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主义的暴力革命理论形成的历史回顾——兼谈社会发展与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被引量:2
1
作者 居阅时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4期85-88,共4页
本刊1999年第3期发表了拙文《19世纪70年代后马恩关于和平过渡理论形成》,着重考察了马恩晚年,根据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变化相应提出和平过渡理论的过程,表明和平过渡理论为无产阶级在新形势下指出了新的革命方式和策略。与此相对,在19世... 本刊1999年第3期发表了拙文《19世纪70年代后马恩关于和平过渡理论形成》,着重考察了马恩晚年,根据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变化相应提出和平过渡理论的过程,表明和平过渡理论为无产阶级在新形势下指出了新的革命方式和策略。与此相对,在19世纪中期以前。马恩为无产阶级革命提出的方式是暴力革命,那么,暴力革命理论又是怎样形成的,其所依据的社会背景是什么,就也有必要作一次历史回顾。有意义的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力革命 历史回顾 阶段性特征 理论形成 马克思主义发展 马恩 资本主义制度 和平过渡 资产阶级 社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廉洁政治理论的基本特征及要义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斌雄 赵亚男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2-61,共10页
建设廉洁政治、反对腐败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发展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中共历代领导人对这一问题都作出深刻论述,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廉洁政治理论的一些基本特... 建设廉洁政治、反对腐败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发展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中共历代领导人对这一问题都作出深刻论述,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廉洁政治理论的一些基本特征。其理论要义主要包括:腐败现象根源于私有制,是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的产物;社会主义政治本质上是廉洁政治,腐败现象与社会主义政治格格不入;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仍然存在着腐败现象,有着复杂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必须始终坚持建设廉洁政治、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反对腐败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和切入点,是巩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建设廉洁政治、反对腐败是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廉洁政治理论 反对腐败 政治发展理论 基本特征 要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顾与总结: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大众化的历程、特征和经验 被引量:6
3
作者 肖光文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1-14,共4页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大众化贯穿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全过程。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大众化的进程中,体现了曲折性、探索性、时代性以及创新性的基本特征。大力推进马克思民族理论大众化,需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大众化贯穿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全过程。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大众化的进程中,体现了曲折性、探索性、时代性以及创新性的基本特征。大力推进马克思民族理论大众化,需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不断实现民族理论的创新发展;需要必须同解决时代课题联系起来,以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需要注重各民族人民的大众化的不同形式,积极探索实现大众化新方式;需要积极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做到惠及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大众化 历程 特征 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方法论特征 被引量:7
4
作者 钟君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26-131,共6页
通过采用文献分析方法探讨马克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方法论特征,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史的核心问题,就是理论应实践之需要而产生并发挥指导作用又被实践所不断突破而不断创新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时代的人类文明和先进文化代... 通过采用文献分析方法探讨马克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方法论特征,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史的核心问题,就是理论应实践之需要而产生并发挥指导作用又被实践所不断突破而不断创新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时代的人类文明和先进文化代表的历史。因此,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动态统一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根本方法,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根本方法。理论与实践的这种结合主要表现为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相结合,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结合,历史必然性与历史主动性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理论创新 方法论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探讨——以理论特征、社会理想、政治立场和理论品质为视角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志明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2-38,共7页
马克思主义是博大精深的理论整体。对于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来说,完整、全面、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对于自己的全部理论和实践探索来说,始终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对如何完整... 马克思主义是博大精深的理论整体。对于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来说,完整、全面、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对于自己的全部理论和实践探索来说,始终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对如何完整、全面、准确地把握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问题,进行了新的探索和回答。这种探索和回答,集中体现在对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最重要的理论品质的科学概括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 理论特征 社会理想 政治立场 理论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流通观的理论特征及其现实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红柳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8-22,共5页
马克思基于"生产一般"的抽象将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构造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这个意义上说,"生产一般"也是"流通一般"。同时,马克思在一个"复数的体系"中而不是"单数的体系"中考察... 马克思基于"生产一般"的抽象将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构造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这个意义上说,"生产一般"也是"流通一般"。同时,马克思在一个"复数的体系"中而不是"单数的体系"中考察"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的关系,揭示了剩余价值产生与实现的来源。马克思流通观不仅通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彰显其重要性,而且在现代经济学发展中也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入理解并恰当把握马克思流通观的方法论前提与理论特征,不仅对总结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取得的经验与教训具有现实意义,对理解西方经济学的当代发展也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流通观 生产一般 理论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基本特征探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海军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3-26,共4页
