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基于马克思扩大再生产理论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 |
吴汉龙
冯宗宪
|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
2004 |
5
|
|
2
|
对马克思扩大再生产理论作进一步规律性的探讨 |
薛英
|
《南开经济研究》
|
1986 |
0 |
|
3
|
马克思扩大再生产理论与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问题 |
彭建民
|
《理论探讨》
|
1987 |
0 |
|
4
|
扩大再生产的动态最优模型——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的一个解说 |
李海明
祝志勇
|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1
|
|
5
|
对扩大再生产模型的“扩展”研究——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视角看宏观经济均衡增长条件 |
杨继国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13
|
|
6
|
论马克思再生产理论和凯恩斯总量均衡理论的相通性 |
李广平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4
|
|
7
|
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再考察 |
李勇强
王海全
王秦
|
《重庆工学院学报》
|
2003 |
4
|
|
8
|
市场经济下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一个补充——军需再生产图式的再创立 |
谭晓军
王海涛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9
|
魁奈的《经济表》和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 |
王慎之
肖永年
|
《经济科学》
|
1983 |
0 |
|
10
|
市场经济条件下军需产业地位的再确认——马克思再生产理论视角下的分析 |
谭晓军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11
|
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 |
王慎之
|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
1984 |
0 |
|
12
|
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与社会主义财政——读《资本论》第二卷札记 |
邓子基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2 |
2
|
|
13
|
三大部类关系探讨——学习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一得 |
刘都庆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
1988 |
4
|
|
14
|
对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几点认识 |
赵海成
田葆贤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2 |
1
|
|
15
|
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和社会主义经济的宏观分析 |
邓国春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7 |
1
|
|
16
|
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实践 |
杨伯亚
|
《河北学刊》
|
1983 |
1
|
|
17
|
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与凯恩斯国民收入理论的比较和思考 |
|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
1998 |
1
|
|
18
|
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与技术进步水平度量 |
宋瑞玉
|
《科技进步与对策》
|
1984 |
0 |
|
19
|
列宁对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贡献——读列宁著作笔记 |
王晓东
|
《理论探讨》
|
1985 |
0 |
|
20
|
论“投入──产出”分析与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关系 |
王恺
|
《求是学刊》
|
1982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