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古典到AI:论马克思主义法学视阈下的法治观
1
作者 项萌 刘玄龙 《社会科学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7-144,共8页
能否厘清法治的概念,取决于研究时选用的立场或方法。马克思主义法学基本原理为界定法治概念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基于原理中辩证观和发展观对法治概念进行探赜,可得出三个“不存在”的基本结论,即不存在“普世”的法治概念、不存... 能否厘清法治的概念,取决于研究时选用的立场或方法。马克思主义法学基本原理为界定法治概念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基于原理中辩证观和发展观对法治概念进行探赜,可得出三个“不存在”的基本结论,即不存在“普世”的法治概念、不存在静止的法治概念、不存在守旧的法治概念。对发展过程加以究微,不难发现法治概念的动态属性,主要表现为两种“阶段性”的显著特征。历史上的法治概念,可以说是“过去未去”,古典法治虽未包含近代法治的所有内涵但不妨碍其成为理解法治概念的重要阶段。对于未来法治概念的新发展,一方面因不甚知晓而充满期待,另一方面则深刻意识到AI法治的“未来已来”。ChatGPT、DeepSeek等大模型在立法、司法、执法上均反映出一些特殊性并衍生出系列壅塞,超越了对法治概念内涵的一般认知,同样需要马克思主义法学基本原理作出理论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法学 法治概念 古典法治 AI法治 人工智能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瞿秋白对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开创性贡献 被引量:2
2
作者 孙康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9-222,共14页
瞿秋白同志是党内较早进行法学研究与投身法制实践的重要领导人,为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作出了开创性功绩。他一方面从社会本位、社科方法与以政统法诸角度阐释马克思主义法学原理,另一方面注重辨析西方资产阶级法律学说,有破有立地建... 瞿秋白同志是党内较早进行法学研究与投身法制实践的重要领导人,为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作出了开创性功绩。他一方面从社会本位、社科方法与以政统法诸角度阐释马克思主义法学原理,另一方面注重辨析西方资产阶级法律学说,有破有立地建构了符合中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他对北洋政府与国民政府移植英美法律制度进行了批判性反思,并积极推进苏式法制的中国化,制订中央苏区法律法规,为革命事业的法制化与正规化贡献良多。他致力于中国共产党人权话语原创性型塑,对中国现代早期法学的知识与话语体系的自主性建构做了许多杰出工作,为今天的中国式法治现代化贡献了有益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瞿秋白 法学理论 法制移植 民权 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法学的权利观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恒山 李娅妮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马克思主义法学权利观不同于既有的古典自然法学理论范式、分析实证法学理论范式和空想社会主义法学理论范式中的权利观念,而是在历史唯物主义思维框架下,在一个宏大、广阔的历史变革视野中看待权利,以动态、变化的眼光看待权利,在政治... 马克思主义法学权利观不同于既有的古典自然法学理论范式、分析实证法学理论范式和空想社会主义法学理论范式中的权利观念,而是在历史唯物主义思维框架下,在一个宏大、广阔的历史变革视野中看待权利,以动态、变化的眼光看待权利,在政治经济学的原理分析中看待权利。这种在历史的回溯、现实的观照、未来的预判中所认知的权利,对人类社会发展、法律自身变革起着引领、昭示作用。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法学权利观,对于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探索中国法学权利概念的适当内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法学 权利 规则 应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中国化路径探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蒋传光 张波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1-21,共11页
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也开始了中国化历程,形成了丰富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成果。从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到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成果,存在着马... 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也开始了中国化历程,形成了丰富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成果。从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到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成果,存在着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中国化的路径问题。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中国化的路径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路径是一致的,存在两个层面,一是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走实践主导模式的实践层面,二是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走文化扬弃的文化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 中国化 路径 实践层面 文化层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本法律观: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重要成果 被引量:12
5
作者 李龙 魏腊云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3-97,共5页
人本法律观揭示了一条规律,即法律产生与发展的规律;论证了一条原理,即“人是法律之本”;解决了一个困惑,即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本质的解读;回答了一个重大现实问题,即法律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人本法律观既是对人类法律文化... 人本法律观揭示了一条规律,即法律产生与发展的规律;论证了一条原理,即“人是法律之本”;解决了一个困惑,即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本质的解读;回答了一个重大现实问题,即法律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人本法律观既是对人类法律文化遗产的科学总结,也是时代精神的具体体现,是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关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法律领域的具体运用,人本法律观是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重要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法学 中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法学的新飞跃 被引量:11
6
作者 公丕祥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19,共15页
"时代是思想之母"。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伟大实践,迫切需要新的思想理论的指导和引领。正是在"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的历史进程中,习近平... "时代是思想之母"。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伟大实践,迫切需要新的思想理论的指导和引领。正是在"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的历史进程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应运而生。这一法治思想旨在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系统回答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这一重大时代法治课题,精辟论述了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指导思想、根本遵循、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内在机理、主体力量、动力机制、工作布局、重点任务、条件保障和基本规律,形成了具有原创意义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逻辑系统,实现了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法学的新飞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法治思想 马克思主义法学 新飞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法学与中国法制建设 被引量:4
7
作者 马治国 焦和平 《理论月刊》 2008年第11期5-11,共7页
