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纪念毛泽东 学习毛泽东——山东省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纪要
1
作者 王晓明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2-23,共2页
2003年12月26日,山东省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在山东省委党校举行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来自山东大学、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社会科学院、山东师范大学、山东轻工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围绕正确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毛泽东... 2003年12月26日,山东省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在山东省委党校举行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来自山东大学、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社会科学院、山东师范大学、山东轻工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围绕正确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与中华民族精神、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等问题进行了研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思想 山东 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党校 民族精神 三个代表 中国共产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大学中青年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成立
2
作者 方宏建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2期62-62,共1页
山东大学中青年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于3月26日成立、当前,高等院校面临新老交替,老一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优良学风亟待继承和发扬;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出现大量新情况、新问题,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去... 山东大学中青年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于3月26日成立、当前,高等院校面临新老交替,老一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优良学风亟待继承和发扬;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出现大量新情况、新问题,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去分析、去解答;在挫败国内外敌对势力“和平演变”的斗争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中青年 高等院校 山东大学 社会主义现代化 新情况 理论工作者 改革开放 优良学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校马列部中青年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举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研讨会
3
作者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3期139-139,共1页
我校马列部中青年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于5月13日召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研讨会。这次研讨会就“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含义展开了热烈争鸣。有的同志认为,在古代和近代,科学基本上处于精神形态,到了现代特别是当代,科学的形态发... 我校马列部中青年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于5月13日召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研讨会。这次研讨会就“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含义展开了热烈争鸣。有的同志认为,在古代和近代,科学基本上处于精神形态,到了现代特别是当代,科学的形态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它是精神形态和物质形态、理论形态和实践形态的有机统一,就其实质来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 中青年 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转化为生产力 研讨会 精神形态 理论形态 形态发生 实践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校召开纪念毛泽东一百周年诞辰学术研讨会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成立大会
4
作者 苏森祜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3期14-14,共1页
我校于6月下旬召开纪念毛泽东一百周年诞辰学术研讨会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成立大会。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我校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研究的专家学者,各院、系、所、室以及机关的教师、党政干部、有关专业研究生近200人。北京大学... 我校于6月下旬召开纪念毛泽东一百周年诞辰学术研讨会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成立大会。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我校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研究的专家学者,各院、系、所、室以及机关的教师、党政干部、有关专业研究生近200人。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北京青年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会长、国家教委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高校理论战线》杂志副总编田心铭、广东省高教局梅树德同志应邀出席了会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 毛泽东 学术研讨会 研究中心 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社会科学发展 诞辰 纪念 党政干部 周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论陈望道早期宣传马克思主义与建党活动 被引量:6
