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8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如何“强起来”——从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论角度的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陈学明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9-17,共9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问题是如何面对现代性,中国要"强"起来的根本问题也正是如何面对现代性。马克思主义对当今中国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对中国"强起来"的现实意义,很大程度上就体现于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批判...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问题是如何面对现代性,中国要"强"起来的根本问题也正是如何面对现代性。马克思主义对当今中国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对中国"强起来"的现实意义,很大程度上就体现于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批判理论对中国"强起来"的指导作用。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批判理论,现代性应当是整体的,中国不能只停留于"片面的现代性",只有全面地实现现代性,才能真正"强起来"。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批判理论,现代性展开的过程产生强烈的负面效应,中国必须正视这些负面效应,只有将之克服掉,才能真正"强起来"。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批判理论,现代性是可以也应当超越的,中国必须在实现现代性的同时还要超越现代性,通过超越现代性来使自己真正"强起来"。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批判理论,现代性必然卷入到各种复杂的关系之中,中国必须根据复杂现代性的现实,正确驾驭各种矛盾,使自己走向"强起来"。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入展开,特别是随着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批判理论结合中国现代化实际的创造性运用,中国正在通过"驾驭资本"的实践破解如何使中国"强起来"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强起来” 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论 全面的现代性 超越现代性 复杂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论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孙秀梅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4-88,共5页
当今社会生态问题日益严重,生态运动蓬勃兴起,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应运而生。该理论把马克思主义与生态学有机结合起来,对资本主义制度、经济理性、消费异化、科学技术非理性使用、控制自然观念等现代性问题从社会角度予以生态批判,主... 当今社会生态问题日益严重,生态运动蓬勃兴起,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应运而生。该理论把马克思主义与生态学有机结合起来,对资本主义制度、经济理性、消费异化、科学技术非理性使用、控制自然观念等现代性问题从社会角度予以生态批判,主张通过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建构生态文明社会。独特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论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我国正在开展的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生态危机 现代性批判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自主的道德实践重塑现代理性文明——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对现代性的反思
3
作者 张笑夷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30,共12页
苏东剧变后,作为20世纪思想家群体重要成员的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对现代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他们将共同体的道德精神与每个人的道德个性生成视为人类与人自身的激进需要和整体社会变革的内在组成部分,倡导以自主的道德实践重塑... 苏东剧变后,作为20世纪思想家群体重要成员的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对现代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他们将共同体的道德精神与每个人的道德个性生成视为人类与人自身的激进需要和整体社会变革的内在组成部分,倡导以自主的道德实践重塑现代理性文明。通过分析现代性的悖论及其道德后果,揭示现代性的理性化逻辑及其道德危机的社会生产,他们提出以良知和责任构建道德自我,不断培育和生成道德个体和伦理共同体,从实践上使现代性合法化。他们的理论还是一种现代性理论,以真正实现现代性的本质和价值为旨归,其中贯穿的精神内核是马克思式的道德愿景和人道主义,因而可以被视为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的一种具体化。不过,我们显然不应该期待他们的现代性伦理批判能对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提供完整而切近的解释。如何从马克思的学说以及其他一切有益的思想遗产出发,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思考世界历史和革命实践,依然是我们尚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伦理批判 东欧新马克思主义 齐格蒙特·鲍曼 阿格妮丝·赫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格斯晚年批判教条主义对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发展的贡献及其启示
4
作者 张娅 《思想战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8-37,共10页
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发展需要反对教条主义错误。马克思之后,恩格斯是旗帜鲜明批判教条主义的第一人,也是从中实现成功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发展的第一人。恩格斯晚年在批判教条主义的过程中,为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发展做出了三重贡献:... 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发展需要反对教条主义错误。马克思之后,恩格斯是旗帜鲜明批判教条主义的第一人,也是从中实现成功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发展的第一人。恩格斯晚年在批判教条主义的过程中,为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发展做出了三重贡献:一是批判教条主义的错误倾向,澄明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二是批判教条主义的错误观点,与时俱进地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补充和完善;三是批判教条主义的错误方法,示范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发展的科学方法。恩格斯晚年批判教条主义的思想资源,从破除教条主义的角度为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提供了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格斯 批判教条主义 马克思主义 时代化 理论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性批判的审美化之困——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性审美救赎理论评析 被引量:2
