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马克思理论的哲学维度与理论存在样式的转换 |
贺来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7
|
|
2
|
探析马克思理论的哲学维度与存在样式 |
赵青
|
《塔里木大学学报》
|
2008 |
0 |
|
3
|
马克思哲学的“自我证成难题”与马克思思想的哲学维度 |
贺来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4
|
论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哲学维度” |
贺来
武姗姗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4
|
|
5
|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创新的几个维度思考 |
王平
康秀云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7
|
|
6
|
马克思政治哲学的理想性维度与现实性维度 |
李佃来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9
|
|
7
|
马克思主义主体性理论的三个维度 |
骆郁廷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2
|
|
8
|
受众中心: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通俗理论读物话语体系的建构维度 |
何理
|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9
|
科学与人文:马克思哲学的双重维度及其统一 |
张曙光
|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2
|
|
10
|
共产主义的三个维度:自然维度·社会维度·精神维度——重读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
陈东英
|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11
|
从思维的自我建构到对现实历史的阐释——兼论哲学二重化的理论实质及马克思哲学的历史进路 |
陆杰荣
浦家滢
|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12
|
马克思哲学的实践人本学维度解析 |
杨爱群
曹艳
|
《求实》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13
|
马克思哲学的双重维度 |
刘伟民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0 |
|
14
|
理论自觉的马克思主义维度 |
孙麾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15
|
论马克思哲学的三个基本维度和两个基本发展路向 |
牟成文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16
|
批判与建构:马克思市民社会批判理论的两个维度 |
于新
|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17
|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马克思恩格斯东方社会理论之维度 |
王艳
|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18
|
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三个基本维度——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中心的考察 |
汪信砚
刘建江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6
|
|
19
|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哲学维度及其当代价值 |
张建南
|
《湖湘论坛》
CSSCI
|
2015 |
1
|
|
20
|
从文化维度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
李军时
|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