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部详而备 述而作的好书——对吴宗宪新作《西方犯罪学史》的评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冯树梁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1期110-111,共2页
最近一段时期以来,不断听到一些专家学子对警官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西方犯罪学史》一书的啧啧赞叹声:“真不简单”,“其不错”!我从这些赞叹声中已经感到了本书的份量。恰作者赐阅并希望发表评论意见,展卷一读,顿生同感和共鸣。 西方... 最近一段时期以来,不断听到一些专家学子对警官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西方犯罪学史》一书的啧啧赞叹声:“真不简单”,“其不错”!我从这些赞叹声中已经感到了本书的份量。恰作者赐阅并希望发表评论意见,展卷一读,顿生同感和共鸣。 西方犯罪学史发展200余年,学派林立,观点纵横,每当思及刑罚与犯罪学说之渊源时,对西方犯罪学史的陌生和缺乏一部有关专著而深感遗憾。吴宗宪的《西方犯罪学史》、以一人之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犯罪学 实证学派 费尔巴哈 社会学派 马克思主义犯罪学 学史 实证犯罪学 人类学派 犯罪学理论 生物学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受刑罚惩罚性是犯罪的本质特征 被引量:23
2
作者 陈忠林 《现代法学》 1986年第2期18-19,共2页
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事物的本质特征有三个特点:(1)它是事物表现出来的本质,即它能为人们的直觉所把握;(2)它是事物本质的直接表现,即通过它能了解事物的本质;(3)它是一事物特有的标志,即它可作为区别一事物与他事物的标准。据此,... 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事物的本质特征有三个特点:(1)它是事物表现出来的本质,即它能为人们的直觉所把握;(2)它是事物本质的直接表现,即通过它能了解事物的本质;(3)它是一事物特有的标志,即它可作为区别一事物与他事物的标准。据此,我认为我国刑法学界流行的“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本质特征”的提法值得商榷。犯罪的本质特征应是“应受刑罚惩罚性”。所谓犯罪的社会危害性,指的是“孤立的个人反对统治关系的斗争。”这是马克思主义犯罪学的科学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危害性 应受刑罚惩罚性 本质特征 犯罪本质 我国刑法 刑事违法性 马克思主义犯罪学 行为特征 辩证唯物主义 罪与非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