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90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
1
作者 郑广智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3年第2期4-14,共11页
在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的时候,认真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联系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进一步总结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努力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科学... 在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的时候,认真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联系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进一步总结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努力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马克思主义有三个来源与三个组成部分,这就是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而“马克思学说中的主要一点,就是阐明了无产阶级这个社会主义社会创造者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作用。”(《列宁选集》第2卷第437页)社会主义是几百年来世界各国进步人士梦寐以求的理想,直到十九世纪四十年代,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才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成为科学。列宁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亲自领导了俄国的十月革命,使社会主义在俄国取得胜利,把社会主义从科学变为现实,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列宁逝世后,斯大林在和机会主义的斗争中,坚持了一国可以建成社会主义的理论,在伟大卫国战争中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取得了具有世界意义的历史性胜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人民民主专政 社会主义社会 按劳分配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我国社会主义 列宁 科学社会主义原理 社会主义民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2
作者 谢霖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34-38,共5页
这些年来,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喋喋不休地宣扬什么“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马克思主义是乌托邦”,马克思主义“已经不能解决当代的许多重大问题”。对此,我们思想理论战线的同志要旗帜鲜明地给予深入批驳,以廓清理论是非,坚持和发展... 这些年来,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喋喋不休地宣扬什么“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马克思主义是乌托邦”,马克思主义“已经不能解决当代的许多重大问题”。对此,我们思想理论战线的同志要旗帜鲜明地给予深入批驳,以廓清理论是非,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社会主义革命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必然代替 资水 剩余价值 资产阶级自由化 西方资产阶级思想 客观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和社会党国际的民主社会主义 被引量:3
3
作者 赵明义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2期1-11,共11页
目前,社会党国际的民主社会主义向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及其指导的运动和制度,提出了严重的挑战,使国际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面临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在纪念伟大的列宁诞辰120周年的时候,重温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从理论和实... 目前,社会党国际的民主社会主义向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及其指导的运动和制度,提出了严重的挑战,使国际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面临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在纪念伟大的列宁诞辰120周年的时候,重温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从理论和实践上弄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和社会党国际的民主社会主义这两者的特定含义、内容及其根本区别,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社会主义 社会党国际 社会主义制度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 根本区别 资本主义社会 无产阶级专政 德国社会民主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资本理论——王峰明同志同我们的分歧 被引量:2
4
作者 荣兆梓 《人文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54,共14页
文章讨论公有资本概念的学理依据问题。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实践基础上,其资本概念具有价值增殖性与阶级剥削性不可分割的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价值增殖包含了私有制经济的价值增殖和公有制经济的价值... 文章讨论公有资本概念的学理依据问题。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实践基础上,其资本概念具有价值增殖性与阶级剥削性不可分割的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价值增殖包含了私有制经济的价值增殖和公有制经济的价值增殖两部分。公有制经济的价值增殖与阶级剥削相分离,这是公有资本概念的事实依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公有资本都是马克思所未曾预见的,是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的创造。公有资本概念的引入要求政治经济学的“术语革命”,一个包含了公有资本与私有资本在内的资本一般概念必须重新定义。公有资本形态在改革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探索公有制有效实现形式的理论依据之一。改革中的国有企业不仅在商品市场出售全部产品,而且要通过市场获取所有的生产要素;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在“国家辛迪加”的行政指挥链上下移权力,到通过产权改革建立国有股份公司的不同阶段。这些都与马克思主义资本理论的创新,以及公有资本概念的导入和深化直接相关。在以上一系列理论问题上,王峰明同志同笔者都存在重大分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马克思主义资本理论 公有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文化与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契合性研究
5
作者 毕一翀 李春玲 李星彤 《福建茶叶》 2025年第2期17-19,共3页
对茶文化与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契合性进行研究,不仅有利于梳理茶文化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之间的关联,还能够为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中国化、本土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文章从核心主张、宇宙观、天下观、社... 对茶文化与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契合性进行研究,不仅有利于梳理茶文化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之间的关联,还能够为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中国化、本土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文章从核心主张、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与道德观等层面,对茶文化与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之间的契合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文化 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 契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关于中国式现代化重要论述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原创性贡献
6
作者 梅可欣 秦书生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31,共11页
习近平关于中国式现代化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对科学社会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习近平围绕党的领导、共同富裕以及人的现代化三个方面提出一系列新论断,拓展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素构成,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 习近平关于中国式现代化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对科学社会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习近平围绕党的领导、共同富裕以及人的现代化三个方面提出一系列新论断,拓展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素构成,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从发展动力、发展理念、发展的精神状态三个方面深入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深刻回答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以及全人类价值共识三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发展目标,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发展目标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科学社会主义 原创性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引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生逻辑
7
作者 朱泽渊 庞虎 《东南学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33,共13页
