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析毛泽东同志的马克思主义法律观确立时间 被引量:1
1
作者 徐显明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42-44,共3页
毛泽东同志的法律观不同时期有不同内容.阐述毛泽东同志马克思主义法律观的确立过程,揭示他的法律思想特点,将为我们理解毛泽东思想法学的形成和有中国特色的法制建设的理论来源提供一把历史钥匙。毛泽东同志马克思主义法律观的确立离... 毛泽东同志的法律观不同时期有不同内容.阐述毛泽东同志马克思主义法律观的确立过程,揭示他的法律思想特点,将为我们理解毛泽东思想法学的形成和有中国特色的法制建设的理论来源提供一把历史钥匙。毛泽东同志马克思主义法律观的确立离不开他所处时代的两个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法律观 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同志 毛泽东思想 政治法律 陈独秀 有中国特色 思想特点 无产阶级 理论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法律观的概念辨析、价值立场与新时代演进
2
作者 韦洪发 《社会科学辑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2-40,共9页
共同体既是人类的存在论事实,也是人类认识自身的一个重要的认识论基础。法律深深嵌入共同体生活,是支撑共同体生活的龙骨和梁柱。以往的法律观对法律的理解要么因为诉诸超验和理性而走向虚伪和空洞,要么因为着眼法律体系内部的逻辑和... 共同体既是人类的存在论事实,也是人类认识自身的一个重要的认识论基础。法律深深嵌入共同体生活,是支撑共同体生活的龙骨和梁柱。以往的法律观对法律的理解要么因为诉诸超验和理性而走向虚伪和空洞,要么因为着眼法律体系内部的逻辑和形式而陷入僵化和机械,要么因为仰赖历史和传统而堕入不知今夕何夕的迷误。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法律观注重法律对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和法律所承载的社会物质生产生活条件,同时注重法律对人的本质的尊重和捍卫。在价值立场上,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法律观主张法律应该致力于确保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应该体现绝大多数人乃至全体人民的意志,应该维护先进生产力,助力创造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物质生产和生活条件。习近平法治思想,尤其是作为其主要内容的“十一个坚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法律观,既是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法律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后者在新时代的实践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法律 正当性 习近平法治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法律意识观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被引量:2
3
作者 任志安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9-102,共4页
法律意识在法治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西方学界已经对其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中国正处在迈向法治社会的途中,也有必要加强对法律意识的研究。为此,首先需要对当前中西方学界的马克思主义法律意识观进行回顾和检讨。从当代中国的实际出... 法律意识在法治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西方学界已经对其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中国正处在迈向法治社会的途中,也有必要加强对法律意识的研究。为此,首先需要对当前中西方学界的马克思主义法律意识观进行回顾和检讨。从当代中国的实际出发,探索真实的法律意识模式,并在马克思主义法律原理的指导下,发挥法律意识的能动作用,以促进和谐的法治社会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意识 马克思主义法律意识 和谐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律的社会关系本体论——马克思恩格斯法律本质观的再解读 被引量:3
4
作者 邱昭继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96-105,共10页
维辛斯基式的马克思主义法律本质观从根本上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将“统治阶级意志”视为法律的本质是对马克思法律本质理论的重大误解。马克思恩格斯在法律本质问题上旗帜鲜明地反对法律的意志论。马克思恩格斯在不同的著作中... 维辛斯基式的马克思主义法律本质观从根本上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将“统治阶级意志”视为法律的本质是对马克思法律本质理论的重大误解。马克思恩格斯在法律本质问题上旗帜鲜明地反对法律的意志论。马克思恩格斯在不同的著作中用“生产关系”“经济关系”“现实关系”“物质的生活关系”等术语表述法律的本质。马克思恩格斯的法律本质观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法律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物质社会关系。法律的社会关系本体论为列宁、斯图契卡和帕舒卡尼斯所继承和发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法律本质 维辛斯基 物质社会关系 生产关系 经济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毛泽东早期批判的法律观 被引量:1
5
作者 徐显明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1期89-94,26,共7页
