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1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智化赋能中国式现代化乡村振兴的机理与检验——基于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 被引量:3
1
作者 唐岳曦 蔡湘杰 《财经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4-122,共9页
基于2012—2022年中国30个省(区、市)面板数据,从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视角考察数智化赋能中国式现代化乡村振兴的内在机理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智化可以显著促进乡村振兴,该促进作用通过农业生产效率、乡村产业升级、乡村治... 基于2012—2022年中国30个省(区、市)面板数据,从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视角考察数智化赋能中国式现代化乡村振兴的内在机理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智化可以显著促进乡村振兴,该促进作用通过农业生产效率、乡村产业升级、乡村治理效能传导,并表现出市场一体化、公共服务供给、城乡收入差距、地理区位的异质性特征。进一步研究发现,受金融集聚调节效应的影响,数智化对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更强;在跨越城镇化水平的门槛后,数智化对乡村振兴的助推作用会减弱。因此,应着力推进数智化建设,发挥数智化生产力效能,优化金融市场和统筹城乡发展,以此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乡村振兴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化 中国式现代化 乡村振兴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型劳动力对商贸流通业发展综合能力的影响——基于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
2
作者 陈瑞洋 段治文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33-36,共4页
知识型劳动力为商贸流通业发展综合能力提升和向高质量阶段迈进提供了重要动能。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构建知识型劳动力影响商贸流通业发展综合能力的理论模型,并选取2007-2022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展开实证检验。研究发现... 知识型劳动力为商贸流通业发展综合能力提升和向高质量阶段迈进提供了重要动能。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构建知识型劳动力影响商贸流通业发展综合能力的理论模型,并选取2007-2022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展开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知识型劳动力能显著提升商贸流通业发展综合能力,人工智能应用在二者关系中发挥显著调节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型劳动力 商贸流通业发展综合能力 人工智能应用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原创性贡献及创新性发展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杰森 吴宏洛 《当代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共11页
习近平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在数字经济时代的创新性发展,是生产力理论在新时代的重大推进。这一重大理论成果的原创性贡献展现了习近平对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理论原创性贡献、实践原创性贡献和价值原创性贡... 习近平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在数字经济时代的创新性发展,是生产力理论在新时代的重大推进。这一重大理论成果的原创性贡献展现了习近平对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理论原创性贡献、实践原创性贡献和价值原创性贡献;创新性发展体现为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构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布局。习近平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指明了高质量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新路径,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发展的新境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力理论 新质生产力 原创性贡献 创新性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新质生产力研究--基于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与新发展理念的双重解构 被引量:4
4
作者 唐斌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8-81,共14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数字经济时代下的前沿技术,能够有效推动生产效率和创新能力的大幅度提升。从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来看,生成式人工智能能够实现劳动力的重塑与提升、劳动资料的智能化革新、劳动对象的拓展以及更深层次的要素组合优... 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数字经济时代下的前沿技术,能够有效推动生产效率和创新能力的大幅度提升。从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来看,生成式人工智能能够实现劳动力的重塑与提升、劳动资料的智能化革新、劳动对象的拓展以及更深层次的要素组合优化,为现有生产力实现质的飞跃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新时代下,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五个维度框架中引导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够有效克服数据缺陷、数据偏见、商业化不确定性强,以及政策监管不足等一系列瓶颈约束,由此构建出适应时代要求的新质生产力体系,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新质生产力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 新发展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赋能农业新质生产力培育的逻辑与进路——基于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分析 被引量:23
5
作者 王欣亮 李想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27,共11页
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下,以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为分析框架,探索数智技术驱动农业新质生产力培育的理论机制及可行路径。首先,沿着劳动者的生产力主体作用逻辑,探索了数智技术的劳动主体能力与意识变革机制,... 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下,以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为分析框架,探索数智技术驱动农业新质生产力培育的理论机制及可行路径。首先,沿着劳动者的生产力主体作用逻辑,探索了数智技术的劳动主体能力与意识变革机制,并沿着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的作用逻辑,厘清了生产资料、组织与产品分配关系重组机制,进而阐明数智技术作用于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内在机理;其次,从数智技术作用于劳动主体与劳动关系的冲突入手,探析了阻碍农业新质生产力培育的逻辑堵点;最后提出:通过增强数智技术赋能生产知识支撑、推动数智技术“向善”发展等打通数智技术增强农民主体作用发挥的底层逻辑;通过拓展数智农业技术应用场景、依托利益联结和协同“共智”、强化涉农数字资本相关的顶层设计等,强化数智技术的生产关系再造逻辑,反作用于农业新质生产力培育。这一结论呼应了党中央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相关要求,探索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在解释农业新质生产力培育方面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全面深化改革 乡村振兴 乡村全面振兴 新质生产力 生产力理论 数字经济 农业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重大创新与发展
