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消费社会垄断现象普遍化及其对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影响
1
作者 韩培花 胡文丽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1-13,共3页
自由竞争是马克思生活时代的主要经济特征,也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建立的前提和基础。当今社会经济生活出现了重大变化,一是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独立的生产要素加入生产过程,知识要素因知识产权的存在而成为垄断产品;二是精神文化产品在社会... 自由竞争是马克思生活时代的主要经济特征,也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建立的前提和基础。当今社会经济生活出现了重大变化,一是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独立的生产要素加入生产过程,知识要素因知识产权的存在而成为垄断产品;二是精神文化产品在社会消费中所占的比例日益提高,文化产品具有垄断性质;三是消费社会的到来使商品消费过程不仅是实现商品功能价值的过程,更是实现商品符号价值的过程。每一种商品具有独特的、与众不同的符号价值,这也使商品具有了垄断性质。社会中垄断商品与非垄断商品同时大量存在,使得商品交换过程更加复杂。要正确地说明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需要将马克思经济理论中许多粗略提及但是未能重点论述和展开的经济原则深入研究和挖掘,为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社会 功能价值 符号价值 垄断现象 马克思经济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经济理论中的“使用价值”范畴
2
作者 卢嘉瑞 《河北学刊》 1985年第5期51-56,共6页
一切商品都具有两个因素:价值和使用价值。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国内外经济理论界对商品的价值已作了大量研究,但对使用价值的研究却很不够。使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弄清马克思经济理论中的使用价... 一切商品都具有两个因素:价值和使用价值。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国内外经济理论界对商品的价值已作了大量研究,但对使用价值的研究却很不够。使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弄清马克思经济理论中的使用价值范畴对于深入研究使用价值,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拟就马克思经济理论中的使用价值范畴作一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规模的使用价值 马克思经济理论 社会产品 商品生产 社会需要 劳动过程 生产使用 劳动产品 高级使用价值 价值和使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经济理论的有益探索——读卓炯同志的《再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3
作者 杨永华 《财经理论与实践》 1987年第4期73-75,共3页
卓炯同志的《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政治经济学新探》、《再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三部著作,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经济理论的成功尝试。前二部著作分别由广东人民出版社于1981年和1985年出版,《再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由经济科学出版社1... 卓炯同志的《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政治经济学新探》、《再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三部著作,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经济理论的成功尝试。前二部著作分别由广东人民出版社于1981年和1985年出版,《再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由经济科学出版社1986年末出版,本文就第三部著作作些介绍。第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规律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资本主义 生产资料 广东人 经济形式 劳动力价值 马克思经济理论 社会主义商品生产 生产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世纪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研究的新成果——评《马克思经济理论与方法论研究》
4
作者 赖昭瑞 《山东经济》 2003年第2期F003-F003,共1页
关键词 马克思经济理论与方法论研究》 书评 冯继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马克思经济理论与主体生产》
5
作者 张晓庆 《统计与决策》 2024年第6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由李嘉弘撰写的《马克思经济理论与主体生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年5月)一书,基于马克思哲学和经济学说立场,对现代主流经济学的现实和意识形态职能进行深刻分析和批判。作者强调,作为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经济系统理论工具的... 由李嘉弘撰写的《马克思经济理论与主体生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年5月)一书,基于马克思哲学和经济学说立场,对现代主流经济学的现实和意识形态职能进行深刻分析和批判。作者强调,作为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经济系统理论工具的马克思经济学说,必然有一个批判的前提,即对其所处的经济现实和思想史背景的批判,只有在摆脱了各种资产阶级经济学说的意识形态范畴和现实职能的前提下,我们才有可能建立起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切认识。该书理论关注面广,从古典经济思想史的考察到马克思经典劳动价值论,从新古典主义经济学与古典学说之关系辨析到马克思经济学说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在论述过程中又根据需要穿插了对其他相关经济学家和理论流派的分析解读,进一步拓展了研究课题的广度与深度,对帮助读者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马克思经济思想具有一定指导价值。总体来看,该书主要呈现三个方面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经济理论 现代主流经济 经济学说 马克思经济思想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经济思想史 劳动价值论 意识形态范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研究》
6
作者 赵英琦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在经济全球化与“逆全球化”相伴随的时代背景下,审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当代价值,探寻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资本主义经济“复苏”的指导作用,对捍卫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具有重大意义。陈文通教授... 在经济全球化与“逆全球化”相伴随的时代背景下,审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当代价值,探寻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资本主义经济“复苏”的指导作用,对捍卫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具有重大意义。陈文通教授所著的《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研究》(东方出版社,2022年3月出版)一书,凝结了作者多年研究成果,深入探讨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多个核心议题,不仅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阐释,还结合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对多个重要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展现了作者深厚的理论功底与敏锐的时代洞察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
7
作者 李成勋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8年第2期16-20,共5页
马克思径自己的科学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并且以这一学说为武器彻底批判了资产阶级经济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规律,建立了以剩余价值理论为中心的政治经济学的完整体系,实现了政治经济学史上的伟大革命,从此反... 马克思径自己的科学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并且以这一学说为武器彻底批判了资产阶级经济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规律,建立了以剩余价值理论为中心的政治经济学的完整体系,实现了政治经济学史上的伟大革命,从此反映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诞生了。列宁说:“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经济理论 剩余价值学说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 剩余价值理论 资产阶级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根本利益 科学劳动 价值论 完整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进步、供给需求约束与全要素生产率——一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解释
