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08篇文章
< 1 2 2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课”教学应加强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教育 被引量:3
1
作者 徐东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4年第11期41-42,共2页
“两课”承担着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科学价值观教育三个层次不同而又相互联系、内在统一的教学任务。要使“两课”真正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之一,发挥其作为人文素质骨干课程的作用,“两课”教学必须坚持知识教育、马克思主... “两课”承担着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科学价值观教育三个层次不同而又相互联系、内在统一的教学任务。要使“两课”真正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之一,发挥其作为人文素质骨干课程的作用,“两课”教学必须坚持知识教育、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教育的统一,从教师的观念、教学的方式方法和课程考核方式等方面加强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课”教学 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三个代表 课程考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系化学理化阐释--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构建为视角
2
作者 石德金 刘倩 《东南学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29,共10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形成之初就是立足实践、将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断理论化体系化的科学理论,其内部的学理以体系性而深邃严整。然而,不少学者不仅基于对马克思、恩格斯某些观点的断章取义而偏执地认为他们从一开始就意图抛弃理论化体系化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形成之初就是立足实践、将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断理论化体系化的科学理论,其内部的学理以体系性而深邃严整。然而,不少学者不仅基于对马克思、恩格斯某些观点的断章取义而偏执地认为他们从一开始就意图抛弃理论化体系化的哲学,而且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科书形式也横加责备,认为这将导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条化。故对马克思、恩格斯相关论述有必要进行耕犁澄清,并重新审视苏联教科书体系以及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化体系化建构历程,从而确证推进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系化学理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为其体系化学理化提供理论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 21世纪马克思主义 世界观 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玉章对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中国化的求索及贡献
3
作者 黄书光 《学术界》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7-194,共8页
作为资深的革命家和教育家,吴玉章在长期的本土教育实践和理论求索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观。他不仅善于用革命精神引领多维办学实践的新民主主义方向,而且注重学习苏联先进教育经验与结合本土国情的持续探索,并自... 作为资深的革命家和教育家,吴玉章在长期的本土教育实践和理论求索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观。他不仅善于用革命精神引领多维办学实践的新民主主义方向,而且注重学习苏联先进教育经验与结合本土国情的持续探索,并自觉以唯物辩证法破解教育变革中的种种矛盾问题及其症结。其一生钟情办学的博大教育情怀和植根本土实际的开拓进取精神,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教育家的崇高人格境界和独特教育智慧,为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中国化求索和探寻贴合国情的教育现代化之路作出了杰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玉章 教育 马克思主义 教育理论 中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在高校教育信息化中的应用——评《互联网技术与马克思主义传播--基于价值观与方法论的研究》
4
作者 苏文彪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I0011-I0011,共1页
随着经济社会日益进步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马克思主义传播进入了新阶段,同时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在高校教育信息化中的应用开辟了新的广阔天地。《互联网技术与马克思主义传播--基于价值观与方法论的研究》一书是苟欣文、邓新民、... 随着经济社会日益进步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马克思主义传播进入了新阶段,同时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在高校教育信息化中的应用开辟了新的广阔天地。《互联网技术与马克思主义传播--基于价值观与方法论的研究》一书是苟欣文、邓新民、蔡敏编著,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在2017年出版的著作。该书将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马克思主义传播建立了连接通道,并用较为系统的方法开展学术研究。在书中,学者们着眼于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体环境,不断思考马克思主义自恨发展及其发展路径如何与时代同频共振,为当代马克思主义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传播 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 同频共振 当代马克思主义 发展路径 互联网 高校教育信息化 连接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人学观照下历史教育的目的指向与实践进路
5
作者 邓宇 展恩玉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59-64,共6页
马克思主义人学作为以人为研究对象的科学,能够为人文底蕴丰厚的历史教育提供重要的理论视角与实践启示。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观照下,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历史教育的终极归宿,学生的价值实现是历史教育的应然追求,学生的需要满足是历史... 马克思主义人学作为以人为研究对象的科学,能够为人文底蕴丰厚的历史教育提供重要的理论视角与实践启示。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观照下,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历史教育的终极归宿,学生的价值实现是历史教育的应然追求,学生的需要满足是历史教育的路径选择。这为历史教育的课堂实践提供了路向指引,即把握人的主体性原则,凸显核心素养导向;把握人的社会性原则,强化学科价值引领;把握人的现实性原则,契合真实学习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人学 历史教育 学生发展 主体性 社会性 现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在农村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策略与实践
6
作者 许乃明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14期169-171,共3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为农村中小学教育改革提供了理论根基与实践指引。该文基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时代背景,通过理论解析与实证研究,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在农村中小学教育领域的创新应用路径。研究结果表明,“以人民为中心”...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为农村中小学教育改革提供了理论根基与实践指引。该文基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时代背景,通过理论解析与实证研究,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在农村中小学教育领域的创新应用路径。研究结果表明,“以人民为中心”理念可有效推动教育公平,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能指导课程本土化设计,集体主义价值观与乡土文化结合可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该文创新性地提出了“理论+实践”双轨课程体系构建、数字化赋能教学模式改革、多元化评价标准创新等策略,并通过典型案例验证了农业技术融合课程、云平台资源共享、红色文化德育等实践方案的有效性。该文的研究成果为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提升提供了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的参考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 农村 中小学教育 数字化转型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法学方法论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安 《法治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2,共10页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飞跃,其中也包含了深邃的法学方法论,是解决法治领域一切困难与障碍的理论工具。其从马克思主客同一的辩证思维中汲取了法治运行的精准思路;从人民主权的历史唯物主义法学中凝练了法治实践的价值取向...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飞跃,其中也包含了深邃的法学方法论,是解决法治领域一切困难与障碍的理论工具。其从马克思主客同一的辩证思维中汲取了法治运行的精准思路;从人民主权的历史唯物主义法学中凝练了法治实践的价值取向;从列宁苏维埃的法制探索中坚定了党对法治的全面领导,为法治道路和法治模式提供了方略,既包含方法层面的辩证思维,也蕴含价值层面的法治原则,还彰显本质层面的法律哲学与政治定力,是新时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法学方法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马克思主义法哲学 法学方法论 法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坚持胸怀天下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被引量:5
