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多重文化身份 被引量:5
1
作者 刘建军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33-38,共6页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特指作为我们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它在当代中国具有多维复合的文化身份。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也是整个国家的指导思想;它可以作为公民个...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特指作为我们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它在当代中国具有多维复合的文化身份。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也是整个国家的指导思想;它可以作为公民个人信仰,也有着公众意识和公众话语的文化身份,还体现出主流学术思想的特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多重文化身份,展现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本身具有立体化的内容和存在形式,内涵十分丰富,在当代中国社会中有着多方面的指导作用。这些不同文化身份又是相互联系的,具有内在统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文化身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灵魂
2
作者 龚旭芳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77-179,共3页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各学科教学的核心任务,就是要旗帜鲜明地从不同的领域阐明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的必然性和重要性,思想政...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各学科教学的核心任务,就是要旗帜鲜明地从不同的领域阐明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的必然性和重要性,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必须树立牢固的阵地意识、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始终把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作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灵魂,加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教育,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政治理论基础,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灵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 被引量:3
3
作者 党评文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1-1,共1页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上升为一项根本制度,客观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发挥的...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上升为一项根本制度,客观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发挥的伟大历史作用,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用制度形态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的根本制度地位,这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应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把这一根本制度落到实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坚持和完善 意识形态领域 制度形态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坚持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 被引量:1
4
作者 党评文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1-1,共1页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上升为一项根本制度,客观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发挥的...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上升为一项根本制度,客观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发挥的伟大历史作用,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用制度形态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的根本制度地位,这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应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把这一根本制度落到实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坚持和完善 意识形态领域 制度形态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坚持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探索 被引量:5
5
作者 窦熙博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A01期271-272,共2页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理论性、针对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对引导大学生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信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践...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理论性、针对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对引导大学生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信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识别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潮,以及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但从目前来看,本科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仍存在模式僵化、形式单一等问题,教学效果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我们必须对思想政治新课程进行教法上的创新和改革,更好地为学生答疑解惑,体现政治理论课应有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教学方法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社会主义荣辱观 高校 改革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企改制背景下出版工作如何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被引量:4
6
作者 段维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29-31,共3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新的重要概念,它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1]等基本内容。在转企改制的时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新的重要概念,它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1]等基本内容。在转企改制的时代背景下,出版工作如何坚持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出版工作 转企改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社会主义荣辱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各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认同差异 被引量:1
7
作者 陈俊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6-22,共7页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面临...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面临的一项基本任务就是,如何使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和精神得到全国各族人民普遍认同并贯彻落实到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之中。那么,中央所倡导的核心价值体系在当代中国社会各群体中的认同度到底如何?什么原因会影响社会各群体对核心价值的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群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时代精神 改革创新 民族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结构体系 被引量:2
8
作者 王珺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A01期93-94,共2页
在我国社会价值体系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在我国社会价值体系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结构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社会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荣辱观 时代精神 改革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对长征精神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贡献
9
《毛泽东研究》 2017年第3期125-126,共2页
谭献民、文斌在《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撰文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中国革命精神产生和发展的规律。它集中体现为中国革命精神的两次重大的历史转折:一次是从确立马克思主义指导思... 谭献民、文斌在《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撰文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中国革命精神产生和发展的规律。它集中体现为中国革命精神的两次重大的历史转折:一次是从确立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先驱精神”和“红船精神”,艰难地转向在“工农武装割据”斗争中形成的“井冈山精神”和“苏区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征精神 历史贡献 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理论 中国革命 工农武装割据 革命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