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3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的当代价值及实践应用——评《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路径研究》
1
作者 尹维达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72-172,共1页
马克思主义的法律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法律思想的重要基石,将马克思主义的相应法律思想与中国的法律实践相融合,使其呈现中国化的过程,为人们从系统层面研究该思想中国化的路径提供了相关参考。《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路径研究》正... 马克思主义的法律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法律思想的重要基石,将马克思主义的相应法律思想与中国的法律实践相融合,使其呈现中国化的过程,为人们从系统层面研究该思想中国化的路径提供了相关参考。《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路径研究》正是以此为契机,以马克思主义的法哲学为逻辑起点,以该思想的中国化路径为研究内容,进而分别从实践主导与文化扬弃两个角度剖析了主题内涵,最后从系统论角度出发,分别从哲学范畴、史学范畴、应然与实然相结合的范畴,对该思想中国化的路径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 路径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 中国化路径 应然与实然 文化扬弃 实践主导 重要基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研究论纲——写在《现代法学》首任主编黎国智教授80寿辰之际 被引量:16
2
作者 付子堂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15,共13页
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应当认真研究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的中国化。在国外,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研究已经上升到了一个新台阶;在中国,通过多年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研究的铺垫,已经具备了更进一步研究... 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应当认真研究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的中国化。在国外,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研究已经上升到了一个新台阶;在中国,通过多年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研究的铺垫,已经具备了更进一步研究的坚实基础。但是,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研究必须有独特的思路、完善的内容设计,并应该考虑到新世纪新阶段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黎国智教授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法治精神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社会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 被引量:3
3
作者 谢冬慧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9-75,共7页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体系是人类法律文化思想宝库中的瑰宝,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体系与中国法制建设的实践紧密结合,用以指导中国法律体系的建立和法学研究的发展,较好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的历史使命。当今,在世...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体系是人类法律文化思想宝库中的瑰宝,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体系与中国法制建设的实践紧密结合,用以指导中国法律体系的建立和法学研究的发展,较好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的历史使命。当今,在世界全球化的潮流之下,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并没有过时,其自身所蕴涵的全球化理念,使它成为全球化背景下进一步中国化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马克思主义 法律思想 中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的新成果(上篇)——江泽民的法治思想初探 被引量:2
4
作者 沈志先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1-49,共9页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的中国化,是伴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而实现的。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江泽民继承并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的法制思想,提出了许多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作为"三个代表&...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的中国化,是伴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而实现的。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江泽民继承并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的法制思想,提出了许多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作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组成部分的江泽民的法治思想。江泽民的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的崭新的理论成果。认真学习《江泽民文选》,深入研究江泽民的法治思想,对于当前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断推进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泽民 法治思想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现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的路径选择——评《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路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浩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26-126,共1页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发展起步于五四运动时期,传播的过程即为其中国化发展的过程。在传播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的同时,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基本原理与中国法律革命和法律实践的有机融合,进而树立起中国特...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发展起步于五四运动时期,传播的过程即为其中国化发展的过程。在传播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的同时,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基本原理与中国法律革命和法律实践的有机融合,进而树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思想,并进一步开拓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的发展道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各式各样法律制度、法律文化、法律传统相互融合、冲击,由此对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带来了全新的考验,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 中国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路径 五四运动时期 中国共产党人 一体化发展 有机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的新成果(下篇)——江泽民的法治思想初探
6
作者 沈志先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9-56,共8页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的中国化,是伴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而实现的。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江泽民继承并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的法制思想,提出了许多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新思想、新论断,形成了作"为三个代表"重...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的中国化,是伴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而实现的。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江泽民继承并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的法制思想,提出了许多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新思想、新论断,形成了作"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组成部分的江泽民的法治思想。江泽民的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的崭新的理论成果。认真学习《江泽民文选》,深入研究江泽民的法治思想,对于当前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断推进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泽民 法治思想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总结历史经验与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7
