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向国人传播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报刊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润波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8-20,37,共4页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源自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而马克思主义学说传入中国,主要靠报刊这个纸质传媒。最先提到马克思及其学说的华文报是美国传教士林乐知主编的《万国公报》。1899年3月出版的《万国公报》第一二一期上,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源自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而马克思主义学说传入中国,主要靠报刊这个纸质传媒。最先提到马克思及其学说的华文报是美国传教士林乐知主编的《万国公报》。1899年3月出版的《万国公报》第一二一期上,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发表了《大同学》一文,文章写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学说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报刊 《万国公报》 中国共产党 美国传教士 国人 早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原因 被引量:8
2
作者 王付昌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6期35-42,共8页
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从此成为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是由众多因素促成的:既有多方面的国内条件,又有多种有利的国际因素,还有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科学性和实践... 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从此成为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是由众多因素促成的:既有多方面的国内条件,又有多种有利的国际因素,还有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及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努力。然而,这些因素中除马克思主义本身的实践性以外,内因是第一位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中国 五四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探要 被引量:8
3
作者 郭建宁 《学习论坛》 2005年第12期5-9,共5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代特征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新鲜实践经验相结合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结合、融合、磨合、整合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哲...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代特征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新鲜实践经验相结合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结合、融合、磨合、整合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发展与创新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由观念形态转为实践形态的过程。认真回顾、总结、梳理、思考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对于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新进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越“经济一元论”:唯物史观的早期阐释与争鸣(1919—1921)
4
作者 陈娇娇 《湖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14,共10页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初入国门时,学界对它的解读呈现出诸家争鸣之势。大多数学者将唯物史观简单等同于“经济一元论”,无论是接受马克思学说的代表人物李大钊、陈独秀,还是国民党右翼的胡汉民,抑或是构建生物史观的常乃惪,皆从经济入手...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初入国门时,学界对它的解读呈现出诸家争鸣之势。大多数学者将唯物史观简单等同于“经济一元论”,无论是接受马克思学说的代表人物李大钊、陈独秀,还是国民党右翼的胡汉民,抑或是构建生物史观的常乃惪,皆从经济入手探求其思想内涵。常乃惪等人并在批判和借鉴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开始构建新的哲学,探寻社会发展的出路。马克思主义学者则不断深入研究阐释唯物史观,打破学界将其等同于“经济一元论”的认知。在与非马克思主义学者的论辩中,李大钊等人深入经典,并将唯物史观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学说最终成为指导革命、完成救亡的重要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史观 经济一元论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理论淬炼中铸就信仰——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机关报《少年》终刊号
5
作者 王雪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0-81,共2页
1922年8月1日,为适应思想理论战线斗争的需要,传播共产主义原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在欧洲共产主义运动的中心-巴黎创办了机关报《少年》月刊。《少年》杂志办刊历时一年半,编辑出版了13期,向当时旅欧的中国共产主义者、勤工俭... 1922年8月1日,为适应思想理论战线斗争的需要,传播共产主义原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在欧洲共产主义运动的中心-巴黎创办了机关报《少年》月刊。《少年》杂志办刊历时一年半,编辑出版了13期,向当时旅欧的中国共产主义者、勤工俭学学生和进步华工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启蒙教育,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方面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这里展示的就是《少年》终刊号,1923年12月10日出版,红色封面,24开本,油印,共60页,由著名作家盛成的家属李静宜捐赠至中国现代文学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馆 启蒙教育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欧洲共产主义 共产主义原理 勤工俭学学生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刊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与无政府主义 被引量:7
6
作者 简明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06-109,共4页
受到无政府主义思想的影响,在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的世界观形成过程中,几乎成了一个难以逾越的阶段。难能可贵的是,在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的基础上,中国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作为一个整体,很快摆脱了无政府主义思想的影响,从而坚定地扛... 受到无政府主义思想的影响,在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的世界观形成过程中,几乎成了一个难以逾越的阶段。难能可贵的是,在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的基础上,中国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作为一个整体,很快摆脱了无政府主义思想的影响,从而坚定地扛起科学社会主义的大旗,领导千百万民众,在中国大地上掀起了不可遏制的革命洪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时期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共产主义知识分子 无政府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四”思潮史论纲 被引量:1
7
作者 马以鑫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35-38,共4页
关键词 思潮史 无政府主义 陈独秀 西方哲学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东西方文化 五四思潮 五四运动史 《新青年》 行会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第一编送审稿的谈话 被引量:5
8
作者 胡乔木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6-18,共3页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历史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无政府主义 送审稿 孙中山 资产阶级 国民党 五四运动 辛亥革命后 自为的阶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大钊的文化选择与社会实践 被引量:1
9
作者 赵保佑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12-16,共5页
一百多年来,中西文化一直处在冲突和交融之中,就文化本体而言,由于时差,一者表现为农业文明;一者表现为工业文明。在这种本源性的冲突面前,中国一代代思想家。
关键词 文化选择 《李大钊文集》 西方文化 社会实践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中西文化观 比较观 西洋文明 东方文明 西方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四’与中国现代文化学术”座谈会简述
10
作者 刘汉峰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01-101,共1页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化 座谈会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文化自觉”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中国文化 新史学 学术研究 文化互动 新启蒙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早期革命运动中的谌志笃
11
作者 邹宇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4-85,共2页
近代天津是帝国主义、封建势力重点经营的地方,伴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展开和无产阶级的觉醒,天津成为爱国志士早期从事革命运动的重要场所。在如火如荼的天津早期革命运动中,有一个人身先士卒,以自身之觉悟唤醒民众之觉醒,为马克思主义的传... 近代天津是帝国主义、封建势力重点经营的地方,伴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展开和无产阶级的觉醒,天津成为爱国志士早期从事革命运动的重要场所。在如火如荼的天津早期革命运动中,有一个人身先士卒,以自身之觉悟唤醒民众之觉醒,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挥洒了青春热血。他就是谌志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天津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封建势力 新文化运动 身先士卒 唤醒民众 帝国主义 觉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