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股票市场流动性与宏观经济的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刘向华 柳恩普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3年第8期97-103,共7页
文章利用我国主板和中小板市场数据研究股市流动性与宏观经济之间的影响机制。首先通过构建非流动性指标,发现股票市场流动性与宏观经济运行状态有较强的相关性;然后构建机制转换条件异方差模型,发现股票市场流动性体制转换特性与宏观... 文章利用我国主板和中小板市场数据研究股市流动性与宏观经济之间的影响机制。首先通过构建非流动性指标,发现股票市场流动性与宏观经济运行状态有较强的相关性;然后构建机制转换条件异方差模型,发现股票市场流动性体制转换特性与宏观经济景气度存在较好的对应关系;最后构建股市流动性与宏观经济的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中小板股票市场流动性能很好地预测宏观经济的波动,但主板市场预测宏观经济景气度时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市流动性 宏观经济 机制转换条件异方差模型 向量自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S-VAR模型的中国创新质量演化阶段性与区域异质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林 陈梓慕 《区域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2-60,共9页
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但是,创新质量本身缺少系统研究。从投入产出过程角度看,创新质量分为研发投入的知识产出质量和知识投入的经济产出质量两个阶段,基于马尔可夫区制转换向量自回归模型(MS-VAR)对中国及其分区1995-2021年时... 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但是,创新质量本身缺少系统研究。从投入产出过程角度看,创新质量分为研发投入的知识产出质量和知识投入的经济产出质量两个阶段,基于马尔可夫区制转换向量自回归模型(MS-VAR)对中国及其分区1995-2021年时间序列数据进行检验,揭示投入产出过程创新质量演化阶段性及其区域异质性。研究发现:目前我国处于新的创新质量快速提升期。R&D投入强度的增加会促进专利产出质量,专利产出质量的增加也会促进新产品销售收入。前者在创新质量快速提升期更显著,后者在创新质量稳定发展期更显著。四大地区①的创新周期具有时间先后性,东部地区最早进入创新质量稳定发展期,西部地区最晚;两次过程中,创新投入产出质量之间正向效应的区域异质性和区制异质性并存;但处于创新质量稳定发展期的西部地区两种投入产出效应都为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质量 投入产出过程 马尔可夫区制转换向量自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用利差与债券市场流动性的动态关系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陈淼鑫 何彪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9,共6页
本文利用我国交易所和银行间两个国债市场流动性差异提取我国债券市场的流动性溢酬,首先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验证了流动性溢酬是影响信用利差的系统性因子,然后运用VAR模型和Granger因果检验探讨流动性溢酬与信用利差之间的动态关系,... 本文利用我国交易所和银行间两个国债市场流动性差异提取我国债券市场的流动性溢酬,首先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验证了流动性溢酬是影响信用利差的系统性因子,然后运用VAR模型和Granger因果检验探讨流动性溢酬与信用利差之间的动态关系,并进一步引入带马尔可夫机制转换的VAR模型,分析在正常机制和危机机制下流动性溢酬对信用利差的不同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前一期流动性溢酬对当期信用利差有显著为正的影响,危机机制下的影响要显著高于正常机制,而且危机机制下流动性溢酬对低等级债信用利差的冲击程度要大于对高等级债信用利差的冲击程度,但冲击效应的持续时间则少于高等级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利差 流动性溢酬 马尔可夫机制转换向量自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货币政策影响居民住房投资参与的非线性特征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肖忠意 黄玉 +1 位作者 陈志英 葛志苏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1-146,共6页
利用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04—2015年《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数据,通过构建包含市场利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央行货币净回笼额、实际M2货币增速与居民住房投资参与变量的马尔科夫区制转换自回归模型,检验货币政策对居民投资的影响。结果... 利用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04—2015年《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数据,通过构建包含市场利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央行货币净回笼额、实际M2货币增速与居民住房投资参与变量的马尔科夫区制转换自回归模型,检验货币政策对居民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货币政策对居民住房参与具有显著差异,货币政策对住房投资参与的影响强度和持续时间存在显著的非线性特征。在居民住房参与膨胀时,法定存款准备金表现正向冲击,而央行货币净回笼额、实际M2货币增速表现负向冲击,但其对房产参与低迷时期作用刚好相反,且具有更强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房投资参与 货币政策 马尔可夫区制转换向量自回归模型 非线性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脱媒背景下社会融资规模的工具选择 被引量:11
5
作者 牛润盛 《金融监管研究》 2013年第9期46-61,共16页
社会融资规模是指一定时期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全部资金总量。社会融资多元化要求货币政策工具多样化,而货币政策工具的传导效率则与传导路径长短以及工具本身有关。实证结果表明,从关联性和可调控性看,社会融资规模更适合作为货... 社会融资规模是指一定时期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全部资金总量。社会融资多元化要求货币政策工具多样化,而货币政策工具的传导效率则与传导路径长短以及工具本身有关。实证结果表明,从关联性和可调控性看,社会融资规模更适合作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数量型工具和价格型工具对社会融资的规模调控都比较有效,并存在时滞和调控力度非线性、非均匀等问题。数量型工具对银行信贷、债券市场、股市的调控更有效,价格型工具则对债券市场、未承兑票据、委托贷款、信托贷款等影子银行业务更有效。价格型工具时滞短,数量型工具时滞长累积作用更大;货币政策工具调控力度在社会融资规模波动较大时的作用力度也较大。因此,须不断丰富货币政策工具,协调配合实施金融调控;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完善社会融资规模指标体系,加强金融监测和统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工具 马尔可夫区制转换向量自回归模型(MSVAR) 金融统计 社会融资结构 利率市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