作者 张泽凝 《学习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16,共7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总结历史经验、勇于创造的伟大历程。历史经验是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转变必不可少的中间阶段,是由实践向理论升华的关键环节。中国共产党开拓进取、踔厉奋发的历史,恰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总结历史经验、勇于创造的伟大历程。历史经验是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转变必不可少的中间阶段,是由实践向理论升华的关键环节。中国共产党开拓进取、踔厉奋发的历史,恰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史。这部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凝练,要注重从主体维度、客体维度、过程维度进行深入探索,在运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的过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新的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历史经验 理论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法律观的概念辨析、价值立场与新时代演进
8
作者 韦洪发 《社会科学辑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2-40,共9页
共同体既是人类的存在论事实,也是人类认识自身的一个重要的认识论基础。法律深深嵌入共同体生活,是支撑共同体生活的龙骨和梁柱。以往的法律观对法律的理解要么因为诉诸超验和理性而走向虚伪和空洞,要么因为着眼法律体系内部的逻辑和... 共同体既是人类的存在论事实,也是人类认识自身的一个重要的认识论基础。法律深深嵌入共同体生活,是支撑共同体生活的龙骨和梁柱。以往的法律观对法律的理解要么因为诉诸超验和理性而走向虚伪和空洞,要么因为着眼法律体系内部的逻辑和形式而陷入僵化和机械,要么因为仰赖历史和传统而堕入不知今夕何夕的迷误。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法律观注重法律对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和法律所承载的社会物质生产生活条件,同时注重法律对人的本质的尊重和捍卫。在价值立场上,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法律观主张法律应该致力于确保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应该体现绝大多数人乃至全体人民的意志,应该维护先进生产力,助力创造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物质生产和生活条件。习近平法治思想,尤其是作为其主要内容的“十一个坚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法律观,既是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法律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后者在新时代的实践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法律 正当性 习近平法治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时代化新内涵 被引量:2
9
作者 李西建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共5页
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一个具有思想统领性的重大课题和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继... 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一个具有思想统领性的重大课题和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18-19)以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坚持问题导向、把握历史主动、推进理论创新基本精神为宗旨,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看,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作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总体目标和任务,从根本上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建设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和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全国代表大会 问题导向 党的思想理论建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深刻把握 时代化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鲜明理论标识 被引量:1
10
作者 普布次仁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6,共6页
“两个结合”,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大命题与原创性论断,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来源和鲜明的理论标识,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的历史规律和新境界的核心密码。2023年6月,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 “两个结合”,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大命题与原创性论断,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来源和鲜明的理论标识,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的历史规律和新境界的核心密码。2023年6月,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把“第二个结合”进一步提升到思想解放的高度。这是总结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基本结论,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思想解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深刻把握 时代化 重大命题 中华文明 标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的中国化及其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 被引量:16
11
作者 蒋传光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9,共9页
伴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在指导当代中国法学理论建设和法治实践的过程中,也实现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在同当代中国法学理论建设和法治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文章对每个阶段法律思... 伴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在指导当代中国法学理论建设和法治实践的过程中,也实现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在同当代中国法学理论建设和法治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文章对每个阶段法律思想产生的背景及其内容、特征、对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的理论贡献等进行分析、概括和阐释。在此基础上,阐述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 中国化 发展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科学依据、价值要义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颖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4,共7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彰显了中华文明与中国精神的时代回声。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必须恪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始终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彰显了中华文明与中国精神的时代回声。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必须恪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始终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立足长远发展,通过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汲取群众经验和智慧。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进程中实现了理论创新的飞跃,即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新思想必将指引着新时代的中国取得一系列的伟大历史性成就。这一新思想的创立,有着独特的科学依据、价值要义与实践进路,具体是在坚持“两个结合”中落实。“两个结合”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原创性贡献,要深刻认识并坚持“两个结合”的必要性、可能性与实践性,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开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两个结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发展轨迹及其阶段特征探论 被引量:16
13
作者 孙建华 文晓明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8-75 124,共8页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虽没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但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得以孕育提供了必要前提;十月革命后的两年间成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孕育期,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萌发奠定了现实基础;此后,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虽没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但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得以孕育提供了必要前提;十月革命后的两年间成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孕育期,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萌发奠定了现实基础;此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大致经历了萌发期、攀升期、形成期、巩固期、推进期、奋进期、曲折期、挫折期、徘徊期、开拓期、丰富期、发展期等12个阶段。从孕育期到发展期的各个阶段分别呈现了自然、应然、使然、必然、阶进、骤进、升进、冒进、负进、求实、夯实、盈实、务实的显著特征,总体上是随着时代变迁和实践转换演绎了一个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大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 通史 思想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的思想路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命线 被引量:7
14
