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8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马克思主义生态价值理论的北疆草原牧区“生产、生态、生活”的建设分析
1
作者 魏鹏 侯钰荣 +2 位作者 任玉平 李超 朱昊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6年第5期49-50,共2页
随着经济全球化及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对立,引发了全球生态危机。人类重新开始思考怎样回归到和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当中,马克思主义生态价值理论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统... 随着经济全球化及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对立,引发了全球生态危机。人类重新开始思考怎样回归到和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当中,马克思主义生态价值理论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人类改造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活动,必须以承认自然和社会的客观存在为前提。以塔城市齐巴尔吉迭新区为例,运用马克思主义生态价值理论,分析塔城市齐巴尔吉迭新区草原牧区人、草地、家畜之间的关系,以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确定草原牧区的发展方向,从而促进草原生产发展,保护草原生态,改善草原牧区牧民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牧区 马克思主义生态价值理论 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深入探究——评《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
2
作者 何兴 李倩 《管理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I0006-I0006,共1页
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对传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一种深化和扩展,旨在解决当代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在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和资源枯竭等严峻现实面前,生态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和解决这些问题的理论基础。马... 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对传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一种深化和扩展,旨在解决当代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在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和资源枯竭等严峻现实面前,生态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和解决这些问题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在其原著中曾提出,资本主义制度内部存在着内在的自我逻辑,即追求利润最大化和无节制增长的驱动,这一逻辑直接导致了生态危机的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马克思主义 经济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在当代经济全球化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吉廷 朱进东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27,共8页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提高已经深深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也给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应用空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是资本、商品、劳动力等要素跨越国界的过程,也是全球生产、消费和分配的...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提高已经深深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也给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应用空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是资本、商品、劳动力等要素跨越国界的过程,也是全球生产、消费和分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劳动价值理论是否仍然具有解释力?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如何解读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现象?在全球生产链的格局下,劳动价值理论应该如何应用和发展?对此,阐释了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的重要价值,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创新与发展路径,包括全球价值链下的劳动价值理论调整、应对新兴技术的劳动价值理论的挑战、环境问题与劳动价值理论的融合以及劳动价值理论的现代化转变等,旨在为如何应用这一理论分析全球经济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劳动价值理论 全球化 全球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取向——基于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视角 被引量:6
4
作者 白立强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5-76,共2页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的科学论断,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本性回归,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现实延伸。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生...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的科学论断,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本性回归,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现实延伸。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取向,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和谐功能的实现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化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导向和行动指南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人的本质理论 思想政治教育 生态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双重价值取向理论初探——兼论建设生态文明的双重终极目的 被引量:9
5
作者 刘思华 方时姣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91-104,109,共15页
马克思学说中蕴藏着丰富的人学思想和生态学思想,使得马克思经济学具有鲜明的人学特征和生态学特征,两者是内在统一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建立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时,始终是把人的解放与全面发展和自然的解放与高度发展作为自己的经济学... 马克思学说中蕴藏着丰富的人学思想和生态学思想,使得马克思经济学具有鲜明的人学特征和生态学特征,两者是内在统一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建立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时,始终是把人的解放与全面发展和自然的解放与高度发展作为自己的经济学哲学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终极价值追求和最高价值取向。这就是马克思学说与马克思经济学双重价值取向的本来面目。探讨马克思经济学双重价值取向理论,使人与人的发展和自然与生态发展问题回归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视野,可以确立其作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价值维度的地位。党的十七大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代会报告,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双重价值取向理论的重大发展。这种双重价值追求与取向,正是建设生态文明,形成可持续性经济发展模式的双重终极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人学特征 生态学特征 双重价值追求与取向 建设生态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测度的理论基础建构——基于马克思劳动生产力及其相关理论 被引量:1
6
作者 魏峰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1-102,157,共13页
构建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测度的理论基础,是发展马克思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理论的关键环节。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测度建立在马克思劳动生产力理论基础之上。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里,劳动生产力理论以劳动价值为立论前提,劳动价值理论和劳动... 构建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测度的理论基础,是发展马克思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理论的关键环节。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测度建立在马克思劳动生产力理论基础之上。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里,劳动生产力理论以劳动价值为立论前提,劳动价值理论和劳动生产力理论共同贯穿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测度理论基础构建的全过程。特别地,劳动生产率是唯一一个同时与价值和使用价值发生关系的生产率指标。劳动价值、劳动生产率和技术进步三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决定了劳动价值与劳动生产率在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测度中的作用机制。在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测度理论的发展过程中,须把握劳动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的变动规律,借鉴主流经济学测度技术进步的方法和手段,围绕劳动生产率指标建构技术进步测度方法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测度 理论基础建构 劳动生产力 劳动价值 劳动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马克思主义生产关系结构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7