8
作者 刘卓红 牟修新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4,284,共11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必须坚持胸怀天下”,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解决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难题,实现开放、合作、共赢的世界交往,推动建设更加美好世界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胸怀天下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必须坚持胸怀天下”,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解决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难题,实现开放、合作、共赢的世界交往,推动建设更加美好世界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胸怀天下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人类解放理论的新时代阐释,是倡导人类共同价值和构建未来人类社会理想图式的中国智慧,是以世界各国人民为主体,以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为基点,以“立己达人”为实现径路,以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为目标,在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开放大格局中与世界各国人民一起,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想目标奋斗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坚持胸怀天下 世界观和方法论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全人类共同价值 中国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方法论思考 被引量:29
9
作者 靳玉军 陈亮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11-113,共3页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科学的、崇高的、现实的和践行的信仰。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对他们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引导他们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就其方法路径而言,应通...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科学的、崇高的、现实的和践行的信仰。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对他们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引导他们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就其方法路径而言,应通过促进大学生知、信、情、意、行的相互转化,逐步引导大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马克思主义信仰 教育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思想政治教育说理方法的哲学思考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和强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8年第3期16-19,共4页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途径是说理,并通过说理使教育对象理解、接受并认同道理,进而转化为相应的实践活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要掌握正确的说理方法,提高说理能力和说理效果,必须在哲学认识论...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途径是说理,并通过说理使教育对象理解、接受并认同道理,进而转化为相应的实践活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要掌握正确的说理方法,提高说理能力和说理效果,必须在哲学认识论层面上深刻认识事实与道理、知识与道理、场合与道理、利益与道理、情感与道理、行动与道理的内在联系,从而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努力实现各要素的有机结合与辩证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认识论 思想政治教育 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和改进高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教育的方法论思考 被引量:4
11
作者 胡顺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64-167,共4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既是科学,又是信仰。然而,实效性不强依然是"概论"课教学的短板,影响了其教育功能的有效实现。遵循信仰确立的形成路径,在方法论层面,着力从知识视点、方法视点和信仰视点这三个节点去推动"概论&qu...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既是科学,又是信仰。然而,实效性不强依然是"概论"课教学的短板,影响了其教育功能的有效实现。遵循信仰确立的形成路径,在方法论层面,着力从知识视点、方法视点和信仰视点这三个节点去推动"概论"课教学体系的建设和学生知识体系的形成与信仰体系的确立,是扭转目前教育困局的关键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 教育实效性 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实践中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结合 被引量:5
12
作者 倪志安 《重庆社会科学》 2008年第8期28-34,共7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育方法。取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理论本性的规定。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世界观和实践方法论的统一,相应地,实践世界观和实践方法论相结合的方法,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基本方法之一。对该方法的系统的方法论阐...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育方法。取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理论本性的规定。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世界观和实践方法论的统一,相应地,实践世界观和实践方法论相结合的方法,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基本方法之一。对该方法的系统的方法论阐释和说明.有助于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本性和搞好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 实践世界观 实践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法论个人主义、功能解释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13
作者 王泰程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4-104,共11页
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中发生了一场争论,以埃尔斯特为代表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反对当时流行的功能解释理论,批评马克思的阶级分析法在机制阐释上存在缺陷,并要求运用主流经济学中迅速发展的方法论个人主义与博弈论重构马克思... 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中发生了一场争论,以埃尔斯特为代表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反对当时流行的功能解释理论,批评马克思的阶级分析法在机制阐释上存在缺陷,并要求运用主流经济学中迅速发展的方法论个人主义与博弈论重构马克思主义的微观基础。这一方案遭到了吉登斯、维尔德斯等学者的反对,争论最终也没有达成共识。各方都默认个体分析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存在一定程度的缺位,忽略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独有的个体分析方法,这也是西方学界至今仍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产生误解的重要原因。事实上,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对个人主义进行了批判性改造,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个体分析方法,这种方法在《资本论》的论证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法论个人主义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个体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的魂脉 被引量:3
14
