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0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马克思扩大再生产理论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 被引量:5
1
作者 吴汉龙 冯宗宪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04年第1期8-15,共8页
本文在马克思扩大再生产图式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内生经济增长模型,揭示了马克思用扩大再生产图式表达的经济增长理论的内生增长特性,并进一步讨论了该经济增长模型中的转移动态。
关键词 马克思 扩大再生产理论 内生经济增长模型 社会总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马克思扩大再生产理论作进一步规律性的探讨
2
作者 薛英 《南开经济研究》 1986年第3期9-13,21,共6页
两大部类与农、轻、重是国民经济生产中的不同分组,两者的内含不同,意义与作用也不同。多年来我们习惯于运用农、轻、重分组资料指导经济建设。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我们也注意了对农、轻、重比例关系的调整。为了改变过去重重型经济结构,... 两大部类与农、轻、重是国民经济生产中的不同分组,两者的内含不同,意义与作用也不同。多年来我们习惯于运用农、轻、重分组资料指导经济建设。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我们也注意了对农、轻、重比例关系的调整。为了改变过去重重型经济结构,重视并强调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是必要的、正确的。但是,如何从数量上研究农、轻、重三者的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经济 马克思 两大部类 再生产理论 发展速度 规律性 经济体制改革 国民收入 经济结构 积累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扩大再生产理论与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问题
3
作者 彭建民 《理论探讨》 1987年第4期16-20,共5页
基本建设投资是形成新的固定资产和新的生产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的重要物质条件。如何从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理论出发,总结我国三十多年来在固定资产投资问题上的经验教训。
关键词 固定资产投资 再生产理论 马克思 社会主义 基本建设投资 生产能力 重要途径 物质条件 投资规模 积累基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大再生产的动态最优模型——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的一个解说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海明 祝志勇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22,共11页
马克思扩大再生产体系是现代西方经济增长理论模型的雏形。本文从扩大再生产实现条件出发,把资本积累引入资本家偏好,使用动态最优方法重新构建了马克思扩大再生产的经济增长理论体系,讨论了该体系实现稳定增长的基本参数条件,包括剩余... 马克思扩大再生产体系是现代西方经济增长理论模型的雏形。本文从扩大再生产实现条件出发,把资本积累引入资本家偏好,使用动态最优方法重新构建了马克思扩大再生产的经济增长理论体系,讨论了该体系实现稳定增长的基本参数条件,包括剩余价值率、资本有机构成、两大部类可变资本之比与时间贴现率之间满足严格的参数限制条件,最为关键的是较高消费跨期替代弹性。本文的数值分析表明,这些参数条件的满足是严苛的,容易产生对稳定增长路径的偏离,这恰恰蕴含了经济波动的周期性和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最优 马克思扩大再生产理论 消费跨期替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扩大再生产模型的“扩展”研究——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视角看宏观经济均衡增长条件 被引量:13
5
作者 杨继国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3-70,共8页
马克思的再生产模型 ,在资本有机构成和剩余价值率不变的假设下 ,证明了资本主义经济增长率下降乃至发生危机的必然性。即使在放弃马克思的基本假定后 ,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增长率依然呈下降趋势 ,这说明马克思的假定是宏观经济长期均衡增... 马克思的再生产模型 ,在资本有机构成和剩余价值率不变的假设下 ,证明了资本主义经济增长率下降乃至发生危机的必然性。即使在放弃马克思的基本假定后 ,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增长率依然呈下降趋势 ,这说明马克思的假定是宏观经济长期均衡增长的必要条件。但在技术进步的作用下 ,市场机制使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增长速率不一致 ,从而使宏观经济发生周期性变化。政府制定宏观经济“长期”政策 ,应从调整生产关系和促进人力资本投资入手 ,尽量使各种增长率保持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扩大再生产模型 宏观经济 经济均衡增长条件 生产关系 储蓄率 人力资本投资 剩余价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再生产理论和凯恩斯总量均衡理论的相通性 被引量:4
6
作者 李广平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8-83,共6页
虽然马克思没有直接提出宏观经济总量均衡理论,但凯恩斯国民收入决定和总量平衡条件公式是两部类扩大再生产实现条件公式所包含的内容,它以特殊方式实现了与社会再生产学说的基本范畴和基本公式的某些内容的沟通。对扩大再生产的条件或... 虽然马克思没有直接提出宏观经济总量均衡理论,但凯恩斯国民收入决定和总量平衡条件公式是两部类扩大再生产实现条件公式所包含的内容,它以特殊方式实现了与社会再生产学说的基本范畴和基本公式的某些内容的沟通。对扩大再生产的条件或平衡公式加工、整理变形使之总量化、简化、动态化、长期化是对马克思两部类扩大再生产理论进行引申、拓展研究,建立马克思宏观经济分析理论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大再生产实现条件 宏观总量均衡条件 凯恩斯 马克思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再考察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勇强 王海全 王秦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54-57,共4页
