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博士论文在原子论科学哲学史上的地位——基于对古希腊原子论概念系统演进的厘清
1
作者 文兴吾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1,共11页
科学地评价马克思博士论文的价值,需要厘清古希腊原子论的概念逻辑以及原子论的演进。马克思对古希腊原子论的科学假说本质有着深刻的把握。马克思从科学假说的视角出发,为伊壁鸠鲁备受争议的原子偏斜运动辩护,指出“在原子中未出现偏... 科学地评价马克思博士论文的价值,需要厘清古希腊原子论的概念逻辑以及原子论的演进。马克思对古希腊原子论的科学假说本质有着深刻的把握。马克思从科学假说的视角出发,为伊壁鸠鲁备受争议的原子偏斜运动辩护,指出“在原子中未出现偏斜的规定之前,原子根本还没有完成”,即是说,仅当伊壁鸠鲁提出原子偏斜运动以解决原子间的碰撞问题之后,原子论假说才获得了一个相对完成的形式。同时,马克思看到,伊壁鸠鲁把原子的直线运动与偏离直线运动都作为原子的基本运动形式,这已经表明原子的直线运动与偏离直线运动都不是原子运动的基本形式,唯有大量原子相互碰撞的排斥运动才是原子的基本运动形式。马克思论证了伊壁鸠鲁在原子论上的贡献,也为深入理解近代化学原子论的起源和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博士论文 伊壁鸠鲁 原子论 科学假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解释学的开端:以马克思博士论文为核心的考察
2
作者 黄小洲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1-40,共10页
近几十年来,世界学术研究的发展态势清晰地表明,马克思主义解释学正处于一个不断发展与壮大的过程中。马克思的博士论文不仅被广泛认为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开端,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解释学的开端,因为它蕴含着马克思主义解释学的鲜明特征... 近几十年来,世界学术研究的发展态势清晰地表明,马克思主义解释学正处于一个不断发展与壮大的过程中。马克思的博士论文不仅被广泛认为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开端,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解释学的开端,因为它蕴含着马克思主义解释学的鲜明特征、核心内容与理论形态。青年马克思不仅展现出明确的解释学自觉,而且将解释学作为他从事哲学研究的一种普遍方法论工具。批判性作为马克思哲学理论的鲜明特征,在其博士论文中亦有体现,这也揭示了马克思主义解释学方法论的基本特征:批判即解释、创造、革命与实践。马克思博士论文将伊壁鸠鲁的原子论哲学与鲍威尔的自我意识哲学相融合,阐述了一种新唯物主义的解释学。青年马克思的解释学以物质本体为基础,以客观物质的经验现象为认识论原则。马克思博士论文贯彻了自我意识具有主体自由、能动创造的特性,这种自由的解释学使传统的唯物主义产生了革命性的转向。建立主体自由(或主体主义、人道主义)正是马克思解释学所追求的目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解释学 马克思博士论文 自我意识 伊壁鸠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识马克思博士论文的缘起及主旨 被引量:2
3
作者 文兴吾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0-78,共9页
马克思选择希腊哲学晚期的伊壁鸠鲁主义、斯多亚主义和怀疑主义三个派别作为研究对象,把博士论文题目定为“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既与青年黑格尔派的政治理论需要相联系,也与黑格尔对伊壁鸠鲁哲学不公正... 马克思选择希腊哲学晚期的伊壁鸠鲁主义、斯多亚主义和怀疑主义三个派别作为研究对象,把博士论文题目定为“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既与青年黑格尔派的政治理论需要相联系,也与黑格尔对伊壁鸠鲁哲学不公正的评价相关联。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解决问题存在表层与深层之分,主旨是修正黑格尔对伊壁鸠鲁哲学的不恰当观点。马克思力图通过阐明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来正本清源,揭示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对近代西方自然科学发展起到积极的、正向的、进步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博士论文 伊壁鸠鲁原子论 希腊化哲学 自我意识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博士论文》时期的“哲人”问题
4
作者 潘中伟 《学术界》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5-32,共8页
