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媒体时代的新发展和新思路——评《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伟 马雁琳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I0005-I0006,共2页
新媒体的出现极大提升了信息传播的时效性、交互性及多元性,延展了信息传播的渠道和空间,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如何因势利导,广泛应用新媒体技术,做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是做好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充分... 新媒体的出现极大提升了信息传播的时效性、交互性及多元性,延展了信息传播的渠道和空间,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如何因势利导,广泛应用新媒体技术,做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是做好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高校教育中的思想引领、文化引导作用,已然成为重要现实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信息传播 引导作用 新媒体技术 因势利导 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 思想引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实现路径思考——评《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研究》
2
作者 郑文栋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I0004-I0004,共1页
深入思考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与大众化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杨义著的《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2021年4月版)一书,以理论联系现实的方式客观分析了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传... 深入思考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与大众化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杨义著的《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2021年4月版)一书,以理论联系现实的方式客观分析了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遇到的新挑战与新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新媒体时代 大众化教育 吉林大学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 客观分析 路径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技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传播教育中的影响研究--评《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研究》
3
作者 陈婕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I0006-I0006,共1页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推动着传播媒介的变革,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特点契合,又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方式的创新与传播效果的优化。依托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应对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挑战,推进理论宣传的广泛,才能实现大众化的...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推动着传播媒介的变革,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特点契合,又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方式的创新与传播效果的优化。依托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应对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挑战,推进理论宣传的广泛,才能实现大众化的传播,保证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成效。《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研究》一书是杨义著,2022年由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学术著作。该书以新媒体为时代背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为切入,以解决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新问题为展开,形成了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技术 新媒体时代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吉林大学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 大众化 传播媒介 传播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新想象数字化:论当代西方“传播/数字社会主义”的理论构想与实践路径
4
作者 连水兴 柴云超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43,共10页
全球互联网的普及与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不仅推动传统资本主义向数字资本主义转型,而且构成了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物质性基础。英国左翼传播学者克里斯蒂安·福克斯在此背景下提出“传播/数字社会主义”的替代方案,该方案立足于当代传... 全球互联网的普及与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不仅推动传统资本主义向数字资本主义转型,而且构成了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物质性基础。英国左翼传播学者克里斯蒂安·福克斯在此背景下提出“传播/数字社会主义”的替代方案,该方案立足于当代传播研究的马克思主义转向、互联网平台的去资本化改造,以及数字技术的社会主义运用等实践,旨在超越全球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资本主义运用,进而释放其被资本主义利润逻辑与剥削框架所束缚、压制乃至异化的潜能,并最终在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上为重构数字化时代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与想象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传播社会主义 数字社会主义 互联网平台 马克思主义传播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20年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地化、日常化和大众化传播谫论——以上海大学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张青子衿 高立伟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20,共10页
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大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重要阵地。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邓中夏、瞿秋白等充分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无产阶级领袖在政治宣传和政治动员上的先进经验。在上海大学,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通过加强党... 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大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重要阵地。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邓中夏、瞿秋白等充分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无产阶级领袖在政治宣传和政治动员上的先进经验。在上海大学,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通过加强党的基层组织的作用发挥,利用高校优势,将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融入上海大学的学校建设之中,逐步形成、联通和强化了党在高校、学生社团、工人群众中的领导力,构建了“以理服人——以理塑人——以人传理”的良性循环,打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共产党领导下经由社会主义青年团、进步学生向工人群体传播的渠道,极大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在地化、日常化和大众化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 早期共产党人 上海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春师范大学简介
6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F0004-F0004,共1页
长春师范大学是吉林省中共组织的诞生地、吉林省爱国运动的策源地、吉林省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发源地和吉林省师范教育的发祥地。学校前身为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创建的官立长春师范传习所,并先后易名为长春府学堂、长春县立师范学校... 长春师范大学是吉林省中共组织的诞生地、吉林省爱国运动的策源地、吉林省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发源地和吉林省师范教育的发祥地。学校前身为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创建的官立长春师范传习所,并先后易名为长春府学堂、长春县立师范学校、吉长道立师范学校、吉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简称二师)、长春师范学校。1981年教育部正式批准成立长春师范学院,2013年学校更名为长春师范大学。吉林省历史上第一次学生爱国革命运动就爆发于时名“二师”的校园里,中国共产党在吉林省的第一个支部“中共长春支部”在此成立,吉林省第一本系统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刊物《秋声》也在此出版发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春师范学院 出版发行 师范教育 光绪三十二年 师范学校 长春师范大学 爱国运动 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