近代,无论是在“边缘”抗争的传统儒学,还是盛极一时的西方学术,皆因其自身存在不可克服的内在困境,无法代表中国学术的发展方向。马克思主义在学术性、实践性和价值性等方面具有的独特优势,使其超越中西而确立起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 近代,无论是在“边缘”抗争的传统儒学,还是盛极一时的西方学术,皆因其自身存在不可克服的内在困境,无法代表中国学术的发展方向。马克思主义在学术性、实践性和价值性等方面具有的独特优势,使其超越中西而确立起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引领地位。正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将学术建设置于中国社会革命的逻辑视野,运用马克思主义对中国革命规律、社会现实、文化发展方向等重大时代课题进行了创造性的剖析和解读,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引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的同时,也建构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深刻影响了近代中国学术的发展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学社科学 学术中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社会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柯尔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何怀远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17,共8页
西方马克思主义"亚圣"柯尔施提出,马克思恩格斯只创造一种理论,这就是科学社会主义。就理论形态和理论目的而言,"科学社会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它也可以称之为"马克思主义"或"新的唯物主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亚圣"柯尔施提出,马克思恩格斯只创造一种理论,这就是科学社会主义。就理论形态和理论目的而言,"科学社会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它也可以称之为"马克思主义"或"新的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其中的唯物主义立场和辩证方法不能脱离科学社会主义而自成体系,否则它就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了。马克思主义反对一切形而上学,因而它是一种"反哲学"。柯尔施的研究宣布了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传统形而上学整合为一个概念体系的做法,是违背马克思主义精神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尔施 马克思主义哲学 科学社会主义 黑格尔哲学 传统形而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工业社会到平台世界:论马克思主义传播学的理论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胡翼青 余晓敏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33,共10页
在贝尔纳·斯蒂格勒看来,媒介是当代最为重要的工业生产体系。然而,这种观点只是工业社会理论的一种系谱性延伸。19世纪初,许多伟大社会学家都发现了工业带来的社会转型,马克思更是深刻揭示了工业社会运作的逻辑:为资本增殖服务的... 在贝尔纳·斯蒂格勒看来,媒介是当代最为重要的工业生产体系。然而,这种观点只是工业社会理论的一种系谱性延伸。19世纪初,许多伟大社会学家都发现了工业带来的社会转型,马克思更是深刻揭示了工业社会运作的逻辑:为资本增殖服务的社会化过程。在此基础上,法兰克福学派逐渐发现,文化领域也发生了工业化的转型。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学者认为我们已经告别工业时代进入了信息化时代,然而即使是最新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依然是资本增殖的产物。围绕马克思的工业社会理论及后续学者的不断拓展,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当成熟和活跃的研究传统,这一理论视角有着完整的理论脉络。马克思的社会理论和技术哲学的卓越阐释力,为建立马克思主义传播理论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传播理论对于理解和阐释数字基础设施时代人的生存境况,人与机器装置的关系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社会 文化工业 媒介工业 资本 马克思主义传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早期传播——首部恩格斯著作中译单行本的出版与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马建强 贾秀羿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2-51,共10页
恩格斯所著《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著作,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入门”。1920年8月20日出版的《科学的社会主义》郑次川译本是该书最早独立成册出版的中译本,也是目前国内已知的恩格斯著作首部中译... 恩格斯所著《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著作,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入门”。1920年8月20日出版的《科学的社会主义》郑次川译本是该书最早独立成册出版的中译本,也是目前国内已知的恩格斯著作首部中译单行本。这一译本的出版是五四前后中国知识界、出版界对时代思想诉求的主动回应,反映出马克思主义经典在传入中国伊始不仅有政党力量的推动,还有着社会层面的参与。郑次川所作的译者序体现了知识分子在早期传播过程中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以帮助其适应中国语境、扩大影响力的尝试。该书的底本来源和译本内容反映出日本渠道对于中国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的深刻影响以及知识分子群体翻译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时对于“信、达、雅”的不懈追求。郑次川译本因其较高的文本质量、独立成书的出版形式、强有力的发行宣传得以迅速再版并在社会层面广泛传播,对后续译本产生了重要影响,并影响了众多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者。郑次川译本《科学的社会主义》与陈望道译本《共产党宣言》同期出版、“相辅而行”,一起将马恩著作传入了中国,引领了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的高潮。从引入传播先进思想、推动中国转型进步、实现社会改造理想的角度而言,二者具有同样的历史地位、共同的社会作用,应“等量齐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社会主义思想 科学社会主义 郑次川 公民书局 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的魂脉 被引量:3
11
作者 冯建军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27,共14页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的根本标志。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教育学的学科建设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但20世纪90年代以后,马克思主义在教育学研究中的指导地位有所下滑,新时代加强马克思主义对教育学的指导,研...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的根本标志。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教育学的学科建设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但20世纪90年代以后,马克思主义在教育学研究中的指导地位有所下滑,新时代加强马克思主义对教育学的指导,研究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刻不容缓。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的魂脉,它是在批判资产阶级教育思想的基础上,以实践为逻辑起点的完整思想体系,包括生产力与教育、生产关系与教育、人的发展与教育等内容。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建设要从三个层面入手:一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教育论述,形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教育思想;二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认识和分析教育问题,形成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三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教育实际相结合,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社会主义实践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四个50年
12
作者 李凯林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56-60,共5页
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两次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到本世纪中叶中国基本实现现代化 ,其历程大体可分为四个 5 0年。作为科学社会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发展上也大体与之同步。前两个 5 0年认识较一致。第三个 5 0年马克... 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两次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到本世纪中叶中国基本实现现代化 ,其历程大体可分为四个 5 0年。作为科学社会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发展上也大体与之同步。前两个 5 0年认识较一致。第三个 5 0年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探索中走上正确道路 ,其本身在以人为本的真理观、主体性、价值论等方面有较大发展。第四个 5 0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的 5 0年 ,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在问题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 科学社会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 “三个代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
13
作者 唐爱军 毕国帅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20,共6页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价值论断。这一论断的提出主要基于四个核心理由:一是“一脉相承”。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二是“与时俱进”。中国式...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价值论断。这一论断的提出主要基于四个核心理由:一是“一脉相承”。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二是“与时俱进”。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和将要做的事情为中心,以一系列具有原创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书写了马克思主义新篇章、科学社会主义新版本。三是“破解难题”。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破解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难题”,探索出一条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成功之路,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典范意义”。四是“引领未来”。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描绘了社会主义的文明图景,旨在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人类进步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 科学社会主义 最新重大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和科学社会主义
