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滇西马厂箐斑岩型铜钼(金)矿床成岩成矿时代研究
被引量:31
- 1
-
-
作者
和文言
莫宣学
喻学惠
李勇
黄行凯
和中华
-
机构
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云南黄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出处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07-215,共9页
-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三江特提斯复合造山与成矿”下属子课题“三江岩浆作用与壳幔交换成矿制约”(2009CB421002)
-
文摘
滇西马厂箐铜钼(金)矿床是金沙江—哀牢山构造带与喜马拉雅期富碱斑岩有关的典型斑岩型矿床之一。富碱斑岩侵入体为多期、多阶段岩浆活动形成的复式岩体,已有的研究资料表明岩浆活动时限在64~29Ma。文中提供的锆石LA-ICP-MS U-Pb和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资料显示,马厂箐含矿岩体锆石U-Pb年龄(封闭温度约800℃时)为(37.93±0.82)Ma,代表了富碱斑岩的成岩年龄;辉钼矿的Re-Os年龄(封闭温度约500℃)为(34.72±0.5)Ma,代表成矿时代。该研究结果与前人确定的晚期富碱斑岩岩浆活动的时间(32 Ma)相近,也与前人获得的蚀变黑云母K-Ar定年(封闭温度300℃)结果(35.1±0.8)Ma相近,因此可以认为成矿作用与岩体快速冷却过程中发生成矿流体大量分离和出溶有关。成岩作用与成矿作用的时间跨度大约为2 Ma。因此,金沙江—哀牢山多金属成矿带的斑岩型铜钼矿床是与富碱斑岩成岩作用近同期成矿作用的产物,成矿作用时限集中在40~35 Ma左右。
-
关键词
滇西
马厂箐铜钼金矿床
新生代富碱斑岩
成岩年龄
成矿年龄
-
Keywords
Western Yunnan
Machangqing Cu-Mo-Au deposits
Cenozoic porphyry rich in alkali
age of magmatic intrusion
age of mineralization
-
分类号
P597.3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P611.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
-
题名云南马厂箐斑岩型铜钼(金)矿床地质特征与矿床成因
被引量:26
- 2
-
-
作者
郭晓东
王治华
陈祥
王欣
王淑贤
-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武警黄金地质研究所
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
-
出处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901-1914,共14页
-
基金
"十一五"国家攻关项目(编号2006BAB01B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编号40730419)
武警黄金指挥部专项基金(编号HJ07-02)资助成果
-
文摘
滇西马厂箐铜钼(金)矿床是与喜马拉雅期富碱侵入岩体有成因联系的内生金属矿床。铜钼金成矿与马厂箐岩体空间上紧密相伴,时间上相近或稍晚。蚀变矿化和元素组合具有明显地分带性:岩体内发育斑岩型铜钼矿化,岩体与围岩接触带产出接触交代型铜钼(金)矿化,围岩地层中则产出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银、铅锌矿化。铜钼矿化主要发育在石英钾长石绢云母化蚀变带中。这些不同成矿作用在时空上紧密共生,在矿化类型、蚀变类型和元素组合分布上连续递变,清晰地展现出成矿流体从岩浆中分凝出来并在向外运移的路径上淀积金属的图像。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喜马拉雅期富碱侵入岩提供了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铜钼金成矿属于同一个构造-岩浆-成矿系统在不同物理化学条件下的产物。受富碱侵入伴驱动,成矿作用由斑岩体内部向接触带和围岩地层推进,矿化类型、围岩蚀变和元素组合反映出成矿流体系统由高温向低温的演化趋势。
-
关键词
富碱侵入岩体
地质特征
矿床成因
马厂箐铜钼金矿床
-
Keywords
alkali intrusiv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deposit genesis
Machangqing Cu-Mo-Au deposit
-
分类号
P618.51
[天文地球—矿床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