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在台湾地区的发展——吕正惠先生思想述评
1
作者 张帆 《海峡人文学刊》 2025年第1期116-121,160,共7页
作为台湾地区左统派重要的思想家与理论家,吕正惠先生对于现代中国的探索之路,既扎根于悠久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沃土之上,具有纵深而广阔的大历史观,同时也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坚实基础之上。他运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对台湾地区... 作为台湾地区左统派重要的思想家与理论家,吕正惠先生对于现代中国的探索之路,既扎根于悠久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沃土之上,具有纵深而广阔的大历史观,同时也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坚实基础之上。他运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对台湾地区的文化状况、思想根源进行深入分析,以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深刻把握台湾地区社会性质,以及台湾地区走向祖国之路的历史必然性,推动了台湾地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建设与实践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 吕正惠 台湾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解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三个重要维度
2
作者 韩振峰 程刘畅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4,共6页
科学把握“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内在依据,对于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具有重大意义。从理论依据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鲜明人民性、直接现实性和开放发展性,为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提供科学理论前提;从理论发展来说,... 科学把握“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内在依据,对于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具有重大意义。从理论依据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鲜明人民性、直接现实性和开放发展性,为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提供科学理论前提;从理论发展来说,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作为经由“两个结合”形成的创新理论成果,呈现出更新、更行的理论特质;从现实依据来说,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直接指引下所创造的一系列重大成就是“行”的生动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行” 理论创新 “两个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贡献
3
作者 王向民 《榆林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40-44,共5页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作出了重大贡献,他指明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第二次结合”的方向,阐释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国情基础,以强大的理论自信预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光辉前景,在总结改革开放实...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作出了重大贡献,他指明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第二次结合”的方向,阐释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国情基础,以强大的理论自信预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光辉前景,在总结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兰牧骑: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艺术人民性”特质
4
作者 楚高娃 《民族艺术研究》 2025年第1期66-72,共7页
乌兰牧骑始终秉持着“为人民而艺术”的文艺理念,深入基层、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赢得了历代国家领导人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赞誉。乌兰牧骑文艺作品呈现出“真实性与思想性”“多样性与地域性”“创新性与时代性”等特征,“艺术人... 乌兰牧骑始终秉持着“为人民而艺术”的文艺理念,深入基层、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赢得了历代国家领导人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赞誉。乌兰牧骑文艺作品呈现出“真实性与思想性”“多样性与地域性”“创新性与时代性”等特征,“艺术人民性”是他们的核心特质,也是艺术理念和表演实践始终坚守的根本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具体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兰牧骑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中国化实践者 艺术人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文艺发展根本问题的创造性探索与回答——习近平重要论述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创新性贡献 被引量:1
5
作者 罗永宽 陈思雨 《长江学术》 CSSCI 2024年第1期5-13,共9页
习近平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高度,揭示了文艺工作的战略意义,在“为什么要实现文艺发展”的认识上达到新高度;阐明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灵魂和中心,深化和拓... 习近平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高度,揭示了文艺工作的战略意义,在“为什么要实现文艺发展”的认识上达到新高度;阐明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灵魂和中心,深化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内涵,在“实现什么样的文艺发展”的认识上开辟了新境界;对我国文艺发展的领导力量、原则路径、人才支撑等进行了深远擘画,推动“怎样实现文艺发展”的认识迈向更高层次。系列重要论述具有重大创新性贡献,标识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新高度,开辟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的新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工作重要论述 创新性贡献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时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时代化新内涵 被引量:2
6
作者 李西建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共5页
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一个具有思想统领性的重大课题和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继... 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一个具有思想统领性的重大课题和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18-19)以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坚持问题导向、把握历史主动、推进理论创新基本精神为宗旨,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看,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作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总体目标和任务,从根本上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建设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和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全国代表大会 问题导向 党的思想理论建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深刻把握 时代化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与理论逻辑——基于“概论”课导论部分的思考
7
作者 巫盼盼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46-49,共4页
研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23版)”导论部分,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到马克思、恩格斯开始关注中国,从中国人民在各种斗争、各种主义、各种思潮都失败的情况下到扛起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从选择后的无比相信、过度依... 研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23版)”导论部分,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到马克思、恩格斯开始关注中国,从中国人民在各种斗争、各种主义、各种思潮都失败的情况下到扛起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从选择后的无比相信、过度依赖到产生隔阂、矛盾和冲突,从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到实现“两个结合”,再到今天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依然焕发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可以清晰地看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与理论逻辑,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的有机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历史 理论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三个重要问题及其历史发展