作者 张鸿奇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生产关系结构问题是理论界长期争论的一个基础性问题。国内外经济学界对生产关系结构问题的研究及其成果,有明显的创见,但也有其局限性。鉴于此,张作云教授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的基础上,对马... 生产关系结构问题是理论界长期争论的一个基础性问题。国内外经济学界对生产关系结构问题的研究及其成果,有明显的创见,但也有其局限性。鉴于此,张作云教授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的基础上,对马克思生产关系结构理论及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实践意义进行了系统论述,将研究成果集结成《马克思主义生产关系结构理论及其当代价值》(中国经济出版社,2022年11月)一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实践意义 生产关系结构 基础性问题 当代价值 研究成果 马克思主义 中国经济出版社 改革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及其当代价值 被引量:11
8
作者 邵鹏 安启念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4-7,共4页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阐明了人和自然之间是通过实践的中介实现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异化"劳动导致"自然的异化"等观点。其理论特质在于立足于资本主义社会现实来剖析生态危机的根源。实践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阐明了人和自然之间是通过实践的中介实现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异化"劳动导致"自然的异化"等观点。其理论特质在于立足于资本主义社会现实来剖析生态危机的根源。实践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其理论根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价值诉求。生态社会主义运动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潮是在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下兴起的。中国共产党人创新并充实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构建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 生态社会主义 可持续发展 当代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逻辑性及其当代价值 被引量:4
9
作者 项久雨 徐春艳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14-119,共6页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逻辑性表现在三个方面:从自然观到人化自然观,这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基础;从自然生态观到社会生态观,这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重点;从生态批判到资本主义批判,这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核心。理清马克思主义生...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逻辑性表现在三个方面:从自然观到人化自然观,这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基础;从自然生态观到社会生态观,这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重点;从生态批判到资本主义批判,这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核心。理清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逻辑思路,有助于更好理解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内涵,从而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提供理论建构价值、科学发展价值和社会和谐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生态 逻辑性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马克思主义生态危机理论及其启示 被引量:4
10
作者 秦龙 赵宜华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8-21,共4页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危机理论继承了资本主义危机理论,提出了生态生产力的理论,对当今社会消费主义和异化消费现象进行了反思和批判,倡导生态意识和生态文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危机理论为分析和解决当今人类的生态问题提供了富于...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危机理论继承了资本主义危机理论,提出了生态生产力的理论,对当今社会消费主义和异化消费现象进行了反思和批判,倡导生态意识和生态文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危机理论为分析和解决当今人类的生态问题提供了富于建设性的思路和方法,对于我们深入理解生态危机、运用科学发展观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具有积极的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马克思主义 生态危机理论 科学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价值的新思考——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视野 被引量:3
11
作者 马志霞 黄蓉生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2016年第4期21-26,共6页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秉持着马克思主义属性,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也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传播和教育。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一门二级学科,思想政治教育从所属二级学科构成看处于实践的理论方位,从所属二级学科职能看处于教育的理...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秉持着马克思主义属性,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也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传播和教育。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一门二级学科,思想政治教育从所属二级学科构成看处于实践的理论方位,从所属二级学科职能看处于教育的理论方位。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视野思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价值,其价值客观呈现为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内涵,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相关融合,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目标实现,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主义理论 学科 理论方位 价值呈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消费主义价值观的批判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食霖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6-59,共4页
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进程中的最新流派之一,他们根据当代西方社会面临的严重生态问题,通过重构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态视阈,对资本主义社会展开生态批判。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不仅探讨了建立马克... 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进程中的最新流派之一,他们根据当代西方社会面临的严重生态问题,通过重构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态视阈,对资本主义社会展开生态批判。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不仅探讨了建立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可能性,展开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制度批判、技术批判、消费主义文化和生存方式批判,形成了系统的生态观、需要观、消费观,而且提出了解决生态危机的生态政治哲学,其理论是当前我们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解决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的重要思想资源。为了深化学术界对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认识,我们组织了一组笔谈。《论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定义域与问题域》旨在从总体上把握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特质,澄清学术界的若干认识;《科技视阈下的绿色之维》一文对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技术观进行了系统探讨;《异化消费、虚假需要与生态危机》一文考察了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需要观与消费观;《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生态价值观》一文对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进行了研究;《论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消费主义价值观的批判》揭示了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消费批判与生态批判的内在关联。通过这组专题笔谈,我们力图展示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主要问题,也希望以此推进学术界对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关注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马克思主义 价值批判 西方社会 消费主义价值 马克思主义理论 资本主义 西方生态 70年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理论 被引量:10
13
