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7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主义新闻实践观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方延明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1-117,共7页
马克思主义新闻实践观,以实事求是精神为精髓,与实用主义的实用原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前者是实践判断与社会真实一致、社会发展与人民意愿一致、主观要求与客观实际一致、社会进步与可持续发展一致的一种大真实、大趋势... 马克思主义新闻实践观,以实事求是精神为精髓,与实用主义的实用原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前者是实践判断与社会真实一致、社会发展与人民意愿一致、主观要求与客观实际一致、社会进步与可持续发展一致的一种大真实、大趋势、大道理和规律真实,而实用主义的实用原则体现的则是一种极端功利主义的价值诉求。坚持新闻真实,必须从理念层面、文本层面和效果层面的递进关系中去追求观念真实、微观真实、宏观真实、抽象真实和本质真实。按新闻规律办事,才能够真正建设一个公信力强、文明和谐、与时俱进、富有创新能力的媒介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新闻实践观 实事求是 实用主义 媒介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新名词到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概念史及其辨析
2
作者 邓绍根 《编辑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8-104,共7页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经历了一个从新名词到关键词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从词源角度看,它最早出现于1978年1月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编撰的《广播电视宣传概论》一书。改革开放以来,其逐渐成为一个广受社会各界关注且具有显著标识性的中国新...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经历了一个从新名词到关键词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从词源角度看,它最早出现于1978年1月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编撰的《广播电视宣传概论》一书。改革开放以来,其逐渐成为一个广受社会各界关注且具有显著标识性的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概念,其概念内涵越来越清晰明确。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一个开放的、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马克思、恩格斯创始奠基和列宁继承发展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新闻理论需要不断中国化,而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所丰富发展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则不需要再中国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新闻 中国新闻传播学 自主知识体系 新闻舆论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美育观的当代价值与实践路径
3
作者 赵思童 乔雷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3-147,共5页
马克思主义美育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什么是美以及如何审美、如何培养正确审美等一系列基本思想观念的总称。马克思主义美育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核心。马克思主义美育观只有在审美实践中才能得到运用和升... 马克思主义美育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什么是美以及如何审美、如何培养正确审美等一系列基本思想观念的总称。马克思主义美育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核心。马克思主义美育观只有在审美实践中才能得到运用和升华,推动马克思主义美育观与实践的结合是当代美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做好这项工作必须落脚到广泛生动的美育实践之中,尤其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马克思主义美育观创新发展,营造风清气正艺术氛围,服务广大人民美好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美育 新时代 实践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4
作者 陈培永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24,共6页
马克思主义重视实践,也重视实践观。强调实践重要,不一定会形成对实践的正确理解,需要走出观念误区确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正是通过对实践的强调,马克思主义完成了新世界观的构建,保证了其不是见思辨而不见生活的理论,凸显了引领... 马克思主义重视实践,也重视实践观。强调实践重要,不一定会形成对实践的正确理解,需要走出观念误区确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正是通过对实践的强调,马克思主义完成了新世界观的构建,保证了其不是见思辨而不见生活的理论,凸显了引领时代、改变世界的特质,实现了认识论上的变革,不断地实现自身的理论创新、理论创造。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应该落脚到树立实践的思维、锤炼实践的智慧上。实践思维是强调通过参与、介入、行动、变革来把握自己与自己所生活于其中的世界、社会和时代的思维方式。实践智慧应该体现在自觉以实践的思维面对世界、社会和时代,认定只有在融入社会之中并且在积极行动中才有可能真正地认识社会,只有依靠在实践中不断深化认识、形成科学理论指导实践才能够实现世界的改变、通往更加美好的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实践 实践 实践思维 实践智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践教学效果优化的机制创新与模块构建 被引量:2
5
作者 闻羽 宗益祥 吴科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3-67,共5页
新时代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践教学效果优化提出了新要求。教学目标导向、学生学习投入驱力、多方联动共育和成效校验评价构成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践教学效果优化机制创新的四大维度。论文以“党建引领、价值塑造”的思政实践立德,“专... 新时代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践教学效果优化提出了新要求。教学目标导向、学生学习投入驱力、多方联动共育和成效校验评价构成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践教学效果优化机制创新的四大维度。论文以“党建引领、价值塑造”的思政实践立德,“专业锤炼、以研促学”的专业实践育才,“能力提质、落地实干”的社会实践树人三大方向,探索构建了“德”“知”“行”三元协同实践教学模块,助力培养以德为先、红专并举、知行合一的新时代卓越新闻传播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新闻 实践教学 效果优化 四维机制 三元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实践范畴的生活维度
