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7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马克思主义史家的新经世致用论——以马克思主义史学四大家为中心
1
作者 徐国利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121,共11页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形成了一种新经世致用论。这种新经世致用论以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相统一”的原则为指导,是对传统经世致用论批判与继承的产物,具体表现为史学求真与致用的统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理性...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形成了一种新经世致用论。这种新经世致用论以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相统一”的原则为指导,是对传统经世致用论批判与继承的产物,具体表现为史学求真与致用的统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理性精神。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都有实践理性精神,而传统经世致用思想则为马克思主义史家新经世致用论提供了历史解释的视域。马克思主义史家虽然认为革命性是以科学性为基础的,但往往为了革命性而忽视科学性。故史学要真正做到经世致用,必须以尊重史学科学性为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新经世致用论 科学性 革命性 实践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纪要
2
作者 张旭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0-80,共1页
关键词 马克思列宁主义 学术研讨会 经济学说 学会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纪要 福建师范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与西方经济学——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七次学术研讨会综述
3
作者 林勇 王伟龙 未艾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4-151,共8页
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诞辰60周年,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深入研究和正确借鉴外国经济学说,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与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发起召开"马克思主义与西方经济学"学术研讨会。会议由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 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诞辰60周年,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深入研究和正确借鉴外国经济学说,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与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发起召开"马克思主义与西方经济学"学术研讨会。会议由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承办,于2009年11月27-29日在广州召开。现将会议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学术研讨会 研讨会综述 经济与管理学院 华南师范大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第10次学术研讨会综述
4
作者 张旭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0-80,共1页
关键词 马克思列宁主义 经济学说 学术研讨会 研讨会综述 学会 社会主义 泉州师范学院 经济思想 研究机构 经济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研究动态——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14次年会学术观点综述
5
作者 程恩富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6,14,共7页
关键词 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学术研讨会 经济学理论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观点综述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向文化理论的“术语革命”——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关键概念的流变及其思想史意义
6
作者 孟飞 陈子祺 《湖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62,共11页
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尤其注重文化研究的学术化、学理化水平,构建了具备英国特性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体系。其在自身发展历程之中藉由“文化”术语的批判性借鉴、变迁再造以及对于相关文化研究术语的原始性创新,在思想史上引发了文化研... 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尤其注重文化研究的学术化、学理化水平,构建了具备英国特性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体系。其在自身发展历程之中藉由“文化”术语的批判性借鉴、变迁再造以及对于相关文化研究术语的原始性创新,在思想史上引发了文化研究领域的一次“术语革命”。考察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关键术语与核心概念的流变过程,在历史高度、表达深度、思想广度方面把握其重要意义,不仅是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统一性与多样性、准确透视历史真实状况的必然要求,亦成为当今中国总结提炼标识性文化概念、推动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思想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语革命” 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 思想 文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概念生产与学科驱动——一项学术史的考察
7
作者 王昆 《江苏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6-95,共10页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是新时代中国政治学转型发展的理论基石和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形成与建立历经概念生产和学科驱动两个环节。在20世纪20年代,“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概念生产经历从“马克思的政治学说”到...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是新时代中国政治学转型发展的理论基石和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形成与建立历经概念生产和学科驱动两个环节。在20世纪20年代,“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概念生产经历从“马克思的政治学说”到“马克思政治学”再到“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变迁历程,其阐释重点逐步从思想学说演变为学术范式,并有学科驱动的萌芽。在20世纪30年代,以邓初民为代表的左翼政治学家完成了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学科驱动工作,形成了以“阶级论”“国家论”“政府论”“政党论”“革命论”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学科体系。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正式成为政治学学科发展的主流,并为20世纪80年代的学科恢复和重建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知识基础、人才储备和学科样式。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政治学需要积极回应和阐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若干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不断提高中国政治学的理论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概念生产 学科驱动 自主知识体系 政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说史研讨会侧记
8
作者 李无 《经济科学》 1988年第2期78-,72,共2页