8
作者 赵峰 晏宇翔 李爱军 《财经问题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39,共11页
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提升是解释和衡量生产力进步、经济发展质量和可持续增长潜力的重要理论范畴。这一概念由索洛提出,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将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提升视为外生的、纯技术的过程。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技术进步理论,重新... 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提升是解释和衡量生产力进步、经济发展质量和可持续增长潜力的重要理论范畴。这一概念由索洛提出,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将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提升视为外生的、纯技术的过程。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技术进步理论,重新审视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本质含义,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的具体实践,指出在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不仅是技术进步的结果,也与生产关系优化和国民收入分配合理化紧密相关。当前,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使得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更具系统性特征。作为有效评估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变量之一,全要素生产率也势必要通过构建中国新型供需关系、打通经济循环堵点卡点、推动国民经济良性循环来实现质的提升。面对内需不足、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中国需要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持续优化收入分配结构,从供需两侧发力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并形成有利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提高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供给需求约束 新质生产力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技术进步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及其在当代的发展 被引量:9
9
作者 王元璋 游泳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12,共5页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自由资本主义现实经济危机的产物,它将随着经济危机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对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在当代发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关键词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 生产过剩 经济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次贷危机的生成机制、根源及其启示——基于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程启智 钟伟 王忠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0-73,共4页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具有复杂的过程、机制以及深刻的社会经济背景。学术界对于本次金融危机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和解释。文章认为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是较现有理论更好的研究本次危机的分析框架,并对危机进行了...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具有复杂的过程、机制以及深刻的社会经济背景。学术界对于本次金融危机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和解释。文章认为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是较现有理论更好的研究本次危机的分析框架,并对危机进行了解释和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贷危机 金融危机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看当今世界金融危机 被引量:3
11
作者 欧继中 张晓红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20-121,124,共3页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当前研究这一理论对于应对当今世界金融危机、重新审视资本主义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从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实质、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当前研究这一理论对于应对当今世界金融危机、重新审视资本主义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从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实质、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等进行解读和剖析,进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 次级贷款 金融危机 虚拟资本 实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理论探讨 被引量:8
12
作者 程恩富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8-121,共4页
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理论的基本分析框架和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表明,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理论和西方新制度经济学虽然都以制度为研究对象,但这两种理论是建立在不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基础上的,因而它们研究的理论逻辑和得出... 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理论的基本分析框架和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表明,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理论和西方新制度经济学虽然都以制度为研究对象,但这两种理论是建立在不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基础上的,因而它们研究的理论逻辑和得出的结论是完全不同的,这种不同具体表现在制度的重要性、私有制是否具有最高的效率、制度的现象与本质、制度范畴的内涵、制度范畴的研究重点及两类制度理论的基本结论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理论 西方新制度经济理论 制度经济 经济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看当前世界金融危机的必然性——读马克思《资本论》的几点体会 被引量:5
13
作者 周肇光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8-24,共7页
从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中,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世界金融危机的必然性。从这场世界金融危机发生的情况来看,完全符合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中的预见。因此,要防范世界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冲击,必须创造条件处理好四大关系:一是正确处理好学习... 从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中,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世界金融危机的必然性。从这场世界金融危机发生的情况来看,完全符合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中的预见。因此,要防范世界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冲击,必须创造条件处理好四大关系:一是正确处理好学习原著与联系实际的关系。二是正确处理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三是正确处理好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的关系。四是正确处理好市场调节与政府主导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 世界金融危机 《资本论》 金融监管 国家金融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三种解读 被引量:5
14
