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3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认识论特性的当代阐释 被引量:3
1
作者 高岸起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12,159,共6页
研究马克思认识论的首要前提是区分"马克思认识论是时代化的理论"与"马克思认识论特性具有当代意义"。马克思认识论的理论特质是马克思认识论特性具有当代意义,而不是马克思认识论仅仅作为时代化的理论。人们对马... 研究马克思认识论的首要前提是区分"马克思认识论是时代化的理论"与"马克思认识论特性具有当代意义"。马克思认识论的理论特质是马克思认识论特性具有当代意义,而不是马克思认识论仅仅作为时代化的理论。人们对马克思认识论的研究,只有建立在对马克思认识论特性的当代意义的阐释上,才能揭示马克思认识论的真实意义。人们可以从马克思认识论具有科学真理性、马克思认识论具有社会历史性、马克思认识论具有唯物辩证性、马克思认识论具有社会实践性的角度,看清马克思认识论具有当代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认识论 科学真理性 社会历史性 唯物辩证性 社会实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认识论指导下的我国石油期货市场发展思路
2
作者 戴毓 周德群 刘淑森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74-74,98,共2页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指导,从遵循客观性原则出发,阐明当今在我国建立石油期货市场顺应时代的潮流,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接下来从实践认识论的角度出发,论述了市场模式创新的重要性,最后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指导,从遵循客观性原则出发,阐明当今在我国建立石油期货市场顺应时代的潮流,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接下来从实践认识论的角度出发,论述了市场模式创新的重要性,最后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展望我国石油期货发展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石油 期货 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革命性与预测加工理论
3
作者 李恒威 王菲 《江汉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3-90,共8页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革命性在于,其起点不再是近代认识论纯粹观念性的主体及其感知经验或理性,而是现实生命及其实践活动。认识应从现实生命的物质实践出发,在再生产自身的过程中实现感性与理性、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当代认知科学的新兴...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革命性在于,其起点不再是近代认识论纯粹观念性的主体及其感知经验或理性,而是现实生命及其实践活动。认识应从现实生命的物质实践出发,在再生产自身的过程中实现感性与理性、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当代认知科学的新兴范式预测加工理论主张,生物体通过内部模型预测环境中的感知反馈,并通过感知与行动的循环最小化预测误差,从而实现对环境的适应性行为。预测加工理论强调感知的行动导向以及感知与行动的统一性,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有关认识—实践循环和实践导向的观点非常契合。两者都强调主体在认识中的主动性和能动性,都认为认识不仅是被动的感知更是主动的建构,感知唯有通过与行动的循环才能实现生命的存续和安康。比较并揭示这两种理论在认识论上的共通性,进一步凸显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革命性和时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认识—实践循环 预测加工 感知—行动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从历史回顾到当代追问 被引量:9
4
作者 刘怀玉 章慕荣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8,共8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源自于对近代认识论哲学的历史观革命,但它并没有现成独立的认识论。这种"空场"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相关理解的困难与歧义。传统哲学教科书体系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解释实际上有某些"危险的增补",这... 马克思主义哲学源自于对近代认识论哲学的历史观革命,但它并没有现成独立的认识论。这种"空场"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相关理解的困难与歧义。传统哲学教科书体系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解释实际上有某些"危险的增补",这始自于苏俄马克思主义。普列汉诺夫等人由于深受近代唯物主义物质本体论之累,而使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倒退为一种反映论,导致了把认识论置于历史观之前的苏联哲学教科书体系的形成。新时期哲学界基本上突破了传统认识论框架的束缚。以卢卡奇和哈贝马斯为代表的西方马克思主义以回到德国古典辩证法的方式重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特质,却终因过度诠释或片面放大某些方面而走入变相取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误区。阿尔都塞开辟了反主体的、非历史的结构主义认识论道路,但由于从根本上取消了认识主体的本真性与合法性地位,又无意间复活了马赫主义所曾引发的马克思主义本体论危机与缺失问题。我们有必要借鉴詹姆逊所倡导的用空间辩证法的"再现"方式把认识论从这种本体论"空场"中解救出来。而当代东方马克思主义学者也以独特方式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传统哲学教科书体系 卢卡奇 哈贝马斯 阿尔都塞 詹姆逊 认知图绘 反思认识论 广松涉 张-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形象思维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几个问题——论思维与抽象、形象、想象和直觉的关系 被引量:5
5
作者 曾永成 艾莲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9-74,138,共7页
在形象思维问题上,无论是赞成者还是反对者都存在着许多认识上的混乱。从马克思的关于思维道路的论述看,应该恢复知性分析的"抽象"作为感性与理性之间的中间环节的地位,还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来面貌。马克思关于人的头脑掌... 在形象思维问题上,无论是赞成者还是反对者都存在着许多认识上的混乱。从马克思的关于思维道路的论述看,应该恢复知性分析的"抽象"作为感性与理性之间的中间环节的地位,还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来面貌。马克思关于人的头脑掌握世界的四种方式的理论和黑格尔的相关论述实际上肯定了形象思维的存在,而且作为普遍的一般思维方式先于理论思维方式。与一切思维都离不开抽象一样,形象思维包括艺术的形象思维也离不开抽象,甚至可以说没有抽象就没有艺术。从世界和大脑的生态复杂性看形象思维,才能正确认识它与想象、思维和直觉的关系,并有助于认识形象思维对于激发和培养创新性思维的重要意义。因此,必须重视对形象思维问题的严肃探讨和深入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抽象 具体 理论思维 艺术掌握 生态复杂性 创新性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论——十九大报告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重大发展 被引量:13