5
作者 许黎英 朱顺佐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7-122,147,共7页
陈望道留学日本期间,结识了著名学者、早期社会主义人士河上肇、山川均等人,就一起开展宣传苏俄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抛弃了"实业救国"、"科学救国"的幻想。国内爆发"五四"运动后,他回国在浙江"一... 陈望道留学日本期间,结识了著名学者、早期社会主义人士河上肇、山川均等人,就一起开展宣传苏俄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抛弃了"实业救国"、"科学救国"的幻想。国内爆发"五四"运动后,他回国在浙江"一师"任教,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提出社会改革的一些具体设想。他在上海任《觉悟》副刊助编时,努力把它办成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重要阵地。他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翻译了《共产党宣言》,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奠定思想理论基础。他参加发起组织上海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会、上海共产党,是上海早期建党8位元老级功臣之一。上海共产党建立后,他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望道 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共产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怎样传入中国的 被引量:2
6
作者 皮明庥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S1期18-29,共12页
千年封建古国的中国,自鸦片战争后又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为了实现民族的独立,国家的富强,人民的解放,我们的先人进行了前仆后继、可歌可泣的斗争。但不管是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改革图强思想,还是洪秀全在《... 千年封建古国的中国,自鸦片战争后又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为了实现民族的独立,国家的富强,人民的解放,我们的先人进行了前仆后继、可歌可泣的斗争。但不管是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改革图强思想,还是洪秀全在《天朝田亩制度》中所描绘的小农平均主义蓝图,以及洋务派标示的“富国强兵”论,抑或是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变法主张,以至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都救不了中国。而真正能救国救民的真理,是中国人民通过千辛万苦才找到的马克思主义。这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熔铸成为中国共产党人集体经验的结晶——毛泽东思想,指引了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十月革命 社会主义思潮 传入中国 蔡和森 共产国际 李汉俊 俄国革命 毛泽东同志 孙中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被引量:1
7
作者 蔡灿津 王怀玉 高朝明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9年第Z1期83-95,共13页
伟大的五四运动已经六十周年了。六十年来,马列主义在中国得到了广泛深入的传播,并指导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取得了伟大辉煌的胜利。毛泽东同志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来到中国之所以发生这样大的作用,是因为中国的社会条件有了这种需要,... 伟大的五四运动已经六十周年了。六十年来,马列主义在中国得到了广泛深入的传播,并指导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取得了伟大辉煌的胜利。毛泽东同志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来到中国之所以发生这样大的作用,是因为中国的社会条件有了这种需要,是因为同中国人民革命的实践发生了联系,是因为被中国人民所掌握了。”因此马克思主义在五四时期骤然迅猛席卷中国大地,成为一股不可抗御的历史潮流,是有深刻的国内根源和一定的国际条件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民 宣传马克思主义 周恩来 毛泽东同志 知识分子 新民学会会员 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社会主义 翻译出版 五四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讨会
8
作者 李健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F0003-F0003,共1页
4月22日,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哲学社会科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研究基地、北京高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学研究会、中共宜宾市委宣传部共同主办的“践行五大发展理念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讨会在宜宾召开。
关键词 研讨会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研究基地 马克思主义教学研究会 宜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共产国际档案看中共上海发起组建立史实 被引量:34
9
作者 杨奎松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82-88,共7页
一、对中共上海发起组问题的不同说法 目前,有关中共上海发起组问题的比较权威的说法,分别见之于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著的《中共党史大事年表》和《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其中,前者肯定“一九二○年八月,为了准备建立中国共产党,在... 一、对中共上海发起组问题的不同说法 目前,有关中共上海发起组问题的比较权威的说法,分别见之于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著的《中共党史大事年表》和《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其中,前者肯定“一九二○年八月,为了准备建立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后者则进一步提出:“1920年5月,陈独秀、李汉俊、陈望道等在上海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经过几个月的酝酿准备,1920年8月,首先在中国工业和工人运动的中心上海,建立起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上海发起组 共产国际 维经斯基 共产主义小组 《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革命局 陈独秀 社会主义 安那其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早期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理论探索 被引量:9
