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0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三个代表”与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 被引量:2
1
作者 柳德雄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131-134,共4页
“三个代表”的直接理论来源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在此基础上还进行了两方面的创新:一是“三个代表”把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从人类社会的一般发展规律引向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实际;二是“三个代表”把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 “三个代表”的直接理论来源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在此基础上还进行了两方面的创新:一是“三个代表”把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从人类社会的一般发展规律引向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实际;二是“三个代表”把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从人类社会一般发展规律的高度,具体落实到党的建设之中。“三个代表”的内涵是历史的、具体的,其实现方式和手段也将不断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个代表 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 创新 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建设与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创新 被引量:4
2
作者 黄刚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6-120,共5页
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在结构意义上将社会理解为一种在矛盾运动作用下不断变化与发展的有机的整体构成物。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在关于社会结构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实践发展以及现实运动等诸多层面上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进行... 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在结构意义上将社会理解为一种在矛盾运动作用下不断变化与发展的有机的整体构成物。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在关于社会结构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实践发展以及现实运动等诸多层面上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进行了继承和发展,使社会结构这一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获得新的内涵和形式,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重大意义。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当前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需要在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重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建设 社会结构 马克思主义 理论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初探 被引量:1
3
作者 叶克林 《学海》 1990年第Z1期36-42,共7页
社会结构作为一个整体社会范畴,是指社会构成部分之间稳定性的整体联系和组织方式。在宏观社会学研究领域里,社会结构既是关键的理论概念,又是基本的分析框架。从社会发展研究的方法论前提看,无论是一度风靡的各种现代化理论,还是新近... 社会结构作为一个整体社会范畴,是指社会构成部分之间稳定性的整体联系和组织方式。在宏观社会学研究领域里,社会结构既是关键的理论概念,又是基本的分析框架。从社会发展研究的方法论前提看,无论是一度风靡的各种现代化理论,还是新近崛起的比较政治经济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现代化 理论初探 马克思恩格斯 社会形态 社会范畴 构成部分 社会制度 社会生活 社会结构 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资本理论——王峰明同志同我们的分歧 被引量:2
4
作者 荣兆梓 《人文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54,共14页
文章讨论公有资本概念的学理依据问题。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实践基础上,其资本概念具有价值增殖性与阶级剥削性不可分割的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价值增殖包含了私有制经济的价值增殖和公有制经济的价值... 文章讨论公有资本概念的学理依据问题。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实践基础上,其资本概念具有价值增殖性与阶级剥削性不可分割的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价值增殖包含了私有制经济的价值增殖和公有制经济的价值增殖两部分。公有制经济的价值增殖与阶级剥削相分离,这是公有资本概念的事实依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公有资本都是马克思所未曾预见的,是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的创造。公有资本概念的引入要求政治经济学的“术语革命”,一个包含了公有资本与私有资本在内的资本一般概念必须重新定义。公有资本形态在改革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探索公有制有效实现形式的理论依据之一。改革中的国有企业不仅在商品市场出售全部产品,而且要通过市场获取所有的生产要素;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在“国家辛迪加”的行政指挥链上下移权力,到通过产权改革建立国有股份公司的不同阶段。这些都与马克思主义资本理论的创新,以及公有资本概念的导入和深化直接相关。在以上一系列理论问题上,王峰明同志同笔者都存在重大分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马克思主义资本理论 公有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刻领悟习近平外交思想的哲学智慧——基于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发展史的考察
5
作者 郭树勇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18,共15页
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国际社会矛盾论具有了更大的现实解释力。马克思主义国际社会矛盾论承认国际社会矛盾的普遍性,认为矛盾转化为冲突需具备特定条件,且矛盾兼具客观性和主观性,其研究方法包含矛盾分析法、阶级分析法、世界体系研... 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国际社会矛盾论具有了更大的现实解释力。马克思主义国际社会矛盾论承认国际社会矛盾的普遍性,认为矛盾转化为冲突需具备特定条件,且矛盾兼具客观性和主观性,其研究方法包含矛盾分析法、阶级分析法、世界体系研究法、国际政治社会学方法以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多种方法。全球化概念在国际社会矛盾论中占据重要地位。一方面,全球化、全球化问题及其治理是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核心议题;另一方面,国际社会矛盾论以研究全球化引发的矛盾和问题为出发点,全球化的多维发展及其矛盾运动推动着国际社会矛盾论的创新发展。习近平外交思想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思维和哲学智慧,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在全球化与逆全球化成为国际社会基本矛盾之一的当下,中国应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社会矛盾 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 习近平外交思想 全球化 全球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研究》