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对马克思再生产理论再考察,发现再生产理论中蕴涵的一个重要的思想,即消费需求对投资的基础性决定作用。同时,对中国1992年以来经济运行的简要考察,得出要保持中国经济的适度快速增长,就应当让消费需求成为经... 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对马克思再生产理论再考察,发现再生产理论中蕴涵的一个重要的思想,即消费需求对投资的基础性决定作用。同时,对中国1992年以来经济运行的简要考察,得出要保持中国经济的适度快速增长,就应当让消费需求成为经济增长的支撑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再生产理论 消费性需求 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经济下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一个补充——军需再生产图式的再创立
8
作者 谭晓军 王海涛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8-132,共5页
军需生产长期以来一直客观存在,而且还将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继续存在下去。军需生产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运用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将军需生产置于社会总资本再生产中进行分析... 军需生产长期以来一直客观存在,而且还将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继续存在下去。军需生产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运用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将军需生产置于社会总资本再生产中进行分析、研究,建立新的军需再生产图式,从量上做出进一步的分析,揭示军需生产的存在与扩张对社会再生产的负面作用。在当今以和平、发展为主旋律的时期,将军需生产控制在一定的限度是加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需再生产图式 再生产理论 生产部类 社会再生产 市场经济 马克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魁奈的《经济表》和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
9
作者 王慎之 肖永年 《经济科学》 1983年第1期45-47,52,共4页
马克思曾经对魁奈的《经济表》作过一个极高的评价,指出它"是政治经济学至今所提出的一切思想中最有天才的思想"。马克思何以对魁奈的《经济表》作了如此高的评价呢?我们理解其中有两个原因:一是在政治经济学史上,魁奈的《经... 马克思曾经对魁奈的《经济表》作过一个极高的评价,指出它"是政治经济学至今所提出的一切思想中最有天才的思想"。马克思何以对魁奈的《经济表》作了如此高的评价呢?我们理解其中有两个原因:一是在政治经济学史上,魁奈的《经济表》展示了宏观分析全新的一页,因此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二是社会总产品的再生产理论既重要而又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表 马克思 再生产理论 扩大再生产 魁奈 社会总产品 社会主义 政治经济学 生产模式 生产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经济条件下军需产业地位的再确认——马克思再生产理论视角下的分析
10
作者 谭晓军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53-157,共5页
根据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原理,通过军需生产图式从理论上明确实行“军缩”给国民经济各部门带来诸多好处的同时,也提出在世界各国军需产业越来越重视向高科技发展的今天,如何看待和正确理解这一趋势的重要命题。军需产业的高科技化是一... 根据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原理,通过军需生产图式从理论上明确实行“军缩”给国民经济各部门带来诸多好处的同时,也提出在世界各国军需产业越来越重视向高科技发展的今天,如何看待和正确理解这一趋势的重要命题。军需产业的高科技化是一种变相的质的“军扩”,它与数量上的“军扩”带给国民经济的危害是同样巨大的,甚至可能是更加危险的,我国在今后发展军需产业时应该注重回避这个风险,积极推进军用技术民用化的同时,应将军需产业的投入限制在一个合理的限度之内,以确保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经济 军需产业 马克思再生产理论 军需再生产图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
11
作者 王慎之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1984年第3期32-37,共6页
学习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就是要通过对再生产过程一般规律的认识,研究社会主义再生产过程的特点,寻找出社会主义的再生产模式。对此,本文谈一些初步认识。
关键词 社会主义再生产 再生产理论 马克思主义 资本主义社会 生产资料 再生产过程 生产模式 社会再生产 积累率 比例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与社会主义财政——读《资本论》第二卷札记 被引量:2
12
作者 邓子基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2期1-10,共10页