6
作者 张懿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43,共6页
马克思主义重视实践,不仅重视人的创造性活动,也重视人之生命的生存活动和现实生活。马克思主义并不反对把实践当成人的生存之道,而是深切地关心着现实的人的生命,关心以人的生物形式为基础的生存、享受、发展、价值等多重需求。立足实... 马克思主义重视实践,不仅重视人的创造性活动,也重视人之生命的生存活动和现实生活。马克思主义并不反对把实践当成人的生存之道,而是深切地关心着现实的人的生命,关心以人的生物形式为基础的生存、享受、发展、价值等多重需求。立足实践不能没有生活的维度,必须扎根于人的生命、生存和生活。生活本身是一个不断丰富、延展着的社会历史性的生成过程,因而“生活”概念也具有不断变化发展的内涵。“现实的人”对生活存在着需要、满足着需要、再生着需要,“美好生活需要”勾画的生活图景,不仅强调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还关注人们生活层次的跃迁,体现了人类文明形态的创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实践 生命 生存 生活的层次与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的主体性问题 被引量:5
7
作者 齐爱军 孔岩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31,共10页
主体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主体性思想在新闻传播领域的主体化呈现与表达,但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中却是一个长期未被凸显的学术命题。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下,主体性的建构体现在政治主体性、传媒主体性以及新闻生产者主体性三个层面,三... 主体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主体性思想在新闻传播领域的主体化呈现与表达,但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中却是一个长期未被凸显的学术命题。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下,主体性的建构体现在政治主体性、传媒主体性以及新闻生产者主体性三个层面,三个层面均存在其主体化的独特逻辑,并落实在相应的话语行动中,即从党性、人民性相统一,到人民报刊,再到群众办报、专业办报和政治家办报的传媒现代性实践。延安时期塑造的这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主体性的初始架构,至今犹有深远的影响力,我们目前看到的改变,依然是在这个主体性的场域中展开。在今后的研究中,学术共同体需要把主体性问题带回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新闻 传媒现代性 主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视角下的茶文化教育 被引量:1
8
作者 周裕阳 张剑平 《福建茶叶》 2024年第5期15-17,共3页
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指南^([1])。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茶文化教育可以成为研究实践观的一个有益途径。中国茶文化的内涵包括中和之道、自然之性、清雅之美... 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指南^([1])。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茶文化教育可以成为研究实践观的一个有益途径。中国茶文化的内涵包括中和之道、自然之性、清雅之美、明伦之理享等方面,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茶文化在教育实践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可通过实地考察、实践操作、茶文化艺术创作、团队合作等形式的教学活动,可以提高学生对茶文化的认知和理解,促使他们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创新,从而推动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实践 茶文化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经典与实践、理论与现实的对话场域——关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堂教学改革的初步探索 被引量:10
9
作者 唐海江 申畅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66-69,共4页
如何避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意识形态说教,本文结合作者近10年的教学经验,从课堂教学改革层面,提出立足经典文本解读,构建经典与实践、理论与现实的对话场域。一方面充分发挥经典的思想潜能,以此穿透实践与现实;另一方面突出现实与理论... 如何避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意识形态说教,本文结合作者近10年的教学经验,从课堂教学改革层面,提出立足经典文本解读,构建经典与实践、理论与现实的对话场域。一方面充分发挥经典的思想潜能,以此穿透实践与现实;另一方面突出现实与理论之间的张力,以现实引导对于理论的理解,由此将课堂打造成一个充满思想张力和现实观照的对话场域。构建这一场域的目的,远非知识论层面的诉求,而是希图在对话中突破种种思想症结,引导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新闻 课堂教学 教学改革 对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视角下公民道德自觉的生成逻辑 被引量:2
10
作者 戴贝钰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2-172,共11页
公民道德自觉的生成既是历史的,也是实践的。从历史的角度看,公民道德自觉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从实践的角度看,公民道德自觉和公民道德实践同样包含认识自觉、行为自觉和评价自觉。因此,公民道德自觉的生成有其历... 公民道德自觉的生成既是历史的,也是实践的。从历史的角度看,公民道德自觉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从实践的角度看,公民道德自觉和公民道德实践同样包含认识自觉、行为自觉和评价自觉。因此,公民道德自觉的生成有其历史逻辑、认识逻辑、行为逻辑和评价逻辑。践行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培育公民道德自觉,必须要结合人的现实需求和政治社会条件,通过实践将道德内涵转化为内心的规则,形成对道德要求的自觉认识,通过道德行为将公民道德自觉外化为具体的主动的实践行动,通过道德评价活动使公民自觉选择正义的道德行为,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优良的社会道德风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道德 道德实践 公民道德自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视域下的井冈山精神探析
11
作者 彭坚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2-28,共7页