作者 林金忠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8-122,共5页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试图从本质层面去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和生成机制,因而迥然有别于现代西方主流经济理论停留于现象层面对经济危机所做的种种就事论事式的解释。但由于马克思并没有提出一个系统的危机理论,他的论著只涉及危机...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试图从本质层面去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和生成机制,因而迥然有别于现代西方主流经济理论停留于现象层面对经济危机所做的种种就事论事式的解释。但由于马克思并没有提出一个系统的危机理论,他的论著只涉及危机的片段性和间接性的论述,因而对这些论述的不同解读便形成了三种不同的马克思主义危机理论,即"生产失调论"、"消费不足论"和"利润率下降趋势论"。这三种理论观点鲜明,各有理论特点,但均未能构筑一个能够解释危机发生内在机制的可论辩的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危机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 马克思主义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 被引量:2
15
作者 曹立村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23-127,共5页
建立在全要素价值论基础上的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暴露出诸如加速着全社会的货币化、推动着社会道德体系的解体、造成GDP与国民福利的背离等严重问题,影响着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新型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应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理论、... 建立在全要素价值论基础上的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暴露出诸如加速着全社会的货币化、推动着社会道德体系的解体、造成GDP与国民福利的背离等严重问题,影响着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新型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应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理论、经济理论、生态理论以及社会理论基础之上,以确保其科学性和人本性价值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马克思宏观经济理论的特点及其现实性 被引量:1
16
作者 段晓光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39-44,共6页
本文从理论特点的角度,对马克思的宏观经济理论进行了探讨。指出,马克思的宏观经济理论与西方宏观经济理论相比,其特点主要是:重视对制度因素的分析;以微观经济理论为基础和出发点;对唯物辩证法和抽象法的运用贯彻始终;理论结构的开放... 本文从理论特点的角度,对马克思的宏观经济理论进行了探讨。指出,马克思的宏观经济理论与西方宏观经济理论相比,其特点主要是:重视对制度因素的分析;以微观经济理论为基础和出发点;对唯物辩证法和抽象法的运用贯彻始终;理论结构的开放型、大容量等等。作者认为,马克思宏观经济理论的这些特点,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与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的东西。在宏观调控的具体操作中应该体现马克思宏观经济理论的特点,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制度因素发挥积极的有效的作用,协调好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关系,处理好改革与发展的关系;在宏观经济理论的创新与发展上,要重视基础性理论研究,要注重和发挥马克思宏观经济理论的优势和特长,吸收借鉴其他理论合理有益的成分,建立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客观要求的宏观经济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经济理论 马克思经济理论 现实性 社会物质生产 微观经济理论 辩证方法 宏观经济运行 抽象法 社会生产关系 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剩余价值理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习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启示 被引量:1
17
作者 苗海新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1期72-75,共4页
剩余价值理论是经济科学上的一项伟大发现,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也同时揭示了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再生产的一般运行规律.它为我们认识资本主义的本质并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对社会... 剩余价值理论是经济科学上的一项伟大发现,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也同时揭示了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再生产的一般运行规律.它为我们认识资本主义的本质并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试从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实践的指导意义,谈些初步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价值理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经济 马克思经济理论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剩余产品 社会主义条件下 经济范畴 价值范畴 商品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地租理论的比较与启示
18
作者 王家旭 周丹 +1 位作者 杨晓玉 仲深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5期50-51,共2页
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对地租理论进行了大量研究,但研究视角和内容不尽相同。因此,比较两种理论的特点及对我国土地制度改革的适用性意义重大。
关键词 西方经济 马克思经济学地租理论 比较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学术讨论会经济理论问题综述
19
作者 李小明 《南方经济》 1983年第2期85-86,共2页
为纪念伟大导师、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卡尔·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广东学术界于去年十二月份在从化温泉举行了大型学术讨论会。其中,与会的经济理论工作者以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运用为主题。着重讨论了以... 为纪念伟大导师、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卡尔·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广东学术界于去年十二月份在从化温泉举行了大型学术讨论会。其中,与会的经济理论工作者以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运用为主题。着重讨论了以下几个问题: 一、关于马克思的经济理论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运用问题。与会者普遍认为,马克思主义诞生一百多年来,历史的发展雄辩地证明马克思经济理论是普遍真理。我国建国三十多年来。虽然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走过了曲折的道路,但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通过总结我国经济建设的正反两方面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讨论会 马克思经济理论 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 经济理论工作者 计划经济 社会主义生产 价值规律 正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发展
20
作者 吴玲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39-42,共4页
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大历史问题。邓小平同志以划时代的政治魄力和理论勇气用“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一简单而又科学的概括 ,突破和发展了这一世界社会主义的世纪难题 ,并以此... 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大历史问题。邓小平同志以划时代的政治魄力和理论勇气用“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一简单而又科学的概括 ,突破和发展了这一世界社会主义的世纪难题 ,并以此为基础 ,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科学论断 ,进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践 ,这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重大突破和发展。研究这一理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 市场 计划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发展 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 社会主义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