一、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对社会主义财政的指导意义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在揭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剥削性质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与灭亡的规律时,也阐述了社会化大生产与商品货币运动的一般规律。其中《资本论》第二卷《资本的流通过程... 一、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对社会主义财政的指导意义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在揭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剥削性质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与灭亡的规律时,也阐述了社会化大生产与商品货币运动的一般规律。其中《资本论》第二卷《资本的流通过程》中阐述的资本的循环、资本的周转和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与流通的理论,对于我国有计划地运用客观规律,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公有制 社会再生产 再生产理论 内含扩大再生产 生产资料 资本主义 生产结构 社会化大生产 国营企业 外延扩大再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大部类关系探讨——学习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一得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都庆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1988年第4期101-105,23,共6页
马克思关于社会再生产的理论,虽然是在考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时阐发的,但它的许多基本原理,对于一切社会化生产也具有指导意义。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基本点,就是在进行社会再生产时应当注意此例协调。显然,这对于以计划经济为特征的社会... 马克思关于社会再生产的理论,虽然是在考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时阐发的,但它的许多基本原理,对于一切社会化生产也具有指导意义。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基本点,就是在进行社会再生产时应当注意此例协调。显然,这对于以计划经济为特征的社会主义尤其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产理论 马克思 社会再生产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社会主义 基本原理 指导意义 社会化生产 计划经济 基本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几点认识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海成 田葆贤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1期28-32,共5页
马克思在批判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过程中,着重对魁奈的《经济表》进行了分析,从而提出了完整地、科学的再生产理论。在1857—1858年间,马克思把社会生产区分为五个部门,指出五种生产者:原材料生产者、辅助材料生产者、机器生产者、剩余产... 马克思在批判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过程中,着重对魁奈的《经济表》进行了分析,从而提出了完整地、科学的再生产理论。在1857—1858年间,马克思把社会生产区分为五个部门,指出五种生产者:原材料生产者、辅助材料生产者、机器生产者、剩余产品生产者(为资本家个人消费生产生活资料的生产者)、以及为工人的个人消费生产生活资料的生产者。在这期间,马克思还进一步区分了生产消费和个人消费,并把前三项概括为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把后二项概括为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同时,他还分析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Ⅱ部类 再生产理论 马克思 两大部类 简单再生产 几点认识 个人消费 不变资本 生产资料 优先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和社会主义经济的宏观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邓国春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1期11-18,23,共9页
马克思关于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的理论,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具有极重要的指导意义。列宁认为即使在纯粹的共产主义社会里,也会有I(V+m)和ⅡC的关系。这是一个无庸置疑的真理。 但是,众所周知,马克思从整体上考察资本主义经济机体顺利运... 马克思关于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的理论,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具有极重要的指导意义。列宁认为即使在纯粹的共产主义社会里,也会有I(V+m)和ⅡC的关系。这是一个无庸置疑的真理。 但是,众所周知,马克思从整体上考察资本主义经济机体顺利运转所必需的条件,目的是要揭露这种生产方式无法克服的内在矛盾。他运用科学抽象法,把一系列对他的研究目的起干扰作用的或比较次要的复杂因素都一一舍象了。如果我们认为只要把马克思经过高度抽象的现成图式直接套用于社会主义国民经济计划的实践,一切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产理论 马克思 简单再生产 宏观分析 积累率 技术进步 劳动生产 非物质生产部门 社会主义经济 实物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实践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伯亚 《河北学刊》 1983年第2期47-54,共8页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围绕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考察了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相联结的流通过程,创立了科学的再生产理论。马克思关于再生产的原理是从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得出来的,那么,这一原理对社会主义经济是否适用呢?马克思在《...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围绕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考察了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相联结的流通过程,创立了科学的再生产理论。