作者 冯建军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27,共14页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的根本标志。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教育学的学科建设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但20世纪90年代以后,马克思主义在教育学研究中的指导地位有所下滑,新时代加强马克思主义对教育学的指导,研...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的根本标志。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教育学的学科建设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但20世纪90年代以后,马克思主义在教育学研究中的指导地位有所下滑,新时代加强马克思主义对教育学的指导,研究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刻不容缓。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的魂脉,它是在批判资产阶级教育思想的基础上,以实践为逻辑起点的完整思想体系,包括生产力与教育、生产关系与教育、人的发展与教育等内容。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建设要从三个层面入手:一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教育论述,形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教育思想;二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认识和分析教育问题,形成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三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教育实际相结合,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仿吾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观探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书光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5-123,204,共10页
作为新民主主义教育革命和社会主义教育建设的亲历者,成仿吾通过长期不懈的多样化办学实践,形成了自己独特而鲜活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观。他坚持以革命信念、务实精神推进“战火中”的教育实践,注重“结合中国情况”学习苏联高校的办... 作为新民主主义教育革命和社会主义教育建设的亲历者,成仿吾通过长期不懈的多样化办学实践,形成了自己独特而鲜活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观。他坚持以革命信念、务实精神推进“战火中”的教育实践,注重“结合中国情况”学习苏联高校的办学经验,强调在时代变迁中把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本质内涵,倡导用唯物辩证法引领学校教育系统的多维变革,努力探寻现代化的人才支撑和教育现代化的高水平发展。置身于中国社会剧变,长期倾情于教育实践变革的深层理论求索,彰显出教育家成仿吾对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中国化发展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仿吾 马克思主义 教育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在乡村治理中的运用
16
作者 孙玉来 《农村科学实验》 2024年第17期182-184,共3页
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对我国乡村治理具有不可替代的理论价值和内在耦合性。目前,我国乡村治理存在人才队伍建设不到位、村民参与度不高、民主监督机制不健全、乡村环境保护有待加强等方面的问题。基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视角,该文提出了发展... 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对我国乡村治理具有不可替代的理论价值和内在耦合性。目前,我国乡村治理存在人才队伍建设不到位、村民参与度不高、民主监督机制不健全、乡村环境保护有待加强等方面的问题。基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视角,该文提出了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和乡贤文化、强化宣传教育和实践引导、实施“互联网+监督”、增强村民环保意识等解决对策,旨在从理论和实践层面论证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对我国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方法论 乡村治理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媒体时代的新发展和新思路——评《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伟 马雁琳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I0005-I0006,共2页
新媒体的出现极大提升了信息传播的时效性、交互性及多元性,延展了信息传播的渠道和空间,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如何因势利导,广泛应用新媒体技术,做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是做好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充分... 新媒体的出现极大提升了信息传播的时效性、交互性及多元性,延展了信息传播的渠道和空间,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如何因势利导,广泛应用新媒体技术,做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是做好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高校教育中的思想引领、文化引导作用,已然成为重要现实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信息传播 引导作用 新媒体技术 因势利导 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 思想引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文化与马克思主义青年教育的紧密融合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洪全 章根红 马逸凡 《福建茶叶》 2024年第5期9-11,共3页
茶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育人资源,能够在现代育人工作中展现出不容忽视的价值。将茶文化渗透到马克思主义青年教育工作当中,能够有效丰富马克思主义青年教育内容,为马克思主义青年家国情怀、文化自信的培养提供... 茶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育人资源,能够在现代育人工作中展现出不容忽视的价值。将茶文化渗透到马克思主义青年教育工作当中,能够有效丰富马克思主义青年教育内容,为马克思主义青年家国情怀、文化自信的培养提供助力。本文对茶文化与马克思主义青年教育融合的重要价值做出了探讨,对二者融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做出了论述与分析,并从文化传承创新、融合方式、融合载体、融合机制和实践育人五个方面,对茶文化与马克思主义青年教育融合路径进行了探索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文化 马克思主义 青年教育 价值 融合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创新——评《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方法论》
19
作者 马小惠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应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与改革方面入手,改善当前局面,从而满足社会与经济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求。然而,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的创新改革仅停留在原则、内容等理论层面,...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应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与改革方面入手,改善当前局面,从而满足社会与经济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求。然而,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的创新改革仅停留在原则、内容等理论层面,对具体操作的方法涉及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创新改革 马克思主义 方法论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教育工作方法 教育效果 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创新——评《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方法论》
20
作者 郑晓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I0012-I0012,共1页
《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方法沦》共分为十二个部分,根据当代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实际与需要,按照世界观与方法论相统一的原则,论述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理论基础、功能特点、历史发展及继承改革;... 《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方法沦》共分为十二个部分,根据当代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实际与需要,按照世界观与方法论相统一的原则,论述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理论基础、功能特点、历史发展及继承改革;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采用系统方法,建构了以思想政治教育认识方法、工作方法、反馈评估方法、研究提高方法为主要内容的方法论体系;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创新 人的全面发展 方法论体系 社会发展 系统方法 教育认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