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7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学科建设的着力点
1
作者 杨须爱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2-100,共9页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是新、旧民族学学科中唯一名称未变且被保留的二级学科,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以问题为导向推进该学科建设,是优化调整民族学学科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是新、旧民族学学科中唯一名称未变且被保留的二级学科,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以问题为导向推进该学科建设,是优化调整民族学学科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加快中国民族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等具有重要意义。而要高质量推进该学科建设,应把厘清学科定位与职能、深刻回顾与反思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历史、明确学科当前的研究方向及重点内容、正确把握当前系统推进学科建设的重点任务等作为着力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学科 建设 着力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国之学: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与民族学主要议题
2
作者 何明 谭任均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5-41,共7页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带领中华民族迈入“强起来”的历史新阶段。中国走强国之路,需要持续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面向世界人民开展建设人类...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带领中华民族迈入“强起来”的历史新阶段。中国走强国之路,需要持续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面向世界人民开展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学术实践;坚定理论自信、文化自信与“两个结合”推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发展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之学,为强国之路提供必要的学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强国之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中国化的光辉实践——试论中国共产党90年重大教育理论与政策的变迁 被引量:4
3
作者 袁自煌 杨志刚 +1 位作者 张雪 王玉军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7-22,共6页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中国化的视角,从教育战略地位、教育功能、教育为人民服务、教育方针、教师地位与作用等五个方面,回顾了90年来我们党教育理论与政策的变迁,分析和总结了党兴办和发展人民教育事业的基本经验。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中国化 教育理论与政策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5
4
作者 马海寿 戚桂锋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1-25,共5页
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民族识别理论、民族平等理论、民族团结理论、民族统一理论和民族解放理论的中国化,成... 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民族识别理论、民族平等理论、民族团结理论、民族统一理论和民族解放理论的中国化,成功地解决了我国复杂的民族问题,促进了我国各民族间的交流、发展与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中国化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平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中华民族精神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的契合共通 被引量:3
5
作者 潘祥超 陈答才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9-86,共8页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优秀品质与中华民族精神有着天然的契合共通性,这些相通共容的精神基因,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华大地生根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要素。中华民族精神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契合相通中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不仅为当前...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优秀品质与中华民族精神有着天然的契合共通性,这些相通共容的精神基因,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华大地生根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要素。中华民族精神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契合相通中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不仅为当前信仰危机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而且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坚定正确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精神 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顾与总结: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大众化的历程、特征和经验 被引量:6
6
作者 肖光文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1-14,共4页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大众化贯穿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全过程。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大众化的进程中,体现了曲折性、探索性、时代性以及创新性的基本特征。大力推进马克思民族理论大众化,需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大众化贯穿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全过程。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大众化的进程中,体现了曲折性、探索性、时代性以及创新性的基本特征。大力推进马克思民族理论大众化,需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不断实现民族理论的创新发展;需要必须同解决时代课题联系起来,以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需要注重各民族人民的大众化的不同形式,积极探索实现大众化新方式;需要积极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做到惠及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大众化 历程 特征 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识别 被引量:3
7
作者 陈兴贵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8-21,共4页
民族识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民族工作方面采取的一项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的举措。在这次史无前例的民族识别中,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的民族定义、民族平等、民族发展阶段的理论在其中起到了关键性的指导作用。当然,中国的民族识别也... 民族识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民族工作方面采取的一项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的举措。在这次史无前例的民族识别中,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的民族定义、民族平等、民族发展阶段的理论在其中起到了关键性的指导作用。当然,中国的民族识别也没有完全拘泥于经典作家的论述,而是根据中国的民族实际情况进行了创新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民族识别 民族平等 民族定义 民族发展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大众化的一些思考 被引量:4
8
作者 史春燕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5-98,共4页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历史任务,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大众化也是其题中之意,在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大众化的进程中,体现了普遍性与特殊性、科学性与价值性、继承性与创新性、民族性...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历史任务,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大众化也是其题中之意,在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大众化的进程中,体现了普遍性与特殊性、科学性与价值性、继承性与创新性、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大众化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大众化的思考 被引量:3
9
作者 唐曼莲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1期54-58,共5页
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要解决为谁、怎样为谁的根本问题,应根据民族干部群众的需要研究和创建理论;应根据不同人群、不同地域的不同条件、不同特点,从事理论研究和宣传;应把理论的高雅与通俗、丰富与精炼统一起来;应坚持与时俱进... 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要解决为谁、怎样为谁的根本问题,应根据民族干部群众的需要研究和创建理论;应根据不同人群、不同地域的不同条件、不同特点,从事理论研究和宣传;应把理论的高雅与通俗、丰富与精炼统一起来;应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实践大众化要着力解决主体的多样性和自觉性;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途径和方法的多样性;策略多样性和实际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马克思主义 理论大众化 实践大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理论“民族化”思想述论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建勇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7-21,共5页
可以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理论"民族化"问题的论述总结为三个方面:一、他们反对那种将其理论当成教义的错误倾向,强调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二、对于那种扭... 可以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理论"民族化"问题的论述总结为三个方面:一、他们反对那种将其理论当成教义的错误倾向,强调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二、对于那种扭曲了原本理论精神的理论"民族化"现象进行了直率的批评;三、反对将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特殊经验绝对化的错误倾向。经典作家的有关论述有助于我们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作家 理论民族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乌兰夫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智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共8页
作为卓越的民族工作领导人,乌兰夫在长期的民族工作实践中,始终注意从我国多民族的特殊国情出发,特别是从内蒙古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问题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适时重申和强调民... 作为卓越的民族工作领导人,乌兰夫在长期的民族工作实践中,始终注意从我国多民族的特殊国情出发,特别是从内蒙古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问题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适时重申和强调民族问题的长期性,为重视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问题奠定了思想基础;正确界定社会主义民族问题的性质和内涵,为合理解决新中国的民族问题提供了基本遵循;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为切实消除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指明了根本途径;开辟了实现民族区域自治的道路、致力于民族区域自治机关的民族化、重视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建设,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推行民族区域自治树立了成功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兰夫 马克思主义 民族理论 民族问题 民族区域自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理论体系与实践范例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春华 《重庆社会科学》 2008年第7期21-24,共4页
