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96篇文章
< 1 2 9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经济驱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完善的理论逻辑与政策实践——基于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的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刘航 高菲 马品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3,共13页
数字经济发展是供给—需求实现总量平衡、结构适配、质量协同升级的关键连接点。揭示数字经济下宏观经济的运行机制,研究适应数字经济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对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有重要启示。基于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构... 数字经济发展是供给—需求实现总量平衡、结构适配、质量协同升级的关键连接点。揭示数字经济下宏观经济的运行机制,研究适应数字经济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对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有重要启示。基于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构建包含数字生产及其下游部门的四部类再生产模型。研究发现:数字要素部门的资本积累对总产出增长有棘轮效应;一旦发生负向的需求冲击,数字经济将有助于宏观经济保持韧性,避免短期总产出大幅减少;数字要素部门的相对独占性将可能削弱扩张性需求管理的政策效果。面对数字经济兴起对社会生产组织方式和运行模式的冲击,中国展开了完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的政策实践。具体包括:发挥数字经济的高能增长极作用,协同推进需求总量调控与供给体系质量提升;释放数字经济的创新驱动力,构建适应数字技术创新周期的宏观资源筹措、调峰和配置机制;激活数字经济的要素黏合效应,形成宏观经济政策与产业、区域等政策紧密配合的宏观治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宏观经济治理 社会生产理论 资本积累 新质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研究》获北京市第十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2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研究》,由人民出版社2020年10月出版。该书紧密结合中国共产党思想发展史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史,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基本内容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
关键词 党建理论研究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 思想发展史 发展历程 创新史 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贫困及减贫变迁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以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的视角考察 被引量:3
3
作者 贺胜年 张琦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7-115,共9页
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社会再生产理论视角分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贫困和减贫的历史变迁。以国家贫困线标准审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贫困及其减贫演变推进,实际上就可理解为从单一经济收入贫困的简单再生产,扩大到除了考虑经济收入以外,... 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社会再生产理论视角分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贫困和减贫的历史变迁。以国家贫困线标准审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贫困及其减贫演变推进,实际上就可理解为从单一经济收入贫困的简单再生产,扩大到除了考虑经济收入以外,还包括公共服务、社会福利、公民权利等多维综合因素的扩大再生产视角。而立足国内减贫发展态势,将贫困及减贫问题置于国际视野之下,从全球更大范围思考及应对贫困难题,则是中国大国责任在减贫领域的重要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生产 消除贫困 马克思主义 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农生产方式的社会化——马克思主义小农改造理论的中国化探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文东升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39-44,共6页
小农生产方式作为一种落后的生产方式必然会走向消亡。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小农生产方式性质、特征及发展前途的分析和考量,构建了马克思主义小农改造基本理论,其理论实质就是小农生产方式的社会化。建国以来,马克思主义小农改造理论的中... 小农生产方式作为一种落后的生产方式必然会走向消亡。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小农生产方式性质、特征及发展前途的分析和考量,构建了马克思主义小农改造基本理论,其理论实质就是小农生产方式的社会化。建国以来,马克思主义小农改造理论的中国化进程及其理论成果,可以用"合作化""市场化"和"产业化"来概括。三者在时间上的前后继起,共同展现了我国小农生产方式社会化理论与实践的特色演变;三者在空间上的互生共存、传承与发展,共同展现了我国小农生产方式社会化理论基本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农生产方式 社会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总结历史经验与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5
作者 张泽凝 《学习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16,共7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总结历史经验、勇于创造的伟大历程。历史经验是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转变必不可少的中间阶段,是由实践向理论升华的关键环节。中国共产党开拓进取、踔厉奋发的历史,恰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总结历史经验、勇于创造的伟大历程。历史经验是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转变必不可少的中间阶段,是由实践向理论升华的关键环节。中国共产党开拓进取、踔厉奋发的历史,恰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史。这部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凝练,要注重从主体维度、客体维度、过程维度进行深入探索,在运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的过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新的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历史经验 理论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谐社会理论的创新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志礼 魏晓文 刘洁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0-65,共6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在于使中国的发展与社会主义实现良性互动。当中国社会的发展又一次进入"关键时期"的时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遇到了诸多困境。和谐社会理论正是从社会主义与中国发展实现良性互动的视角,在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在于使中国的发展与社会主义实现良性互动。当中国社会的发展又一次进入"关键时期"的时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遇到了诸多困境。和谐社会理论正是从社会主义与中国发展实现良性互动的视角,在突破目前我国发展的现实困境中赋予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具体内容,在突破社会主义价值诉求"具体化"的困境中指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途径,在突破当代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困境中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困境 超越 和谐社会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概括 被引量:13
7
作者 石仲泉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9-45,共7页
党的十七大报告既是政治宣言,又是行动纲领。它的一个突出贡献,就是对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作了新的表述,将作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经验总结的理论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所包括的理论之间... 党的十七大报告既是政治宣言,又是行动纲领。它的一个突出贡献,就是对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作了新的表述,将作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经验总结的理论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所包括的理论之间是原创性理论与传承性理论的关系,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源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着的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原创性理论 传承性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被忽视的生产——马克思社会关系再生产理论的当代意义 被引量:10