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发挥了全面指导作用,中国的法制建设也始终在马克思主义法学指导之下进行。无论在中国法制建设初期还是在改革开放时期,对于究竟是学习、移植西方法律制度还是建立自己独特的法律制度,一直存在争议,正是... 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发挥了全面指导作用,中国的法制建设也始终在马克思主义法学指导之下进行。无论在中国法制建设初期还是在改革开放时期,对于究竟是学习、移植西方法律制度还是建立自己独特的法律制度,一直存在争议,正是在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立场、方法的指导下,法学研究和立法者树立了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初步建设完善了社会主义法制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法学 中国法制 法制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学的总体特征 被引量:2
8
作者 苏瑞莹 马拥军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41-143,共3页
产生于20世纪初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学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思潮,在法理学历史和马克思主义法学发展中占有特殊地位。故科学概括并评价其总体特征,既有助于促进马克思主义法学研究,也有助于繁荣社会主义法学理论。
关键词 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学 总体特征 法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光辉历程——兼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历史地位 被引量:15
9
作者 李龙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7,共6页
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经历了四个里程碑:以《论人民民主专政》和1954年宪法为代表是第一个里程碑;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和1982年宪法为代表树立了第二个里程碑;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1999年、2001年宪法... 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经历了四个里程碑:以《论人民民主专政》和1954年宪法为代表是第一个里程碑;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和1982年宪法为代表树立了第二个里程碑;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1999年、2001年宪法修正案为代表树立了第三个里程碑;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形成是第四个里程碑。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历史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娜 穆随心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18-121,共4页
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理解,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认识,而应该从马克思主义追求人类普遍解放的终级目标中看到,以人为本也是马克思主义法学应有之义;应以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内... 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理解,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认识,而应该从马克思主义追求人类普遍解放的终级目标中看到,以人为本也是马克思主义法学应有之义;应以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内涵。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不单是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中国化,更应注意马克思主义理论对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研究不应仅仅关注政治层面的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法律思想,还应从学术层面来探究其理论体系、结构和内容。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差异性也不应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法学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与超越马克思主义法学在当代中国的命运 被引量:3
11
作者 黎国智 田成有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2-5,共4页
创新与超越马克思主义法学在当代中国的命运黎国智,田成有在新中国法学的发展道路上,以苏联法学为蓝本的马克思主义法学对它的理论与实践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法学理论研究的深入,正确认识这种影响,探讨马克思主... 创新与超越马克思主义法学在当代中国的命运黎国智,田成有在新中国法学的发展道路上,以苏联法学为蓝本的马克思主义法学对它的理论与实践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法学理论研究的深入,正确认识这种影响,探讨马克思主义法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法学 创新与超越 当代中国 苏联法学 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法 邓小平 民主法制 职业化 法的本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的新拓展——研究动态与问题意识 被引量:6
12
作者 付子堂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6-50,共5页
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的研究现今呈现出异彩纷呈的面貌。国外研究者从法学内外多重视角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的核心问题及其当代价值展开了深入的分析,如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法学、存在主义与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法学、实证主义... 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的研究现今呈现出异彩纷呈的面貌。国外研究者从法学内外多重视角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的核心问题及其当代价值展开了深入的分析,如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法学、存在主义与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法学、实证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法学等等。近三十年来,国内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研究从对马克思主义的学说、观点的初步理解、重述,发展到回归经典文本("回到马克思"),并结合当前理论动态与社会实际,从而继承和拓展了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多维研究。结合现代社会理论和后现代理论,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法学作为现代社会的理论开拓者同时又是分析批判者的角色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法学 自由主义 社会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场域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的发展——以法官审判行为为例的场域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瞿琨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5期31-36,80,共7页
布迪厄的场域理论是对我国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的必要补充。场域理论可以作为研究我国现阶段法官审判行为的分析工具。现阶段我国法官处于"法律场域"、"权力机构场域"、"传统文化场域"、"社会生活场... 布迪厄的场域理论是对我国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的必要补充。场域理论可以作为研究我国现阶段法官审判行为的分析工具。现阶段我国法官处于"法律场域"、"权力机构场域"、"传统文化场域"、"社会生活场域"等多重场域中,而"多重场域彼此影响",这种影响是通过场域中个体的实践活动实现的,当多重场域的影响与法官的审判行为发生冲突时,法官的审判行为就具有了选择的可能,这种经过选择的审判结果往往是偏离法律规范的,而隐藏在背后主导法官审判选择行为发生的深层次原因就是惯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域理论 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 法官审判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法学在当代中国的难题 被引量:4
14
作者 林喆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3-58,共6页