在《博士论文》的写作时期,马克思不仅关注黑格尔哲学之后德国哲学往何处去的问题,而且思考了哲学家应该如何去做以促进哲学的发展。这一思考体现在他对于“哲人”问题的看法上。马克思认为,希腊哲学中的“哲人”是个别性概念的高级形式... 在《博士论文》的写作时期,马克思不仅关注黑格尔哲学之后德国哲学往何处去的问题,而且思考了哲学家应该如何去做以促进哲学的发展。这一思考体现在他对于“哲人”问题的看法上。马克思认为,希腊哲学中的“哲人”是个别性概念的高级形式,最为完美地体现在伊壁鸠鲁的原子论哲学中。作为希腊伦理实体观念化而来的主观精神的承载者,“哲人”是实现主观精神与伦理实体相互作用的现实中介,它的理论见解和行为也必然受希腊精神所制约。这也说明,在不同的时代,“哲人”或哲学家对待现存世界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会有所不同。但是,就发展哲学的一般规律来说,转向实践的哲学家都具有共同的使命:对现存世界进行无情的批判,通过消灭哲学来实现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博士论文 哲人 批判 实现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我意识哲学的界限与哲学的出路——简论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动因及体系原则 被引量:8
5
作者 潘中伟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16,共7页
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动因在于:通过研究伊壁鸠鲁自然哲学与德谟克利特自然哲学的差别,指出自我意识哲学产生的必然性,它的概念内涵、特点和必然结果,以此为基础明确自我意识哲学的界限,为哲学的未来发展寻找出路。马克思认为,自我意识... 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动因在于:通过研究伊壁鸠鲁自然哲学与德谟克利特自然哲学的差别,指出自我意识哲学产生的必然性,它的概念内涵、特点和必然结果,以此为基础明确自我意识哲学的界限,为哲学的未来发展寻找出路。马克思认为,自我意识哲学的二重性必然导致的就是道德哲学和披着宗教神话外衣的实证哲学。根据哲学发展的辩证法,哲学的出路就在于扬弃自我意识哲学,依据时代精神提供的世界的本质概念,通过理论批判推动实现哲学的世界化和世界的哲学化。因此,马克思这里的体系原则并不是黑格尔哲学的原则,亦非青年黑格尔派的自我意识哲学,而是以自我意识哲学为主导、合理地吸收黑格尔整体哲学原则的新的启蒙主义哲学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博士论文 自我意识哲学 界限 启蒙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伊壁鸠鲁的愤怒到普罗米修斯的誓言——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宗教批判背景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罗晓颖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1-17,共7页
在《博士论文》序言中,马克思借普罗米修斯的形象提出以哲学反对宗教,建立人自我意识的自由。那么,马克思为何选择伊壁鸠鲁作为研究对象?这牵涉到西方思想史上一个由来已久的对立:肇始于前苏格拉底自然哲人的哲学与宗教的对立。此对立... 在《博士论文》序言中,马克思借普罗米修斯的形象提出以哲学反对宗教,建立人自我意识的自由。那么,马克思为何选择伊壁鸠鲁作为研究对象?这牵涉到西方思想史上一个由来已久的对立:肇始于前苏格拉底自然哲人的哲学与宗教的对立。此对立中经苏格拉底事件后,哲人的态度开始呈现两种路向: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式的和伊壁鸠鲁式的。其后西塞罗和普鲁塔克以及近代启蒙哲学对伊壁鸠鲁的批评或接续则体现了这两种路向的对立。马克思接续了伊壁鸠鲁的立场,摒弃了柏亚路向的遮遮掩掩,以启蒙斗士的姿态力主反对宗教的束缚,为人类争取自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博士论文 伊壁鸠鲁 宗教批判 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的追寻与自我意识哲学的局限——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展开逻辑与思想史定位 被引量:6
7
作者 李成旺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0-25,共6页
作为马克思哲学建树的起点,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基于对当时德国理论和实践困境的回应,通过比较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这两位古希腊哲学家自然哲学之差别,彰显了伊壁鸠鲁自然哲学中的自我意识哲学维度,曲折地表达了自身对个性自由的追求... 作为马克思哲学建树的起点,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基于对当时德国理论和实践困境的回应,通过比较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这两位古希腊哲学家自然哲学之差别,彰显了伊壁鸠鲁自然哲学中的自我意识哲学维度,曲折地表达了自身对个性自由的追求和向往。但此时的马克思仅仅把现实中存在的困境理解为人的自由的自我意识匮乏的结果,因而试图诉诸自由的自我意识的自觉与升华来达及人的自由的实现,最终陷入了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博士论文 伊壁鸠鲁 德谟克利特 自由 自我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黑格尔派哲学的内在启蒙逻辑--兼论其对马克思写作博士论文的启发 被引量:2