6
作者 卢国琪 陈心见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12,共8页
新质生产力作为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新的时代内涵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与发展作出了重大原创性贡献。其中,关于新质生产力是质量统一的“优质”生产力,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统一体现在“质优”等理论,创新和... 新质生产力作为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新的时代内涵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与发展作出了重大原创性贡献。其中,关于新质生产力是质量统一的“优质”生产力,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统一体现在“质优”等理论,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质量统一理论;关于新质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及其构成合力新质化、生产力要素优化升级的根基在于产业结构创新等理论,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构成理论;关于生产力跃升的核心动力在于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在于加强科技创新等理论,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进步理论;关于“绿色生产力”重在促进人与自然的高阶良性互动、持续和谐共生关系,是社会生产力与自然生产力共存互进的统一体,以推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增厚夯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家底”等,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生态论;关于以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原理整体考察新质生产力和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对立统一等理论,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双向动态统一理论;关于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发展新质生产力理论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发展方法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 绿色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三次飞跃 被引量:1
7
作者 刘世佳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2-125,共4页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生产力水平得到空前提高,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这得益于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三位领导人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使之不断产生新...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生产力水平得到空前提高,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这得益于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三位领导人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使之不断产生新的飞跃:提出"三个有利于"并作为评价一切工作最根本的是非标准为标志,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第一次飞跃;以"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提出为标志,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第二次飞跃;以"科学发展观"深刻内涵的阐释为标志,从六个方面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使之成为科学发展的重要支点,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第三次飞跃。新时期以来,三次飞跃的历程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人为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作出了巨大的历史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生产力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 中国先进生产力 科学发展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在中国的实践
8
作者 张国威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4年第5期128-128,共1页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 唯物史观 中国 生产关系 经济建设 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重大发展与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
9
作者 周庆行 李健 《探索》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0-12,共3页
江泽民同志的“七一”重要讲话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进行重大创新的典范 ,为我们全面理解“先进生产力”的内涵 ,敏锐把握当代世界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趋势 ,建立国家创新体系 。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生产力理论 国家创新体系 构建 "七一"讲话 中国共产党 先进生产力 科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德生产力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耿永志 蔺丽 《求实》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30-32,共3页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中包括精神生产力,道德生产力作为精神生产力的一种,它在社会经济中发挥作用是有特定条件的,其发挥作用具有间接性,必须经过“显化”的过程。道德生产力理论的提出是时代发展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新要求,是对...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中包括精神生产力,道德生产力作为精神生产力的一种,它在社会经济中发挥作用是有特定条件的,其发挥作用具有间接性,必须经过“显化”的过程。