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信用理论的双重维度及时代启示 被引量:4
1
作者 靳永茂 《征信》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8,共8页
马克思信用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经济性和伦理性的双重维度。经济性主要体现为:信用现代生成的历史必然、信用内在本质的深层掩盖以及信用效应的历史动力;伦理性伴随经济性主要内含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 马克思信用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经济性和伦理性的双重维度。经济性主要体现为:信用现代生成的历史必然、信用内在本质的深层掩盖以及信用效应的历史动力;伦理性伴随经济性主要内含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内涵的揭示过程,其以经济关系的分析为关键呈现途径,在历史发展视域中始终保留伦理指向。信用的双重维度密不可分,最终统一于历史的推进过程。信用双重维度构织现代信用的丰富内涵,启示信用建设的整体思路,信用的经济维度的工具性存在及伦理维度的价值性存在分别对硬规约的信用制度建设和软约束的信用文化建设提出要求,社会主义信用经济的推进要求信用双重维度的现实统一。梳理马克思信用理论,重申信用的双重维度,不仅有助于深化对马克思信用理论的理解,而且对新时代更好应对信用风险,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信心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信用理论 经济维度 伦理维度 信用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信用理论对农村信贷环境优化的启示
2
作者 文斌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8-8,13,共2页
农村信贷环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农村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优化农村信贷环境应从政策法规健全、体制机制完善、素质意识提高和信贷机构自身建设等多方面努力。在当前金融危机的情境下,重温马克思信用理论对解决农村信贷突出问题无疑具有... 农村信贷环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农村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优化农村信贷环境应从政策法规健全、体制机制完善、素质意识提高和信贷机构自身建设等多方面努力。在当前金融危机的情境下,重温马克思信用理论对解决农村信贷突出问题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信用理论 农村 信贷环境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