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哲学新在哪里?
被引量:4
- 1
-
-
作者
张奎良
宁丽娜
-
出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59-66,共8页
-
文摘
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和哲学创新的成果不是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结合,即辩证唯物主义,而是从实践和实践主体出发来理解世界的新唯物主义,即实践唯物主义。这种新唯物主义除了“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新视野、新内涵和“改变世界”的新功能外,它的新还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它是唯物史观的新起点;揭示了“唯物”之“物”的新含义;突出了实践者即人的主体性,在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之间建立了一种新的平衡;承认历史发展的多因性和非线性规律,在线性决定作用基础上,对概率的、或然的、随机的作用方式和意义作了新的揭示;对辩证法的作用领域提出新的理解。
-
关键词
黑格尔辩证法
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
实践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
唯物史观
辩证唯物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马克思的哲学革命
自然辩证法
旧唯物主义
-
分类号
B00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
-
题名论马克思的哲学唯物主义的本质特征
被引量:3
- 2
-
-
作者
刘福森
张维久
-
机构
吉林大学现代哲学研究所
-
出处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28-33,21,共7页
-
文摘
过去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比较重视马克思的哲学唯物论同唯心主义的区别和对立。这当然是正确的,也是必需的。这是研究和理解它的起码要求。但是,这还是不够的。要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的实质,我们还必须弄清它同旧唯物主义的区别。在这一方面,我们做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要真正做到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的哲学唯物主义,我们不仅要同唯心主义划清界限,而且要同旧唯物主义划清界限。
-
关键词
马克思的唯物主义
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
唯心辩证法
唯物论
主体性原则
旧唯物主义
哲学唯物主义
本质特征
哲学基本问题
唯心主义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我国学者关于历史唯物主义总体性质的最新解释
被引量:3
- 3
-
-
作者
吴宏政
-
机构
吉林大学哲学系
-
出处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14,共6页
-
文摘
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学者表示了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关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唯物主义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不仅是马克思哲学的历史观 ,而且是马克思哲学的世界观。在这些新的理解中 ,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三 :张一兵把历史唯物主义叫作“历史现象学” ,俞吾金则把历史唯物主义叫作“社会生产关系本体论” ,而刘福森则把历史唯物主义称为“历史生存论”。
-
关键词
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
历史现象学
社会生产关系本体论
历史生存论
-
分类号
B03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
-
题名论新旧唯物主义与市民社会和人类社会的关系
被引量:2
- 4
-
-
作者
邓建宏
-
出处
《河南社会科学》
1997年第2期30-33,共4页
-
文摘
论新旧唯物主义与市民社会和人类社会的关系邓建宏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中,马克思通过对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的批判,建立了自己的新唯物主义。他对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称为“直观的唯物主义,即不是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①...
-
关键词
市民社会
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
旧唯物主义
政治社会
人类社会
政治国家
政治解放
人类解放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政治生活
-
分类号
C912.4
[经济管理]
-
-
题名哲学的理论特质:马克思哲学不是什么
被引量:7
- 5
-
-
作者
刘福森
-
机构
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
-
出处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23,共11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生态文明哲学与社会发展观研究"(项目号:10BZX082)
教育部人文与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性质研究"(项目号:08JJD720036)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马克思哲学的理论特质就在于它特有的历史的观念或历史的原则。研究马克思哲学的关键在于,不应该用西方传统哲学的形而上学本体论的解释原则去诠释和重构马克思哲学,也不应该用西方现代哲学某些哲学派别的解释原则去诠释和改造马克思哲学。马克思哲学的基本问题不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而是生活(实践)与意识的关系问题。与此相适应,马克思的唯物主义不是"物质(自然)决定意识"的旧唯物主义,而是生活(实践)决定意识的新唯物主义,即历史的唯物主义。这种新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的存在论"———"历史生存论"的唯物主义。
-
关键词
哲学的理论特质
马克思哲学的基本问题
马克思哲学的新唯物主义
-
分类号
B0-0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
-
题名人学研究若干问题综论
被引量:6
- 6
-
-
作者
林剑
-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法商学院
-
出处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94-99,共6页
-
-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人学
人学研究
人的本质
黑格尔
若干问题
实践唯物主义哲学
存在形态
研究对象
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
-
分类号
C912
[经济管理]
-
-
题名实践与存在
- 7
-
-
作者
朱宝信
-
机构
河南驻马店地区卫生局
-
出处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48-52,55,共6页
-
文摘
一、实践与存在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的演变 在当前哲学改革的讨论中,分歧最大的,莫过于对实践与存在这两个概念的理解了。甚至可以说,对实践与存在的每一种看法,都可以构造出一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体系设想。那么,从马克思所建立的新唯物主义的立场,应该如何看待实践与存在以及二者的关系呢?
-
关键词
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哲学
旧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费尔巴哈
哲学基本问题
存在观
本原性
自然界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思想政治工作的哲学基础建设初探
- 8
-
-
作者
余福洲
-
机构
中共桂林市委宣传部
-
出处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42-46,共5页
-
文摘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一大政治优势。建设思想政治工作这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理论基础。这不仅是我们党的任务和目标提出的要求,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必须强调的。1 马克思主义哲学有着完整的体系、丰富的内容。它的科学性、正确性和它革命的实践的本质,已经在漫长的岁月中经受了实践的检验。
-
关键词
思想政治工作
哲学理论基础
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哲学基础
感性实践活动
马克思主义哲学
人与世界
描述方式
选集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