8
作者 潘玥斐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8-97,共10页
19世纪30年代末,马克思开始活跃于青年黑格尔派当中并逐渐成为学派的中流砥柱。青年黑格尔派哲学具有鲜明的启蒙特征,学派内的成员普遍对法国革命原则非常崇拜。他们致力于将法国的革命精神带到德国,并在1835-1845年间掀起了一场属于德... 19世纪30年代末,马克思开始活跃于青年黑格尔派当中并逐渐成为学派的中流砥柱。青年黑格尔派哲学具有鲜明的启蒙特征,学派内的成员普遍对法国革命原则非常崇拜。他们致力于将法国的革命精神带到德国,并在1835-1845年间掀起了一场属于德国的“启蒙运动”。青年黑格尔派哲学接近法国启蒙思想的特征尤其表现在鲍威尔的自我意识哲学当中,这种自我意识哲学是对黑格尔哲学中与法国启蒙思想相关的革命性因素的发掘和改造。青年黑格尔派的启蒙哲学主要被应用于对宗教的批判,并深化了欧洲启蒙运动的宗教批判成果。为了论证青年黑格尔派的启蒙哲学,并力图发挥其在政治领域的作用,鲍威尔和科本在黑格尔关于后亚里士多德三派哲学与自我意识相关论述的启发下引证了三派哲学的相关观点,并从不同角度将三派哲学与启蒙相结合进行论证,而这也直接启发了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写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黑格尔派 法国启蒙思想 自我意识 宗教批判 古典学 马克思博士论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博士论文》关于哲学与现实的关系问题的论述
9
作者 刘明贵 《中州学刊》 1987年第5期24-28,共5页
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对自我意识问题、自由问题、必然性和偶然性问题、原子论问题、宗教问题等等都进行了深入的论述。本文拟就他关于哲学和现实的关系问题的论述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不妥之处,敬希同志们批评指正。 一、马克思关注... 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对自我意识问题、自由问题、必然性和偶然性问题、原子论问题、宗教问题等等都进行了深入的论述。本文拟就他关于哲学和现实的关系问题的论述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不妥之处,敬希同志们批评指正。 一、马克思关注这一问题的原因 大家知道,十八世纪末的德国还是一个十分落后的封建割据的国家,直到十九世纪三十年代资本主义经济才有了长足的发展,到了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德国已处于资产阶级革命的前夜。但是,这一时期,普鲁士反动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反动法令,重新实行书报检查制度,禁止政治结社和集会,德意志各联邦政府互相保证引渡政治流亡者,向政府请愿和抗议也被视为犯罪行为而加以迫害,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 马克思博士论文 青年马克思 关系问题 伊壁鸠鲁 自我意识 现象世界 黑格尔哲学 世界哲学 外部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博士论文》与恩格斯《谢林和启示》之比较 被引量:12
10
作者 鲁克俭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17,共7页
《谢林和启示》时期的恩格斯与《博士论文》时期的马克思并不相识,但他们却不约而同地相继提出了唯物主义自我意识哲学,体现了二人令人惊异的共同之处;另一方面,《谢林和启示》与《博士论文》在思想上也存在一些细小的差别。总体来看,... 《谢林和启示》时期的恩格斯与《博士论文》时期的马克思并不相识,但他们却不约而同地相继提出了唯物主义自我意识哲学,体现了二人令人惊异的共同之处;另一方面,《谢林和启示》与《博士论文》在思想上也存在一些细小的差别。总体来看,青年马克思与青年恩格斯在哲学思想方面是"大同小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博士论文 恩格斯《谢林和启示》 唯物主义自我意识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哲学的实践:马克思《博士论文》时期的“批判”概念发微 被引量:1
11
作者 潘中伟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19,共9页
