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企业理论是最科学的企业理论 被引量:6
1
作者 王仕军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04年第6期10-14,共5页
马克思企业理论是最科学的企业理论。从方法论角度看,其科学性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统一的角度来认识企业的性质;二是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角度来分析企业的起源;三是将功能分析方法与动态、历史的分析方法相结... 马克思企业理论是最科学的企业理论。从方法论角度看,其科学性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统一的角度来认识企业的性质;二是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角度来分析企业的起源;三是将功能分析方法与动态、历史的分析方法相结合来探究企业形态的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企业理论 企业的性质 企业形态 生产关系 生产力 动态 方法论 科学 角度 探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企业理论与交易成本企业理论之间的互补性 被引量:2
2
作者 宋宪伟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4-39,共6页
交易成本企业理论与马克思企业理论虽然各有不同,但它们的主要关系不是相互冲突,而是具有某种互补性。这种互补性集中表现在它们在企业理论这一层面上,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展开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这一命题:马克思的企业理论是从生... 交易成本企业理论与马克思企业理论虽然各有不同,但它们的主要关系不是相互冲突,而是具有某种互补性。这种互补性集中表现在它们在企业理论这一层面上,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展开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这一命题:马克思的企业理论是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角度,而交易成本企业理论则是从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的角度。显然,这两个角度相互补充。认识到两种理论之间内在的互补性,不仅对交易成本企业理论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解,也为构建一种更加全面的企业理论提供了一条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企业理论 交易成本企业理论 互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企业理论与新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的比较 被引量:3
3
作者 曾宏志 顾月娟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6,共5页
马克思企业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在企业的起源和性质、企业的规模和变迁以及企业内部委托权安排和剩余分配等基本观点上存在着不同的看法,这是由于两者的分析方法、研究的出发点以及所涉及的社会背景存在着差异,但在契约、交易和... 马克思企业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在企业的起源和性质、企业的规模和变迁以及企业内部委托权安排和剩余分配等基本观点上存在着不同的看法,这是由于两者的分析方法、研究的出发点以及所涉及的社会背景存在着差异,但在契约、交易和企业类别演化上,两者的观点又有共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企业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 交易 契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的产权理论和企业理论评述 被引量:1
4
作者 马健 苏方国 《现代管理科学》 2000年第6期10-11,共2页
关键词 所有权 马克思的产权理论 理论评述 马克思企业理论 《资本论》 资本雇佣劳动 企业制度 交易产权 资本家 企业契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不完全契约理论:马克思与GHM分析框架的比较
5
作者 张宝贵 《审计与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1-74,共4页
企业是一个不完全契约是现代企业理论的重要结论。马克思通过分析企业签约人的权力界定、内部分工与社会分工的异同,构建了其不完全契约分析框架。这与西方主流企业理论的GHM分析框架在权力配置来源、不完全契约的原因解释和企业理论的... 企业是一个不完全契约是现代企业理论的重要结论。马克思通过分析企业签约人的权力界定、内部分工与社会分工的异同,构建了其不完全契约分析框架。这与西方主流企业理论的GHM分析框架在权力配置来源、不完全契约的原因解释和企业理论的演进逻辑方面存在分歧。相比较,前者更为完整和系统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完全契约 马克思企业理论 GHM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理论研究的三种范式——新、老制度学派与马克思经济学的比较
6
作者 刘凤义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3-29,共7页
本文从方法论的本质层面将企业理论划分为三种范式,即新制度学派企业理论、老制度学派企业理论和马克思经济学企业理论。三种范式的企业理论在方法论上存在本质区别:新制度学派企业理论以个人主义方法论为基石;老制度学派企业理论以整... 本文从方法论的本质层面将企业理论划分为三种范式,即新制度学派企业理论、老制度学派企业理论和马克思经济学企业理论。三种范式的企业理论在方法论上存在本质区别:新制度学派企业理论以个人主义方法论为基石;老制度学派企业理论以整体主义方法论为基石;而马克思的企业理论则是以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作为根本方法。新制度学派企业理论以"新经济人"假设作为研究出发点;老制度学派企业理论以"制度人"作为研究出发点;而马克思的企业理论则以历史的、现实的人作为研究出发点。新制度学派采用静态比较的方法,把企业问题仅仅置于交换领域中;老制度学派采用进化论方法,把企业问题置于文化领域中;而马克思则运用系统发展的观点,在生产与交换的有机结合中研究企业问题。若使企业理论更加完备和科学,在方法论上必须接受马克思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的指导。当然,马克思主义企业理论方法论也面临不断创新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理论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企业理论 西方主流企业理论 演化企业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投稿须知
7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F0003-F0003,共1页
关键词 注释 参考文献 电子文本 纸质文稿 马克思企业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