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思想在中国的早期传播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孙振东 康晓卿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17,共15页
已有关于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思想在中国传播的研究,缺乏对1934年毛泽东提出“苏维埃文化教育总方针”之前情况的关注。原因主要在于:沿袭学术界传统,忽视针对教劳结合的研究;对教劳结合概念的理解存在偏误;受研究者立场影响,忽视了部分... 已有关于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思想在中国传播的研究,缺乏对1934年毛泽东提出“苏维埃文化教育总方针”之前情况的关注。原因主要在于:沿袭学术界传统,忽视针对教劳结合的研究;对教劳结合概念的理解存在偏误;受研究者立场影响,忽视了部分教劳结合思想传播的形式和途径。后续研究的着重点在于:挖掘教劳结合思想早期传播的历史资料,直面原始文本的具体表述,探究其与中国共产党教劳结合实践的关系;重新审视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对教劳结合思想的传播,同时注意研究其他身份者对教劳结合思想传播的贡献;分析各种早期教劳结合运动和实践模式,甄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 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思想 结合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在我国实践的反思 被引量:1
2
作者 靖国平 胡定荣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6期103-108,共6页
当前,面对着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我们迫切需要进一步认识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思想的基本涵义,并积极探索新时期在我国进一步贯彻实施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思想的意义和措施。 一、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思想的本质... 当前,面对着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我们迫切需要进一步认识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思想的基本涵义,并积极探索新时期在我国进一步贯彻实施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思想的意义和措施。 一、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思想的本质涵义 长期以来,理论界对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思想的本质涵义研讨不够,探究不深。其主要原因有二。一是过分局限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教劳结合的直接论述,处处引经据典、缺乏从精神实质上、动态上和整体全面上把握其本质特性;二是将教劳结合更多地看作是实践性、操作性方面的问题,从而忽视了理论上的探讨。由于理论研究上存在着简单化、模糊化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合 育与生产动相结合 认识马克思主义 现代 思想的本质 育发展 学校 模糊化倾向 贝勒斯 涵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论述的基本特征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应强 唐宇聪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46,共11页
马克思和恩格斯基于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和理论,做出了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系列经典论述。这些经典论述具有五个方面的基本特征:一是立足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主要讨论工人的劳动问题;二是针对特定群体,主要讨论工人阶级及其子... 马克思和恩格斯基于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和理论,做出了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系列经典论述。这些经典论述具有五个方面的基本特征:一是立足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主要讨论工人的劳动问题;二是针对特定群体,主要讨论工人阶级及其子女的教育问题;三是突出特定内容,主要讨论作为“教育内容”的教育和全面发展教育思想;四是基于教育与生产劳动“双向命题”,阐发教育与生产劳动的辩证关系;五是基于策略式阶段划分,阐发社会主义社会的“教劳结合”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育方针 育与生产动相结合 马克思恩格斯结合思想 全面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职业教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川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2期10-12,共3页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为现代职业教育提供了社会历史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学说为现代职业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马克思扬弃了前人的思想学说,认为现代生产与现代教育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职业教育与社会生产具有更为直接的联系,...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为现代职业教育提供了社会历史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学说为现代职业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马克思扬弃了前人的思想学说,认为现代生产与现代教育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职业教育与社会生产具有更为直接的联系,因而更为直接地体现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本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 马克思主义理论 现代生产 现代育“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教育理想 被引量:2
5
作者 田建荣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6-134,共9页
以陈独秀、李大钊等为代表的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是中国现代教育事业的先驱。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他们不仅从马克思主义学说中找到了发展中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而且提出了社会主义教育理想及其主要内容,即争取工农大众的受教育权,... 以陈独秀、李大钊等为代表的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是中国现代教育事业的先驱。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他们不仅从马克思主义学说中找到了发展中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而且提出了社会主义教育理想及其主要内容,即争取工农大众的受教育权,主张教育平等;实现以每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造就全面发展的人;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劳动中同工农打成一片,成为真正的共产主义者。当然,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还是把教育作为实现救亡图存、强国富民的工具,提出的教育理想有时代和个人的局限性以及浓厚的俄国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马克思主义 育理想 平等 全面发展 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申教劳结合教育思想及其在当代中国的意义 被引量:9
6
作者 刘盼倩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17,共6页
对教劳结合思想的重申,是新时代背景下重新认识生产劳动与教育关系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新时代对劳动教育的再一次肯定。从马克思主义为了防止生产劳动与教育中的人出现异化而提出教劳结合思想开始,教劳结合思想传入我国后得以不断实践... 对教劳结合思想的重申,是新时代背景下重新认识生产劳动与教育关系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新时代对劳动教育的再一次肯定。从马克思主义为了防止生产劳动与教育中的人出现异化而提出教劳结合思想开始,教劳结合思想传入我国后得以不断实践与发展。从教劳结合中的劳为主、教为辅到在当代教育学视野中教为主、劳为辅的发展变化,体现出了教劳结合思想在教育领域的教育意义,也即对教育本真的恢复,对人的整体性和全面性发展的作用。同时,在具体教育实践中,以期通过初等教育中劳动技术教育的渗透,中等教育中综合技术教育的学习以及职业教育中职业技术教育倡导的方式,实现教劳结合思想在当代中国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合 生产 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教劳结合”中的“教”和“劳”的再认识 被引量:6