道德生产力理论的提出是时代发展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新要求,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它为经济学和伦理学交叉学科的融合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生产力 “泛生产力论” 马克思生产力理论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新贡献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大俊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4,共4页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新贡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在总结以往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重新提出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恢复了生产力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指导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应有地位;其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了生...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新贡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在总结以往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重新提出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恢复了生产力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指导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应有地位;其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了生产力视角的转换,找到了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新途径,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一些基本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生产力理论 新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新贡献
12
作者 陈少英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4期6-17,共12页
邓小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奠基者,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求实精神、丰富经验和远见卓识,创造性地提出和确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从而为马... 邓小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奠基者,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求实精神、丰富经验和远见卓识,创造性地提出和确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从而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光彩。在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思想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邓小平 发展生产力 社会生产力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 解放生产力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科学技术 生产力标准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两山理论”到绿色发展: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成果 被引量:73
13
作者 卢宁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2-24,共3页
2005年8月时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浙江省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考察调研时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把这一重要思想简称为"两山理论":一山指绿水青山,代表良好的生态环境;另一山指金山银山,代表经济发展带来的物质... 2005年8月时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浙江省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考察调研时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把这一重要思想简称为"两山理论":一山指绿水青山,代表良好的生态环境;另一山指金山银山,代表经济发展带来的物质财富。"两山理论"从坚持人与自然的总体性出发,一方面在理论上揭示了全面协调生态环境与生产力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山 生产力理论 绿色发展 浙江省安吉县 生态环境 中共浙江省委 余村 人与自然 经济发展 生态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科学技术的演进看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发展
14
作者 白国儒 秦振泽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0期15-17,共3页
二次大战后物质生产力的迅猛发展,科学知识的综合化,生产技术的自动化,管理机制的科学化构成了生产力发展的新趋势。实践的发展,必然促进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发展,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的提出,正说明了当代世界生产力的特点,... 二次大战后物质生产力的迅猛发展,科学知识的综合化,生产技术的自动化,管理机制的科学化构成了生产力发展的新趋势。实践的发展,必然促进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发展,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的提出,正说明了当代世界生产力的特点,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 生产力 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生产力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贡献和发展
15
作者 张友勇 《求实》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10,共3页
文章认为 ,邓小平生产力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指出了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时期的基础地位 ,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提出了发展生产力的途径和举措。
关键词 邓小平 生产力 理论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引致生产力要素质态重构的理论纵深——基于马克思主义视角的理论阐释
16
作者 米加宁 李大宇 董昌其 《华东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2,共12页
文章聚焦创新、智能技术等重大命题,从马克思主义视角审视新质生产力发展变革带来的社会影响,对于剖析生产力要素质态重构具有重要理论意义。新质生产力的显著特征体现在:创新驱动与智能化发展带来生产力发展的主导因素和方式变革;数据... 文章聚焦创新、智能技术等重大命题,从马克思主义视角审视新质生产力发展变革带来的社会影响,对于剖析生产力要素质态重构具有重要理论意义。新质生产力的显著特征体现在:创新驱动与智能化发展带来生产力发展的主导因素和方式变革;数据要素的崛起和价值机制的重构深刻改变生产要素禀赋和价值实现机制;以人民为中心构成衡量新质生产力发展成效的根本标准。这些变化标志着生产力要素正经历从物质型、资源型向智能型、数据型的系统性、革命性重构,生产关系正经历从资本逻辑向创新逻辑、从物质本位向以人为本的深刻调整。加快构建中国特色新质生产力理论体系,对于破解现实发展难题、推进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人工智能 创新驱动 数据要素 人本化 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科技时代生产力的物质前提和主体向度——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视域下的新科技时代生产力问题 被引量:1