根据实践发展和时代要求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建党90年来,我们党围绕革命、建设与改革事业相继创立了许多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对我国革命和现代化建设实践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系统总结建党以来理论创新的基... 根据实践发展和时代要求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建党90年来,我们党围绕革命、建设与改革事业相继创立了许多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对我国革命和现代化建设实践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系统总结建党以来理论创新的基本特征,对当今我们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工程建设仍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 基本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论思维何以可能——马克思主义理论思维基本特征探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晓平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8,共4页
当人们用理论思维去考察理论和现实问题时,对理论思维本身进行考察或许不无意义。分析表明,理论思维应具备主体自觉性、客观有效性、系统综合性、参与导向性、分析批判性、历时开放性和操作还原性等基本特征,这从一个侧面回答了理论思... 当人们用理论思维去考察理论和现实问题时,对理论思维本身进行考察或许不无意义。分析表明,理论思维应具备主体自觉性、客观有效性、系统综合性、参与导向性、分析批判性、历时开放性和操作还原性等基本特征,这从一个侧面回答了理论思维何以可能,并由此期待理论思维能发挥巨大力量,服务和引领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理论思维 基本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特征
9
作者 习蓉晖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2-84,共3页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为解决中国的民族问题提供理论指导,具有民族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科学性与特色性相融合、继承性与发展性相统一的三大基本特征。
关键词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民族问题 三大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主要理论特征 被引量:2
10
作者 程汉大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2期3-6,15,共5页
由于特定的历史与现实环境,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学在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指导的前提下,注重吸取其他史学流派的营养,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理论特征:(一)反对自我封闭,坚持开放式研究;(二)坚持“自下往上看的史学”研究视角... 由于特定的历史与现实环境,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学在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指导的前提下,注重吸取其他史学流派的营养,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理论特征:(一)反对自我封闭,坚持开放式研究;(二)坚持“自下往上看的史学”研究视角;(三)提倡总体史观,注重宏观分析;(四)鲜明的反教条主义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史学 当代西方 马克思主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 英国革命 往上看 霍布斯鲍姆 史学家 理论特征 法国大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出发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
11
作者 孙广第 《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48-52,44,共6页
一 高等学校的在校学生一般年龄都在二十岁左右,正值青年时期。他们朝气蓬勃,精力充沛,富有理想,处于人的生理发育成熟和心理发育走向成熟的时期。在心理上,是从依赖性到独立性,从半幼稚、半成熟到基本成熟的时期,即由幼稚性到自觉性的... 一 高等学校的在校学生一般年龄都在二十岁左右,正值青年时期。他们朝气蓬勃,精力充沛,富有理想,处于人的生理发育成熟和心理发育走向成熟的时期。在心理上,是从依赖性到独立性,从半幼稚、半成熟到基本成熟的时期,即由幼稚性到自觉性的过渡时期。他们的心理活动复杂,情感热烈奔放,丰富多彩,他们的思维活动由经验型的具体形象思维发展为理论型的抽象逻辑思维,并且逐渐从形式逻辑向辩证逻辑过渡,具有显著的批判性和独立性的特点。他们的心理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环境的影响,带有更多的政治性和社会性。自我意识逐渐完善。所以,这一时期,是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正确认识青年的心理特点及其发展以及这些心理特点在不同青年群体中的特殊表现,给予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对于他们科学世界观和革命人生观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 心理特征 大学生 具体性原则 真理 情感的真 何真 革命人生观 政治理论教育 逆反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 被引量:19
12
作者 王学川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4-79,共6页
回顾思想史上关于世界历史理论的演变过程,我们不难发现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前人尤其是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的合理内核。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的内容极为丰富,包括关于世界历史的产生、世界历史概念的界定、世界历史发展的动力机制、世界... 回顾思想史上关于世界历史理论的演变过程,我们不难发现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前人尤其是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的合理内核。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的内容极为丰富,包括关于世界历史的产生、世界历史概念的界定、世界历史发展的动力机制、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和未来结果等许多方面。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具有唯物主义、人学、整体性、实践性、非欧洲中心论等五大基本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世界历史理论 演变 内容 基本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特征探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洪森 田克勤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5,共5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关系到中国前途和命运的关键性命题。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逐渐呈现出:改革与建设相互伴随科学发展的实践特色、继承与超越深度结合创新发展的理论特色、党性与人民性高度统一和谐发展的民族特色、中国...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关系到中国前途和命运的关键性命题。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逐渐呈现出:改革与建设相互伴随科学发展的实践特色、继承与超越深度结合创新发展的理论特色、党性与人民性高度统一和谐发展的民族特色、中国与世界紧密联系和平发展的时代特色。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特征,对于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当代特征 实践特色 理论特色 民族特色 时代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定位 被引量:8
14
作者 衣俊卿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11,共7页
"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东欧国家兴起的一种马克思主义流派,其历史大体上分为两个时期:20世纪50—70年代,东欧新马克思主义作为稳定的学术派别存在,具体地说,包括南斯拉夫实践派、布达佩斯学派以及波兰... "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东欧国家兴起的一种马克思主义流派,其历史大体上分为两个时期:20世纪50—70年代,东欧新马克思主义作为稳定的学术派别存在,具体地说,包括南斯拉夫实践派、布达佩斯学派以及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等国的新马克思主义;70年代后,东欧新马克思主义者作为个体融入到西方学术界,但其学术创作仍然有着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烙印。东欧新马克思主义与通常意义上的西方马克思主义以及70年代后欧美新马克思主义共同构成了20世纪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格局,其中,东欧新马克思主义鲜明的理论特色在于:其一,对马克思思想独特的、深刻的阐述;其二,对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历史与命运的反思和对社会主义改革的理论设计;其三,对现代性的独特的理论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欧新马克思主义 理论定位 理论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学的总体特征 被引量:2