在《博士论文》时期,作为以理论的形式出现的哲学的实践,马克思具体化的实践概念体现为批判这一概念。批判既有德国浪漫主义“反讽”概念主观的、能动的一面,也包含黑格尔哲学的客观性维度,是二者的综合。批判或哲学实践所依据的是由法... 在《博士论文》时期,作为以理论的形式出现的哲学的实践,马克思具体化的实践概念体现为批判这一概念。批判既有德国浪漫主义“反讽”概念主观的、能动的一面,也包含黑格尔哲学的客观性维度,是二者的综合。批判或哲学实践所依据的是由法哲学提供的伦理生活、国家生活的理念,批判或哲学的实践的对象是人类生活于其中的一定的历史世界。因此,马克思此时所说的批判或哲学的实践,是面向政治的。由此可见,当马克思首次使用实践概念时,实践就意味着以对现实世界原则的哲学认识为前提,以哲人为中介,与政治相关的自觉地创造未来世界的能动的活动。马克思成熟时期实践概念的一些基本规定性由此而得到了初步的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博士论文 批判 反讽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博士论文》的政治、哲学思想初探
12
作者 王永祥 《河北学刊》 1983年第2期95-100,共6页
马克思大学毕业时的博士论文——《论德谟克里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完整地体现了马克思当时的世界观,也是他的政治、哲学思想进一步发展的起点。因此,认真研究《博士论文》,对于探讨马克思的早期思想和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大学毕业时的博士论文——《论德谟克里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完整地体现了马克思当时的世界观,也是他的政治、哲学思想进一步发展的起点。因此,认真研究《博士论文》,对于探讨马克思的早期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有重大的意义。 纵观以往对《博士论文》的探讨,我以为有两种观点是错误的:一是把此时马克思的世界观完全等同于黑格尔的世界观,例如普列汉诺夫和德波林就持这种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唯心主义 马克思博士论文 伊壁鸠鲁 青年黑格尔派 思辨哲学 客观唯心主义 哲学思想 原子 偏斜运动 斯多葛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马克思古典学研究的启蒙意蕴与政治旨趣——再读《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 被引量:2
13
作者 臧峰宇 潘玥斐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15,共8页
青年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以及为此做准备时撰写的《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中,批判了实证哲学和位格主义。通过解读伊壁鸠鲁哲学,他将古希腊的自由观念置于现代语境中加以重新考察。马克思在这两个文本中所做的古典学研究,表明他继... 青年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以及为此做准备时撰写的《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中,批判了实证哲学和位格主义。通过解读伊壁鸠鲁哲学,他将古希腊的自由观念置于现代语境中加以重新考察。马克思在这两个文本中所做的古典学研究,表明他继承了青年黑格尔派的启蒙哲学,强调“原子的偏斜”所彰显的实现自由的可能性,以启蒙之光引领人们摆脱定在,在把握偶然性的过程中改变命运。马克思此时已初具独立的思想姿态,在思考哲学与世界的关系中表达了将理论批判应用于现实的主张,从而开始超越青年黑格尔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马克思 《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 马克思博士论文 古典学 自由 启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哲学的理想职能
14
作者 应杭 谢洪恩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1995年第1期21-25,共5页
1.问题的提出。中国哲学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如何摆脱所面临的局促和困顿已是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于是,哲学与时代发展的关系问题又一次严峻地凸现在我们的面前。理论界对这一问题的思考曾经出现过两种对立的思路:一些人抱怨哲学离现实太... 1.问题的提出。中国哲学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如何摆脱所面临的局促和困顿已是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于是,哲学与时代发展的关系问题又一次严峻地凸现在我们的面前。理论界对这一问题的思考曾经出现过两种对立的思路:一些人抱怨哲学离现实太远,要求哲学必须为现实的合理性存在作理性的辨护,这可以称之为“贴近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哲学 当代中国 马克思主义哲学 论哲学 理想人格 “终极关怀” 现实世界 马克思博士论文 职能 批判与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