14
作者 郭大俊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0-43,共4页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科学社会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无产阶级 生产实践 《共产党宣言》 唯物史观 人的本质 马克思恩格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研究的方法论思考
15
作者 荆世群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5-131,共7页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分析和阐述其基本观点的内在逻辑,既包括其论证主题,也包括其论证方式,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从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及其理论依据,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分析和阐述其基本观点的内在逻辑,既包括其论证主题,也包括其论证方式,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从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及其理论依据,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内在联系。我们可以把马克思恩格斯阐述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称为科学社会主义原生理论逻辑,而把列宁阐述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称为科学社会主义派生理论逻辑。这样就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层次化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的层次化可以集中反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形态的历史发展,能够更清晰地呈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思想脉络。深刻把握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是我们正确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的必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方法论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社会主义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16
作者 刘珍英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3-57,共5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从"社会主义"角度来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性质,有助于解决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一些久拖不决的争论问题,其中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历史唯物主义"和"...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从"社会主义"角度来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性质,有助于解决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一些久拖不决的争论问题,其中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性质问题。从唯物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实践的关系看,"实践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只不过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不同称呼,其实质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科学社会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 “实践唯物主义 社会主义实践 历史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理论 性质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正本清源与返本开新——基于新中国成立以来探索历程的分析
17
作者 李海青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11,共7页
纵观新中国成立75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在艰辛探索历程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实现对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理解上的正本清源与返本开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探... 纵观新中国成立75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在艰辛探索历程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实现对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理解上的正本清源与返本开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在正本清源的基础上返本开新,不断探索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的新的结合点,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时代条件的结合更为全面、更为系统,达到了新的高度,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从整个历程来看,随着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越来越系统深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资源得到了越来越充分的挖掘与运用,对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关系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与之相应,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 正本清源 返本开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
18
作者 郑明中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2年第5期105-108,共4页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每一次重大突破 ,社会主义实践的每一次历史性飞跃 ,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进行理论创新的结果。从马克思的“两个发现”、“两个必然”到列宁的“一国胜利论”、“新经济政策”到毛泽东的“新民主主...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每一次重大突破 ,社会主义实践的每一次历史性飞跃 ,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进行理论创新的结果。从马克思的“两个发现”、“两个必然”到列宁的“一国胜利论”、“新经济政策”到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到邓小平的“两个搞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到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都证明了这一点。坚持理论创新 ,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实践 ,把科学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国胜利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马克思哲学思维方式变革看科学社会主义观的内在整体性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艳秋 赵坤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18-220,共3页
马克思哲学从"现实的个人"出发扬弃了旧哲学思考世界的方式,从实践的内在矛盾中来理解和把握整个感性世界。从马克思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出发,正确把握科学社会主义观必须坚持生产力不断发展、社会现状不断变革、人的自由全面... 马克思哲学从"现实的个人"出发扬弃了旧哲学思考世界的方式,从实践的内在矛盾中来理解和把握整个感性世界。从马克思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出发,正确把握科学社会主义观必须坚持生产力不断发展、社会现状不断变革、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一体。这一解读科学社会主义观的视角为当前避免对马克思教条化理解、加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提供了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 科学社会主义 整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首次系统阐发——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暨《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 被引量:11
20
作者 蒲国良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15,共6页
马克思恩格斯借共产主义者同盟委托起草《共产党宣言》之机,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进行了首次系统的正面阐述。《宣言》阐述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主要包括:(1)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客观的自然史进程;(2)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 马克思恩格斯借共产主义者同盟委托起草《共产党宣言》之机,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进行了首次系统的正面阐述。《宣言》阐述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主要包括:(1)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客观的自然史进程;(2)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是实现共产主义的主体力量;(3)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可靠保证;(4)人民政权是实现共产主义的途径和手段;(5)实现共产主义需要经历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6)共产主义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共产党宣言》所阐述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是必须长期坚持和遵循的,但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要有发展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共产党宣言》 共产主义者同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