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7篇文章
< 1 2 5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深入探究——评《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
1
作者 何兴 李倩 《管理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I0006-I0006,共1页
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对传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一种深化和扩展,旨在解决当代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在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和资源枯竭等严峻现实面前,生态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和解决这些问题的理论基础。马... 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对传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一种深化和扩展,旨在解决当代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在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和资源枯竭等严峻现实面前,生态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和解决这些问题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在其原著中曾提出,资本主义制度内部存在着内在的自我逻辑,即追求利润最大化和无节制增长的驱动,这一逻辑直接导致了生态危机的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马克思主义 经济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进步、供给需求约束与全要素生产率——一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解释
2
作者 赵峰 晏宇翔 李爱军 《财经问题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39,共11页
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提升是解释和衡量生产力进步、经济发展质量和可持续增长潜力的重要理论范畴。这一概念由索洛提出,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将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提升视为外生的、纯技术的过程。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技术进步理论,重新... 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提升是解释和衡量生产力进步、经济发展质量和可持续增长潜力的重要理论范畴。这一概念由索洛提出,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将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提升视为外生的、纯技术的过程。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技术进步理论,重新审视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本质含义,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的具体实践,指出在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不仅是技术进步的结果,也与生产关系优化和国民收入分配合理化紧密相关。当前,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使得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更具系统性特征。作为有效评估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变量之一,全要素生产率也势必要通过构建中国新型供需关系、打通经济循环堵点卡点、推动国民经济良性循环来实现质的提升。面对内需不足、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中国需要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持续优化收入分配结构,从供需两侧发力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并形成有利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提高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供给需求约束 新质生产力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技术进步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地租理论的比较与启示
3
作者 王家旭 周丹 +1 位作者 杨晓玉 仲深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5期50-51,共2页
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对地租理论进行了大量研究,但研究视角和内容不尽相同。因此,比较两种理论的特点及对我国土地制度改革的适用性意义重大。
关键词 西方经济学 马克思经济学地租理论 比较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财政”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基于马克思地租“国债(国税)”理论视角 被引量:20
4
作者 吴东作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9-12,共4页
"土地财政"是政府利用其垄断的土地征收权,通过低价征地并高价出售土地使用权而获得的土地增值收益的非学术化称谓。"土地财政"的制度基础是我国现行的土地制度和征地制度,直接诱因是分税制改革造成的地方财力不足... "土地财政"是政府利用其垄断的土地征收权,通过低价征地并高价出售土地使用权而获得的土地增值收益的非学术化称谓。"土地财政"的制度基础是我国现行的土地制度和征地制度,直接诱因是分税制改革造成的地方财力不足。"土地财政"增加了我国地方政府可支配收入,间接维持了现行的分税制体制,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但"土地财政"也导致了失地农民数量的急剧增加,房价居高不下,地方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加剧,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稳健运行和社会的稳定。从马克思的地租"国债(国税)"理论入手,客观分析了我国"土地财政"存在的合理性,并探讨以"国税"替代"国债"的"土地财政"的改革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财政 政治经济学分析 地租“国债(国税)”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经济学商贸流通理论概述与对比 被引量:4
5