15
作者 苏瑞莹 马拥军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41-143,共3页
产生于20世纪初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学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思潮,在法理学历史和马克思主义法学发展中占有特殊地位。故科学概括并评价其总体特征,既有助于促进马克思主义法学研究,也有助于繁荣社会主义法学理论。
关键词 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学 总体特征 法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的自我意识哲学:起源、形成与特征——《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和《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解读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浩斌 张亮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5-62,共8页
通过对《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和《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两个文本进行解读,重构出马克思自我意识哲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转向黑格尔哲学、成为一个青年黑格尔派,实际上是青年马克思在探索超越自身世界... 通过对《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和《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两个文本进行解读,重构出马克思自我意识哲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转向黑格尔哲学、成为一个青年黑格尔派,实际上是青年马克思在探索超越自身世界观危机过程中的一种艰难而被迫的选择;《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是马克思哲学思维走向成熟的一个思想实验室,正是在这里,他第一个独立的世界观即自我意识哲学得以形成;《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的本质并不是哲学史的而是哲学的,它实际上是马克思自我意识哲学的哲学史实现。在此基础上,文章对马克思自我意识哲学的基本特征作出了深入解析,从而厘清了唯物史观由以形成的理论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谟克利特 自然哲学 伊壁鸠鲁 意识哲学 差别 笔记 解读 起源 青年黑格尔派 黑格尔哲学 青年马克思 马克思哲学 发展过程 思维走向 基本特征 理论起点 唯物史观 世界观 实验室 哲学史 自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代主题转变与新中国“两个30年”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和创新 被引量:3
17
作者 卢冀宁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0-13,共4页
马克思主义不仅具有革命性功能,而且具有建设性功能,但后一方面功能需要无产阶级政党在新的实践中大大加以发展。新中国60年来,我们党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发展的,主要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建设性功能。夺取政权和时代主题转变... 马克思主义不仅具有革命性功能,而且具有建设性功能,但后一方面功能需要无产阶级政党在新的实践中大大加以发展。新中国60年来,我们党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发展的,主要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建设性功能。夺取政权和时代主题转变是马克思主义建设性功能大发展的两个必要条件。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敏锐地勇敢地把握住时代主题转变,不仅是继毛泽东思想之后邓小平理论的生长点和逻辑起点,也是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生长点和逻辑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 两个30年 时代主题转变 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创新 革命性功能 建设性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教学应注重时代性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朱祥全 饶开宇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10年第4期83-86,共4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是大学生学习、掌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注重时代性分析,不仅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而且对于大学生深刻理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立必然性、中国化的马克思...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是大学生学习、掌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注重时代性分析,不仅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而且对于大学生深刻理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立必然性、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的深刻内涵,正确理解现阶段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基本理论以及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树立正确的政治理想和价值观,提高正确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时代主题 时代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应加强相关理论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蒋昌和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1年第5期99-104,共6页
重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势在必行,但应正确解决几个相关理论问题。一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本体论,这是正确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理论前提。二是必须准确概括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并兼顾其哲学特征与具体特征,而不可以... 重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势在必行,但应正确解决几个相关理论问题。一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本体论,这是正确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理论前提。二是必须准确概括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并兼顾其哲学特征与具体特征,而不可以偏概全。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范畴更新,应坚持学科标准、立场标准、现实标准、通俗标准。四是必须设计出一个合理的理论框架,这个理论框架应符合同构性、原构性、主构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 本体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特征 同构性 原构性 主构性 范畴 现实标准 理论框架 学科标准 立场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重大创新”的表征与历史界定
20
作者 苏海舟 姚宏志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8-11,共4页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重大创新"的评价并不是主观标记的,而是从理论创新的历史过程得出的。从党的三代领导人先后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重大创新"的评价并不是主观标记的,而是从理论创新的历史过程得出的。从党的三代领导人先后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及"社会主义科学发展理论"进行界定,"理论重大创新"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探索先行性、理论构造核心"叛逆性"、实践成果成功性与时代背景变异性。从理论创新到以此为实践指导,这一过程表现为每一次理论重大创新之后都使中国的发展轨迹有了质的突破。但是,理论的延续与创新必须具备将理论体系稳固的功能,丧失理论创新的严肃性将不利于理论指导实践的一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理论重大创新 表现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