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2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引领社会思潮中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被引量:3
1
作者 杨威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2年第1期42-44,共3页
近些年流行的自由主义、新左派和民主社会主义等社会思潮,既有西学的理论渊源,又有现实的社会背景。这些社会思潮,从根本上说都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我们要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思维,做出理论上的分析和现实上的努力... 近些年流行的自由主义、新左派和民主社会主义等社会思潮,既有西学的理论渊源,又有现实的社会背景。这些社会思潮,从根本上说都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我们要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思维,做出理论上的分析和现实上的努力,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思潮 马克思主义 指导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2
作者 林志友 王婷婷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1-4,共4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基本经验的基础上,深刻论述了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重要意义、科学方法和基本要求。他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立党立国的根本、是共产党人的"真经"、是无产阶级政党... 习近平总书记在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基本经验的基础上,深刻论述了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重要意义、科学方法和基本要求。他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立党立国的根本、是共产党人的"真经"、是无产阶级政党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领。他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必须避免教条主义、实用主义、形而上学和浅尝辄止四种错误倾向,在实践中学习、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他指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必须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积极回应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 指导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和维护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对一种错误观点的评析
3
作者 李吉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1-4,共4页
近来,个别学者在一些重大原则问题上,夸大和抬高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和地位,抹煞和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和指导地位。对于这种错误观点,有必要以历史事实为根据,予以评析。
关键词 党章 宪法 马克思主义 指导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共产党执政的根本规律 被引量:2
4
作者 张耀灿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5,共3页
本文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在扼要论述了执政的共产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理论依据、实践依据之后 ,进而从六个方面的历史经验论证了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共产党执政的根本规律。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指导地位 共产党 执政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被引量:2
5
作者 陈范华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8-30,共3页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关键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本文从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针对性出发,探索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及其...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关键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本文从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针对性出发,探索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及其应处理好的几对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指导地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指导地位 被引量:2
6
作者 张耀灿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1年第7期24-26,共3页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在跨世纪的转折关头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紧迫任务。江泽民同志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最根本的是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这...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在跨世纪的转折关头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紧迫任务。江泽民同志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最根本的是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这一深刻论述为我们加强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工作 意识形态领域 马克思主义 指导地位 江泽民同志 根本 中央 高校 任务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网络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的巩固 被引量:3
7
作者 马会芳 《宜春学院学报》 2014年第7期16-20,共5页
进入网络时代,信息的网络化给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的巩固带来有利条件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对此,我们要加强网络阵地建设,推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广泛传播;整合引导非主流意识形态,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流地位;创... 进入网络时代,信息的网络化给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的巩固带来有利条件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对此,我们要加强网络阵地建设,推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广泛传播;整合引导非主流意识形态,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流地位;创新内容和传播方式,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性;坚持硬性引导和软性引导相结合,保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时代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 指导地位 巩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被引量:4
8
作者 张轩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63-67,共5页
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指导作用,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和灵魂。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因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既要坚持以马克思... 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指导作用,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和灵魂。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因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既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增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认同;又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风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意识形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指导 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锦涛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思想体系探析
9
作者 于伟峰 马晓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2-45,共4页
胡锦涛科学阐释了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根本前提和重要保障: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根据新的实践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科学发展观,巩固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胡锦涛科学阐释了坚持和巩固马克思... 胡锦涛科学阐释了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根本前提和重要保障: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根据新的实践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科学发展观,巩固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胡锦涛科学阐释了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要发扬求真务实精神、应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胡锦涛明确了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重要途径: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锦涛 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思想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文化路径
10
作者 牛涛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33-36,共4页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和《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并将其作为一项根本制度,彰显了当前意识形态建设的核心任...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和《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并将其作为一项根本制度,彰显了当前意识形态建设的核心任务。意识形态和文化密不可分,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需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承载和传播。当前,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面临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渗透的严峻挑战。文章从凸显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探索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模式等方面着手,探索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文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意识形态 指导地位 先进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看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11
作者 包雅玮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62-64,共3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经济全球化的显像,一些大学生受到社会上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实用主义等思潮的影响,在价值取向上出现理想淡漠、急功近利的倾...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经济全球化的显像,一些大学生受到社会上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实用主义等思潮的影响,在价值取向上出现理想淡漠、急功近利的倾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极大的挑战,亟需从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来思考进一步推进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指导地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思想文化领域指导地位的确立