8
作者 张雅坤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25-29,共5页
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征程中领导革命文艺和社会主义文艺工作,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在这一历史过程中,一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需要面对并... 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征程中领导革命文艺和社会主义文艺工作,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在这一历史过程中,一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需要面对并予以回答的,包括文艺的阶级性问题、时代性问题,以及民族性和世界性问题等。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文艺的人民立场与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始终坚持彰显文艺的时代品格与民族精神,实现了中国文艺、时代文艺与社会主义文艺的高度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重要问题 历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实现路径
9
作者 刘俊玲 徐文建 张星 《中国军转民》 2024年第8期33-35,共3页
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是中国共产党人必须肩负的庄严责任,是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战略任务,也是完成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心愿的历史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始终坚持中... 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是中国共产党人必须肩负的庄严责任,是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战略任务,也是完成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心愿的历史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作为重要基础,在一代代党中央领导集体的不懈努力和持续创新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取得了一次次历史性的飞跃,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新境界 重要基础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10
作者 韩平 《中国军转民》 2024年第21期138-140,共3页
马克思主义是解放人类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及历史使命和近代中国艰苦奋斗实现民族独立、解放人民和建设经济强国、科技强国、军事强国、为人民谋幸福的任务契合。而马克思主义只有中国化方可落地生根、只有本土化方能深入... 马克思主义是解放人类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及历史使命和近代中国艰苦奋斗实现民族独立、解放人民和建设经济强国、科技强国、军事强国、为人民谋幸福的任务契合。而马克思主义只有中国化方可落地生根、只有本土化方能深入人心,只有时代化方可指导实践、有效解决实际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并非一朝一夕,而是在追求真理、笃行真理不断试错的过程中,结合中国实际国情解决问题,创造新东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持续推进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持续创新,是国家不断发展的精神密码。在新时代、新征程阶段,实现马克思思想完美契合新时代背景下的中国,是每一位共产党人的历史重任与时代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优势、根本遵循和实践指导
11
作者 王丽琪 《中国军转民》 2024年第6期106-108,共3页
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一次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团结奋进的大会。党的二十大报告是党和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党团结带领... 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一次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团结奋进的大会。党的二十大报告是党和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报告中指出“创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本文围绕这一新提法,具体讨论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优势所在,根本遵循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化时代化 马克思主义 六个坚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众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必然要求 被引量:1
12
作者 奥博 《毛泽东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9-109,共11页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实现党的创新理论大众化既是理论逻辑的必然要求,更是历史必然、实践必然。实现理论大众化是理论自身“谋求生存发展”的内在规律,是不被束之高阁的逻辑必然,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所应追求的价值取向...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实现党的创新理论大众化既是理论逻辑的必然要求,更是历史必然、实践必然。实现理论大众化是理论自身“谋求生存发展”的内在规律,是不被束之高阁的逻辑必然,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所应追求的价值取向;实现理论大众化是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无产阶级革命史,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史中不断凝结而来的宝贵经验,是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不懈追求的伟大奋斗目标;实现理论大众化有助于防范主观主义风险,营造社会文化“沟通感”,提升理论自信、涵育文化自信,凝聚共识,构筑主流舆论新态势,使21世纪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东方大陆呈现出更多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党的创新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三重逻辑 被引量:1
13
作者 孟祥娟 《新疆财经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5-11,共7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归根到底是两个行”这一重要论断。把握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既要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又要把握基于中国实际实现历史性巨变的规律和道理,以及根据中国实践提炼升华的真理和理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归根到底是两个行”这一重要论断。把握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既要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又要把握基于中国实际实现历史性巨变的规律和道理,以及根据中国实践提炼升华的真理和理论。在探索理论的交织网络、历史的深远脉络以及实践经验的丰富土壤的过程中,揭示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深刻洞见,多维度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内在规律,有助于深入理解并准确把握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在哪里,并从中真正体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精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和当代启示 被引量:1
14
作者 买顺杰 汤建荣 《中国军转民》 2024年第14期161-162,共2页
