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4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的新视野——《马克思恩格斯论述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一书简介
1
作者 罗肇鸿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96-98,共3页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编审林振淦著《马克思恩格斯论述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一书,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于2011年6月出版。
关键词 经济危机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 金融危机 马克思主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世界经济与政治 中国社会科学院 书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深入探究——评《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
2
作者 何兴 李倩 《管理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I0006-I0006,共1页
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对传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一种深化和扩展,旨在解决当代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在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和资源枯竭等严峻现实面前,生态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和解决这些问题的理论基础。马... 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对传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一种深化和扩展,旨在解决当代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在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和资源枯竭等严峻现实面前,生态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和解决这些问题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在其原著中曾提出,资本主义制度内部存在着内在的自我逻辑,即追求利润最大化和无节制增长的驱动,这一逻辑直接导致了生态危机的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马克思主义 经济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资本理论——王峰明同志同我们的分歧 被引量:2
3
作者 荣兆梓 《人文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54,共14页
文章讨论公有资本概念的学理依据问题。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实践基础上,其资本概念具有价值增殖性与阶级剥削性不可分割的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价值增殖包含了私有制经济的价值增殖和公有制经济的价值... 文章讨论公有资本概念的学理依据问题。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实践基础上,其资本概念具有价值增殖性与阶级剥削性不可分割的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价值增殖包含了私有制经济的价值增殖和公有制经济的价值增殖两部分。公有制经济的价值增殖与阶级剥削相分离,这是公有资本概念的事实依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公有资本都是马克思所未曾预见的,是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的创造。公有资本概念的引入要求政治经济学的“术语革命”,一个包含了公有资本与私有资本在内的资本一般概念必须重新定义。公有资本形态在改革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探索公有制有效实现形式的理论依据之一。改革中的国有企业不仅在商品市场出售全部产品,而且要通过市场获取所有的生产要素;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在“国家辛迪加”的行政指挥链上下移权力,到通过产权改革建立国有股份公司的不同阶段。这些都与马克思主义资本理论的创新,以及公有资本概念的导入和深化直接相关。在以上一系列理论问题上,王峰明同志同笔者都存在重大分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马克思主义资本理论 公有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研究》
4
作者 赵英琦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在经济全球化与“逆全球化”相伴随的时代背景下,审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当代价值,探寻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资本主义经济“复苏”的指导作用,对捍卫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具有重大意义。陈文通教授... 在经济全球化与“逆全球化”相伴随的时代背景下,审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当代价值,探寻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资本主义经济“复苏”的指导作用,对捍卫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具有重大意义。陈文通教授所著的《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研究》(东方出版社,2022年3月出版)一书,凝结了作者多年研究成果,深入探讨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多个核心议题,不仅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阐释,还结合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对多个重要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展现了作者深厚的理论功底与敏锐的时代洞察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玉章对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中国化的求索及贡献
5
作者 黄书光 《学术界》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7-194,共8页
作为资深的革命家和教育家,吴玉章在长期的本土教育实践和理论求索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观。他不仅善于用革命精神引领多维办学实践的新民主主义方向,而且注重学习苏联先进教育经验与结合本土国情的持续探索,并自... 作为资深的革命家和教育家,吴玉章在长期的本土教育实践和理论求索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观。他不仅善于用革命精神引领多维办学实践的新民主主义方向,而且注重学习苏联先进教育经验与结合本土国情的持续探索,并自觉以唯物辩证法破解教育变革中的种种矛盾问题及其症结。其一生钟情办学的博大教育情怀和植根本土实际的开拓进取精神,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教育家的崇高人格境界和独特教育智慧,为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中国化求索和探寻贴合国情的教育现代化之路作出了杰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玉章 教育家 马克思主义 教育理论 中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传播与发展
6
作者 李惠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4-41,共8页