民族化是马克思主义的存在方式和实现形式。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成功的标志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形成具有独特内涵的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内在标志,具有鲜明浓郁的民族特色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外在形式,而在实践中取得的伟大成就... 民族化是马克思主义的存在方式和实现形式。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成功的标志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形成具有独特内涵的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内在标志,具有鲜明浓郁的民族特色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外在形式,而在实践中取得的伟大成就则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成功的最终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最新成果和成功典范,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 民族 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阈中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刚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1期82-86,112,共6页
当前人们对民族问题非常关注,解决民族问题的主张众说纷纭。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一直推动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其中也包括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根源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形成,它遵循着马克思主义... 当前人们对民族问题非常关注,解决民族问题的主张众说纷纭。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一直推动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其中也包括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根源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形成,它遵循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道路并不平坦,正确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要求我们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要求以时代的创新精神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当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 中国共产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 被引量:2
14
作者 许广智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5-13,共9页
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 行使自治权。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原理,结合中国的实际,把民族自治和区域自治结合起来的一个创造,充分体现... 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 行使自治权。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原理,结合中国的实际,把民族自治和区域自治结合起来的一个创造,充分体现了各民族平等联合的原则。是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民族区域自治 理论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留学生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早期中国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彭绪琴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8年第8期135-137,共3页
以孙中山、李大钊、陈独秀、瞿秋白为代表的留学生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早期中国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贡献集中反映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促成中国人形成马克思主义基础上的中华民族意识;二是揭示... 以孙中山、李大钊、陈独秀、瞿秋白为代表的留学生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早期中国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贡献集中反映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促成中国人形成马克思主义基础上的中华民族意识;二是揭示了民族的本质和民族问题产生的根源,阐述了在民族矛盾不断上升的近代中国里,强调阶级利益的时候要注意民族利益;三是论述了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两个原则——民族平等和民族自决。他们的探索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提供了历史的借鉴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学生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中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政策体系的新探索——三位专家评王连芳同志主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实践》一书
16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2X期16-18,共3页
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导小组批准立项的中华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实践》一书,在云南省民族工作老领导、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王连芳同志的主持下,经课题组成员三年多努力,于1996年6月... 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导小组批准立项的中华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实践》一书,在云南省民族工作老领导、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王连芳同志的主持下,经课题组成员三年多努力,于1996年6月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1996年12月19日下午,课题组邀请云南省社科院、昆明地区各大专院校、云南人民出版社及省级有关学术期刊社的20余位民族理论研究专家学者出席了省人大举办的该书学术座谈。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张宝三同志,省政协副主席赵廷光同志等领导莅会作了讲话,对该书之出版表示祝贺。本刊亦应邀与会,佳著共赏,现依发言次序,特选以下三位专家之发言稿刊布于此,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解决民族问题 民族理论研究 王连芳 政策体系 民族工作 新探索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与实践 理论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介绍
17
作者 柯石 《湖湘论坛》 1990年第2期94-94,共1页
由湖南省委党校肖浩辉、曾瑞期等同志编写的《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一书,已由出版社出版。该书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指导,博采当前各种有关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论著之所长,在内容结构、体系编排上都有一定新意,它坚特了理论联系... 由湖南省委党校肖浩辉、曾瑞期等同志编写的《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一书,已由出版社出版。该书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指导,博采当前各种有关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论著之所长,在内容结构、体系编排上都有一定新意,它坚特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既着力于系统地阐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民族观,又立足于我国实际,较详尽地阐明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理论 民族政策 民族国家 曾瑞 少数民族干部 内容结构 宗教信仰自由 指导思想 党政机关干部 方针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民族学院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学科简介
18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关键词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青海民族学院 马克思主义 学科简介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学位授予权 人文社科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我国的实践和发展——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19
作者 马宁 董燕萍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3,共3页
中国是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坚持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的原则;以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和政策;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新时期如何构建和谐稳定的民族关... 中国是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坚持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的原则;以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和政策;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新时期如何构建和谐稳定的民族关系,我们要进一步提高对做好民族关系协调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坚持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的宣传教育;明确民族关系协调工作的职责和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民族 民族区域自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泽民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实践与创新
20
作者 东人达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6期34-38,共5页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一直坚持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多民族国家的国情相结合,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江泽民同志作为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在错综复杂的国际背景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一直坚持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多民族国家的国情相结合,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江泽民同志作为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在错综复杂的国际背景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刻,勇于创新,对新时期民族问题的内涵作出了界定,努力践行两个大局思想的民族发展道路,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关系理论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体系,为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工作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全面开创了我国民族工作的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民族理论 实践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