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试论教学论的教学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张庆远
-
机构
四川教育学院
-
出处
《课程.教材.教法》
1984年第1期21-24,共4页
-
文摘
近年来,高等师范学校开设了教学论这门学科。教学论原是教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随着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教育科学逐步分化,教学论已成为教育科学的一个分支。它是研究教学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
关键词
现代教学论
教学过程
教学规律
教学原则
马列主义认识论
教学理论
教学实践
教学方法
认识过程
民族特色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论问题教学对教学论改革的意义
被引量:35
- 2
-
-
作者
安方明
-
出处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4期117-125,共9页
-
文摘
本文从教学论史的角度论述了问题教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分析了问题教学的心理学依据和认识论基础,阐明了问题教学的理论体系及其对教学论发展所起的作用。
-
关键词
问题教学
传统教学
教学论
问题性思维理论
马列主义认识论
-
Keywords
question teaching, traditional teaching, teaching theory, theory of questioning thinking,Marxism-Leninism theory of knowledge.
-
分类号
G426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
-
题名关于真理阶级性问题的辩析
被引量:1
- 3
-
-
作者
阿民
-
出处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3年第1期70-73,共4页
-
文摘
这些年,关于真理问题,哲学界讨论多次,意见纷纭。至今,每遇学习,仍有不少同志发问:为什么说真理没有阶级性,马列主义是真理,而马列主义是有阶级性的,这应如何理解; 自然真理没有阶级性,似乎已成定论。我这里讨论的是社会真理,我认为社会真理也是没有阶级性的,它和自然真理一样,也是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真理。 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说:“尤其重要的,成为我们认识事物的基础的东西,则是必须注意它的新特点,就是说,注意它和其它运动形式的质的区别。只有注意了这一点,才有可能区别事物。任何运动形式,其内部都包含着本身特殊的矛盾。这种特殊的矛盾,就构成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775页)这是马列主义认识论的辩证法,我们研究真理的阶级性问题,也应注意真理的特点,从研究它的“特殊的矛盾”入手,把握它“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 真理的如实性、不可附加性决定了它不可能具有阶级性 人们在生活中,常用“对”或“不对”的概念评论自己的言行。“对”和“不对”在这里是合与不合、同与不同的意思。显然,在言外必定有个对象物与言行在比较,就是说对的时候是合于或同于什么,说不对的时候是不合于或不同于什么了。这个对象物就是客观事物,相同于它的言行?
-
关键词
真理的阶级性
客观真理
辩析
马列主义认识论
客观事物
自然真理
无产阶级
革命理论
象物
阶级利益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