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马克思哲学的“自我证成难题”与马克思思想的哲学维度 |
贺来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2
|
马克思政治哲学的理想性维度与现实性维度 |
李佃来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9
|
|
3
|
马克思理论的哲学维度与理论存在样式的转换 |
贺来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7
|
|
4
|
科学与人文:马克思哲学的双重维度及其统一 |
张曙光
|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2
|
|
5
|
马克思哲学的实践人本学维度解析 |
杨爱群
曹艳
|
《求实》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6
|
马克思哲学的双重维度 |
刘伟民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0 |
|
7
|
论马克思哲学的三个基本维度和两个基本发展路向 |
牟成文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8
|
探析马克思理论的哲学维度与存在样式 |
赵青
|
《塔里木大学学报》
|
2008 |
0 |
|
9
|
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三个基本维度——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中心的考察 |
汪信砚
刘建江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6
|
|
10
|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哲学维度及其当代价值 |
张建南
|
《湖湘论坛》
CSSCI
|
2015 |
1
|
|
11
|
从文化维度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
李军时
|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4
|
|
12
|
马克思哲学的三个批判维度 |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13
|
从三重维度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
李佑新
|
《毛泽东研究》
北大核心
|
2022 |
3
|
|
14
|
马克思的历史发展模式及其考察维度概析 |
曲士英
单丹丹
|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15
|
从思维的自我建构到对现实历史的阐释——兼论哲学二重化的理论实质及马克思哲学的历史进路 |
陆杰荣
浦家滢
|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16
|
理论自觉的马克思主义维度 |
孙麾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17
|
一脉相承的哲学精髓——习近平论学习和运用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几个维度 |
杨明伟
|
《毛泽东研究》
|
2017 |
0 |
|
18
|
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价值之维:人类解放 |
侯琳琳
林晶
|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
2018 |
3
|
|
19
|
对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多维解读 |
郝立新
陶小白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2
|
|
20
|
劳动的双重意蕴构成了马克思理论的双重维度 |
侯继迎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