变化和开放是马克思主义学说发展的必要条件。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理论渊源于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其支柱和支点理论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挑战。关于“马克思主义法学”概念、法的本质属性、法功能的局限性、法学研究方法、法的主体和... 变化和开放是马克思主义学说发展的必要条件。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理论渊源于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其支柱和支点理论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挑战。关于“马克思主义法学”概念、法的本质属性、法功能的局限性、法学研究方法、法的主体和客体、法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范畴、法与科学技术的关系、西方法学思想价值的重新评价、中国传统法文化的整理、马克思主义法学在当代中国发展的百年历史的梳理和总结。及国内法与国际法的衔接点和转化系统的系统研究,是马克思主义法学在当代中国发展所面临的十大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法学 中国 法学研究 法学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研究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7
15
作者 蒋传光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9-68,共10页
目前学界对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问题的研究还存在一些不同的认识,而且有些研究还不够充分。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系统中国化的组成部分和逻辑必然。通过对现有一些概念分析比较可知,使用"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 目前学界对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问题的研究还存在一些不同的认识,而且有些研究还不够充分。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系统中国化的组成部分和逻辑必然。通过对现有一些概念分析比较可知,使用"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概念更为恰当。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路径有两个层面,即实践层面和文化层面。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成果包括毛泽东思想法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两个部分,但主要是后者。研究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及其理论成果对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发源地——《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解读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龙 凌彦君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7-32,共6页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马克思于1843年写下的一部未完成的法哲学著作手稿,该手稿于1927年才得以发表。它是马克思针对黑格尔《法哲学原理》阐述国家问题的部分所作的批判性分析,其写作始于马克思自己"困恼的疑问"。马克思在...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马克思于1843年写下的一部未完成的法哲学著作手稿,该手稿于1927年才得以发表。它是马克思针对黑格尔《法哲学原理》阐述国家问题的部分所作的批判性分析,其写作始于马克思自己"困恼的疑问"。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的基础上,第一次较为全面地阐述了其法哲学观点:不是国家与法决定市民社会,而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与法;不是君主主权,而是人民主权;民主制中不是人为法律而存在,而是法律为人而存在。该作品中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开始萌芽,它是马克思世界观转变历程中的一部重要作品,是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真正发源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黑格尔法哲学 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法学 发源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争论中的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学” 被引量:6
17
作者 宋玉波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43-151,共9页
西方学者关于马克思主义法学问题的争论 ,包括两个大的方面 :一是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的评价问题 ,涉及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系统性、统一性和价值问题。二是对马克思主义法学中的基本问题的态度 ,包括法与经济关系的理论 ,法的阶级性理论和法... 西方学者关于马克思主义法学问题的争论 ,包括两个大的方面 :一是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的评价问题 ,涉及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系统性、统一性和价值问题。二是对马克思主义法学中的基本问题的态度 ,包括法与经济关系的理论 ,法的阶级性理论和法的历史发展问题。当然 ,对前一类问题不仅仅是认识问题 ,也有个态度问题 ;对后一类问题也不只是态度问题 ,同样有个理解的问题。一切严肃的资产阶级法学家和“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都在这些问题上尽可能充分地表现他们的立场和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学 系统性和非系统性之争 统一论和断裂论之争 价值之争 基本问题之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夫根尼·帕舒卡尼斯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苏瑞莹 马拥军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14,共6页
在《法的一般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一书中,帕舒卡尼斯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即"经济基础决定国家与法"、"共产主义社会没有法律"这两条理论主线作为参照坐标,从"法源自经济"、"法优先于国家、私法... 在《法的一般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一书中,帕舒卡尼斯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即"经济基础决定国家与法"、"共产主义社会没有法律"这两条理论主线作为参照坐标,从"法源自经济"、"法优先于国家、私法优先于公法"、"法的连续性"与"法的消亡"等理论出发,深入地剖析了法的一般理论。作为苏联法学史上正统的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的代表,认真地梳理并科学地剖析其法学思想中的理论贡献与理论局限性,对于曾受苏联的马克思主义法学影响,并仍受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的中国法学研究来说,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夫根尼·帕舒卡尼斯 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 理论贡献 理论局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撑中国法治的马克思主义法学——马克思主义法学探索之三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耀海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1-58,共8页
法治需要法学支撑才能建成,由此提示出法学支撑力。就法学对应性和法学承载力来看,中国法治建设必须由马克思主义法学加以引导。随着哲学实践化,马克思主义一经诞生就直面法治现实,从而使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产生成为历史必然。必然产生的... 法治需要法学支撑才能建成,由此提示出法学支撑力。就法学对应性和法学承载力来看,中国法治建设必须由马克思主义法学加以引导。随着哲学实践化,马克思主义一经诞生就直面法治现实,从而使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产生成为历史必然。必然产生的马克思主义法学,被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加强,初步支撑中国法治建设并取得较大成就。因为中国法治建设的特殊性,马克思主义法学需要结合现实问题进而优化发展,最终为中国法治建设提供足够有效的法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学支撑力 法学对应性 法学承载力 马克思主义法学 中国法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龙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2期149-149,共1页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法学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最新成果 中国化 《论人民民主专政》 1954年宪法 毛泽东同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