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传播与发展 |
李惠
|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两个结合”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新使命 |
韩伟
|
《社会科学辑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范畴的中国化与时代化 |
季水河
季念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4
|
“第二个结合”视域下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文化主体性 |
段吉方
|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5
|
|
5
|
从“经典”走向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经典阐释的问题、方法与路径 |
段吉方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6
|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三大体系”建设: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
刘永明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7
|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译介与传播路径——以中苏文化协会新疆分会为中心 |
邹赞
梁鑫鑫
|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8
|
中国电影中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实践探析 |
刘恩权
韩幸
席琰妍
刘悦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9
|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四重逻辑 |
田重
包大为
|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0
|
论习近平文艺思想对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
蒋述卓
李石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1
|
|
11
|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边界、问题与方法——一个基于问题意识的历史反思和创新展望 |
谭好哲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2
|
|
12
|
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进程和理论成果 |
赵凯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9
|
|
13
|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视域下非遗的文化建构 |
马知遥
常国毅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7
|
|
14
|
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
李晓卫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6
|
|
15
|
留学生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的传播 |
周棉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7
|
|
16
|
“五四”文学文化经验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历史图景 |
段吉方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6
|
|
17
|
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新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解读 |
吴爱邦
|
《湖湘论坛》
CSSCI
|
2015 |
7
|
|
18
|
论林焕平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理论探索 |
段吉方
沈文秀
|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
|
|
19
|
延安时期知识分子群体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探析 |
王海军
|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20
|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精神品格及其当代启示 |
时晓丽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