12
作者 欧阳雪梅 《毛泽东研究》 2016年第3期58-70,共13页
新中国成立伊始,为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文化领域的指导地位,毛泽东指导在全社会开展广泛的马克思主义启蒙教育,亲自荐书,号召用通俗的言语宣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亲自主持《毛泽东选集》编辑工作;为争取一切爱国的知识分子为人民服务... 新中国成立伊始,为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文化领域的指导地位,毛泽东指导在全社会开展广泛的马克思主义启蒙教育,亲自荐书,号召用通俗的言语宣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亲自主持《毛泽东选集》编辑工作;为争取一切爱国的知识分子为人民服务,要求有步骤地进行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联系实际地学好、用好马列主义;抓住典型事件,领导对唯心主义思想的批判。经过毛泽东等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努力,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世界观、分析社会的方法论,在思想文化领域得到迅速普及,唯物论辩证法得到知识界的普遍认同。但在思想批判中,程度不同地出现了从学术讨论、思想争鸣到政治批判的发展过程,混淆了文化、思想问题与政治问题的界限,影响思想讨论的深入。毛泽东对察觉到的偏差进行了纠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初期 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的五重逻辑 被引量:14
13
作者 张志丹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27-31,42,共6页
在历史唯物主义看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制度源于经济基础又服务于经济基础。中国制度建设,攸关国家的前途与命运。中国之治凸显制度优势。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是新时代党和国家重要的制度创举,必将对... 在历史唯物主义看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制度源于经济基础又服务于经济基础。中国制度建设,攸关国家的前途与命运。中国之治凸显制度优势。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是新时代党和国家重要的制度创举,必将对我国文化建设乃至国家治理现代化发挥重大的积极影响。深入理解和把握根本制度,需要科学阐发其内蕴的价值逻辑、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主体逻辑和实践逻辑。其中,价值逻辑是前提,理论逻辑是基础,历史逻辑是根据,主体逻辑是支撑,实践逻辑是关键。透彻理解和把握“五重逻辑”,才能在治国理政实践中更好地坚持和完善这一根本制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夯实制度自信,并提供根本的制度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意识形态领域 指导地位 根本制度 基本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根本制度的内涵与要求
14
作者 张杨 洪向华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6,共3页
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以制度化的形式巩固了意识形态工作的价值地位,以规范性的指向明确了意识形态工作的目标任务,以根本性的定位指明了意识形态工作的原则导向,以战略性的视野提升了意识形态工作的对外传播力... 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以制度化的形式巩固了意识形态工作的价值地位,以规范性的指向明确了意识形态工作的目标任务,以根本性的定位指明了意识形态工作的原则导向,以战略性的视野提升了意识形态工作的对外传播力,以政治性的立场强化了意识形态工作的责任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意识形态 指导地位 根本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 被引量:3
15
作者 党评文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1-1,共1页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上升为一项根本制度,客观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发挥的...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上升为一项根本制度,客观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发挥的伟大历史作用,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用制度形态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的根本制度地位,这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应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把这一根本制度落到实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坚持和完善 意识形态领域 制度形态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坚持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李大钊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进程中的历史地位 被引量:9
16
作者 全燕黎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89-95,共7页
李大钊率先在中国举起马克思主义的旗帜,开始传播和宣传唯物史观,并从理论上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进行了最初提示,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确立的历程,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确立阶段的奠基者。但是,由于历史和自身的局限,李大钊并... 李大钊率先在中国举起马克思主义的旗帜,开始传播和宣传唯物史观,并从理论上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进行了最初提示,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确立的历程,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确立阶段的奠基者。但是,由于历史和自身的局限,李大钊并未能使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得到完整传播,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必须"相结合"也没有达到理论自觉的程度,因此李大钊不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阶段的开创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确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李大钊 历史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制度建设的历史进程、基本经验和现实意义
17
作者 袁银传 兰国汝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2022年第2期3-11,共9页
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制度建设,经历了从党的规章制度建设到国家法律制度建设的发展历程。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制度建设的宝贵经验:坚持固本培元与守正创新相统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 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制度建设,经历了从党的规章制度建设到国家法律制度建设的发展历程。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制度建设的宝贵经验:坚持固本培元与守正创新相统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的双向互动和双重创新,坚持将党的意识形态建设与国家意识形态建设相结合,坚持在批判错误思潮中建设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制度。系统梳理和科学总结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制度建设的基本经验,对于应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凝聚当代中国价值共识,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制度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 被引量:1
18
作者 党评文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1-1,共1页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上升为一项根本制度,客观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发挥的...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上升为一项根本制度,客观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发挥的伟大历史作用,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用制度形态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的根本制度地位,这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应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把这一根本制度落到实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坚持和完善 意识形态领域 制度形态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坚持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在英美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探论 被引量:3
19
作者 田世锭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CSSCI 2011年第1期236-244,共9页
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在当代英美马克思主义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分析马克思主义通过与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并驾齐驱地代表着当代英美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两个方向,反衬了辩证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地位;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和女权... 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在当代英美马克思主义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分析马克思主义通过与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并驾齐驱地代表着当代英美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两个方向,反衬了辩证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地位;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和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因其重要代表人物深受辩证法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接受并自觉运用辩证法马克思主义所主张的内在关系辩证法,彰显了辩证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地位;新黑格尔主义马克思主义和市场社会主义等其他英美马克思主义流派,则因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对辩证法本身的强调及坚持不懈的研究、宣传和运用而受到影响,并由此显示了辩证法马克思主义更为广泛的影响。如果仅仅依据其方法论的根本差异,则整个当代英美马克思主义可以被合理地划分为分析马克思主义与辩证法马克思主义两种主要流派。在一定意义上讲,这也是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在当代英美马克思主义中具有重要地位并产生重要影响的一个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辩证法马克思主义 英美马克思主义 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向·方位·方法--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指导地位探究
20
作者 田荣 《昌吉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44-49,共6页
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指导地位是关系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的关键性问题,西方社会思潮的侵入、网络新媒体的冲击、市场经济的逐利无不给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带来严峻挑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清晰地... 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指导地位是关系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的关键性问题,西方社会思潮的侵入、网络新媒体的冲击、市场经济的逐利无不给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带来严峻挑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清晰地辨别我们当前所处的历史方位,在深耕和引领中巩固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在继承和发展中保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在实践和探索中寻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和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思想政治教育 指导地位 挑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