6
作者 贾立政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1期18-23,共6页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中国化为我们党思想路线的确立奠定了哲学基础。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每一次认识论上的重大飞跃,都实现了其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每一次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都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产生了...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中国化为我们党思想路线的确立奠定了哲学基础。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每一次认识论上的重大飞跃,都实现了其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每一次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都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十九大报告在思想理论上的重大创新突破,将我们党对自身、对时代、对世界的认识提升到全新高度,实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重大历史性飞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九大报告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问题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视角下社会道德失范问题探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韩昌跃 冯淑慧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2-37,共6页
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视角看,社会道德从理论规范转化为社会实践存在着一个完整的认识运行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关联中断就会出现问题,这正是处于转型期的中国产生社会道德失范问题的原因所在。要采取针对性的对策,通过影响和作用于系统的&qu... 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视角看,社会道德从理论规范转化为社会实践存在着一个完整的认识运行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关联中断就会出现问题,这正是处于转型期的中国产生社会道德失范问题的原因所在。要采取针对性的对策,通过影响和作用于系统的"三大要素",使其相互紧密衔接,促使道德系统良性运转,进而逐步解决社会道德失范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社会道德失范 道德规范 道德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生的理论必然性——从认识论角度的解读 被引量:6
8
作者 曾祥云 《湖湘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19,共8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产生,是以中共一大提出用社会主义改造近代中国这一实践目标为前提与牵引的,它属于在实践中应用和实现思想的问题。由于作为理性认识成果的马克思主义具有高度抽象性,以及现实实践的具体性和复杂性,它要实现向中...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产生,是以中共一大提出用社会主义改造近代中国这一实践目标为前提与牵引的,它属于在实践中应用和实现思想的问题。由于作为理性认识成果的马克思主义具有高度抽象性,以及现实实践的具体性和复杂性,它要实现向中国现实实践的能动的飞跃,就必须经过将马克思主义具体化这一认识环节,形成和建立相应的实践理念,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表现形式。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理念,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与反映中国实践主体需要的有机统一体,可以直接应用于中国具体实践活动。因此,从认识论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并不是简单的经验推广或偶然事件,而是认识辩证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具体化 实践理念 必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发现的李达著作《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发展》 被引量:4
9
作者 李维武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7-39,127,共13页
李达著《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发展》,以铅印单行本刊行于1960年2月。这一著作在系统阐发毛泽东认识论思想的同时,也蕴含了李达自己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理解,表达了他认为在学习和运用毛泽东认识论思想时需要加... 李达著《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发展》,以铅印单行本刊行于1960年2月。这一著作在系统阐发毛泽东认识论思想的同时,也蕴含了李达自己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理解,表达了他认为在学习和运用毛泽东认识论思想时需要加以注意、强调和把握的基本点,体现了他结合当时中国实际情况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阐释,从一个方面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与60年代之交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进程。它的重新发现,不仅对于李达文献是一个重要的补充,而且对于推进李达研究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达 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20周年 被引量:1
10
作者 舒金城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4-10,共7页