6
作者 赵英琦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在经济全球化与“逆全球化”相伴随的时代背景下,审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当代价值,探寻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资本主义经济“复苏”的指导作用,对捍卫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具有重大意义。陈文通教授... 在经济全球化与“逆全球化”相伴随的时代背景下,审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当代价值,探寻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资本主义经济“复苏”的指导作用,对捍卫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具有重大意义。陈文通教授所著的《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研究》(东方出版社,2022年3月出版)一书,凝结了作者多年研究成果,深入探讨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多个核心议题,不仅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阐释,还结合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对多个重要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展现了作者深厚的理论功底与敏锐的时代洞察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要指示精神专家座谈会会议纪要
7
作者 陈谦(整理) 张志杰(整理)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时间:12月13日(周五)上午地点:校本部主楼210会议室参会人:王洛忠黄延敏石鸥王德胜王淑芹杨生平刘屹张桃洲沈永福吴高臣姜国权王涛龙玉其主持人:黄延敏一、传达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王洛忠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 时间:12月13日(周五)上午地点:校本部主楼210会议室参会人:王洛忠黄延敏石鸥王德胜王淑芹杨生平刘屹张桃洲沈永福吴高臣姜国权王涛龙玉其主持人:黄延敏一、传达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王洛忠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要指示精神,对各位专家在哲学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作出的努力和贡献予以充分肯定,并请专家们对学校哲学人文社会学科发展,特别是如何进一步落实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提出宝贵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专家座谈会 国权 王德胜 校本部 人文社会学科 会议纪要 人文社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的正本清源——基于马列著作的文本学考察
8
作者 李文才 潘静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8-67,共10页
中国学术界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的认识上,长期存在“三种社会形态论”和“五种社会形态论”(或作“五种生产方式论”)两种主要观点及其争论,其中后者则为中国史学界的主导性理论。改革开放以来,包括历史学界在内的中国学术界对马... 中国学术界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的认识上,长期存在“三种社会形态论”和“五种社会形态论”(或作“五种生产方式论”)两种主要观点及其争论,其中后者则为中国史学界的主导性理论。改革开放以来,包括历史学界在内的中国学术界对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进行了较为深刻的省思,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或阐释。但争论依然激烈,分歧继续存在,甚至对于马克思是否提出过社会形态理论这样的问题也未能形成一致性看法。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是一些学者狃于寻章摘句以论证预设观点的研究方法,其结果既相悖于真正的学术探讨,也背离了马列著作的原义。立足于文本学考察,可知马克思在人类社会发展形态的问题上,从未明确提出过“三种社会形态”或“五种社会形态”的理论,而只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某些“社会形态”及其特征作过一些描述或设想,认为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明确阐述“三种社会形态”或“五种社会形态”的说法,并不符合事实。长期支配中国学术界的“五种社会形态(生产方式)论”,实为列宁和斯大林总结出来的“理论”,特别是后者将其教条化和神圣化,因而并非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社会形态理论 “三种社会形态论” “五种社会形态论” 《德意志意识形态》 列宁 斯大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总体性”视野及其理论启示 被引量:1
9
作者 营立成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5-86,共12页
“总体性”(totality)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范畴,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品质。本文聚焦四位理论家所呈现的总体性范畴,尝试勾勒法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总体性”视野。列斐伏尔以“人”的总体性为起点,将日常生活作为总... “总体性”(totality)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范畴,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品质。本文聚焦四位理论家所呈现的总体性范畴,尝试勾勒法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总体性”视野。列斐伏尔以“人”的总体性为起点,将日常生活作为总体性场域,以日常生活批判勾勒出社会总体性。梅洛-庞蒂借助处境、共在等范畴批判和超越涂尔干主义,在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中探寻理解社会事实总体性的可能。戈德曼将卢卡奇的总体性原则与皮亚杰的结构主义立场结合起来,展现了“发生结构主义”的总体性视野,揭示了作品意义结构与社会精神结构的同构性。普兰查斯在对社会阶级的研究中将结构总体性与社会实践总体性结合,形成一种新的辩证总体性。本文围绕总体性与学科性的融通,总体与差异、总体与个体、总体与过程的辩证统一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总体性理解,进一步讨论了法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总体性”视野给我们带来的理论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国 马克思主义社会 总体性 理论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研究》获北京市第十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10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研究》,由人民出版社2020年10月出版。该书紧密结合中国共产党思想发展史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史,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基本内容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