全国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讨论会,于1987年8月4日至10日,在兰州商学院召开。在马恩创作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史、帝国主义理论史的分组讨论会中,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史的研讨是令人注目的。有人提出,研究社会... 全国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讨论会,于1987年8月4日至10日,在兰州商学院召开。在马恩创作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史、帝国主义理论史的分组讨论会中,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史的研讨是令人注目的。有人提出,研究社会主义经济学说史,可以划分出这样三个阶段:第一,十月革命以前,从批判资本主义来讲社会主义建设。这可以追溯到空想社会主义者,然后到马恩、列宁;第二,十月革命以后到五十年代中期,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如何探索建设社会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学说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马克思列宁主义 社会主义建设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学术讨论会 建设社会主义 十月革命 三个阶段 分组讨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播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向文化领域的拓展 被引量:3
9
作者 刘子旭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0-98,共9页
传播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向文化领域拓展的表现之一,它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应用到对印刷、电子乃至数字媒体的分析,探讨传播技术与资本、市场、政策、文化环境之间的互动,对于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现代媒体... 传播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向文化领域拓展的表现之一,它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应用到对印刷、电子乃至数字媒体的分析,探讨传播技术与资本、市场、政策、文化环境之间的互动,对于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现代媒体的本质属性及其社会功能有着积极的作用。传播政治经济学各派理论的局限性在于:这些批判性的论述始于政治经济学的范畴,提醒我们注意生产和消费的社会条件所经历的巨大变化,它们批判传播领域的垄断、希望媒体重新成为民主参与的先锋,但是回避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能否产生出非营利的、与现有媒体存在结构性区别的传播体系这一根本问题。因此,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必须摆脱仅仅包含政策干预的"政治"的概念以及自由主义的普世道德要求,认真对待非物质生产和物质生产的本质区别,深刻剖析两种生产领域内的阶级划分,才能回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揭示的真正的解放性政治和基于大众民主的信息传播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 美国广播 观众的劳动 新闻与意识形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史上的地位——兼论马克思历史观变革的关节点
10
作者 周景颢 《江海学刊》 1983年第3期112-118,共7页
马克思写于1844年的《经济学——哲学手稿》(下面简称《手稿》)于1932年正式发表后,各国学者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对《手稿》进行了广泛的争鸣。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中,人本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学派对《手稿》推崇备至;科学主义的马克思... 马克思写于1844年的《经济学——哲学手稿》(下面简称《手稿》)于1932年正式发表后,各国学者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对《手稿》进行了广泛的争鸣。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中,人本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学派对《手稿》推崇备至;科学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学派则对《手稿》贬低三分。在中国,虽然粉碎了研究《手稿的禁锢咒,但理论上的分歧依然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 《手稿》 经济学 关节点 形成 西方马克思主义 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要公正评价考茨基的《马克思的经济学说》
11
作者 胡培兆 《经济科学》 1981年第1期12-16,共5页
对考茨基的这本书,国内学术界有过许多批评。总的说来,对这本书是否定的或基本上是否定的。这些批评是否合情合理呢?我不揣冒昧,颇有不平之感。愿将己见开诚布公,为重评《马克思的济济学说》聊备一说。
关键词 考茨基 马克思主义 资本论 恩格斯 经济学说 剩余价值规律 剩余价值理论 资本家 国内学术界 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哲学简要读本》 《政治经济学简要读本》 《中国共产党简史讲义》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简要读本》
12
作者 黎杰 杨东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3期131-132,共2页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在高等院校开设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中国共产党史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四门马列主义课,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理论教育,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高等院校...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在高等院校开设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中国共产党史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四门马列主义课,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理论教育,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高等院校的特点和优点,对各系各专业的学生都是非常必要的.为了适应高等院校马列主义公共课教学的需要,在广东省高等教育局的组织领导下,我院教师积极参加,编写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简要读本》、《政治经济学简要读本》、《中国共产党简史讲义》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简要读本》四本马列主义课教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讲义 中国共产党 马列主义 经验 毛泽东思想 高等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经济学说史中地租理论的演变 被引量:7
13
作者 贺卫 王浣尘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65-71,共7页
地租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学范畴。在经济学的发展历史中 ,它的外延有一个逐步扩大的过程。在早期的经济学家那里 ,地租是专指土地租金而言的 ,到了近代 ,它已经泛指各种生产要素的租金了。在现代经济学中 ,它进一步被用来表示由于政府行政... 地租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学范畴。在经济学的发展历史中 ,它的外延有一个逐步扩大的过程。在早期的经济学家那里 ,地租是专指土地租金而言的 ,到了近代 ,它已经泛指各种生产要素的租金了。在现代经济学中 ,它进一步被用来表示由于政府行政干预形成的垄断所带来的超额利润。本文从西方经济学说史的角度来探讨地租理论的这一演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租 级差地租 稀缺地租 西方经济学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共享”思想中国化的概念史考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唐子茜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1-72,共12页
作为新发展理念之一的“共享发展”理念,被提出后成为学术界研究的重要对象。为了从概念史视域考察马克思主义“共享”思想的中国化,文章对“共享”概念进行了历史溯源,厘清了马克思主义“共享”概念中国化的发生逻辑,分析了作为新时代... 作为新发展理念之一的“共享发展”理念,被提出后成为学术界研究的重要对象。为了从概念史视域考察马克思主义“共享”思想的中国化,文章对“共享”概念进行了历史溯源,厘清了马克思主义“共享”概念中国化的发生逻辑,分析了作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共享”概念中国化新样态的“共享发展”在话语重构及内涵拓展方面的演变。研究发现,马克思主义“共享”概念中国化是在“两个结合”中分阶段发生的,呈现出“三个统一”的递嬗理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共享 概念 “两个结合” 守正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构与还原: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史的重建之路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峰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2-57,共6页
