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主义整体生态观与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张燕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9-22,共4页
马克思主义整体生态观以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认识为基础,要求在实践中改造自然并"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解";儒家生态伦理思想以"天人合一"的整体宇宙观为基础,以"制天命而用之"... 马克思主义整体生态观以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认识为基础,要求在实践中改造自然并"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解";儒家生态伦理思想以"天人合一"的整体宇宙观为基础,以"制天命而用之"的实践态度追求"乐山乐水"的美学境界。这两种理论形态都具有丰富的生态伦理意蕴,将二者相结合能够完善我国生态伦理制度的建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整体生态观 儒家生态伦理思想 生态文明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域下绿色乡村发展探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程淑媛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24期91-94,共4页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坚持“自在自然”与“人化自然”的有机统一,对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进行深入的论证,与“人与自然”的内在要求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当前,我国的绿色发展已取得一些成绩,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乡村地区还存在着许多生态方面...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坚持“自在自然”与“人化自然”的有机统一,对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进行深入的论证,与“人与自然”的内在要求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当前,我国的绿色发展已取得一些成绩,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乡村地区还存在着许多生态方面的问题。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指导,大力推进绿色乡村发展,对促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也是十分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生态 绿色乡村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可持续发展 生命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整体建设——基于知识生态观的视角 被引量:3
3
作者 魏福明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5-37,共3页
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要求,也是学科整合的必然趋势,这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意义深远.但要实现其理论整体的长远发展,有必要认识其理论学科整体建设的理论依据、基本方法和基本原则,并由此调整和建构... 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要求,也是学科整合的必然趋势,这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意义深远.但要实现其理论整体的长远发展,有必要认识其理论学科整体建设的理论依据、基本方法和基本原则,并由此调整和建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理论 理论学科 整体建设 生态 知识 学科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助推沈阳乡村绿色振兴
4
作者 王自若 刘冬雪 《黑龙江粮食》 2024年第11期143-145,共3页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坚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描绘了人、自然、社会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从而指明了新时期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方向。在新时代的背景之下,为了响应乡村绿色振兴战略的号召,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沈阳,其乡村发展应该走什么样...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坚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描绘了人、自然、社会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从而指明了新时期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方向。在新时代的背景之下,为了响应乡村绿色振兴战略的号召,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沈阳,其乡村发展应该走什么样的生态发展道路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角度探析沈阳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充分结合当前沈阳乡村生态发展的实际情况,具体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系列有利于沈阳乡村绿色振兴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生态 乡村绿色振兴 生态文明 乡村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野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向度 被引量:6
5
作者 余维祥 余小雅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81-183,188,共4页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生态学思想,对世界文明发展态势敏锐洞察和对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关系认识飞跃基础上的社会发展理念的升华,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生态学思想,对世界文明发展态势敏锐洞察和对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关系认识飞跃基础上的社会发展理念的升华,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客观评价我国当前面临的生态问题,探索适合国情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培育全民生态意识,构建生态和谐屏障,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指导下实现社会经济与生态的共同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生态 生态文明 向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及其当代价值 被引量:11
6
作者 邵鹏 安启念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4-7,共4页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阐明了人和自然之间是通过实践的中介实现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异化"劳动导致"自然的异化"等观点。其理论特质在于立足于资本主义社会现实来剖析生态危机的根源。实践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阐明了人和自然之间是通过实践的中介实现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异化"劳动导致"自然的异化"等观点。其理论特质在于立足于资本主义社会现实来剖析生态危机的根源。实践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其理论根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价值诉求。生态社会主义运动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潮是在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下兴起的。中国共产党人创新并充实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构建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 生态社会主义 可持续发展 当代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 被引量:6
7
作者 朱洪强 黄健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5-19,共5页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核心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自然是融为一体的;劳动是对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的控制;真正的人的生产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唯一途径。这些观点展现出辩证性、实践性、社会性的特点,对...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核心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自然是融为一体的;劳动是对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的控制;真正的人的生产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唯一途径。这些观点展现出辩证性、实践性、社会性的特点,对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自然 生态 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观念的逻辑维度 被引量:5
8
