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基于马克思主体思想的当代教育者主体性建构 被引量:1
1
作者 梁红军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3期139-144,共6页
当代教育者主体面临的新挑战赋予了当代教育者主体性以新的要求。只有基于马克思主体本质、价值、实践和全面发展思想,准确把握当代教育主体的时代特性和要求,重新审视当代教育者主体性新变化,重构当代教育者主体以人为本的主体性、核... 当代教育者主体面临的新挑战赋予了当代教育者主体性以新的要求。只有基于马克思主体本质、价值、实践和全面发展思想,准确把握当代教育主体的时代特性和要求,重新审视当代教育者主体性新变化,重构当代教育者主体以人为本的主体性、核心价值观引领的主体性、创新实践的主体性和与时俱进、全面发展的主体性,才能增强当代教育者主体功能,发挥当代教育者主体作用,激发当代教育者主体的活力,推进"立德树人"和教育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体思想 当代教育者主体 主体 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体性叙事的内在逻辑与当代语境 被引量:2
2
作者 马军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0-65,共6页
马克思主体性叙事内含感性对象性活动的主体性确证、历史辩证运动的主体性展开、超越资本逻辑的主体性生成三层演进逻辑,构成对理性主体与资本逻辑“共谋”的双重批判,即对感性对象性活动在观念领域异化为理性主体的批判以及在生产领域... 马克思主体性叙事内含感性对象性活动的主体性确证、历史辩证运动的主体性展开、超越资本逻辑的主体性生成三层演进逻辑,构成对理性主体与资本逻辑“共谋”的双重批判,即对感性对象性活动在观念领域异化为理性主体的批判以及在生产领域异化为资本主体的批判。当代资本主义生产中出现主体性与资本“新共谋”,导致主体性生产“悖论”,主要表现为“主体性强制”和“自由强制”、数字化生存方式的“主体幻象”以及生产性精神劳动的深层物化。劳动主体性强制生产加剧了资本内在矛盾的演化。数字技术蕴含的主体性生存方式的变革以及中国成功推进的社会主义实践构成主体性当代建构的现实语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体思想 主体悖论 非物质劳动 主体性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人的主体性——一种马克思哲学视点的考察 被引量:51
3
作者 詹艾斌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4-119,共6页
明确主体性问题的论域是讨论马克思关于人的主体性思想的前提。马克思的主体性思想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第一条中有着集中性的体现。马克思不仅把唯物论、辩证法和实践观,而且还把历史唯物论引入了其主体思想,因此,学界在对马克... 明确主体性问题的论域是讨论马克思关于人的主体性思想的前提。马克思的主体性思想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第一条中有着集中性的体现。马克思不仅把唯物论、辩证法和实践观,而且还把历史唯物论引入了其主体思想,因此,学界在对马克思哲学视域中人的主体性的若干具体规定作出把握的同时,更要看到马克思在人的主体性的历史发展问题上所进行的重要思考;而这正是我们在当下中国语境中致力于探究主体的新质形态与主体性的新形式的最为直接的思想前提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体思想 人的主体性的具体规定 人的主体性的历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