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20周年,要进一步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高度深刻理解并自觉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即更好地坚持实事求是,做到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更好地坚持实践标准,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更好地发扬马克思主义学风,... 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20周年,要进一步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高度深刻理解并自觉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即更好地坚持实事求是,做到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更好地坚持实践标准,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更好地发扬马克思主义学风,做到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思想路线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毛泽东思想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邓小平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实践标准 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形成 被引量:1
11
作者 江丹林 《云南社会科学》 1985年第4期88-94,共7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在我国理论界很少论及。本文从马哲史的角度,着重探讨一下历史唯物主义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形成所起的作用,以... 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在我国理论界很少论及。本文从马哲史的角度,着重探讨一下历史唯物主义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形成所起的作用,以期抛砖引玉。 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促使马克思研究认识论问题。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任何哲学家所特别注意和强调的中心理论,决不取决于其主观的愿望,而必然取决于一定的历史条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唯物主义认识论 费尔巴哈 旧唯物主义 黑格尔 马恩 德意志意识形态 唯心主义 科学的实践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现问题”:高校辅导员青年研究的逻辑起点——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视角
12
作者 刘佳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5-108,共4页
高校辅导员是开展青年研究的重要力量,学会发现问题是高校辅导员青年研究的前提条件。根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高校辅导员要善于在科学理论与工作实践的矛盾中发现问题,在青年研究的基础理论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情况、新问题、新趋... 高校辅导员是开展青年研究的重要力量,学会发现问题是高校辅导员青年研究的前提条件。根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高校辅导员要善于在科学理论与工作实践的矛盾中发现问题,在青年研究的基础理论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情况、新问题、新趋势的矛盾中强化问题意识,发现一批体现时代特征、适应工作要求、满足实践需要的研究课题;要善于在青年理论的完备性与相容性的矛盾和紧张中寻找新的理论增长点,提出具有前瞻性、启发性、科学性的研究议题;要善于在不同理论间知识互动与争鸣中发现问题,以建设性和批判性眼光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挖掘不同理论派别的紧张感和内在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 青年研究 发现问题 逻辑起点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写在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三周年之际
13
作者 杨苏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3期1-5,共5页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一项跨世纪的伟大工程;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第二次革命;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全新事业。因此,这场深刻的变革必然要求我们自觉地掌握科学的认识方法,并用一整套创新的理论去指导伟大的实践,从而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一项跨世纪的伟大工程;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第二次革命;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全新事业。因此,这场深刻的变革必然要求我们自觉地掌握科学的认识方法,并用一整套创新的理论去指导伟大的实践,从而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十六年来,邓小平同志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科学地分析了中国的历史与国情,在推进改革开放的每一个关键时刻,针对关键问题,发表了关键的讲话,使我们在改革开放的探索实践中,迈出了稳键的步伐,取得了关键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邓小平同志 什么是社会主义 当代中国改革 改革开 解放思想 南巡讲话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辩证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放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新境界
14
作者 陈中立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1999年第11期47-50,共4页
关键词 解放思想 优化思维方式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哲学认识论 邓小平理论 思想解放 新思维方式 变革思维方式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实事求是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皮亚杰图式学说 被引量:2
15
作者 袁晖 《现代哲学》 1987年第2期10-13,共4页
一、认识论研究的两个重要方面关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有两个重要的方面往往被人们忽视:其一是关于认识的自然科学研究;其二是关于认识的个体发生研究。
关键词 皮亚杰 图式学说 个体发生 认识发生 儿童心理学 当代心理学 心理发展 相互作用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重要方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建构 被引量:10
16
作者 孙迎光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2-91,共10页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建构的实践,它对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建构的塑造作用主要表现为把握教育规律,揭示教育本质,确立教育目标三个方面。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沿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方向前行,需要掌握其现代化建构的运行...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建构的实践,它对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建构的塑造作用主要表现为把握教育规律,揭示教育本质,确立教育目标三个方面。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沿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方向前行,需要掌握其现代化建构的运行机制,探寻其本质,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建构 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机制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皮亚杰建构学说 被引量:3