17
作者 蓝江 《理论探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9-159,共11页
马克思以及后来的主要的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提出的生产力理论,立足的背景都是工业生产力的问题,尽管其原则性问题没有发生变化,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他们所面对的具体问题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新技术革命背景... 马克思以及后来的主要的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提出的生产力理论,立足的背景都是工业生产力的问题,尽管其原则性问题没有发生变化,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他们所面对的具体问题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新技术革命背景下,新科技时代生产力存在两个不同的向度:一是其发展的物质前提,即技术革命、生产要素的配置和产业转型升级;二是其主体向度,即我们需要在这个背景下培育新的劳动者,这种劳动者具有数字素养,能够利用新的劳动资料,面对新的劳动对象进行生产。国外马克思主义在这两个方面的研究,可以为我们思考面对当代科技革命带来的巨大冲击,如何最终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走向全球社会主义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科技时代生产力 国外马克思主义 物质前提 主体向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心资本与新质生产力:协同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逻辑与进路——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视角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绍辉 孙熙国 《当代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共7页
在新时代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耐心资本与新质生产力成为协同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剖析,耐心资本聚焦于长期价值的创造与较高的风险承受,新质生产力则凭借科技创新的强大引擎对传统生... 在新时代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耐心资本与新质生产力成为协同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剖析,耐心资本聚焦于长期价值的创造与较高的风险承受,新质生产力则凭借科技创新的强大引擎对传统生产要素进行全方位革新。在目标维度上,耐心资本对长期稳定投资回报的追求与新质生产力挖掘长期经济增长潜力、提升综合效益并实现稳健发展的目标相契合;在要素维度上,耐心资本所提供的资金要素为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壮大持续注入强劲动力,同时新质生产力催生的极具潜力的优质投资标的又反过来为耐心资本提供收益,由此形成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循环。在迈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实现耐心资本与新质生产力的高效协同驱动,迫切需要政策引导、市场培育与企业合作的紧密衔接和协同发力,凝聚成强大合力,进而有力推动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进程,并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稳健前行提供坚实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心资本 新质生产力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测度的理论基础建构——基于马克思劳动生产力及其相关理论 被引量:1
19
作者 魏峰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1-102,157,共13页
构建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测度的理论基础,是发展马克思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理论的关键环节。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测度建立在马克思劳动生产力理论基础之上。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里,劳动生产力理论以劳动价值为立论前提,劳动价值理论和劳动... 构建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测度的理论基础,是发展马克思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理论的关键环节。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测度建立在马克思劳动生产力理论基础之上。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里,劳动生产力理论以劳动价值为立论前提,劳动价值理论和劳动生产力理论共同贯穿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测度理论基础构建的全过程。特别地,劳动生产率是唯一一个同时与价值和使用价值发生关系的生产率指标。劳动价值、劳动生产率和技术进步三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决定了劳动价值与劳动生产率在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测度中的作用机制。在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测度理论的发展过程中,须把握劳动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的变动规律,借鉴主流经济学测度技术进步的方法和手段,围绕劳动生产率指标建构技术进步测度方法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测度 理论基础建构 劳动生产力 劳动价值 劳动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资本理论——王峰明同志同我们的分歧 被引量:2
20
作者 荣兆梓 《人文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54,共14页
文章讨论公有资本概念的学理依据问题。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实践基础上,其资本概念具有价值增殖性与阶级剥削性不可分割的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价值增殖包含了私有制经济的价值增殖和公有制经济的价值... 文章讨论公有资本概念的学理依据问题。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实践基础上,其资本概念具有价值增殖性与阶级剥削性不可分割的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价值增殖包含了私有制经济的价值增殖和公有制经济的价值增殖两部分。公有制经济的价值增殖与阶级剥削相分离,这是公有资本概念的事实依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公有资本都是马克思所未曾预见的,是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的创造。公有资本概念的引入要求政治经济学的“术语革命”,一个包含了公有资本与私有资本在内的资本一般概念必须重新定义。公有资本形态在改革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探索公有制有效实现形式的理论依据之一。改革中的国有企业不仅在商品市场出售全部产品,而且要通过市场获取所有的生产要素;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在“国家辛迪加”的行政指挥链上下移权力,到通过产权改革建立国有股份公司的不同阶段。这些都与马克思主义资本理论的创新,以及公有资本概念的导入和深化直接相关。在以上一系列理论问题上,王峰明同志同笔者都存在重大分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马克思主义资本理论 公有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