8
作者 孙承叔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6,共6页
在社会有机体全面生产理论中,最易被忽视的是马克思的社会关系再生产理论。在马克思看来,人类社会的生产是全面的生产,包括物质生产、人的自身生产、精神生产、社会关系再生产和人与自然关系再生产。马克思的社会关系再生产理论是当今... 在社会有机体全面生产理论中,最易被忽视的是马克思的社会关系再生产理论。在马克思看来,人类社会的生产是全面的生产,包括物质生产、人的自身生产、精神生产、社会关系再生产和人与自然关系再生产。马克思的社会关系再生产理论是当今构建和谐社会最重要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关系生产 和谐社会 马克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产·抵制·拓殖——新马克思主义教育社会学的理论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石艳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1-15,共5页
作为教育社会学研究进程中三大研究理路之一,新马克思主义教育社会学经历了三大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认为教育是社会结构再生产主要因素的再生产理论;第二阶段是强调教育具有相对自主意志的抵制理论;第三阶段是在上述两个研究理论基础上... 作为教育社会学研究进程中三大研究理路之一,新马克思主义教育社会学经历了三大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认为教育是社会结构再生产主要因素的再生产理论;第二阶段是强调教育具有相对自主意志的抵制理论;第三阶段是在上述两个研究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拓殖理论。拓殖理论继上述两个理论之后,成为新马克思主义教育社会学研究的另外一条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教育社会 理论进展 生产 抵制 拓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视域中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婷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3-49,共7页
从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视角来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旨是通过调节社会再生产中的重大关系,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性循环和持续健康发展。通过对马克思再生产模型的分析和拓展,讨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重点关注的三个重大关系,并... 从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视角来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旨是通过调节社会再生产中的重大关系,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性循环和持续健康发展。通过对马克思再生产模型的分析和拓展,讨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重点关注的三个重大关系,并提出了改革应遵循的原则和注意的问题。从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辩证关系看,改革需从调整使用价值结构入手,调节价值的生产和实现,以达到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综合平衡。从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数量和质量的平衡关系看,两大部类应综合统筹,分类改革。从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看,二者的协调是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且通过提高工资水平的方法刺激消费更有利于积累的合理分配和供给结构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社会生产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生产资料 消费资料 市场经济 资源配置 产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方社会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起点 被引量:3
11
作者 陆轶之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0-25,共6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一个逻辑起点和发展过程。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后,马克思恩格斯把研究视角转向印度、俄罗斯和中国,提出了东方社会发展理论,指导这些国家工人革命。帝国主义时代,列宁继承和发展了东方社会理论,提出帝国主义理论,并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一个逻辑起点和发展过程。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后,马克思恩格斯把研究视角转向印度、俄罗斯和中国,提出了东方社会发展理论,指导这些国家工人革命。帝国主义时代,列宁继承和发展了东方社会理论,提出帝国主义理论,并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苏维埃俄国;毛泽东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胜利;邓小平等党的领导人继续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逻辑上看,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发展理论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一国实际相结合的开端,列宁把这个结合在俄国实践化并获得成功,以毛泽东、邓小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革命导师的这一优秀理论品格为榜样,致力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更深程度和更广范围的实现中国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社会发展理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起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内涵及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谭萍 刘灵光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0-23,共4页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概括。它以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的发展实践,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实践作为研究对象,以不同...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概括。它以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的发展实践,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实践作为研究对象,以不同阶段的发展实践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作为基本问题,围绕"什么是中国革命道路、怎样走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展开阐述,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时代特色,以及具体的指导性和理论的整体性等鲜明特点,对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新时期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科学内涵和本质特征 被引量:5
13
作者 包心鉴 《学习论坛》 2009年第1期5-10,共6页
改革开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逻辑起点和动力源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邓小平理论是基础性、架构性组成部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开创性组成部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重要组成部分。这... 改革开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逻辑起点和动力源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邓小平理论是基础性、架构性组成部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开创性组成部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重要组成部分。这三大阶段性理论成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上具有一致性,又各自占有特殊的地位,体现各自特殊的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时代性、实践性、开放性的本质特征,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第二次飞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被引量:8
14