井冈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失败后积极探索新的革命道路过程中形成的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形成的开端。井冈山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体现,其内涵和特性表征了马克思主... 井冈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失败后积极探索新的革命道路过程中形成的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形成的开端。井冈山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体现,其内涵和特性表征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特定革命实践中的具体要求。“闯”字当头、勤于实干表征了实践是人的根本存在方式;信仰坚定、攻坚克难表征了实践活动的能动性;实事求是、探索新路表征了实践活动的客观规律性要求;依靠群众、为了群众回答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政治立场和价值意蕴。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既是井冈山精神的方法论,也是整个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方法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冈山精神 哲学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形成机理及现实意义——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1
12
作者 聂东雪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70-170,共1页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理论与实践》一书是由丁柏铨和双传学联合编著、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着力于构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书籍。该书导论部分主要阐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历史发展、丰富内涵及现实意义;第一章主要介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形...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理论与实践》一书是由丁柏铨和双传学联合编著、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着力于构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书籍。该书导论部分主要阐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历史发展、丰富内涵及现实意义;第一章主要介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形成的历史轨迹,并落脚于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第二章到第八章分别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要义进行阐述,包括正确认识新闻和新闻事业、恪守新闻的真实性、坚持新闻事业党性原则、新闻出版自由、新闻舆论工作、新闻队伍建设、新闻传播规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新闻 江苏人民出版社 新闻传播规律 新闻舆论工作 理论与实践 党性原则 新闻事业 新闻出版自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粹现象的网络泛滥及其马克思主义批判
13
作者 朱清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4-112,共9页
民粹现象因推崇极端平均、暴力倾向等特征,给社会带来严重危害。近年来,伴随着网络媒体的加速迭代,民粹情绪在世界范围内成为一种“现象级”存在,亟须保持应有警惕,并做好有效防范。与既往研究探讨民粹现象囿于一事一议、就事论事不同,... 民粹现象因推崇极端平均、暴力倾向等特征,给社会带来严重危害。近年来,伴随着网络媒体的加速迭代,民粹情绪在世界范围内成为一种“现象级”存在,亟须保持应有警惕,并做好有效防范。与既往研究探讨民粹现象囿于一事一议、就事论事不同,在梳理网络民粹现象渊源、民粹化言行泛滥及其由此日渐凸显的社会负效应的同时,致力于借助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新闻观、文化观等理论剖析网络民粹现象。研究发现,网络民粹现象传播不利于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文化厚植和群众路线的社会履践,背离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诉求,迟滞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目标的实现,有碍党管媒体承担人民群众的“耳目喉舌”与社会主义“舆论阵地”责任,进而最终诱导助长反智主义与极端民族主义情绪、“群体盲动”与“多数人暴政”等诸多危害行为。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快速推进,人类社会又进入新的动荡期与变革期,当此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之际,应该充分认识、省察、揭櫫和反思网络民粹现象泛滥的文化因素与社会危害,提供消解与遏制民粹现象网络无限传播与弥漫负面影响的新观点、新见解、新举措、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粹现象 网络意识形态安全 网络民粹新闻 网络传播 舆论引导 马克思主义群众史 马克思主义新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新闻出版观的当代实践 被引量:10
14
作者 易华勇 吕立志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42-45,共4页
马克思主义新闻出版观是马克思主义对新闻传播、报刊出版等活动的本质、规律、现象的总体观点,也是我国新闻出版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将马克思主义新闻出版观融入新闻出版实践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马克思认为,理论转化为“物质力量”需... 马克思主义新闻出版观是马克思主义对新闻传播、报刊出版等活动的本质、规律、现象的总体观点,也是我国新闻出版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将马克思主义新闻出版观融入新闻出版实践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马克思认为,理论转化为“物质力量”需要两个条件,即理论的彻底性和理论的说服力。只有提高理论的彻底性,用恰当的方式传播彻底的理论,才能将理论变成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所以,在马克思主义新闻出版观传播中,不仅要提高马克思主义新闻出版观的彻底性、科学性和先进性,还应以恰当的方式、载体和话语进行传播,充分考虑受众的利益诉求、思想需求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新闻出版 理论 物质力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形成与发展——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1
15
作者 余梦月 黄国标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5-125,共1页
新闻观是开展新闻舆论工作的核心,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新闻舆论事业发展的指导原则。《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理论与实践》一书,立足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改革深化、新兴媒体蓬勃发展的环境,针对当前极为复杂的舆论格局,对... 新闻观是开展新闻舆论工作的核心,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新闻舆论事业发展的指导原则。《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理论与实践》一书,立足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改革深化、新兴媒体蓬勃发展的环境,针对当前极为复杂的舆论格局,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论渊源、发展脉络、本质要义和现实意义等进行了具体阐释,对于新闻工作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培养高素质新闻人才、坚持正确的新闻舆论导向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新闻 理论与实践 新闻舆论工作 中国社会转型 新闻舆论导向 政党领导 无产阶级 改革深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中学时代的启蒙主义新闻观——兼论马克思新闻思想史研究的方法论自觉 被引量:3