毛泽东一九二○年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前后的法律观,是企图否定一切束缚的批判的法律观。研究毛泽东早期批判的法律观,有助于理清他的法律思想发展和变化的历史脉络,并对研究后来以他的思想为中核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法律思... 毛泽东一九二○年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前后的法律观,是企图否定一切束缚的批判的法律观。研究毛泽东早期批判的法律观,有助于理清他的法律思想发展和变化的历史脉络,并对研究后来以他的思想为中核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法律思想体系,可求得产生上的原木。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早期 马克思主义法律观 湖南省 回忆说 马克思主义 婚姻 批判 形成 家庭 资产阶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法律观
6
作者 李力 杜万华 《现代法学》 1984年第2期66-69,共4页
《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是马克思主义成熟的主要标志。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全面地、科学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将这些原理运用于法学研究,便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法律观,实现了法学史上的伟大革命... 《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是马克思主义成熟的主要标志。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全面地、科学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将这些原理运用于法学研究,便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法律观,实现了法学史上的伟大革命。马克思主义法律观不是天生的,而是批判继承前人法律学说的优秀成果,在革命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就马克思而言,在《菜茵报》时期,他的法律观基本上是由黑格尔的自由法和启蒙思想家的自然法所构成的唯心主义法律观。但这个时期的革命实践动摇了他对唯心主义的信仰,使他陷入了深深的“苦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法律观 社会生产方式 恩格斯 法律学说 德意志意识形态 被统治阶级 共同利益 私有制 唯心主义 法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法律思想述略 被引量:5
7
作者 高广瑞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18-23,共6页
毛泽东法律思想述略高广瑞在毛泽东整个思想体系中,毛泽东的法律思想虽然不象他在政治学、军事学中那样著述丰厚、博大精深,但他的法学思想与其政治学思想密切联系,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领域。我们研究毛泽东法律思想的理论成就,继... 毛泽东法律思想述略高广瑞在毛泽东整个思想体系中,毛泽东的法律思想虽然不象他在政治学、军事学中那样著述丰厚、博大精深,但他的法学思想与其政治学思想密切联系,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领域。我们研究毛泽东法律思想的理论成就,继承它的精华,对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法律思想 资产阶级 马克思主义法律观 法制建设 人民民主 《毛泽东选集》 宪法 社会主义法律 无政府主义 社会主义法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当前有关法的基本属性几种观点的商榷
8
作者 程筱鹤 王启富 任中杰 《现代法学》 1986年第1期57-60,共4页
在探索法学基础理论的改革、实现法学现代化中,正确理解法的阶级性和社会性,是推动法学理论发展的关键,它直接关系到在法学领域能否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法律观的问题。为此,去年召开的庐山法学理论讨论会对这个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在探索法学基础理论的改革、实现法学现代化中,正确理解法的阶级性和社会性,是推动法学理论发展的关键,它直接关系到在法学领域能否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法律观的问题。为此,去年召开的庐山法学理论讨论会对这个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许多同志发表了别开生面、颇有价值的意见。依据马克思主义的法学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级性 社会性 基本属性 马克思主义法律观 法学理论 法律规范 统治阶级意志 正确理解 阶级社会 技术法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法办事是加强法制的中心环节——学习董必武同志的法制思想
9
作者 徐有毅 《现代法学》 1986年第1期9-13,共5页
在我们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董必武同志是一位杰出的无产阶级法学家。早在一九一四年一月,他就东渡日本留学,考入东京私立日本大学,攻读法律,并于一九一七年毕业于该校法律科。同年夏季在国内开始律师业务活动。他在接受马克思主... 在我们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董必武同志是一位杰出的无产阶级法学家。早在一九一四年一月,他就东渡日本留学,考入东京私立日本大学,攻读法律,并于一九一七年毕业于该校法律科。同年夏季在国内开始律师业务活动。他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以后,便自觉地以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和法律观,研究、解决我国革命中各种政治法律问题。大革命时期诚然以武装斗争为革命的主要手段,但董必武同志仍十分重视以马克思主义法律观武装群众,从未放弃过运用法律手段来同敌人斗争。一九三四年二月,被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任为临时最高法庭主席,随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必武 法制建设 法制思想 马克思主义法律观 社会主义法制 中心环节 法律手段 法律问题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不完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