关键词 党建理论研究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 思想发展史 发展历程 创新史 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在逻辑结构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构建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丽华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2008年第9期24-27,共4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构建应遵循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内在逻辑结构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的内在逻辑结构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的内在一致的逻辑结构,是马克思主义各个组成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构建应遵循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内在逻辑结构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的内在逻辑结构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的内在一致的逻辑结构,是马克思主义各个组成部分遵循的逻辑结构。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理论体系构建的方法,首先要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起点范畴、中心范畴和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进一步拓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逻辑结构 理论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马克思主义生产关系结构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12
作者 张鸿奇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生产关系结构问题是理论界长期争论的一个基础性问题。国内外经济学界对生产关系结构问题的研究及其成果,有明显的创见,但也有其局限性。鉴于此,张作云教授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的基础上,对马... 生产关系结构问题是理论界长期争论的一个基础性问题。国内外经济学界对生产关系结构问题的研究及其成果,有明显的创见,但也有其局限性。鉴于此,张作云教授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的基础上,对马克思生产关系结构理论及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实践意义进行了系统论述,将研究成果集结成《马克思主义生产关系结构理论及其当代价值》(中国经济出版社,2022年11月)一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实践意义 生产关系结构 基础性问题 当代价值 研究成果 马克思主义 中国经济出版社 改革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90年代新马克思主义的多元社会结构理论评析
13
作者 周穗明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9-43,共5页
20世纪90年代后的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的多元社会结构理论继承了70年代末以来新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线索,否认阶级政治成为其理论时尚。它们聚焦全球化背景下传统工人阶级的衰落,突出以白领知识劳动者为主体的新中间阶级研究,分析资产阶级的... 20世纪90年代后的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的多元社会结构理论继承了70年代末以来新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线索,否认阶级政治成为其理论时尚。它们聚焦全球化背景下传统工人阶级的衰落,突出以白领知识劳动者为主体的新中间阶级研究,分析资产阶级的内部分化,关注90年代全球化进程中产生的各种受排斥人群。尽管这些理论形式多样,但均以弱化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和阶级冲突为共同特征,主张以个体的文化权力抗争取代阶级斗争。新马克思主义以社会多元主义话语全面取代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话语,充分体现了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和后马克思主义政治思潮对西方发达国家左翼的广泛渗透,性质上属于一种异质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结构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多元社会结构理论 激进民主政治 评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教学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运用探究——评《化学教学论》
14
作者 马佚凡 《化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I0005-I0005,共1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总结,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能够指导人们用辩证与历史的思维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逐步探寻到世界运行发展的真理,更好地改造自我、提升自我。化学与哲学两个学科看似毫不相关,二者实则...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总结,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能够指导人们用辩证与历史的思维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逐步探寻到世界运行发展的真理,更好地改造自我、提升自我。化学与哲学两个学科看似毫不相关,二者实则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化学知识始终围绕着物质结构与性质、变化规律等内容展开,充分体现出哲学的唯物辩证思想。在化学教学中渗透与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有助于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化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加深对于相关概念、原理的理解,更能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思维方式,为其今后的学习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用探究 化学教学 物质结构与性质 社会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哲学 化学知识 唯物辩证思想 提升自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总结历史经验与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5
作者 张泽凝 《学习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16,共7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总结历史经验、勇于创造的伟大历程。历史经验是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转变必不可少的中间阶段,是由实践向理论升华的关键环节。中国共产党开拓进取、踔厉奋发的历史,恰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总结历史经验、勇于创造的伟大历程。历史经验是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转变必不可少的中间阶段,是由实践向理论升华的关键环节。中国共产党开拓进取、踔厉奋发的历史,恰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史。这部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凝练,要注重从主体维度、客体维度、过程维度进行深入探索,在运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的过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新的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历史经验 理论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结构理论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爽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80-83,共4页