16
作者 宗益祥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9-47,共9页
马克思早在中学时代就已经形成一种并未言明但深层支配的启蒙主义新闻观。该新闻观念的再现得益于研究者的方法革新。我们要反思传统马克思新闻思想史研究中的教条语录情结,采取文本学方法透过显性字句发掘隐性逻辑。19世纪早期德国社... 马克思早在中学时代就已经形成一种并未言明但深层支配的启蒙主义新闻观。该新闻观念的再现得益于研究者的方法革新。我们要反思传统马克思新闻思想史研究中的教条语录情结,采取文本学方法透过显性字句发掘隐性逻辑。19世纪早期德国社会与新闻出版业处在“精神上的大斋期”,而自由理性的成长氛围塑造了少年马克思最初的启蒙新闻思想形态,这在其留下的三篇中学毕业作文中得以见微知著。尽管启蒙主义新闻观不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但是其中蕴含的可贵思想质点撬动了马克思随后的新闻思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年马克思 中学作文 启蒙主义新闻 马克思主义新闻 方法论自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的创新与实践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少志 祁艳红 李文丽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56-59,共4页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新闻传播类的专业基础课,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新闻观、价值观的重要课程。新时代对高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构建"多师一课"的教学模式,探讨了新...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新闻传播类的专业基础课,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新闻观、价值观的重要课程。新时代对高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构建"多师一课"的教学模式,探讨了新时代"马克思新闻观"课程的创新与实践,以期提升编辑出版人才培养质量,并为同类院校及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与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新闻 多师一课 创新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大钊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早期实践 被引量:6
18
作者 杨欣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1期89-97,共9页
李大钊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传承者、推动者、创新者,也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开创者和力行者。李大钊的“新闻”概念注重新闻时效性,强调事实的变动,秉持客观报道原则。他认为新闻事业是活的社会事业,是一所有益的学校。他的“报... 李大钊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传承者、推动者、创新者,也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开创者和力行者。李大钊的“新闻”概念注重新闻时效性,强调事实的变动,秉持客观报道原则。他认为新闻事业是活的社会事业,是一所有益的学校。他的“报史”论认为报即史,报纸具有宣传鼓动作用。他认为记者必须具备深厚学识和较高的综合素养。李大钊新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印证和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大钊 马克思主义新闻 早期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元主导与多维互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体系建设的现状、理念与路径 被引量:14
19
作者 刘涛 林如鹏 支庭荣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5-28,共4页
推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体系建设,需要进一步从教学机制、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实践等四个角度切入,以此推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在教学机制上,"部校共建"模式不仅实现了培养主体的多元化,而且促... 推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体系建设,需要进一步从教学机制、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实践等四个角度切入,以此推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在教学机制上,"部校共建"模式不仅实现了培养主体的多元化,而且促进了协同培养模式的有效落实;在教学内容上,一元主导理念有助于推进不同知识模块之间的深度对话;在教学设计上,"多维互动"结构通过主体、时间、知识、视野、社会等多维度的互动来促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知识内化过程;在主题实践中,通过对一些重大主题实践的设计与策划,真正发挥实践本身的"知识熔炉"功能,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社会认知与表达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新闻 教学体系 部校共建 多维互动 主题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形成、推进及意义 被引量:15
20
作者 郑保卫 叶俊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5-18,共4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并将其看作是新闻工作的灵魂和罗盘。本文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概念提出的背景,以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习教育活动形成和逐步推进的过程,指出它是适应我国新闻队伍建设的实际需要而出现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并将其看作是新闻工作的灵魂和罗盘。本文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概念提出的背景,以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习教育活动形成和逐步推进的过程,指出它是适应我国新闻队伍建设的实际需要而出现的。通过学习和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可以增强新闻工作者的政治意识和党性观念,从而更加自觉地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做好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新闻教育 形成 推进 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