作者 檀传杰 闵永新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1-76,共6页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观念是一个逐层递进的观念体系。它承认整体性是对象固有的、自在的属性,但更重要的是坚持自在的整体性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被主体所把握,成为实践整体性或自为的整体性;而在实践中完成的整体性又是具体的、历史的;整体性...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观念是一个逐层递进的观念体系。它承认整体性是对象固有的、自在的属性,但更重要的是坚持自在的整体性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被主体所把握,成为实践整体性或自为的整体性;而在实践中完成的整体性又是具体的、历史的;整体性观念最终要外化为研究及理论建构的方法,表现为方法和体系的整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整体 自在整体 自为整体 实践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被引量:5
9
作者 雷结斌 胡伯项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6,共3页
生态问题成为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可否持续的重要因素。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科学而深刻地揭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对我国当代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要清醒认识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爱护自然;要充分... 生态问题成为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可否持续的重要因素。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科学而深刻地揭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对我国当代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要清醒认识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爱护自然;要充分尊重自然,遵循客观规律;扬弃资本主义制度的缺点,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生态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论的若干回忆——兼述我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 被引量:87
10
作者 刘思华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4期18-30,共13页
本文概述了作者在几十年的学术生涯中,所创立的生态文明与四大文明全面协调发展理论,尤其是在我国学术界最早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命题;并把它纳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和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展示出马克思主义生态... 本文概述了作者在几十年的学术生涯中,所创立的生态文明与四大文明全面协调发展理论,尤其是在我国学术界最早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命题;并把它纳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和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展示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当代新形态。通过作者对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梳理,从一个方面反映了生态文明新理论从学界马克思主义视野,进入政界马克思主义视野的历史轨迹,深刻阐明了党的十七大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代会报告,成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新观念,这是人类文明发展史的巨大进步,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理论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 治国理政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在自然与人化自然: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看华兹华斯的自然观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宪 赵光旭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52-57,共6页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生态学的新兴领域。它认为自然分为自在自然、人化自然和人的社会;万物是自然的产物,万物和谐是自然的普遍规律等。华兹华斯作为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认为自在自然中存在着以万物和谐为基本特征的生态"本原"...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生态学的新兴领域。它认为自然分为自在自然、人化自然和人的社会;万物是自然的产物,万物和谐是自然的普遍规律等。华兹华斯作为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认为自在自然中存在着以万物和谐为基本特征的生态"本原"属性;人的社会和自然的生态相互作用,通过人的实践把自在自然的"本原"属性转化为人化自然的特征属性。华兹华斯的生态观具有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基本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生态 和谐 自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域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10
12
作者 余克弟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3-16,共4页
在全球面临生态危机的大背景下,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指导,反思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对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不可否认,当今世界发生的各种生态问题,与人类对大自然无止境的不合理利用和开发密切相关。我们面对... 在全球面临生态危机的大背景下,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指导,反思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对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不可否认,当今世界发生的各种生态问题,与人类对大自然无止境的不合理利用和开发密切相关。我们面对的许多社会矛盾乃至群体性事件,就是因为没有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而引发的社会问题。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结合我国国情,将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必将促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走出一条"生态治理、生态循环和生态伦理"相互依存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生态 生态文明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及其现代价值 被引量:11
13
作者 史方倩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3-25,共3页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与自然关系出现了空前对立和全球生态危机,人类开始重新思考如何回归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中。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相互关系及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决定作用的理论,即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深刻...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与自然关系出现了空前对立和全球生态危机,人类开始重新思考如何回归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中。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相互关系及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决定作用的理论,即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在实践基础上实现自然与人、自然与社会的和谐统一,显现出普遍与长远的意义。重读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哲学思想,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基本内涵,阐发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内蕴与价值取向,旨在为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生态 自然 生态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生态社会建设 被引量:8
14
作者 袁记平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4-6,共3页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深刻反思,它强调人类应当敬畏自然,不要贪婪地向自然索取。同时提倡人类认识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并且融入自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中国共产党结合中国经济建设的实践,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深刻反思,它强调人类应当敬畏自然,不要贪婪地向自然索取。同时提倡人类认识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并且融入自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中国共产党结合中国经济建设的实践,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探索走不同于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道路。生态社会建设则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在中国实践的新阶段,必将提高我国发展的质量,使广大人民共享发展的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生态 生态社会 生态文明 社会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化消费、虚假需要与生态危机——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需要观和消费观 被引量:14
15