5
作者 许勇为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5-21,共7页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批判美学是对马克思批判理论传统的美学化改造,西方马克思主义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乃是一条关于现代性的审美救赎之路。社会批判理论的美学转向与现代性自身的内在逻辑演进和现代社会的现实变化有一定的必然...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批判美学是对马克思批判理论传统的美学化改造,西方马克思主义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乃是一条关于现代性的审美救赎之路。社会批判理论的美学转向与现代性自身的内在逻辑演进和现代社会的现实变化有一定的必然关联;尽管批判美学展现了犀利的社会批判和内在精神救赎的功能,但囿于这种理论范式的固有特点以及方法论方面的缺陷,使得这种批判模式无法独立担当推进社会变革实践的使命,从而也无力将社会历史发展带出现代性的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马克思主义 社会批判 审美救赎 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批判现代性到现代化的多重反思性——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对西方现代化理论的拓展
6
作者 陈氚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8-156,共9页
赫勒、费赫尔、马尔库什等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学者发展了批判现代性理论。赫勒从批判现代性的视角提出要超越现代性的三重悖论以及现代性的动力和逻辑。费赫尔将法国大革命、启蒙思想与现代性的内在危机相联系。马尔库什则从文化危机的角... 赫勒、费赫尔、马尔库什等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学者发展了批判现代性理论。赫勒从批判现代性的视角提出要超越现代性的三重悖论以及现代性的动力和逻辑。费赫尔将法国大革命、启蒙思想与现代性的内在危机相联系。马尔库什则从文化危机的角度批判了西方现代性的内在矛盾。马尔科维奇和科西克将批判西方现代性的视角延伸到对东欧社会主义社会的批判上。相比于西方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理论,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现代化理论在价值介入、实践立场和双重批判上进行了拓展和超越。中国式现代化,具备反思和超越包括西方现代性理论和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现代化理论的可能性,可以形成一种蕴含多重反思性的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 东欧新马克思主义 批判现代性 多重反思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批判的双重维度 被引量:42
7
作者 韩秋红 史巍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6-50,共5页
西方马克思主义对现代性的批判是从两个维度展开的:其一是将现代性理解为一种以反思性、批判性和革命性表达一种不断的自我否定、内在超越的冲动,体现为时间维度的辩证发展过程;其二是将现代性内在所蕴含的自我否定、自我批判的内在力... 西方马克思主义对现代性的批判是从两个维度展开的:其一是将现代性理解为一种以反思性、批判性和革命性表达一种不断的自我否定、内在超越的冲动,体现为时间维度的辩证发展过程;其二是将现代性内在所蕴含的自我否定、自我批判的内在力量与人类形而上精神相互结合,将其立体放大到人类整个的社会历史进程当中,体现为空间维度的辩证发展过程。这双重维度及其统一表征了现代性的批判精神与人类理性形而上精神的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马克思主义 现代性批判 双重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社会与反思现代性: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审视 被引量:9
8
作者 庄友刚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8-42,共5页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 ,风险社会成为时代不可避免的境遇。西方风险社会理论的兴起以反思现代性作为基本理论支撑和理论目标 ,其实质是改良主义 ,因而弱化了对当代社会批判的力度。从马克思主义视野批判审视当代风险社会及其理论反映 ,一方...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 ,风险社会成为时代不可避免的境遇。西方风险社会理论的兴起以反思现代性作为基本理论支撑和理论目标 ,其实质是改良主义 ,因而弱化了对当代社会批判的力度。从马克思主义视野批判审视当代风险社会及其理论反映 ,一方面要立足于实践存在论的基础之上 ,形成对风险社会深层理论的把握 ;另一方面反思的基本理路之一应指向对全球资本关系的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社会理论 现代性 马克思主义 全球化 主观主义 批判审视 客观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法兰克福学派的现代性批判的马克思主义方向 被引量:7
9
作者 王德峰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4-27,共4页
法兰克福学派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一支 ,尽管在今天已不再保持为一个独立的学派 ,但其真实的思想意义和在今日哲学中的位置却一直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这一问题不应被耽搁 ,因为它未竟的工作———当代文化意识批判———仍然是当... 法兰克福学派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一支 ,尽管在今天已不再保持为一个独立的学派 ,但其真实的思想意义和在今日哲学中的位置却一直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这一问题不应被耽搁 ,因为它未竟的工作———当代文化意识批判———仍然是当代哲学运动的重大主题 ,仍然充满活力。这个主题既属于马克思主义学说在今天的发展 ,也属于当代西方哲学对哲学传统展开批判的基本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兰克福学派 现代性批判 批判理论 当代文化意识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批判的政治哲学意蕴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佃来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1-79,共9页
