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数字经济驱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完善的理论逻辑与政策实践——基于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的分析 |
刘航
高菲
马品
|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5
|
|
2
|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研究》获北京市第十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
|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3
|
中国贫困及减贫变迁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以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的视角考察 |
贺胜年
张琦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17 |
3
|
|
4
|
小农生产方式的社会化——马克思主义小农改造理论的中国化探析 |
文东升
|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5
|
总结历史经验与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张泽凝
|
《学习与探索》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6
|
和谐社会理论的创新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刘志礼
魏晓文
刘洁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7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概括 |
石仲泉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3
|
|
8
|
一种被忽视的生产——马克思社会关系再生产理论的当代意义 |
孙承叔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0
|
|
9
|
再生产·抵制·拓殖——新马克思主义教育社会学的理论进展 |
石艳
|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4
|
|
10
|
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视域中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王婷
|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6
|
|
11
|
东方社会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起点 |
陆轶之
|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3
|
|
12
|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内涵及意义 |
谭萍
刘灵光
|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13
|
改革开放新时期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科学内涵和本质特征 |
包心鉴
|
《学习论坛》
|
2009 |
5
|
|
14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
刘盼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8
|
|
15
|
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成果——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不能成立说”的学术反思 |
任晓伟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16
|
马克思生产方式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方式 |
于金富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3
|
|
17
|
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对我国宏观调控的启示 |
肖泽群
|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18
|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内涵解析 |
侯晨曦
高丽萍
|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19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论--党的十六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新体系 |
夏东民
陆扬
|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20
|
论毛泽东对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的运用和发展 |
李长春
高杉
谭克诚
|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