作者 赵爱东 刘静 王登海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1-103,共3页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已全面融入到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在这个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新时代,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都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并且直接作用于我国的商贸流通领域。流通是生产与消费之间的桥梁...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已全面融入到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在这个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新时代,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都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并且直接作用于我国的商贸流通领域。流通是生产与消费之间的桥梁,也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环节,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这其中商贸流通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且在经济发展中,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都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此,本文对比了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在我国商贸流通理论研究中的作用,并就相关的内容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流通理论 商贸流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范式转换中探寻“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一个基于马克思经济学研究视角的理论解析 被引量:6
6
作者 王璐 柳欣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27,共25页
在经济思想史上,经济学分析范式历经多次转换,特别是19世纪70年代的"边际革命"和20世纪30年代的"凯恩斯革命"分别促成了新古典微观经济学与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主导地位。这种宏微观理论的割裂使经济学研究存在不合... 在经济思想史上,经济学分析范式历经多次转换,特别是19世纪70年代的"边际革命"和20世纪30年代的"凯恩斯革命"分别促成了新古典微观经济学与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主导地位。这种宏微观理论的割裂使经济学研究存在不合理的悖反,推动了西方经济学寻求"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的理论探讨。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滞胀问题的出现,令西方学者在新古典主义和凯恩斯主义之外另觅宏观理论的研究基础,由此掀起复兴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热。与强调实物经济技术关系分析的主流新古典理论不同,以资本主义货币经济之社会关系为分析线索的马克思经济学基于市场经济的竞争博弈规则,认为资本主义生产目的在于获取按货币价值计算的利润或货币增殖。在价值与剩余价值理论及其统一利润率的古典一般均衡基础上,马克思深刻剖析了资本主义再生产矛盾和利润率下降、有效需求及经济周期与危机等宏观经济问题。依据马克思经济学的研究视角,这些问题不仅可以通过由市场经济或现实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决定的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统计变量的性质体现,而且其发生发展及相互之间也必然存在各种联系,从而能够经由微观基础到宏观经济的逐层推理建立逻辑一致的理论体系进行论证和预测。这是马克思经济学科学阐释资本主义现实经济的重要内容,完全不同于"剑桥资本争论"揭示的存在一系列逻辑悖论的新古典经济学在排除真正市场竞争前提下所给予的错误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学范式 “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 马克思经济学 新古典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信用理论比较 被引量:2
7
作者 吴建树 何炼成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0-44,共5页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信用理论,虽然在理论基础、研究内容、研究角度、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等方面都存在重大不同,但都构筑了庞大而系统的分析体系。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对信用理论的比较,有助于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信用理论,虽然在理论基础、研究内容、研究角度、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等方面都存在重大不同,但都构筑了庞大而系统的分析体系。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对信用理论的比较,有助于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信用理论为指导,借鉴和吸收西方经济学信用理论中合理之处,构建符合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的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信用理论,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理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关系的思辨——基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框架 被引量:4
8
作者 王思博 董云云 王佳琪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54-57,共4页
随着互联网在商业领域的不断渗透,电子商务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越来越显著,但目前社会各界对实体经济与电子商务的概念界定及分类仍然很模糊。实体经济与电子商务具有多种存在形式,电子商务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具有多维度特点。基于马克思政... 随着互联网在商业领域的不断渗透,电子商务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越来越显著,但目前社会各界对实体经济与电子商务的概念界定及分类仍然很模糊。实体经济与电子商务具有多种存在形式,电子商务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具有多维度特点。基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资本流通理论框架,首先对实体经济、电子商务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和分类,然后针对电子商务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进行了多维度探讨,以期为规范、协调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行为及政府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 资本流通理论 电子商务 实体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制度理论与新制度经济学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李怀 赵万里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59-65,共7页
马克思主义制度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在产权理论、企业理论、国家理论及制度变迁理论方面既有相似之处,又存在着较大的差别。马克思主义采用整体主义方法对制度理论进行研究,认为公有产权比私有产权更有效率,认为资本家和工人之间是一种... 马克思主义制度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在产权理论、企业理论、国家理论及制度变迁理论方面既有相似之处,又存在着较大的差别。马克思主义采用整体主义方法对制度理论进行研究,认为公有产权比私有产权更有效率,认为资本家和工人之间是一种雇佣劳动的剥削关系,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一种暴力工具。新制度经济学采用个体主义的研究方法,认为私有产权比公有产权的效率高,认为资本家和工人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契约关系,国家的主要作用是界定和行使产权。通过二者的对比,可以为中国经济改革提供重要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制度理论 制度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义政治经济学探源——马克思经济学理论体系经典引证之“广义篇” 被引量:2