除了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后期哈贝马斯以及霍耐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哲学,还可以在现代性批判这条理论主线上来得到解读。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批判直接命定为政治哲学未必恰当,但我们却可以从中挖掘、开显出政治哲学的思想意蕴,... 除了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后期哈贝马斯以及霍耐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哲学,还可以在现代性批判这条理论主线上来得到解读。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批判直接命定为政治哲学未必恰当,但我们却可以从中挖掘、开显出政治哲学的思想意蕴,或者至少是从中挖掘、开显出理解政治哲学的广博视域和理论资源。因为事实上,在指向现代西方主导思维方式上,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批判构成了当代政治哲学全面出场的重要基础;在指向现代西方主流价值取向上,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批判为绘制当代政治哲学的图谱提供了一个重要视点;在指向现代西方根本政治存在上,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批判介入了当代政治哲学的核心议题。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批判中挖掘、开显政治哲学的工作,不管是对于进一步推进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论的研究,还是对于全面把握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哲学思想,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马克思主义 现代性批判 政治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现代性批判” 被引量:1
11
作者 符妹 李振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5-31,共7页
作为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最新流派,有机马克思主义系统展开了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最新"批判。其批判的"有机性"表现为将生态与人为、政治与经济结合起来,具体体现为三方面逐步递进的内容:其一,生态危机与人道主... 作为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最新流派,有机马克思主义系统展开了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最新"批判。其批判的"有机性"表现为将生态与人为、政治与经济结合起来,具体体现为三方面逐步递进的内容:其一,生态危机与人道主义的双重灾难,并由此引申至资本主义自由、正义、权利话语的狭隘性等现代性矛盾的批判;其二,有限政府的政治哲学、自由放任的经济哲学等现代性本体性假设,是现代性矛盾的根源;其三,综合"左与右"的更具"有机性"的"第三条道路"是解决现代性矛盾的根本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马克思主义 现代性批判 有机性 马克思主义 有限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形态与意识形态的融合——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现代性语境及其创新 被引量:6
12
作者 梅景辉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2-14,共3页
在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中,意识形态的交锋并没有完全终结,而是更加隐蔽和复杂化。在此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也要根据时代的特点来进行创新,将一种契合而又超越于时代的文化形态贯穿到理论教学之中,让人们在文化的理解中达成意识形态... 在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中,意识形态的交锋并没有完全终结,而是更加隐蔽和复杂化。在此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也要根据时代的特点来进行创新,将一种契合而又超越于时代的文化形态贯穿到理论教学之中,让人们在文化的理解中达成意识形态的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形态 意识形态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现代性语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哲学对现代性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雨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4-28,共5页
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哲学对当代西方社会现代性问题的研究 ,主要体现在他们对当代西方社会“异化问题”、“消费主义文化问题”、“社会危机”问题的分析和批判上 ,本文分析了他们的理论得失及其对中国现代化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社会批判哲学 现代性 马克思主义 西方国家 资本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窥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凯尔纳的后现代批判理论
14
作者 黄雪丽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0-22,共3页
当代美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道格拉斯·凯尔纳从分析时代正介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这一客观立场出发,对后现代批判理论进行批判性的分析,并以自己的独特视角重构批判社会理论,对于正确地认识时代风潮具有丰富的启迪意义。
关键词 凯尔纳 马克思主义 现代性 现代性 批判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理性的反思与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重建——关于现代性与当代文学理论发展的思考
15
作者 陈军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63-169,共7页
科学是现代性的核心外在动力,科学理性外展到了包括文学理论在内的一切领域。科学理性与文艺复兴以来文学理论发展关系史的描述,提供了对科学理性反思和重建以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为主导的文学理论未来的必要性、迫切性。
关键词 现代性 科学理性 马克思主义 文学理论 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文化现代性理论的本土化研究与反思
16
作者 彭成广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1期153-159,共7页
