73-75,共3页
一、引言 目前,国有企业分红制度的建立已经成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热点问题之一。近二十年来,在强调政企分开,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改革大背景下,国企分红问题被埋没在舆论的大潮中。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为了提高国企... 一、引言 目前,国有企业分红制度的建立已经成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热点问题之一。近二十年来,在强调政企分开,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改革大背景下,国企分红问题被埋没在舆论的大潮中。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为了提高国企利润的配置效率,函待解决的国企分红问题已经被提到议事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改革 分红制度 股利理论 转换经营机制 政企分开 改革开放 配置效率 议事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探索农金事业发展之路
19
作者 谭志河 陆锋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94年第6期27-29,共3页
关键词 理论与实践 事业发展 恩施州 信用社 转换经营机制 发展之路 信贷资产 资源优势 农行 乡镇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昆明市的社会实践
20
作者 张文彬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2期233-237,共5页
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邓小平经济理论的核心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发展的崭新阶段。这一理论以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为出发点,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改革的目的就是要解放... 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邓小平经济理论的核心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发展的崭新阶段。这一理论以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为出发点,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改革的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一切有利于解放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市场经济理论 邓小平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昆明市 经济发展 市场机制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社会保障制度 转换经营机制 国有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