作者 万健琳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8-52,共5页
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进程中的最新流派之一,他们根据当代西方社会面临的严重生态问题,通过重构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态视阈,对资本主义社会展开生态批判。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不仅探讨了建立马克... 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进程中的最新流派之一,他们根据当代西方社会面临的严重生态问题,通过重构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态视阈,对资本主义社会展开生态批判。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不仅探讨了建立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可能性,展开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制度批判、技术批判、消费主义文化和生存方式批判,形成了系统的生态观、需要观、消费观,而且提出了解决生态危机的生态政治哲学,其理论是当前我们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解决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的重要思想资源。为了深化学术界对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认识,我们组织了一组笔谈。《论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定义域与问题域》旨在从总体上把握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特质,澄清学术界的若干认识;《科技视阈下的绿色之维》一文对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技术观进行了系统探讨;《异化消费、虚假需要与生态危机》一文考察了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需要观与消费观;《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生态价值观》一文对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进行了研究;《论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消费主义价值观的批判》揭示了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消费批判与生态批判的内在关联。通过这组专题笔谈,我们力图展示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主要问题,也希望以此推进学术界对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关注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马克思主义 异化消费 生态危机 虚假需要 消费 资本主义国家 自然生态系统 资本主义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差异的马克思主义与不一样的生态想像——生态马克思主义与有机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之比较 被引量:5
16
作者 蒋国保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6,共6页
生态马克思主义和有机马克思主义是当代在生态研究方面值得重视的两种后现代马克思主义思潮。它们都试图从经典马克思主义那里去挖掘可资利用的思想遗产,以确立切实可行的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的价值,进而构建自己的生态观体系。但是,两... 生态马克思主义和有机马克思主义是当代在生态研究方面值得重视的两种后现代马克思主义思潮。它们都试图从经典马克思主义那里去挖掘可资利用的思想遗产,以确立切实可行的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的价值,进而构建自己的生态观体系。但是,两者源同而流异,在生态想像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其差异具体体现在生态观的理论基础、生态危机观和生态价值观三个方面。对此展开深入探究,对于我们理解当代全球性生态危机,建构新的生态文明,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马克思主义 有机马克思主义 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方时姣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30-135,共6页
从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解读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它的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一是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文明理论取向;二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学说的生态文明观意蕴;三是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结构的基本要素。中国学者对... 从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解读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它的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一是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文明理论取向;二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学说的生态文明观意蕴;三是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结构的基本要素。中国学者对马克思的生态文明观的全面继承和创造性发展,以及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文明发展的伟大实践,都充分显示了马克思的生态文明观在现时代的科学价值和强大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生态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研究及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观照与思考 被引量:4
18
作者 韦如梅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8-71,共4页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基础,对于指导我国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实现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在国外也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梳理他们的相关研究成果,并观照我国当下生态环境面...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基础,对于指导我国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实现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在国外也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梳理他们的相关研究成果,并观照我国当下生态环境面临的现实挑战,进而探索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路径,具有开阔眼界、启迪思路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生态 生态文明 国外研究 中国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创新实践 被引量:2
19
作者 钟远平 倪洪章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3-16,共4页
马克主义生态观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源泉。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理论基石的科学发展观,把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成功应用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在实践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要义,始终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和谐,... 马克主义生态观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源泉。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理论基石的科学发展观,把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成功应用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在实践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要义,始终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和谐,着力推进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人与人的和谐发展与社会主义制度有机结合,在理论上形成新阶段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制度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生态 科学发展 和谐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探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进蒙 《理论月刊》 2008年第8期21-23,共3页
从生态哲学的角度看,马克思、恩格斯对人、自然与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丰富的生态学方面的科学观点。囿于时代和历史实践,马克思恩格斯有关生态哲学的思想散见于其文本之中,并没有形成一个体系。通过对他们主要文... 从生态哲学的角度看,马克思、恩格斯对人、自然与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丰富的生态学方面的科学观点。囿于时代和历史实践,马克思恩格斯有关生态哲学的思想散见于其文本之中,并没有形成一个体系。通过对他们主要文本的解读,我们可以发现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主要内容包括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相互制约、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社会制度根源等三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生态 自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