10
作者 齐鹏飞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10,共10页
知识分子问题,历来是中国共产党所面临的重大的理论与实践课题。从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建立到1927年7月大革命失败,早期的_中国共产党人就开始对知识分子问题进行了虽则初步然而又是卓有成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探索。一中国共产党在创建之... 知识分子问题,历来是中国共产党所面临的重大的理论与实践课题。从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建立到1927年7月大革命失败,早期的_中国共产党人就开始对知识分子问题进行了虽则初步然而又是卓有成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探索。一中国共产党在创建之始,就已经注意到知识分子问题并予以相当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问题 理论探索 早期中国共产党人 中国共产党早期 青年学生 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中国知识分子 无产阶级 知识阶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傳播馬列主义的先驱——袁玉冰
11
作者 丁可贊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79年第4期69-80,共12页
一九二七年的残冬,沉沉暮云,笼罩着南昌城的上空。十二月十七日的午后,在一辆开往下沙窝刑场的囚车上,挺立着一位年纪不满三十的青年。在这生离死别的时刻,没有悲哀,没有忧伤。只见他目光炯炯,傲视四周,一路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 一九二七年的残冬,沉沉暮云,笼罩着南昌城的上空。十二月十七日的午后,在一辆开往下沙窝刑场的囚车上,挺立着一位年纪不满三十的青年。在这生离死别的时刻,没有悲哀,没有忧伤。只见他目光炯炯,傲视四周,一路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工农成功万岁”!……。雄壮有力的口号,激动人心,冲破沉云,飞向远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 南昌 反革命 知识分子 刑场 方志敏 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写文章 沙窝 中国共产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陈独秀五四时期的革命活动对青年毛泽东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魏磊 《理论学刊》 CSSCI 1998年第3期113-117,共5页
论陈独秀五四时期的革命活动对青年毛泽东的影响魏磊陈独秀是我党历史上颇为复杂的一个人物,他在五四时期的革命活动,曾启迪和影响了整整一代青年,对此,毛泽东曾说:“他是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整个运动实际上是他领导的。……我... 论陈独秀五四时期的革命活动对青年毛泽东的影响魏磊陈独秀是我党历史上颇为复杂的一个人物,他在五四时期的革命活动,曾启迪和影响了整整一代青年,对此,毛泽东曾说:“他是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整个运动实际上是他领导的。……我们是他们那一代人的学生。……那个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毛泽东 陈独秀 马克思主义 五四时期 《新青年》 革命活动 宣传马克思主义 李大钊 俄罗斯研究会 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期评论》新论 被引量:8
13
作者 田子渝 陈绍康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39-44,共6页
五四运动时期上海的《星期评论》创办之初虽未脱离资产阶级文化运动的轨道,但在其中后期发生了质的变化,成为我国初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阵地之一,具有进步性和革命性。因为:它的办刊宗旨是要发扬五四运动的革命精神,以主人翁的姿态... 五四运动时期上海的《星期评论》创办之初虽未脱离资产阶级文化运动的轨道,但在其中后期发生了质的变化,成为我国初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阵地之一,具有进步性和革命性。因为:它的办刊宗旨是要发扬五四运动的革命精神,以主人翁的姿态探索改造中国社会的道路,批判旧观念,宣传新思想,反映劳工问题。创刊后,受到先进知识分子的欢迎,并遭到反动势力的攻击和破坏。在内容和实践方面,它歌颂五四运动,抨击反动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反对帝国主义,大力传播马克思主义,鼓吹工人运动,主张妇女解放。它与许多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有密切联系,是发起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社团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进知识分子 中国人民 星期 学生运动 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杨之华 五四运动 帝国主义 主要表现 妇女解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杨明斋生平事迹的调查 被引量:4
14
作者 余世诚 《齐鲁学刊》 1983年第4期45-51,共7页
杨明斋,是对于建党、建团作过很大贡献,在党的早期革命事业中做过许多有益工作的有名的共产党员。关于他的生平事迹,至今我们还知道得很少、很不清楚。现仅根据一些零星的回忆材料和我们初步的调研,整理出来,希望得到补充和指正。(1)杨... 杨明斋,是对于建党、建团作过很大贡献,在党的早期革命事业中做过许多有益工作的有名的共产党员。关于他的生平事迹,至今我们还知道得很少、很不清楚。现仅根据一些零星的回忆材料和我们初步的调研,整理出来,希望得到补充和指正。(1)杨明斋是山东省平度县人。李达、包惠僧、张国焘等在回忆录中都说杨明斋的祖籍是山东。但在山东何地?我们访问山东的早期党员黄秀珍(王辩)时,她告诉我们:杨是山东平度人。黄秀珍原籍山东诸城,与平度近邻。她一九二六年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时,与杨明斋相识。他们是同乡,在交往中甚是熟悉,由此得知杨的祖籍。我们按黄大姐提供的线索,曾三次赴平度县调查,在县委的领导下发现了不少杨明斋身世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明斋 生平事迹 回忆说 莫斯科 大学学习 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祖籍 旅俄华侨 哈佛大学 陈先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理解《多余的话》中所流露的消极情绪