10
作者 罗郁聪 陈俊明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3-90,共8页
客观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支配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交换及其规律是广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它作为一般生产过程的规定,始终存在于各个特殊社会形态的物质生产发展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完整的政治经济学体系虽然属于历史的、狭义的范畴,但... 客观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支配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交换及其规律是广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它作为一般生产过程的规定,始终存在于各个特殊社会形态的物质生产发展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完整的政治经济学体系虽然属于历史的、狭义的范畴,但其多部著作中也包含着对这些一般规定性的研究和揭示。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集中论述了关于广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并提出通过几种范畴演变的模式来表现对象(广义经济学的对象)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在确定了研究对象之后,马克思还详细地分析了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关系,侧重考察这四个环节的关系。此外,在《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反杜林论》等著作中也包含着对这些一般规定性的研究和揭示。从马克思思恩格斯著作中发掘和研究广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论述,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政治经济学 理论体系 广义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机的理论与理论的危机:马克思经济学的视角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璐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23,共21页
2018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也是经济危机爆发十周年。在经济危机的理论和经济理论的危机之比较研究框架下,本文深入探讨了马克思经济学的经济危机理论分析体系,表明以资本主义货币经济的社会关系为分析线索的马克思经济学,正是基于劳... 2018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也是经济危机爆发十周年。在经济危机的理论和经济理论的危机之比较研究框架下,本文深入探讨了马克思经济学的经济危机理论分析体系,表明以资本主义货币经济的社会关系为分析线索的马克思经济学,正是基于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分析基础,深刻剖析了以现实资本主义竞争和资本积累为特征的资本主义经济之再生产矛盾和利润率下降、有效需求以及经济危机与周期波动的运动规律,由此表明回归马克思经济学理论的社会哲学应用于市场经济研究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本文倡导经济学理论的重建,即在国际国内形势日趋复杂和经济学理论急需变革的当代社会,呼吁回归古典与马克思注重社会关系分析的剩余传统和研究视角,重建经济学之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危机的理论 经济理论的危机 马克思经济学 经济学理论的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生产理论的比较——一个方法论的视角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凤义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9,共4页
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生产理论研究方法上存在三个方面本质区别:西方经济学的生产理论是以“经济人”假设为出发点,把劳动者仅仅作为生产要素研究;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生产理论是以“历史的、现实的人”为出发点,把劳动者既... 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生产理论研究方法上存在三个方面本质区别:西方经济学的生产理论是以“经济人”假设为出发点,把劳动者仅仅作为生产要素研究;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生产理论是以“历史的、现实的人”为出发点,把劳动者既看作生产要素,又作为生产主体来研究。西方经济学的生产理论只研究生产一般,因而使用价值(即效用)范畴是其研究的核心;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则不仅研究生产一般,更注重研究生产的具体社会形式,因而把价值范畴作为研究的核心。西方经济学用个体主义方法,把生产理论仅仅置于微观领域来研究,致使其理论体系在微观与宏观上形成脱节;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则运用唯物辩证法,在宏观和微观的有机联系中研究资本主义的生产和再生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生产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剥削的一种经济学解释──马克思与罗宾逊理论的比较 被引量:3
13
作者 段文斌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10-16,共7页
对剥削的一种经济学解释──马克思与罗宾逊理论的比较南开大学经济学系段文斌在西方经济理论中几乎是不承认剥削的。萨伊的生产费用价值理论以及“三位一体”公式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们认为,社会财富(价值)的创造是劳动、资本和... 对剥削的一种经济学解释──马克思与罗宾逊理论的比较南开大学经济学系段文斌在西方经济理论中几乎是不承认剥削的。萨伊的生产费用价值理论以及“三位一体”公式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们认为,社会财富(价值)的创造是劳动、资本和土地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因而工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学 剥削 马克思 罗宾逊 经济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体系建构学说与西方“范式”理论 被引量:7
14
作者 颜鹏飞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0-37,共8页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结构或体系建构学说及其"逻辑方法"或"辩证方法",是马克思的第四个重大理论贡献和伟大"发现",也是我们着力挖掘的宝贵的理论遗产。理论张力在于:它是构建中国转型政治经济学体系的理论...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结构或体系建构学说及其"逻辑方法"或"辩证方法",是马克思的第四个重大理论贡献和伟大"发现",也是我们着力挖掘的宝贵的理论遗产。理论张力在于:它是构建中国转型政治经济学体系的理论基石和指导思想。国外关于马克思经济学体系构建学说的研究有若干新进展,同时也出现了一股否定马克思体系构建学说而崇尚库恩和拉卡托斯"范式"论的倾向。这种"范式"热蔓延到国内学术界,其具体表现是政治经济学体系建构方法多元化,亦即体系多元化、方法多元化与指导思想多元化并存。目前尤应关注前一种倾向掩盖下的后一种倾向。本文在比较这两种经济学体系建构方法的基础之上提出从属型"互补论",即范式理论应该从属于并纳入马克思逻辑体系构建学说的框架,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体系建构学说为指导构建中国现代政治经济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 西方范式理论 中国转轨型政治经济学体系 体系建构学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学为什么研究价值理论——兼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面临的历史性挑战 被引量:12