作者 刘盼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9-39,共11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原创性贡献,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在中国经济体制方面的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灵魂。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日益科学化地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原创性贡献,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在中国经济体制方面的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灵魂。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日益科学化地把握商品经济的历史客观性和不可逾越性中,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关系的认识,经历了肯定社会主义中存在商品经济、把市场经济视为资本主义特征,肯定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统一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肯定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内在特征、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三个阶段的发展,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站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历史起点上,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深刻认识到现代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深厚融合基础的结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在中国经济体制方面的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中国式现代化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现代市场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成果——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不能成立说”的学术反思 被引量:3
15
作者 任晓伟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3-59,共7页
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是20世纪80、90年代以来理论界持续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但近些年来,这一理论却被一些论者所否定,认为新民主主义理论本身是一个杜撰,并认为研究和宣传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会否定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笔者认为,新民主主... 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是20世纪80、90年代以来理论界持续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但近些年来,这一理论却被一些论者所否定,认为新民主主义理论本身是一个杜撰,并认为研究和宣传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会否定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笔者认为,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并不是杜撰,而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科学概念;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研究是在否定苏联模式和体制的基础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积极肯定,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毛泽东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生产方式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方式 被引量:3
16
作者 于金富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8-41,共4页
生产方式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范畴。生产方式在整个社会存在和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它有哪些基本特征?有怎样的发展趋势?本刊特组织刊发了河南大学经济研究所选送的两篇文章,分别就马克思生... 生产方式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范畴。生产方式在整个社会存在和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它有哪些基本特征?有怎样的发展趋势?本刊特组织刊发了河南大学经济研究所选送的两篇文章,分别就马克思生产方式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劳动方式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社会主义生产方式 方式理论 经济研究所 社会存在 河南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对我国宏观调控的启示 被引量:1
17
作者 肖泽群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7,共7页
我国投资问题一直受到学术界的高度关注。通过运用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建立了投资率理论模型,系统地揭示了影响投资率大小的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对投资率的影响态势,并利用中国和美国的相关数据,比较分析了影响中美两国投资率高低的主... 我国投资问题一直受到学术界的高度关注。通过运用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建立了投资率理论模型,系统地揭示了影响投资率大小的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对投资率的影响态势,并利用中国和美国的相关数据,比较分析了影响中美两国投资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最后结合实际,提出解决中国投资率过高的政策取向:降低转移不变资本占国民收入的比例及其增长速度,提高产业集中度以减少中间投入的比例,提高劳动者报酬占国民收入的比例,调整产业结构以降低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的固定资产消耗的比例,以及转变政府职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生产理论 投资率 宏观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内涵解析
18
作者 侯晨曦 高丽萍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4-28,共5页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实践内涵体现为实践求真、实践向善、实践求美;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空间内涵主要体现在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上,要说中国话;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中国化时代化...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实践内涵体现为实践求真、实践向善、实践求美;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空间内涵主要体现在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上,要说中国话;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时间内涵主要是针对时代主题变化的问题视域,要说新话;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主体内涵就是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被实践主体所掌握,要深入到人民群众的生产世界、生活世界和心灵世界,要说中国人的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 中国化 时代化 大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论--党的十六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新体系
19
作者 夏东民 陆扬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17-221,共5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实践的最新成果。它主要由科学发展观、执政党建设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论、创新型国家建设论、社会主义新农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实践的最新成果。它主要由科学发展观、执政党建设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论、创新型国家建设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论、推动建设和谐世界论等"一观七论"组成,科学发展观在这一理论形态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统领作用。"一观七论"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中国科学发展最鲜活的指导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科学发展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理论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毛泽东对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的运用和发展
20
作者 李长春 高杉 谭克诚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13,共4页
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社会再生产理论与我国具体经济实践相结合,提出了"要认真学习、掌握和利用按比例发展规律,保持国民经济综合平衡"、"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条件下,工农业同时并举"、"统筹兼顾,全面安排,既要... 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社会再生产理论与我国具体经济实践相结合,提出了"要认真学习、掌握和利用按比例发展规律,保持国民经济综合平衡"、"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条件下,工农业同时并举"、"统筹兼顾,全面安排,既要保证积累,又要保证消费"、"要把衣、食、住、用、行五个字安排好"、"社会主义经济波浪式发展"等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思想 社会主义生产 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