作者 王雨辰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9,共6页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理论始终坚持从制度维度、哲学价值观维度和政治维度三者辩证统一的视角探讨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和解决之道,构成了它不同于西方其他生态文明理论的独特之处。其意义在于昭示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在...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理论始终坚持从制度维度、哲学价值观维度和政治维度三者辩证统一的视角探讨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和解决之道,构成了它不同于西方其他生态文明理论的独特之处。其意义在于昭示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在捍卫中国的环境权和发展权的同时,重视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马克思主义 生态文明理论 制度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志愿服务价值与马克思主义人的价值理论的联系 被引量:7
14
作者 姜泽廷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AS CSSCI 2012年第2期91-94,130,共5页
志愿服务工作在当代世界迅速发展,各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形成了符合自己国情的志愿服务体制。从1981年中国政府与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代表在北京签约互派联合国志愿人员算起,我国的志愿服务发展已经有了三十多年的历史。在这三十多年的时间... 志愿服务工作在当代世界迅速发展,各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形成了符合自己国情的志愿服务体制。从1981年中国政府与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代表在北京签约互派联合国志愿人员算起,我国的志愿服务发展已经有了三十多年的历史。在这三十多年的时间里,我国的志愿服务活动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国的志愿服务工作应该坚持与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相结合,从志愿服务的价值出发,从志愿服务价值与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之间的天然联系中树立社会主义的志愿服务价值,推动志愿服务工作更好地发挥自身的社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愿服务 价值 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社会意识理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学俭 魏泳安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5-28,共4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意识的高度凝练和升华,马克思主义社会意识理论对社会意识生成发展、结构层次和运作机理作了全面探索和科学阐释,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引和思想指南。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意识的高度凝练和升华,马克思主义社会意识理论对社会意识生成发展、结构层次和运作机理作了全面探索和科学阐释,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引和思想指南。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以物质生产和生活实践为基础,以回应和引领社会思潮为关键,以价值理念的个体转化为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社会意识理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批判理论到生态马克思主义:对马尔库塞、莱斯和阿格尔的分析 被引量:12
16
作者 郇庆治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3期42-50,共9页
从马尔库塞、莱斯到高兹,他们在把法兰克福学派对发达工业社会的哲学文化批判转变成为一种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批判的同时,把古典马克思主义意义上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转变成一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政治生态学批判。基于此,... 从马尔库塞、莱斯到高兹,他们在把法兰克福学派对发达工业社会的哲学文化批判转变成为一种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批判的同时,把古典马克思主义意义上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转变成一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政治生态学批判。基于此,当时任职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的本·阿格尔在1979年出版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导论》中,将莱斯的两部著作盛赞为对一种生态马克思主义观点的"最清楚、最系统表述",并宣布了生态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西方马克思主义新支派和环境政治社会理论新流派的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判理论 生态马克思主义 马尔库塞 莱斯 阿格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与小康社会建设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丽 高鸣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2期222-224,共3页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及论述,阐明了人与自然的统一及实现形式和途径,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关系,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和作用、对当代全球生态理论的发展及实践显示了普遍和深远的意义,尤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及论述,阐明了人与自然的统一及实现形式和途径,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关系,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和作用、对当代全球生态理论的发展及实践显示了普遍和深远的意义,尤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内涵的丰富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十六大提出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认识,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生态文明理论 小康社会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社会批判理论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雨辰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1-77,共7页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突出特点是坚持从资本主义制度批判、价值批判和技术批判三者统一的视角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反生态性质,其中价值批判和技术批判从属于制度批判。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本质上是一种以生态批判为切入点的社会批...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突出特点是坚持从资本主义制度批判、价值批判和技术批判三者统一的视角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反生态性质,其中价值批判和技术批判从属于制度批判。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本质上是一种以生态批判为切入点的社会批判理论,具有自身的价值与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马克思主义 社会批判理论 生态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价值目标及当代意义 被引量:2
19
作者 孙伟 张森林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9-102,共4页
价值目标是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存在,以及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流派的标志之一。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在发展过程中向往和追求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社会主义世界性价值目标具有丰富的内涵。社会主义价值目标对于推动当今国际关系... 价值目标是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存在,以及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流派的标志之一。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在发展过程中向往和追求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社会主义世界性价值目标具有丰富的内涵。社会主义价值目标对于推动当今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 价值目标 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学科建构 被引量:9
20
作者 张云飞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4-8,共5页
马克思主义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作是"历史科学"的研究内容,科学地展现出了人与自然关系的辩证图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从我国实际出发,我们党依次提出了协调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等理论,最终形成了科学的生... 马克思主义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作是"历史科学"的研究内容,科学地展现出了人与自然关系的辩证图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从我国实际出发,我们党依次提出了协调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等理论,最终形成了科学的生态文明的思想。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创新成果。为了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性、系统性、预见性和有效性,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作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来建构。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是关于人和自然辩证关系的"一门科学"的自觉的理论建构。为此,必须将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自然辩证法和历史唯物论统一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生态文明 学科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