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早期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中国化:焦点议题及其当代价值——马克思主义阶级阶层分析的一种再认识 |
杨敏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5
|
|
2
|
我国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研究评述 |
王斌
黎明艳
郭玉婷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3
|
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的理论与现实思考 |
陈跃
何玲玲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4
|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资产阶级民主的批判分析及当代意义 |
梅荣政
|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3
|
|
5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对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的坚持和运用 |
李强
唐棣宣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6
|
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理论的当代不适用性探讨 |
张鑫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4 |
4
|
|
7
|
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辨误 |
糜海波
|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8
|
观察世界复杂现象的指导性线索——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 |
王传利
|
《党政研究》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9
|
马克思主义阶级、阶层理论的当代解读与运用 |
何东亚
张雯琪
|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
2018 |
6
|
|
10
|
扩散与反转:马克思主义在市民阶层的传播——以《申报》为中心的内容分析(1919—1937) |
殷文
|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
2019 |
5
|
|
11
|
西方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及其当代启示 |
李媛媛
|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12
|
“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与“新”教育社会学理论的关系分析 |
杨昌勇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4
|
|
13
|
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没有过时但要发展 |
周杏坤
|
《湖北社会科学》
|
2002 |
0 |
|
14
|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 |
傅家栋
|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
1990 |
0 |
|
15
|
集体行动的道德动机--评马克思主义分析学派对革命动机理论的重建 |
张霄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16
|
历史研究要坚持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 |
姜德昌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89 |
0 |
|
17
|
关于马克思主义史学中阶级斗争的几个问题 |
徐泰来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3 |
0 |
|
18
|
重新学习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兼谈理论现代化问题 |
苏双碧
|
《北京社会科学》
|
1987 |
0 |
|
19
|
弘扬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科学——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辨析 |
徐浩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1993 |
5
|
|
20
|
对具体事物进行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 |
王强华
|
《学术研究》
|
198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