为了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发挥作用,需要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进行全面分析和研究,通过以史为鉴的方式,指明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向,推动我国的民族复兴,早日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因此从文献研... 为了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发挥作用,需要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进行全面分析和研究,通过以史为鉴的方式,指明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向,推动我国的民族复兴,早日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因此从文献研究的角度切入,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经验,或可更全面总结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当代启示,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中,进一步完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时代化 历史进程 当代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的思考
15
作者 李旭 冯红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36-43,共8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1]18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成为了中国共产党人奋斗的永恒课题。高职院校作为向党和国家输送技术人才的重要阵地,就必须...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1]18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成为了中国共产党人奋斗的永恒课题。高职院校作为向党和国家输送技术人才的重要阵地,就必须充分发挥阵地作用和带头作用,始终坚持不懈地探索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的新路径,以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2]、以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为依托、以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主线、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为驱动,深入挖掘推进此进程的新方式,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工作的推进提供更为坚实的理论支撑和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时代化 思想政治教育 高职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危机时代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16
作者 努尔古丽·玉苏甫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2期36-39,共4页
后危机时代是全球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特殊时段。后危机时代独特的外部环境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造成一定困扰,同时,也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提供了新的生长点。因此,要想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后危机时代是全球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特殊时段。后危机时代独特的外部环境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造成一定困扰,同时,也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提供了新的生长点。因此,要想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就必须从当前世界所处的后危机时代出发,进一步彰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重要成果的研究,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创新,同时还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为人类面临的发展困境寻求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危机时代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王稼祥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独特贡献
17
作者 叶政 张伟 《榆林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6-10,共5页
王稼祥从青少年时期就学习马克思主义,在莫斯科中山大学期间就尝试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问题。回国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后,他运用马克思主义巩固军队和党的建设,在遵义会议等关键时期支持毛泽东同志,并首提“毛泽东思想”。在探索... 王稼祥从青少年时期就学习马克思主义,在莫斯科中山大学期间就尝试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问题。回国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后,他运用马克思主义巩固军队和党的建设,在遵义会议等关键时期支持毛泽东同志,并首提“毛泽东思想”。在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实践中,他在军队思想政治工作、党的建设、统一战线、城市工作、外交工作、青年工作、知识分子工作等诸多领域提出原创性理论,促成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稼祥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独特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经验和现实遵循
18
作者 粟锋 蒋什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2024年第1期156-164,336,共10页
中国共产党永葆初心使命,以“改变世界”的历史主动精神绘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恢宏画卷。我们党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造相统一,历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初步探索、深入拓展、创新发展和全面推进,促生“两次结合”、“两个... 中国共产党永葆初心使命,以“改变世界”的历史主动精神绘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恢宏画卷。我们党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造相统一,历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初步探索、深入拓展、创新发展和全面推进,促生“两次结合”、“两个结合”和“三次飞跃”,始终坚持党领导人民的主体协同、贯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题、凸显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主动担当。要从历史、理论和现实相结合的角度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蕴含的立场观点方法,从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阶段性和连续性相统一、规律性与主动性相统一的维度贯彻“六个坚持”,在新征程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两个结合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六个坚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悟思想伟力 汲取真理力量——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19
作者 杜珊珊 《中国军转民》 2024年第4期76-77,共2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明确提出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这一重大命题。[1]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明确提出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这一重大命题。[1]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总结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得出的重大结论,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与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之间的内在逻辑,彰显了我们党高度的思想自觉和理论自信,宣告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时代化 新境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内在逻辑与路径探索
20
作者 沈梦佳 《中国军转民》 2024年第3期79-81,共3页
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领导人民艰苦奋斗,勇于牺牲,创造了辉煌的业绩。新时代深入剖析和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所蕴涵的内在逻辑,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这对于解决新问题,应对新挑战,有着十分重要的... 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领导人民艰苦奋斗,勇于牺牲,创造了辉煌的业绩。新时代深入剖析和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所蕴涵的内在逻辑,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这对于解决新问题,应对新挑战,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新时期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内在逻辑 路径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