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艾滋病合并播散型马尔尼菲青霉菌病诊疗体会:附病例报告 被引量:2
1
作者 陈凤欣 郜桂菊 +2 位作者 卢联合 刘彦春 赵红心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05-607,共3页
马尔尼菲青霉菌病(penicilliosis marneffei,PSM)是由马尔尼菲青霉菌(penicillium marneffe,PM)感染引起的一种少见的深部真菌病。与其他深部真菌病的表现相似,临床上可分为进行性播散型和局限型。本病多继发于艾滋病,目前成为东南... 马尔尼菲青霉菌病(penicilliosis marneffei,PSM)是由马尔尼菲青霉菌(penicillium marneffe,PM)感染引起的一种少见的深部真菌病。与其他深部真菌病的表现相似,临床上可分为进行性播散型和局限型。本病多继发于艾滋病,目前成为东南亚地区艾滋病患者最常见且最重要的机会性感染之一。本病在我国北方地区极为少见,又因其病情复杂无明显特异性而容易漏诊、误诊。现将我院收治的2例北京地区艾滋病合并播散型PSM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马尔尼菲青霉菌病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马尔尼菲青霉菌病并结核病病人的护理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岑 杨帷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3年第1期95-96,共2页
马尔尼菲青霉菌(penicillium marneffei,PM)是由Capponi等于1956年在越南巴斯德研究所工作时首先从越南野生中华竹鼠肝脏分离出并命名.它是青霉菌属中唯一的温度双向型真菌,以寄生的形式持久地储存于竹鼠体内,在雨季时可经竹鼠的... 马尔尼菲青霉菌(penicillium marneffei,PM)是由Capponi等于1956年在越南巴斯德研究所工作时首先从越南野生中华竹鼠肝脏分离出并命名.它是青霉菌属中唯一的温度双向型真菌,以寄生的形式持久地储存于竹鼠体内,在雨季时可经竹鼠的排泄物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等途径致人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尔尼菲青霉菌病 结核病 护理 双向型 竹鼠 研究所 巴斯德 呼吸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33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周国强 肖钢 王敏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413-416,共4页
目的了解某院艾滋病(AIDS)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PSM)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征、处理及预后。方法对2008年1月—2011年8月该院艾滋病科AIDS合并PSM的住院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共收集33例AIDS合并PSM患者资料,其中54.55... 目的了解某院艾滋病(AIDS)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PSM)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征、处理及预后。方法对2008年1月—2011年8月该院艾滋病科AIDS合并PSM的住院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共收集33例AIDS合并PSM患者资料,其中54.55%的患者发病前一直居住于湖南,45.45%的患者来源于或曾经去过广东、广西、云南、福建省等传统马尔尼菲青霉菌(PM)疫区。该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体征为以高热为主的发热(96.97%)、贫血(93.94%),其次为咳嗽(66.67%)、脾大(63.64%)、皮疹(57.58%),亦有淋巴结大(39.39%)和腹泻(33.33%)等症状。所有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200/mm3,其中25例(75.76%)<50/mm3,7例介于50~100/mm3,1例>100/mm3。给予两性霉素B和伊曲康唑治疗,总治愈好转率为84.85%。结论对AIDS患者,根据其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和血培养PM阳性结果早期诊断PSM,积极治疗,能取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人免疫缺陷病毒 马尔尼菲青霉菌病 马尔尼菲霉菌 真菌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