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批评的百年发展历程中,延安时期无疑是值得关注与研究的重点。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出发,以民族国家的视角深入思考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的结合。他们... 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批评的百年发展历程中,延安时期无疑是值得关注与研究的重点。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出发,以民族国家的视角深入思考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的结合。他们通过译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著作,编译出版系统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教材,辩证阐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等方式传播马克思主义,并将文学纳入革命实践,不仅纠正了以往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传播中的“本本主义”“教条主义”倾向,提升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的影响力,而且深度参与延安文艺生产、传播、接受、批评等各个环节,极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形态。探究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传播,对于厘清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谱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时期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传播与发展 中国形态 文艺反映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进步、供给需求约束与全要素生产率——一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解释
7
作者 赵峰 晏宇翔 李爱军 《财经问题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39,共11页
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提升是解释和衡量生产力进步、经济发展质量和可持续增长潜力的重要理论范畴。这一概念由索洛提出,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将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提升视为外生的、纯技术的过程。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技术进步理论,重新... 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提升是解释和衡量生产力进步、经济发展质量和可持续增长潜力的重要理论范畴。这一概念由索洛提出,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将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提升视为外生的、纯技术的过程。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技术进步理论,重新审视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本质含义,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的具体实践,指出在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不仅是技术进步的结果,也与生产关系优化和国民收入分配合理化紧密相关。当前,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使得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更具系统性特征。作为有效评估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变量之一,全要素生产率也势必要通过构建中国新型供需关系、打通经济循环堵点卡点、推动国民经济良性循环来实现质的提升。面对内需不足、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中国需要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持续优化收入分配结构,从供需两侧发力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并形成有利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提高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供给需求约束 新质生产力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技术进步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原创性贡献 被引量:4
8
作者 马福运 李嘉玮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共8页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为新时代全面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推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和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标志着我们党对新时代生产...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为新时代全面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推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和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标志着我们党对新时代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通过对生产力演进理论和生产力范畴的原发性创新,回答了什么是新质生产力的问题;通过对生产力衡量标准理论和发展目的理论的推进性创新,回答了为什么要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问题;通过对生产力要素理论和动力理论的拓展性创新,回答了怎么样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马克思主义 生产力理论 原创性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化赋能中国式现代化乡村振兴的机理与检验——基于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 被引量:3
9
作者 唐岳曦 蔡湘杰 《财经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4-122,共9页
基于2012—2022年中国30个省(区、市)面板数据,从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视角考察数智化赋能中国式现代化乡村振兴的内在机理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智化可以显著促进乡村振兴,该促进作用通过农业生产效率、乡村产业升级、乡村治... 基于2012—2022年中国30个省(区、市)面板数据,从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视角考察数智化赋能中国式现代化乡村振兴的内在机理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智化可以显著促进乡村振兴,该促进作用通过农业生产效率、乡村产业升级、乡村治理效能传导,并表现出市场一体化、公共服务供给、城乡收入差距、地理区位的异质性特征。进一步研究发现,受金融集聚调节效应的影响,数智化对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更强;在跨越城镇化水平的门槛后,数智化对乡村振兴的助推作用会减弱。因此,应着力推进数智化建设,发挥数智化生产力效能,优化金融市场和统筹城乡发展,以此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乡村振兴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化 中国式现代化 乡村振兴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三种话语理论
10
作者 方辰 王雨辰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3-72,共10页
