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马克思主义法哲学中国化问题研究论要 |
文正邦
文培阳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9
|
|
2
|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法哲学中国化的现实逻辑和重大成果 |
王芳
|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4
|
|
3
|
马克思主义法哲学中国化研究论纲 |
文正邦
|
《法治研究》
|
2008 |
4
|
|
4
|
理论与实践并重:马克思主义法哲学中国化研究论纲 |
李力
|
《学术前沿》
CSSCI
|
2017 |
1
|
|
5
|
马克思主义法哲学中国化现代化大众化研究论纲 |
桑保军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6
|
马克思主义引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生逻辑 |
朱泽渊
庞虎
|
《东南学术》
北大核心
|
2025 |
|
|
7
|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体育哲学的出场语境与理论路向——基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阐释 |
刘欣然
林雯慧
|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4
|
|
8
|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双向互动 |
陈燕
|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9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视野下“两论”的新时代启示 |
徐佳佳
刘锋
|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0
|
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方法论 |
阎树群
张瑞才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11
|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方法论的两个问题 |
李佃来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12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方法论的哲学反思 |
胡军良
|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13
|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建构的学术意义——在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之间保持张力与平衡 |
姜喜咏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14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方法探析 |
杨新华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3
|
|
15
|
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法哲学新发展的主体向度 |
周尚君
|
《法治研究》
|
2008 |
2
|
|
16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科学化的方法论探析——以科学哲学的一般原则为基础 |
李海春
熊晓琳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17
|
马克思主义法哲学内涵及其中国化 |
毛克盾
|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18
|
何以可能,何以实现:论概念史范式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
李冉
郭小凡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9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界域的哲学厘定 |
谭培文
汤志华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1
|
|
20
|
毛泽东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两条基本路径 |
范贤超
范湘涛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6 |
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