15
作者 刘伟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9-17,共9页
经济学家研究价值理论,其根本目的是为其所代表的阶级以及所要求的生产方式的历史必然性和正义性申辩。西方经济思想的主流价值论之所以发生由劳动价值论到效用价值论再到价格论的逻辑演变,正是遵从了论证资本主义合理性、公正性、有效... 经济学家研究价值理论,其根本目的是为其所代表的阶级以及所要求的生产方式的历史必然性和正义性申辩。西方经济思想的主流价值论之所以发生由劳动价值论到效用价值论再到价格论的逻辑演变,正是遵从了论证资本主义合理性、公正性、有效性、和谐性的需要,这是西方经济学研究价值论的根本使命所在。我们要创造和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价值论,就要明确我们的历史使命,并把这一使命作为我们研究价值理论的基本出发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学 价值理论 马克思 劳动价值论 边际效用价值论 均衡价格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公有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与西方经济学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权贤佐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60-64,共5页
In this article,the author makes a comparative study to the Marxist economic theory and western economics,and discusses their scientific viewpoints respectively.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经济理论 西方经济学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的经济学来源——对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精神生产理论的历史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景中强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5-38,共4页
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精神生产理论,无论从其自身的成就或缺陷来看,都是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的重要遗产,对它的批判和继承成为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的直接来源。因此,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知识化进一步深入展开的今天,对之进行深入地、系统地... 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精神生产理论,无论从其自身的成就或缺陷来看,都是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的重要遗产,对它的批判和继承成为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的直接来源。因此,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知识化进一步深入展开的今天,对之进行深入地、系统地考察和分析,对于我们正确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的精神实质,科学地认识和评价精神生产、精神生产的主体———知识分子等在当今及未来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精神生产理论 古典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变迁理论的比较与综合——新制度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视角 被引量:2
18
作者 孙圣民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0-34,共5页
从经济人和社会人的基本假设、方法论和制度变迁动力与方式异同的角度,对新制度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进行比较分析和综合,得出以下结论:可以坚持经济人基本假设,将经济理性看作是个人学习与外部环境的互动来考察,将... 从经济人和社会人的基本假设、方法论和制度变迁动力与方式异同的角度,对新制度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进行比较分析和综合,得出以下结论:可以坚持经济人基本假设,将经济理性看作是个人学习与外部环境的互动来考察,将文化、伦理、社会性等作为结构和环境等制约因素,引入到对经济人的分析中;诺斯和马克思理论中的制度变迁动力说,都表达了对学习和知识存量的重视;两种制度变迁动力说,各有其适应的层次和范围;自然禀赋等非制度因素对制度变迁的影响不可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制度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制度变迁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论假设的分类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新 被引量:4
19
作者 程恩富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07年第6期5-8,共4页
理论假设是包括政治经济学在内的科学研究的前提和基础。现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应深入到理论假设层面来确立基本思想并展开逻辑叙述,这是从根本上与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对话或论战的需要。在科学扬弃现代西方经济学的过程中强调学术... 理论假设是包括政治经济学在内的科学研究的前提和基础。现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应深入到理论假设层面来确立基本思想并展开逻辑叙述,这是从根本上与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对话或论战的需要。在科学扬弃现代西方经济学的过程中强调学术严谨和贴近现实,不赞成随意假设,因而需要对理论假设进行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 理论假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识形态理论的契合、互补与超越——马克思主义与新制度经济学 被引量:2
20
作者 魏崇辉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4-19,共6页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与新制度经济学意识形态理论在意识形态经济功能、承担主体、实现路径等方面存在契合与互补。对两种意识形态理论契合与互补的研究有利于科学地借鉴与运用新制度经济学意识形态理论成功适用的地方。借鉴的同时必...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与新制度经济学意识形态理论在意识形态经济功能、承担主体、实现路径等方面存在契合与互补。对两种意识形态理论契合与互补的研究有利于科学地借鉴与运用新制度经济学意识形态理论成功适用的地方。借鉴的同时必须要认识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在以下方面成功地实现了对新制度经济学意识形态理论的超越: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意识形态及其建设;始终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基本取向;坚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展示的方式;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批判地吸收是对待新制度经济学意识形态理论的科学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理论 马克思主义 新制度经济学 契合 互补 超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