20世纪60年代以降,全球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再生产机制日趋隐蔽化与复杂化。随着技术革命、文化工业与数字媒介的深度介入,话语不再仅是意义的载体,更成为权力斗争与主体形塑的核心场域。在此背景下,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试图突破传统经济决... 20世纪60年代以降,全球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再生产机制日趋隐蔽化与复杂化。随着技术革命、文化工业与数字媒介的深度介入,话语不再仅是意义的载体,更成为权力斗争与主体形塑的核心场域。在此背景下,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试图突破传统经济决定论的单一叙事,通过话语理论重构意识形态批判的当代路径。阿尔都塞通过意识形态质询机制揭示了主体建构与话语权力之间的内在联系,佩肖延续这一进路开创了意识形态话语分析的微观政治路径;哈贝马斯以普遍语用学重构公共领域的话语伦理;拉克劳、墨菲通过解构阶级本质主义开辟了激进民主的话语政治空间。总体来看,这些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所阐发的话语理论既折射出西方左翼思想应对资本主义新形态的理论自觉,也暴露出其与历史唯物主义传统的深层偏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理论 西方马克思主义 意识形态 交往 领导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赋能档案事业创新发展的技术异化风险及其防控——基于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的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熊文景 蒋愉晴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6,共6页
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关于技术异化的本质透析,分析人工智能赋能档案事业创新发展可能存在的异化风险,包括:技术认知偏差,使档案事业转型升级面临困境;责任主体缺失,使档案内容安全风险与日俱增;自主性削弱,使档案工作者对职业身... 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关于技术异化的本质透析,分析人工智能赋能档案事业创新发展可能存在的异化风险,包括:技术认知偏差,使档案事业转型升级面临困境;责任主体缺失,使档案内容安全风险与日俱增;自主性削弱,使档案工作者对职业身份无所适从。在此基础上,提出应通过坚守档案工作者的主体性地位,建立以人为本的“人技互构”观,筑牢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中的档案数据安全防线,加快人工智能技术在档案工作应用中的自主研发等途径来防控其赋能档案事业创新发展的技术异化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 技术异化 异化风险 档案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型劳动力对商贸流通业发展综合能力的影响——基于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
12
作者 陈瑞洋 段治文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33-36,共4页
知识型劳动力为商贸流通业发展综合能力提升和向高质量阶段迈进提供了重要动能。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构建知识型劳动力影响商贸流通业发展综合能力的理论模型,并选取2007-2022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展开实证检验。研究发现... 知识型劳动力为商贸流通业发展综合能力提升和向高质量阶段迈进提供了重要动能。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构建知识型劳动力影响商贸流通业发展综合能力的理论模型,并选取2007-2022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展开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知识型劳动力能显著提升商贸流通业发展综合能力,人工智能应用在二者关系中发挥显著调节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型劳动力 商贸流通业发展综合能力 人工智能应用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期刊建设的主要着力点
13
作者 陈娟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88-93,共6页
新时代,面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宣传的紧迫任务和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新要求,应从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烙印“在马姓马”本色;深入研究阐释“四个之问”,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改进论述风格和呈现形式,增强... 新时代,面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宣传的紧迫任务和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新要求,应从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烙印“在马姓马”本色;深入研究阐释“四个之问”,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改进论述风格和呈现形式,增强理论的吸引力和亲和力;引领学术交流研讨,推动其他哲学社会科学期刊发展;加强信息化数字化建设,推进期刊融合发展;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筑牢期刊发展的深厚基础等多个层面协同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期刊建设,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研究和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马克思主义理论期刊 “四个之问” 理论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视角把握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
14
作者 金若山 《新视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7-106,共10页
“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第一核心要义,从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视角深刻把握这一核心要义,能有效化解来自西方法治理论的质疑。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关于法律的阶级性、法律的时代性和法律的团结性思想,是对西方... “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第一核心要义,从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视角深刻把握这一核心要义,能有效化解来自西方法治理论的质疑。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关于法律的阶级性、法律的时代性和法律的团结性思想,是对西方法治理论关于法律个人主义、法律普遍主义和法律自由主义思想的扬弃,奠定了“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的理论基石。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需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法治思想,坚定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的立场,着力构建面向西方、面向世界的中国法学自主知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依法治国 党的领导 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 西方法治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两种误解及其批判
15
作者 贾天宇 张有奎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20,共9页
当前对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存在两种流行误解:一种是把阶级斗争简单理解为人与人之间的主观冲突,谈“阶级”色变;另一种是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与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混同,把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看作是一种量化的社会分层。从马克思... 当前对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存在两种流行误解:一种是把阶级斗争简单理解为人与人之间的主观冲突,谈“阶级”色变;另一种是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与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混同,把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看作是一种量化的社会分层。从马克思主义角度看,阶级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私有制条件下特定生产关系的体现,它既不同于个体之间的主观暴力,更不同于单纯量化的社会分层。两种误解都没有真正把握阶级关系的本质。对两类误解的批判有助于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阶级理论 阶级斗争 韦伯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的学科素养评价体系构建的困境及出路