17
作者 邓兆明 《社会科学(甘肃)》 1988年第3期19-23,共5页
认识论是对认识本身进行的哲学反思。它的本质和生命力就在于随着认识的发展而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容。我们现在的任务就是要在现代社会实践和科学认识的水平上、按照认识论本质的性质、特点和要求,反思这些内穹和材料,把它们内化为认识... 认识论是对认识本身进行的哲学反思。它的本质和生命力就在于随着认识的发展而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容。我们现在的任务就是要在现代社会实践和科学认识的水平上、按照认识论本质的性质、特点和要求,反思这些内穹和材料,把它们内化为认识论的活的生命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我们在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认识向前发展的必须走的道路。现在重要的问题是我们要把握现代社会实践和科学认识的那些内容和材料是值得我们反思呢?从科学认识方面看,我们认为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中的不少内容和材料是值得我们反思的,尤其皮亚杰建构学说更值得我们反思。建构学说是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核心,从早期著作到晚期著作,他研究的中心始终是认识的建构、即认识的发生和发展问题。皮亚杰在谈到他研究发生认识论的目的时就曾说过:“传统的认识论只顾到高级水平的认识,换言之、即只顾到认识的某些最后结果。因此,发生认识论的目的就在于研究各种认识的起源,从最低级形式的认识开始,并追踪这种认识向以后各个水平的发展情况,一直追踪到科学思维并包括科学思维。”(《发生认识论原理》第17页,以下凡引该书只注页码)皮亚杰从发生心理学的立场出发,在列宁所指出的那些构成认识论和辨证法的知识领域、如科学的历史、儿童智力发展史、语言的历史、心理学等知识领域中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工作。通过大量的观察和实验证明、积累了丰富的科学资料,不言而喻,皮亚杰的心理学理论系统中的科学认识,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研究是有参考价值的。本文仅就如下几方面加以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皮亚杰 《发生认识论原理》 学说 科学认识 有机组成部分 心理学家 社会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众路线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被引量:1
18
作者 汤再林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8-10,共3页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根本的工作路线,也是我们党根本的领导作风和工作方法。同时,它还是我们党根本的认识路线和认识方法。党的群众路线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一致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而群众路线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根本的工作路线,也是我们党根本的领导作风和工作方法。同时,它还是我们党根本的认识路线和认识方法。党的群众路线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一致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而群众路线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因此,正确理解群众路线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关系,坚持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对于我们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方法 正确理解 实际工作 相结合 具体体现 广大人民群众 社会实践 方针政策 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重读《实践论》
19
作者 林皋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1年第2期40-45,共6页
(一)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这是它区别于唯心主义认识论、不可知论以及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本质特征.对于这一本质特征,毛泽东在其所撰写的重要哲学著作——《实践论》中作了较为详尽的阐述.他认为,旧唯... (一)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这是它区别于唯心主义认识论、不可知论以及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本质特征.对于这一本质特征,毛泽东在其所撰写的重要哲学著作——《实践论》中作了较为详尽的阐述.他认为,旧唯物主义者之所以不懂得这一点,主要是因为他们不了解实践和认识之间的辩证关系,从而把实践排斥于认识领域之外.所以,要正确地揭示认识的本质,首先必须打破旧哲学的传统偏见,引入和建立科学的实践观,并使之在认识论领域中占据最首要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识过程 正确理解 感性认识 实践活动 理性认识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指向性 创造性 完全正 反映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识论研究的新视野─—读陈新汉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真善美》
20
作者 来建础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122-122,共1页
认识论研究的新视野─—读陈新汉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真善美》来建础华东师大哲学系陈新汉副教授专著《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真善美》,已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指导,站在人类自由的高度,突破了传统认... 认识论研究的新视野─—读陈新汉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真善美》来建础华东师大哲学系陈新汉副教授专著《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真善美》,已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指导,站在人类自由的高度,突破了传统认识论仅从认知来研究的旧框架,从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认识论研究 审美活动 新视野 评价活动 认知活动 认识活动 真善 反主体性效应 人类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