马克思关于再生产的原理是从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得出来的,那么,这一原理对社会主义经济是否适用呢?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中论及到这个问题。列宁、斯大林对此也作过明确的论述。列宁指出,马克思对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分析,“甚至在纯粹的共产主义社会里,不也有Ⅰ(V十m)和ⅡC的关系吗?还有积累呢?”(《对布哈林【过渡时期的经济】一书的评论》,人民出版社1976年12月版第3页)斯大林说:“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的这一切基本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再生产 再生产理论 两大部类 简单再生产 马克思 生产资料生产 我国社会主义 优先增长 积累率 消费资料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与凯恩斯国民收入理论的比较和思考 被引量:1
17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8年第3期40-44,共5页
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与凯恩斯国民收入理论的比较和思考李羽中一、引言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是在1893年出版的《资本论》第2卷中提出来的。众所周知,《资本论》第2卷、3卷是在马克思逝世后由恩格斯整理出版的。马克思的社会... 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与凯恩斯国民收入理论的比较和思考李羽中一、引言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是在1893年出版的《资本论》第2卷中提出来的。众所周知,《资本论》第2卷、3卷是在马克思逝世后由恩格斯整理出版的。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揭示了要保证社会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收入理论 再生产理论 社会资本再生产 凯恩斯 马克思 社会产值 消费需求 投资需求 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 第一部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与技术进步水平度量
18
作者 宋瑞玉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84年第1期49-54,共6页
今天我们不仅要从质的方面认识科技进步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还要从量的方面解决如何评价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发展的问题。从现在起到2000年,我国工农业总产值要翻两番,其中一半要依靠科技进步。这里所提到的技术进步同马克思的再生... 今天我们不仅要从质的方面认识科技进步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还要从量的方面解决如何评价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发展的问题。从现在起到2000年,我国工农业总产值要翻两番,其中一半要依靠科技进步。这里所提到的技术进步同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有什么样的联系,它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中所处的地位,都应该进行探索性的研究。一、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中的结构水平从一定意义上讲,本文对技术进步水平的度量研究以及所产生的结论,大都同水平概念和水平的度量形式有关,为了叙述方便,首先介绍一下同水平度量有关的思想及度量技巧。“水平”——是属哲学的研究范畴。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研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进步水平 再生产理论 适当处理 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 结构水平 尺度标准 度量 依靠科技进步 多变量系统 巨大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宁对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贡献——读列宁著作笔记
19
作者 王晓东 《理论探讨》 1985年第4期1-11,共11页
提起列宁的再生产理论,人们即会想到第一部类比第二部类增长快的著名论断,这的确是列宁对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一个突出贡献。但是,列宁的贡献决不仅限于此,在其他许多方面也提出了宝贵而新鲜的见解,丰富了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 列宁不仅... 提起列宁的再生产理论,人们即会想到第一部类比第二部类增长快的著名论断,这的确是列宁对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一个突出贡献。但是,列宁的贡献决不仅限于此,在其他许多方面也提出了宝贵而新鲜的见解,丰富了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 列宁不仅十分重视生产力中技术进步对于两大部类变动趋势的决定性的影响,并且强调了生产关系或一定的社会经济结构对两大部类变化的制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产理论 马克思 列宁 两大部类 生产 技术进步 社会经济结构 生产关系 第一部类 第二部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投入──产出”分析与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关系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恺 《求是学刊》 1982年第1期28-34,共7页
关键词 投入──产出 再生产理论 两大部类 马克思 第一部类 第二部类 价值形态 社会总产品 国民收入 生产部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