16
作者 刘勇 宁宇涵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6-92,共7页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的学科素养评价,既是衡量和提升学科人才学科素养水平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重要方式,主要聚焦于评价主体、评价标准、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等...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的学科素养评价,既是衡量和提升学科人才学科素养水平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重要方式,主要聚焦于评价主体、评价标准、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等领域重点强化与完善。针对当前学科素养评价在评价主体、评价标准、评价内容以及评价结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在遵循自评和他评相统一、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统一、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统一、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统一原则基础上,从健全多元主体评价体系、规范学科素养评价标准、完善学科素养评价内容、创新多样化评价方式等方面优化路径,以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队伍建设水平的新跃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学科人才 学科素养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现共同富裕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生命力
17
作者 吴昊天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2-69,共8页
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构成马克思主义社会理想的基本价值目标。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的忠实实践者,始终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最核心的奋斗目标。... 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构成马克思主义社会理想的基本价值目标。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的忠实实践者,始终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最核心的奋斗目标。实现共同富裕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真理性的重要实践证明,能够充分展示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弘扬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和开放性特质,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中国式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 理论生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刻领悟习近平外交思想的哲学智慧——基于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发展史的考察
18
作者 郭树勇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18,共15页
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国际社会矛盾论具有了更大的现实解释力。马克思主义国际社会矛盾论承认国际社会矛盾的普遍性,认为矛盾转化为冲突需具备特定条件,且矛盾兼具客观性和主观性,其研究方法包含矛盾分析法、阶级分析法、世界体系研... 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国际社会矛盾论具有了更大的现实解释力。马克思主义国际社会矛盾论承认国际社会矛盾的普遍性,认为矛盾转化为冲突需具备特定条件,且矛盾兼具客观性和主观性,其研究方法包含矛盾分析法、阶级分析法、世界体系研究法、国际政治社会学方法以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多种方法。全球化概念在国际社会矛盾论中占据重要地位。一方面,全球化、全球化问题及其治理是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核心议题;另一方面,国际社会矛盾论以研究全球化引发的矛盾和问题为出发点,全球化的多维发展及其矛盾运动推动着国际社会矛盾论的创新发展。习近平外交思想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思维和哲学智慧,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在全球化与逆全球化成为国际社会基本矛盾之一的当下,中国应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社会矛盾 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 习近平外交思想 全球化 全球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路径——基于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的视角
19
作者 王鸣昊 付茜 《学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0-136,共7页
以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为视角,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路径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文章首先阐述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的起源、与物质生产的关系、理论渊源、批判继承以及理论实践价值和当代价值,指出该理论与“非遗”系统性保... 以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为视角,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路径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文章首先阐述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的起源、与物质生产的关系、理论渊源、批判继承以及理论实践价值和当代价值,指出该理论与“非遗”系统性保护思想相结合的重要意义,从制度建设、物质生产变革、群体参与等方面提出我国“非遗”保护的路径选择,强调构建多层次保护体系、推动全民参与,以实现“非遗”的可持续发展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 非物质文化遗产 系统性保护 文化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相互关系的理论分析——基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视角 被引量:6
20
作者 马艳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0-114,共5页
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是基于当时社会经济现实,采用从本质形态到表象形态逐步展开的研究方法构建的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从这个层面来理解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当下的金融危机就本质形态就是经济危机,而其表象形态则是以金融因素为核... 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是基于当时社会经济现实,采用从本质形态到表象形态逐步展开的研究方法构建的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从这个层面来理解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当下的金融危机就本质形态就是经济危机,而其表象形态则是以金融因素为核心的虚拟经济危机,这正是当代经济危机的新特征。今后的经济危机的表现形态还会发生变化,诸如可能会通过网络技术为核心的虚拟经济形态表现出来。在经济危机的本质形态和表象形态之间,虽然本质形态起决定作用,但是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治理当下这场危机不仅要考虑其表象形态的治理,也要考虑本质形态的治理,同时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危机 金融危机 马克思主义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