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论述的基本特征 |
张应强
唐宇聪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2
|
马克思恩格斯提出“教劳结合”的宏观维度与微观视角 |
刘建军
赵宇飞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2
|
|
3
|
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思想在中国的早期传播研究 |
孙振东
康晓卿
|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5
|
|
4
|
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在我国实践的反思 |
靖国平
胡定荣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1 |
1
|
|
5
|
马克思主义教育经济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
孟明义
曾子达
|
《教育理论与实践》
|
1986 |
1
|
|
6
|
重申教劳结合教育思想及其在当代中国的意义 |
刘盼倩
|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
2019 |
9
|
|
7
|
习近平文化思想对马克思恩格斯文化思想的重构 |
黄力之
|
《理论与改革》
北大核心
|
2023 |
|
|
8
|
对“教劳结合”中的“教”和“劳”的再认识 |
刘世峰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6
|
|
9
|
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
陈信泰
宁虹
|
《教育理论与实践》
|
1985 |
11
|
|
10
|
论职业教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 |
王川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07 |
3
|
|
11
|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教育理想 |
田建荣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2
|
|
12
|
对教劳结合理论的若干新思考 |
刘世峰
|
《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
1995 |
1
|
|
13
|
教劳结合方针的困惑与重建——二评新世纪教育方针的新发展 |
袁海军
|
《教育与现代化》
|
2003 |
6
|
|
14
|
对当前中国教劳结合道路的理论思考 |
刘世峰
唐惟煜
|
《当代教育科学》
|
1994 |
1
|
|
15
|
教劳结合重要性浅议 |
孟令君
潘丽华
|
《当代教育科学》
|
1995 |
0 |
|
16
|
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原理在中国的新发展 |
朱天利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6 |
0 |
|
17
|
邓小平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
杨德广
|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
1996 |
1
|
|
18
|
党的基础知识:没有马克思主义也就没有共产党 |
史青
|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
1989 |
0 |
|
19
|
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美学 |
欧孟秋
|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
1989 |
0 |
|
20
|
邓小平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
刘锋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