7
作者 刘世峰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37-44,共8页
长期以来,我们都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以下简称“教劳结合”)作为一种固定的表述,视为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列为我国教育方针的一项重要内容,这里的“教”和“劳”分别确指什么?“教劳结合”是否仅指“教育”... 长期以来,我们都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以下简称“教劳结合”)作为一种固定的表述,视为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列为我国教育方针的一项重要内容,这里的“教”和“劳”分别确指什么?“教劳结合”是否仅指“教育”和“生产劳动”这两个事物的结合?近些年我国的教育理论研究中,有些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的“教劳结合”指的是“现代教育与现代生产的结合”,而毛泽东的“教劳结合”指的是“教育同手工劳动、体力劳动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合 育与生产 综合技术 马克思主义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 体力 动技术 毛泽东 人民育出版社 现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教劳结合理论的若干新思考 被引量:1
8
作者 刘世峰 《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6-10,共5页
早在1978年邓小平同志就说过,“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的人才,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在新的条件下,如何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对此,江泽民同志在今年的全教会上又做了特别强调。看来一个新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 早在1978年邓小平同志就说过,“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的人才,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在新的条件下,如何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对此,江泽民同志在今年的全教会上又做了特别强调。看来一个新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以下简称“教劳结合”)热潮即将在我国兴起。笔者以为今天我们研究教劳结合不应仅是出自响应领袖的号召,也不单是我国经济建设的急需。在苏联解体、东欧巨变的国际环境中,中国如能走出一条独特的教劳结合道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也必将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合 综合技术 发展马克思主义 职业 动技术 育与生产 结合 学校 思想品德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劳结合方针的困惑与重建——二评新世纪教育方针的新发展 被引量:6
9
作者 袁海军 《教育与现代化》 2003年第3期63-67,共5页
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指导方针 ,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重要发展。我们应当根据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 ,要廓清“教劳结合”方针落实中的一些模糊认识和陈旧观念 ,提高“社会实践教育”的法律... 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指导方针 ,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重要发展。我们应当根据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 ,要廓清“教劳结合”方针落实中的一些模糊认识和陈旧观念 ,提高“社会实践教育”的法律地位 ,重新构建“教劳结合”方针的理论和工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合 育方针 生产 社会实践 马克思主义 素质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当前中国教劳结合道路的理论思考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世峰 唐惟煜 《当代教育科学》 1994年第6期7-10,64,共5页
在园际风云变幻和国内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以下简称“教劳结合”)必须走自己独特的道路。众所熟知,没有正确的理论便没有正确的行动,更谈不上会有理想的好结果。因此,构建中国教劳结合道路的理论体系... 在园际风云变幻和国内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以下简称“教劳结合”)必须走自己独特的道路。众所熟知,没有正确的理论便没有正确的行动,更谈不上会有理想的好结果。因此,构建中国教劳结合道路的理论体系是至关重要和紧迫的。我们认为,这个理论体系应由三部分构成:其一,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的教劳结合原理;其二,经过科学总结了的中国实施教劳结合的历史经验;其三,能反映教劳结合发展普遍规律的当代世界教劳结合的新经验和新思想。现分述于后,并以其就教于四方贤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合 综合技术 动技术 理论思考 马克思主义 职业 思想政治品德 原理 熟练动力 普通中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原理在中国的新发展
11
作者 朱天利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4期100-102,共3页
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原理在中国的新发展朱天利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以下简称“教劳结合”)的思想由来己久,它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就存在着。但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前人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完成了教劳结合理论的变革,... 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原理在中国的新发展朱天利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以下简称“教劳结合”)的思想由来己久,它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就存在着。但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前人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完成了教劳结合理论的变革,创建了科学的教劳结合原理。马克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合 生产 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 育方针 文化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邓小平 原理 综合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德广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56-66,共11页
邓小平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上海大学杨德广党的十四大郑重地确定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为全党全国的指导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邓小平理论是当代马克思主义。邓小平教育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 邓小平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上海大学杨德广党的十四大郑重地确定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为全党全国的指导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邓小平理论是当代马克思主义。邓小平教育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教育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思想 社会主义 知识分子 科学技术 育与生产 育事业 《邓小平文选》 结合 动者 邓小平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