文化现代性理论是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哲学、美学和文化社会学的重点主题之一,它集中体现了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总体理论特色,体现了对人之生存现实的集中关注。对此,中国学界进行了自觉而丰富的研究,凸显了其文化现代... 文化现代性理论是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哲学、美学和文化社会学的重点主题之一,它集中体现了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总体理论特色,体现了对人之生存现实的集中关注。对此,中国学界进行了自觉而丰富的研究,凸显了其文化现代性理论的学理价值。但从已有的研究现状来看,依然存在着研究主题和对象有待拓展、艺术本体论维度缺失、学理探究与鲜活体验的严重失衡,本土化路径有待进一步加强等诸多问题,值得学界进一步深入思考并推进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欧 马克思主义 文化现代性理论 本土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批判理论到生态马克思主义:对马尔库塞、莱斯和阿格尔的分析 被引量:12
17
作者 郇庆治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3期42-50,共9页
从马尔库塞、莱斯到高兹,他们在把法兰克福学派对发达工业社会的哲学文化批判转变成为一种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批判的同时,把古典马克思主义意义上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转变成一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政治生态学批判。基于此,... 从马尔库塞、莱斯到高兹,他们在把法兰克福学派对发达工业社会的哲学文化批判转变成为一种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批判的同时,把古典马克思主义意义上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转变成一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政治生态学批判。基于此,当时任职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的本·阿格尔在1979年出版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导论》中,将莱斯的两部著作盛赞为对一种生态马克思主义观点的"最清楚、最系统表述",并宣布了生态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西方马克思主义新支派和环境政治社会理论新流派的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判理论 生态马克思主义 马尔库塞 莱斯 阿格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及其巨大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罗骞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1-38,共8页
不论从理论的内容还是理论的特征来看,马克思主义都可以在本质的意义上被看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批判理论。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具有社会性、实践性、历史性、批判和自我批判性等特征。马克思主义作为批判理论的主体内容是资本现代性批... 不论从理论的内容还是理论的特征来看,马克思主义都可以在本质的意义上被看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批判理论。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具有社会性、实践性、历史性、批判和自我批判性等特征。马克思主义作为批判理论的主体内容是资本现代性批判。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对当代社会的巨大影响主要体现为:通过革命的实践造就了当代历史的基本状况,通过资本主义批判影响了资本主义的历史进程,并影响了当代众多左翼思潮,塑造了当代的人类精神。通过阐释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理论特征、理论内涵和历史影响,充分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在塑造当代人类社会和时代精神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和强大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批判理论 批判精神 实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社会批判理论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雨辰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1-77,共7页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突出特点是坚持从资本主义制度批判、价值批判和技术批判三者统一的视角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反生态性质,其中价值批判和技术批判从属于制度批判。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本质上是一种以生态批判为切入点的社会批...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突出特点是坚持从资本主义制度批判、价值批判和技术批判三者统一的视角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反生态性质,其中价值批判和技术批判从属于制度批判。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本质上是一种以生态批判为切入点的社会批判理论,具有自身的价值与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社会批判理论 生态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定位与批判指向 被引量:4
20
作者 衣俊卿 《广东社会科学》 2003年第2期33-41,共9页
西方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发展进程中自觉地实现了一种“文化转向”,从单纯的武装暴力革命转向一种更为深刻的总体性革命。这种文化转向不仅使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历史条件下焕发出新的活力,而且以深刻而敏锐的方式切入了20世纪的核心... 西方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发展进程中自觉地实现了一种“文化转向”,从单纯的武装暴力革命转向一种更为深刻的总体性革命。这种文化转向不仅使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历史条件下焕发出新的活力,而且以深刻而敏锐的方式切入了20世纪的核心问题。从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提出的主体性的文化革命观,到后期西方马克思主义针对现代社会的全方位的文化批判,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一直关注着20世纪人类的精神状况和文化境遇,即普遍的文化焦虑和文化危机问题,这应当是决定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定位的最基本的特征。其理论资源有两个主要方面:一是马克思学说的批判本性;二是现代西方人本主义理论思潮的文化批判理论。前者显示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继承性和思想根源,后者则暴露出西方马克思主义同现代西方各种具有人本主义特征的批判理论的“家族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马克思主义 理论定位 批判指向 文化革命 文化批判 价值取向 文化转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