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包容性绿色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基因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建忠 张维香 +1 位作者 何骅 梅德祥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20年第4期19-25,共7页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具有鲜明的人与自然的辩证一体性关系的理论主旨;而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理论展开,可以表述为异化劳动—物质变换的断裂—资本逻辑的扩张—资本扩张悖论—制度变革五方面依次铺展的逻辑进路。不论是人与自然的辩证一...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具有鲜明的人与自然的辩证一体性关系的理论主旨;而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理论展开,可以表述为异化劳动—物质变换的断裂—资本逻辑的扩张—资本扩张悖论—制度变革五方面依次铺展的逻辑进路。不论是人与自然的辩证一体性关系,还是通向制度变革的五方面逻辑进路,都为包容性绿色发展理念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因,体现鲜明的"人和自然之间"的绿色化以及"人和人之间"的包容性的发展取向。彰显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时空双维进路的包容性绿色发展,必然要走在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所昭示的"人类与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的制度变革道路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容性绿色发展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 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生态视角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 被引量:2
2
作者 杜秀娟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1-33,共3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具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理论品格。它的创新从根本上说是内容的创新,而内容的创新则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对重大的时代问题给予深入的回答。在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尖锐的背景下,构建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创新... 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具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理论品格。它的创新从根本上说是内容的创新,而内容的创新则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对重大的时代问题给予深入的回答。在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尖锐的背景下,构建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创新的具体途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或者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发展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到原生态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马克思主义研究路径的尝试 被引量:7
3
作者 宫敬才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8-35,共8页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历史已近百年。反思历史,有三大问题未解决好: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与原生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空间扩张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资源的运用。这种状态,导致马克思主义哲学陷入研究困境,典...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历史已近百年。反思历史,有三大问题未解决好: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与原生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空间扩张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资源的运用。这种状态,导致马克思主义哲学陷入研究困境,典型表现是被学术边缘化。走出研究困境的前提是在学科层面上反思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自身,这里同样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轻视原生态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忽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背景和知识背景,后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占据正统中心地位。诸多问题的解决,有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路径的创新。创新方式有多种,唯一正确者是回到原生态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创新性路径有两层含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创新的根本在于把经典著作研究置于中心位置;中心位置靠研究范式保证和体现,具体内容包括社会历史背景、知识背景、核心范畴、分析框架、价值立场、思想方法和历史衍化等七个方面。由此,使研究路径的创新具有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研究路径 生态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层解读
4
作者 王湘云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06-211,共6页
以解决生态危机为己任而产生的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对马克斯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的继承与创新。它深刻剖析了生态危机产生的制度根源,从生态的角度对当代资本主义进行批判,提出了未来理想的生态社会主义模型,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具... 以解决生态危机为己任而产生的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对马克斯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的继承与创新。它深刻剖析了生态危机产生的制度根源,从生态的角度对当代资本主义进行批判,提出了未来理想的生态社会主义模型,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具体表现。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不仅为解决生态危机这一世界难题提供了正确的思路,也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给予了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 生态文明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生产力的生态转向 被引量:4
5
作者 孙淑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6期16086-16087,16094,共3页
经典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主要是从经济学和社会历史哲学角度对生产力进行研究,这在当时具有必然性及合理性。但随着生态问题的突出,生产力问题有必要从新的角度——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角度进行反思和认识。生产力的生态转向指的是生产... 经典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主要是从经济学和社会历史哲学角度对生产力进行研究,这在当时具有必然性及合理性。但随着生态问题的突出,生产力问题有必要从新的角度——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角度进行反思和认识。生产力的生态转向指的是生产力从单纯以人的物质利益为目标的扩张性发展模式转向对人和自然双向关怀进而实现二者共存共荣的生态化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力 生态生产力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支配自然”向“敬畏自然”回归——对现代性价值体系和工业文明的反思 被引量:9
6
作者 王雨辰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16,共6页
现代性价值体系和启蒙理性把自然看作是一个遵循机械运动的被动客体,其价值在于满足人类的需要,进而把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归结为以科学技术为中介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工具性关系。这种理念与资本相结合,形成了以追求经济无限增长和科学技术... 现代性价值体系和启蒙理性把自然看作是一个遵循机械运动的被动客体,其价值在于满足人类的需要,进而把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归结为以科学技术为中介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工具性关系。这种理念与资本相结合,形成了以追求经济无限增长和科学技术进步为基础的社会进步观,从而导致了人自身的异化、人与人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伴随着生态科学等自然科学的兴起,西方世界出现了反思现代性价值体系和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生态哲学思潮,其核心是反对现代性价值体系的主、客二分的哲学世界观、机械论的自然观,要求用有机论、整体论的思维把握人类和自然的关系,恢复人类与自然之间的有机联系,从而形成了生态哲学思维方式。虽然他们具有脱离人类社会历史抽象地看待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的缺陷,但他们的理论探索对于我们重建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具有重要的价值。只有以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为基础,破除现代性价值体系和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所秉承的机械论的哲学世界观、自然观,物质主义的生存方式、幸福观,才能真正维系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并对反思当下流行的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疫情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价值体系 社会进步观 生态哲学思潮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维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