“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代表阿尔都塞,把受现代自然科学发展所产生的系统方法、结构方法、模型方法的影响而在人文科学中形成的一种新思潮——结构主义,用于对马克思社会理论的解释,提出主导性结构、结构性因果观等一系列“新”概念... “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代表阿尔都塞,把受现代自然科学发展所产生的系统方法、结构方法、模型方法的影响而在人文科学中形成的一种新思潮——结构主义,用于对马克思社会理论的解释,提出主导性结构、结构性因果观等一系列“新”概念,强调社会的总体性和对社会结构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果观 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 阿尔都塞 社会结构理论 主导结构 黑格尔 总体观 社会整体 结构 决定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实践结构性巨变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 被引量:14
17
作者 杨敏 郑杭生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共7页
21年前,本文第二作者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作了这样的界定: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实质上是一门关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科学。并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特殊性,它的两种形态,它的更为基本的形... 21年前,本文第二作者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作了这样的界定: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实质上是一门关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科学。并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特殊性,它的两种形态,它的更为基本的形式。当今时代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提出了新的考量。社会实践发生了结构性巨变,原有的对立在融合,原有的统一却在分化;传统界限漂移不定,既定准则也晦暗模糊;左与右、激进与保守、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的区分变得异常含混。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实质和当代形式甚至成为许多复杂问题上不同立场的基本分野。现代性的成长和社会主义的成长总是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当代性。在中国新型社会主义的实践中,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诉求和政治议程展现出新的魅力。马克思主义的继承者正在以更为广阔的视野和深度的思考,进一步认识这个创造历史的时代,构建维护建设性形态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当代意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社会 社会实践结构性巨变 新型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之后的马克思主义人文主义
18
作者 凯文·安德森 王进(译)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18,共10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过后,伴随着西方激进行动主义的产生,建立在激进甚至革命基础上的人文主义思想实现了复苏。这一时期的西方学界存在着左派在理论上排斥人文主义的倾向。根源于当今哲学困境的西方马克思主义人文主义应运而生,并积极地重... 第二次世界大战过后,伴随着西方激进行动主义的产生,建立在激进甚至革命基础上的人文主义思想实现了复苏。这一时期的西方学界存在着左派在理论上排斥人文主义的倾向。根源于当今哲学困境的西方马克思主义人文主义应运而生,并积极地重塑着当代社会,弗洛姆社会主义人文主义、科希克资本主义伪具象化世界观念、法农非洲新人文主义、杜娜叶夫斯卡娅革命马克思主义人文主义等相继出现。文章反思由萨特、弗洛姆、东欧马克思主义者提出的全球化解放的思想观念,梳理由杜娜叶夫斯卡娅、法农和科希克提出的社会主义人文主义话语,总结和探讨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人文主义对全球化资本主义的理论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主义 结构主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人文主义 哲学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视角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被引量:7
19
作者 杨谦 邵新顺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5-28,共4页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本质上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社会化活动,也是其受众对象,即社会成员认同、接受、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一种社会学习活动。在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观照下,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表现为一个完满的观察...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本质上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社会化活动,也是其受众对象,即社会成员认同、接受、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一种社会学习活动。在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观照下,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表现为一个完满的观察学习过程。这种以受众行为习得为研究对象的理论对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深刻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杜拉 社会学习理论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谐社会理论的创新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志礼 魏晓文 刘洁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0-65,共6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在于使中国的发展与社会主义实现良性互动。当中国社会的发展又一次进入"关键时期"的时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遇到了诸多困境。和谐社会理论正是从社会主义与中国发展实现良性互动的视角,在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在于使中国的发展与社会主义实现良性互动。当中国社会的发展又一次进入"关键时期"的时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遇到了诸多困境。和谐社会理论正是从社会主义与中国发展实现良性互动的视角,在突破目前我国发展的现实困境中赋予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具体内容,在突破社会主义价值诉求"具体化"的困境中指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途径,在突破当代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困境中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困境 超越 和谐社会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