近年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史研究成为学术史领域的一门新兴的显学。这项研究的转型升级,应从解构与还原两个方面着手。反思和解构以往研究中形成的以下预设或定论:马克思主义史学是历史学发展的终极形态,马克思主义史学必须是政治与学... 近年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史研究成为学术史领域的一门新兴的显学。这项研究的转型升级,应从解构与还原两个方面着手。反思和解构以往研究中形成的以下预设或定论:马克思主义史学是历史学发展的终极形态,马克思主义史学必须是政治与学术合为一体,马克思主义史学等同于中共史学,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统一性。解构之后,更为重要的工作就是尽力还原马克思主义史学史的本相。这一工作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对相关原始材料作细致梳理,从求证式阅读转向发现式阅读;二是站在新的历史制高点上进行审视和反思,与研究对象形成对话。还原工作乃是主客观的统一,还原的同时也是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马克思主义 预设误区 解构 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以可能,何以实现:论概念史范式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冉 郭小凡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4-195,共12页
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学界将概念史范式引入该学科并形成了一批研究成果。就应用可行性而言,该范式的适用条件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典型特征相契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处于由社会实践... 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学界将概念史范式引入该学科并形成了一批研究成果。就应用可行性而言,该范式的适用条件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典型特征相契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处于由社会实践变革引起概念巨变的“鞍形期”之中。就必要性而言,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离不开对于概念形成充分的理论认知、通过历史研究彰显学科厚度、经由概念史范式揭示术语革命精神。应当主要在学科本体概念、基础理论概念、学科重要概念这三个论域内展开研究。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更好地应用概念史范式,应当在加强与唯物史观的融合中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规制作用、在加快对相近学科的借鉴中形成合乎自身定位的方法与策略、在加深对同类概念的集成中获得更为全面和深入的研究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 研究范式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一个经济学说史的考察 被引量:9
17
作者 张旭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54-62,127-128,共9页
在经济学说史的视域下,对政府和市场关系的发展作历史的考察,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认识的变化,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和复杂的演化。政府和市场关系认识上的分歧并不是截然对立的,而是对这一认识深化的结果。政府和市场关系理... 在经济学说史的视域下,对政府和市场关系的发展作历史的考察,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认识的变化,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和复杂的演化。政府和市场关系认识上的分歧并不是截然对立的,而是对这一认识深化的结果。政府和市场关系理论认识上的变化,也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不同时期实践的理论反映。在这个过程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不同,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不同。因此,不存在一成不变的政府和市场关系,而总是在变化中不断提示着我们,在对待政府和市场关系问题上,必须遵循历史、理论和现实的统一,使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形成合力,共同推进社会经济发展和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和市场关系 经济学说 考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对逻辑的批判——斯密与李斯特经济学说的比较 被引量:2
18
作者 仲济垠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96-99,95,共5页
在世界经济学说史上,斯密的名声与历史影响不知要高出李斯特多少倍,就在他们各自的有生之年里,斯密的荣耀与成功也和李斯特命运的悲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们却要在这里委屈巨人来和一个侏儒比较,但本文实在无意贬低巨人的地位,只是更... 在世界经济学说史上,斯密的名声与历史影响不知要高出李斯特多少倍,就在他们各自的有生之年里,斯密的荣耀与成功也和李斯特命运的悲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们却要在这里委屈巨人来和一个侏儒比较,但本文实在无意贬低巨人的地位,只是更侧重于为人们所忽视的侏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斯特 斯密 经济学说 重商主义 政治经济学 资本主义 批判 国民财富 影响 国家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为什么需要政府:基于经济学说史的思考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绍荣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100-106,共7页
市场与政府间关系以及经济学说对此的认识均随着时代特征的不同而变化。但是,市场从诞生的时刻起就有管理的市场,这一事实却是始终不变的。而且,在法币体系下的现代经济社会中,政府行为一定会影响到市场行为和经济表现,政府与市场之间... 市场与政府间关系以及经济学说对此的认识均随着时代特征的不同而变化。但是,市场从诞生的时刻起就有管理的市场,这一事实却是始终不变的。而且,在法币体系下的现代经济社会中,政府行为一定会影响到市场行为和经济表现,政府与市场之间根本就无法割裂。因此,当代经济学理论发展最重要的任务,并不是解决市场需不需要管理的问题,也不是解决市场需要何种管理的问题,而是如何突破传统市场经济理论,发展出包含政府行为在内的有管理的市场经济学理论,以解释和指导现实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学说 城市及经济 现代经济社会特征 市场与政府 市场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马列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史研究会第四次学术研讨会在我校举行
20
作者 达真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4期82-82,共1页
全国马列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史研究会第四次学术研讨会于1993年10月12日至16日在我校举行。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高校、党校、科研及新闻出版单位的70多位代表。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48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经... 全国马列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史研究会第四次学术研讨会于1993年10月12日至16日在我校举行。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高校、党校、科研及新闻出版单位的70多位代表。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48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经济学科组顾问、中国人民大学宋涛教授在会上作了题为《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对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的报告。他指出,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一个新的发展。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实践已证明,在开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经济学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经济学 中国人民大学 马列主义 学术研讨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