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研究论纲——写在《现代法学》首任主编黎国智教授80寿辰之际 被引量:16
1
作者 付子堂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15,共13页
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应当认真研究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的中国化。在国外,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研究已经上升到了一个新台阶;在中国,通过多年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研究的铺垫,已经具备了更进一步研究... 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应当认真研究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的中国化。在国外,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研究已经上升到了一个新台阶;在中国,通过多年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研究的铺垫,已经具备了更进一步研究的坚实基础。但是,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研究必须有独特的思路、完善的内容设计,并应该考虑到新世纪新阶段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黎国智教授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法治精神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社会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的中国化及其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 被引量:16
2
作者 蒋传光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9,共9页
伴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在指导当代中国法学理论建设和法治实践的过程中,也实现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在同当代中国法学理论建设和法治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文章对每个阶段法律思... 伴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在指导当代中国法学理论建设和法治实践的过程中,也实现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在同当代中国法学理论建设和法治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文章对每个阶段法律思想产生的背景及其内容、特征、对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的理论贡献等进行分析、概括和阐释。在此基础上,阐述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 中国化 发展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的新成果(上篇)——江泽民的法治思想初探 被引量:2
3
作者 沈志先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1-49,共9页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的中国化,是伴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而实现的。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江泽民继承并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的法制思想,提出了许多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作为"三个代表&...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的中国化,是伴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而实现的。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江泽民继承并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的法制思想,提出了许多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作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组成部分的江泽民的法治思想。江泽民的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的崭新的理论成果。认真学习《江泽民文选》,深入研究江泽民的法治思想,对于当前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断推进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泽民 法治思想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现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的路径选择——评《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路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浩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26-126,共1页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发展起步于五四运动时期,传播的过程即为其中国化发展的过程。在传播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的同时,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基本原理与中国法律革命和法律实践的有机融合,进而树立起中国特...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发展起步于五四运动时期,传播的过程即为其中国化发展的过程。在传播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的同时,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基本原理与中国法律革命和法律实践的有机融合,进而树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思想,并进一步开拓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的发展道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各式各样法律制度、法律文化、法律传统相互融合、冲击,由此对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带来了全新的考验,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 中国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路径 五四运动时期 中国共产党人 一体化发展 有机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的当代价值及实践应用——评《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路径研究》
5
作者 尹维达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72-172,共1页
马克思主义的法律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法律思想的重要基石,将马克思主义的相应法律思想与中国的法律实践相融合,使其呈现中国化的过程,为人们从系统层面研究该思想中国化的路径提供了相关参考。《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路径研究》正... 马克思主义的法律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法律思想的重要基石,将马克思主义的相应法律思想与中国的法律实践相融合,使其呈现中国化的过程,为人们从系统层面研究该思想中国化的路径提供了相关参考。《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路径研究》正是以此为契机,以马克思主义的法哲学为逻辑起点,以该思想的中国化路径为研究内容,进而分别从实践主导与文化扬弃两个角度剖析了主题内涵,最后从系统论角度出发,分别从哲学范畴、史学范畴、应然与实然相结合的范畴,对该思想中国化的路径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 路径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 中国化路径 应然与实然 文化扬弃 实践主导 重要基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的新成果(下篇)——江泽民的法治思想初探
6
作者 沈志先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9-56,共8页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的中国化,是伴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而实现的。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江泽民继承并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的法制思想,提出了许多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新思想、新论断,形成了作"为三个代表"重...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的中国化,是伴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而实现的。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江泽民继承并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的法制思想,提出了许多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新思想、新论断,形成了作"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组成部分的江泽民的法治思想。江泽民的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的崭新的理论成果。认真学习《江泽民文选》,深入研究江泽民的法治思想,对于当前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断推进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泽民 法治思想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通史》(全四卷)
7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4-74,共1页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通史》(全四卷)是我国著名法学专家公丕祥教授、龚廷泰教授领衔、以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为主体的研究团队取得的重要学术成果。该成果是一部全景式的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通史,荣膺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国家“...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通史》(全四卷)是我国著名法学专家公丕祥教授、龚廷泰教授领衔、以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为主体的研究团队取得的重要学术成果。该成果是一部全景式的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通史,荣膺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国家“十五”“十二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精品项目之成果,是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 通史 国家社科基金 南京师范大学 出版规划 “十二五” 法学专家 学术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的应用——评《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研究》
8
作者 李石松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I0007-I0007,共1页
在充分认识国家与社会发展现状及历史趋势的基础上,我国结合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的核心与精髓,创造性地构建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由宋秉武、赵菁和杨栋编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研究》一书,通过对马... 在充分认识国家与社会发展现状及历史趋势的基础上,我国结合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的核心与精髓,创造性地构建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由宋秉武、赵菁和杨栋编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研究》一书,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形成过程的系统研究,深入阐述了其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强调了受其引领产生的列宁与斯大林法律思想对前苏联国家制度建设与社会运行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前苏联国家 社会发展现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斯大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的话语实践——关于“文化大革命”时期“人民”内涵流变的法理学反思 被引量:2
9
作者 付子堂 任懿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0-64,共5页
"人民"一词在东西方语境中早已有之。西方语境下的"人民"话语,与古希腊城邦的政治实践密不可分,原本就具有公民、个人、国民的法律内涵。在古汉语中,"人民"原为民氓,指的是与君、臣相对而存在的平民大众... "人民"一词在东西方语境中早已有之。西方语境下的"人民"话语,与古希腊城邦的政治实践密不可分,原本就具有公民、个人、国民的法律内涵。在古汉语中,"人民"原为民氓,指的是与君、臣相对而存在的平民大众。一直到鸦片战争前后,汉语中的"人民"才具备了现代法律话语的意蕴。"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时期,政治精英们希望通过运用民族传统思想和价值来丰富马克思主义,通过"人民—群众"路线以克服当时中国所面临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所以在"七五宪法"中将"人民"作为一个绝对的整体、一个完全的意识形态称谓,尝试通过人民权威在实践中的确立,以确认"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正当性。但是,正是因为这种在法律领域内将人民与敌人对举、人民与整体相连的实践,使得法律语境中的"人民"脱离了个人、家庭和种族的基础,导致了法律与人民性的背离。同时,作为绝对整体的"人民"在法律中的地位不断被神化,使得法律的权威难以树立,规则秩序失效,权力不断膨胀,而作为个体的人民的基本权利也就不能得到充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七五宪法”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 个人(个体)权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产权研究和实践的生态逻辑 被引量:6
10
作者 薛华 李继广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1-96,112,共7页
知识产权生态是一个全新的理论构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本质的思想的生动再现,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具体适用。运用生态学的智慧,不仅可以生动地诠释知识产权作为法学问题根植于经济生活的本质,形象地反映其作为经济学问题受诸多因... 知识产权生态是一个全新的理论构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本质的思想的生动再现,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具体适用。运用生态学的智慧,不仅可以生动地诠释知识产权作为法学问题根植于经济生活的本质,形象地反映其作为经济学问题受诸多因素影响的实际,而且全面、系统、准确地概括了知识产权经济法律制度的价值。知识产权生态理论可以解释法律制度实现过程中的所有问题,还可以发现理论研究导向的偏颇性。优化知识产权生态是中国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应当坚持的基本的思维导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 法的实现 生态学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 法的本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