作者 郑德荣 梁继超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5-38,共4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每前进一步,思想理论每一次创新都同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密不可分。党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在思想建设上的集中体现,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思想原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驱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每前进一步,思想理论每一次创新都同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密不可分。党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在思想建设上的集中体现,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思想原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驱动力和灵魂;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始终的生命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思想路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经验的另一视角 被引量:7
15
作者 渠长根 翟佼 《学习论坛》 2009年第4期14-16,共3页
思想政治教育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动态形式的具体表现之一;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为理论依据,并以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为教育内容,推动着... 思想政治教育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动态形式的具体表现之一;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为理论依据,并以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为教育内容,推动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逐步向自觉过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实践舞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产生、发展并得以反复检验的重要路径。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与作用这一视角来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对于在和谐社会建设新时期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一步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思想政治教育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源流 被引量:20
16
作者 汪信砚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45-654,共10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直接源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思想,但它的形成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中国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人长期艰辛探索的结果,党的七大对形成阶段的马克思主义中国...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直接源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思想,但它的形成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中国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人长期艰辛探索的结果,党的七大对形成阶段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作了全面阐述。建国后,毛泽东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第二次结合的思想,这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重大发展。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党沿着邓小平所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不断地探索,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第二次结合的思想不断丰富和完善。党的十七大报告既是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第二次结合的思想、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发展成果的系统总结,又是新时期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庄严宣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思想 源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放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飞跃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炳林 于昆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0-53,共4页
思想是否解放直接关系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能否得到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解放思想的产物。新世纪新阶段,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这样才能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
关键词 解放思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理论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建党思想从传统文化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转变 被引量:3
18
作者 俞思念 贺金浦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4-107,共4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是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的实例。它表现在:一方面,毛泽东建党思想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地,但它在本质上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与突破;一方面,毛泽东建党思想在批判中国传统文化消极面的同时,也充分地继承...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是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的实例。它表现在:一方面,毛泽东建党思想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地,但它在本质上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与突破;一方面,毛泽东建党思想在批判中国传统文化消极面的同时,也充分地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深入研究毛泽东建党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和新时期党的建设的现代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建党思想 传统文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创新 被引量:4
19
作者 史艺军 马桂萍 《求实》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21,共3页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有着内在的、本质的一致性,是马克思主义与新的时代发展特征和新时期中国建设实际相结合的新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创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在多个角度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有着内在的、本质的一致性,是马克思主义与新的时代发展特征和新时期中国建设实际相结合的新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创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在多个角度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基础上,总结新的实践经验,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理论的新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的理论集成 被引量:18
20
作者 黄志斌 高慧林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6-65,共10页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作为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环境思想中国化的结晶,历经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探索,最终集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其中生态兴则文明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共建共享美丽中国、实现最严格生态...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作为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环境思想中国化的结晶,历经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探索,最终集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其中生态兴则文明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共建共享美丽中国、实现最严格生态文明制度、携手共建地球美好家园等思想主张,展现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在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规律上的新概括,在绿色发展自然观和价值观上的新意境,在绿色生产力观和经济发展观上的新突破,在人民立场上的新论述,在生态环境法治观上的新发展,在全球合作共赢观上的新开拓,形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历史观、自然观、价值观、经济观、人民观、法治观、合作观及其方法论一以贯之的科学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绿色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