15
作者 黄金艳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S1期44-45,共2页
关键词 《多余的话》 瞿秋白 消极情绪 马克思主义传入 中国传统文化 知识层面 中国革命 家庭环境 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人民文学出版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瞿秋白画的阿Q像 被引量:1
16
作者 高信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1994年第12期63-64,共2页
瞿秋白画的阿Q像高信瞿秋白同志幼年时期,曾随伯父和父亲学习中国山水。20岁以前的这类山水画稿,存世者仅有两帧。一幅名曰《江声云树留》,画激流奔腾,烟云浩渺,颇有气势,现存常州博物馆,是为17岁(191年)时作;一为赠... 瞿秋白画的阿Q像高信瞿秋白同志幼年时期,曾随伯父和父亲学习中国山水。20岁以前的这类山水画稿,存世者仅有两帧。一幅名曰《江声云树留》,画激流奔腾,烟云浩渺,颇有气势,现存常州博物馆,是为17岁(191年)时作;一为赠给同乡、北大学生李子宽先生的立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瞿秋白 阿Q 阿Q 《现代》 中国现代文学 鲁迅先生 山水画 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鲁迅研究 《多余的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沙文化书社
17
作者 胡昭镕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116-126,共11页
1919年五四运动后,湖南的知识界掀起了研究新思想、新文化的热潮。除了早已于1918年4月由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等发起组织的新民学会不遗余力地致力于新文化运动外,毛泽东、何叔衡等人又发起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俄罗斯研究会,教... 1919年五四运动后,湖南的知识界掀起了研究新思想、新文化的热潮。除了早已于1918年4月由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等发起组织的新民学会不遗余力地致力于新文化运动外,毛泽东、何叔衡等人又发起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俄罗斯研究会,教育界人士朱剑凡、陈夙荒等也组织了健学会。与此同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书社 新文化运动 毛泽东 新民学会会员 长沙 新思想 俄罗斯研究会 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何叔衡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四新文化运动与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学术座谈会综述
18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3期160-161,共2页
浙江省中共党史学会于1999年4月16日邀请省委党史研究室、省社科院、浙江大学玉泉校区、西溪校区、湖滨校区、浙江丝绸工学院、杭州教育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就“五四新文化运动与现代中国社会发展”进行学术座谈,现将这次座... 浙江省中共党史学会于1999年4月16日邀请省委党史研究室、省社科院、浙江大学玉泉校区、西溪校区、湖滨校区、浙江丝绸工学院、杭州教育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就“五四新文化运动与现代中国社会发展”进行学术座谈,现将这次座谈会的主要内容综述如下:一、关于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新文化运动 现代中国社会 学术座谈会 先进知识分子 五四运动 五四时期 启蒙思想 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陈望道 毛泽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邵力子在建党前后的活动和贡献
19
作者 朱顺佐 《浙江学刊》 1984年第4期67-73,75,共8页
邵力子先生早年是从信仰三民主义,转向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五四运动后,他是上海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和上海共产党的发起者,曾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参加创建党的活动。本文拟对他在建党前后的思想和革命活动,作一粗浅的论述。一邵力子,1882... 邵力子先生早年是从信仰三民主义,转向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五四运动后,他是上海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和上海共产党的发起者,曾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参加创建党的活动。本文拟对他在建党前后的思想和革命活动,作一粗浅的论述。一邵力子,1882年12月8日诞生于绍兴府会嵇县(今绍兴市绍兴县)陶堰乡邵家溇村一个封建仕宦家庭哿ψ映趺翱?字仲辉。进学校时,改名闻泰。办《民立报》时,笔名力子。“力子谓勤劳之人。其后取消名号,即用力子为名”。邵力子幼年“在家塾读书”,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为座右铭,勤奋好学。他博览群书,尤其喜欢老子的思辨哲理,酷爱庄子汪洋恣肆的文风和深入细致的辨析,他还饱读过我国的古典诗词。这使他掌握了渊博的知识,也给他的思想以深刻的影响。邵力子青年时代目睹外患频仍,国家多事,清廷腐败的情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革命活动 邵力子 青年时代 上海大学 座右铭 校时 苏联 学生运动 杨之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料摘编
20
《求实》 1981年第1期47-48,共2页
“中国共产党”一词,最早出现在1920年秋蔡和森同志给毛泽东同志的信中。在8月13日的信中提出“要组织党——共产党。因为他是革命运动的发动者、宣传者、先锋队、作战部。以中国现在的情形看来,必先组织他,然后工团、合作社、才能发生... “中国共产党”一词,最早出现在1920年秋蔡和森同志给毛泽东同志的信中。在8月13日的信中提出“要组织党——共产党。因为他是革命运动的发动者、宣传者、先锋队、作战部。以中国现在的情形看来,必先组织他,然后工团、合作社、才能发生有力的组织。革命运动、劳动运动,才有神经中枢。”在9月10日信中坚决主张要“明目张胆正式成立一个中国共产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 陈独秀 李大钊 革命运动 共产党 《新青年》 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蔡和森 毛泽东同志 坚决主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